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02:44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on Poverty Research at Peking University)是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倡议下,在德意志银行大力资助下,于2005年11月6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校级研究机构。研究院院长由厉以宁教授担当,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担任研究院顾问委员会主席,朱善利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雷明教授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基本简介

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以及北京大学多个院系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一人口大国,其减贫的成果对世界减贫的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10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颁奖仪式上,世界银行副行长孔杰忠在代表世界银行的发言中盛赞了中国的减贫业绩,指出“1980年以来,中国政府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大规模减贫成就”。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庞大。2003年,我国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扶贫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目前全国扶贫开发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速度明显趋缓;另一方面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群体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在农村扶贫进入攻坚阶段之际,与失业、下岗等问题相伴而生的城镇贫困也在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际上对贫困的衡量标准不再局限于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内,即仅仅把低于一定的收入或支出水平的状况定义为贫困,而是逐步扩展到人类贫困的层面。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人类贫困被定义为缺乏最基本的个人发展机会和选择权,包括拥有长久而健康的生命、保持体面的生活标准、享有正当的自由、尊严等等。这一概念强调了贫困的多方面特征,包括收入水平、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人们参与发展的机会。可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贫困问题,我国的减贫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制定扶贫策略,是突破减贫瓶颈的关键。一方面,暂时缓解收入上的贫困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减贫,必须关注人类的长期发展问题,以防止贫困人口脱贫后重新返贫,同时尽量减小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的风险;另一方面,消除贫困的目标不是孤立的,而应当有机融合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加速经济增长等目标紧密联系,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这样才有助于每个目标的最终实现。

实现可持续性减贫,就是要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在提升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保证减贫内在机制的可持续性和外在支撑环境的可持续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消除贫困的目标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政策措施来实现。要实现可持续的减贫,必须保证减贫的内在机制与外在环境两方面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并以综合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分析政策的效果。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将以此作为政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根本出发点,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减贫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希望能以此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