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水洋 :匡水洋

更新时间:2024-09-20 15:51

匡水洋,1938年出生于双峰县,1959年毕业于邵阳师专中文系,并在双峰县第一中学任教四年。后与著名花鸟画家王憨山一同调入双峰县文化馆,并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荚术创作和文艺宣传中,因工作需要,侧重版画创作。

人物介绍

在后来的荚术创作和文艺宣传中,因工作需要,侧重版画创作。先生历沧桑,守勤,经年积累,速写画稿以千记,版画精品逾百幅。如其《边寨新市》被《美术》等8家刊物选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蔡和森》系列(6幅)于80年代在《湖南日报》发表,并被蔡和森纪念馆陈列。谈及以蔡和森事迹为属材的创作,他说:蔡和森同志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又是我们双峰人,纪念他、宣传他,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我作为双峰文艺工作者,更义不容。如今蔡和森纪念馆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生甚感欣慰。

个人作品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现在世界所公认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是李漼咸通九年(868)的《只树孤独图》。明清两朝是我国传统版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大量珍贵作品。至20世纪30年代,一批热血青年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开始木刻创作,这是新兴版画的开始。新兴版画以传统木刻为基础,并受西方创作版画的影响,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比较写实的手法,以极大的热情,表现现实生活。延安市时期,受印刷条件的限制,版画由于可以直接印刷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从而得以极大发展。匡先生的版画创作深受新兴版画的影响,,始终坚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思想。技法上他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或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追求极至地发挥刻板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并很好地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匡先生创作的版画,有的风格刚健、鲜明,有的描绘得细腻、婉约,有的如史诗般的高度概括、简练。因在版画创作上的巨大成功,匡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即先后成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而《中国当代名人录·匡水洋》辞条介绍先生“擅国画”。在拜访匡先生时,我有幸品读了他的近百幅国画作品,叹服其功力不下版画,惜乎被版画大名所淹,而先生抚于浅笑语吾:“国画于我可是业余创作哦。”国画的品鉴尺度,是“用笔老逸”、“意境高古;’、“气韵沉雄”等超技术性、超情节性的直觉标准,先生的国画,人像之神丰,动物之灵性,草木之有情,先不跃然纸上。业余创作没有精神负担,也没有功利性,就是说可以随意。匡先生因为视国画创作为业余,所以没有闲章,,’没有别号,没有斋名,甚至不标题,不署年号,作品却确使读者动容动心。读画时我想起《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的一段话:“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逐黑枕黄鹂之音,唼唼学草虫之韵。”先生之国画差堪此言,笔墨或潇洒飘逸,抚速写悠然之韵,或铁勾银划,歌版画稳健之风,作品自成佳境。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