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黄鹂 :黄鹂科黄鹂属的一种鸟类

更新时间:2023-03-02 14:07

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又称为黄鹂、黄莺,是黄鹂科黄鹂属的一种鸟类。因通体金黄,头部通过眼部有一条宽阔的黑纹而得名。在繁殖期间,黑枕黄鹂常隐藏于大乔木树冠中鸣唱,鸣声婉转清亮,善于变调和模仿其它鸟类鸣叫。

黑枕黄鹂体长为22.4~28.7厘米,体重为62~106克。雄鸟体色主要为金黄色。雌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羽色稍显暗淡。它们分布于韩国日本、缅甸、俄罗斯和中国等地,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处,在靠近水源的高大乔木上筑巢,有明显的季节迁徙行为。

黑枕黄鹂主要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生产有益。其体羽鲜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2000年,黑枕黄鹂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2016年,黑枕黄鹂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形态特征

黑枕黄鹂体长为22.4~28.7厘米,体重为62~106克。虹膜为褐红色,喙肉为粉红色,脚为铅蓝灰色。雄鸟主体为金黄色,头部额基、贯眼纹至枕黑色,形成围绕头顶的黑色宽带。腰羽为鲜黄。翅覆羽以黄为主,沾有橄缆绿色。翼为黑色,羽端和外侧羽毛羽缘多带有黄白色。中央尾羽为黑色,外侧尾羽为黑色具逐渐扩大的黄色端斑。其下体鲜黄,胸、腹颜色更浓。雌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羽色稍显暗淡,上体略泛橄榄绿色,胸、腹有时可见细的隐褐纵纹。

黑枕黄鹂幼鸟的羽色似雌鸟但上体除尾上覆羽显黄色外,均为橄榄绿色。翅羽和尾羽的黑色部分为黑褐色,黄色部分为淡黄至橄榄绿色。下体近白色,在胸、胁、股及尾下覆羽染淡黄,自胸以下满布黑色纵纹,股羽有暗褐横斑。

亚种分化

黑枕黄鹂有20个亚种,对于黑枕黄鹂亚种的分化还存在争议。Vaurie将云南亚种(Oriolus chinensis tenuirostris)和普通亚种(Oriolus chinensis chinensis)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亚种,其原因在于它们在中国云南和中国西南地区分布区重叠,而且彼此嘴的结构和大小不同。然而Greenway和Howard and Moore则基于二者在形态上的相似而将它们作为同一亚种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黑枕黄鹂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亚洲,其在朝鲜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区繁殖,越冬于印度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

在中国广泛分布,较为常见。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可见于福建省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安徽省、四川省等地。

黑枕黄鹂在世界范围内有20个亚种,在中国有两个亚种分布。部分亚种分布情况见下表。

黑枕黄鹂部分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黑枕黄鹂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也见于农田、荒地、原野、公园以及湖滨的高大乔木上。

生活习性

集群行为

黑枕黄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部分个体会以家族为群活动。其多在高大的树上活动,有时会下至低处捕食昆虫,但很少下到地面。黑枕黄鹂在飞行时呈波浪状,振翼幅度大,缓慢而有力。

觅食习性

黑枕黄鹂主要以捕食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为主,也吃少量桑棋等植物果实和种子。

鸣叫行为

黑枕黄鹂喜鸣叫,雄鸟叫声洪亮动听。其鸣叫音调多变,在早晨的鸣叫频次最高,鸣叫频次有从筑巢期至孵化期至育雏期逐渐递减的趋势。在不同时期,黑枕黄鹂的鸣叫声也不同,在筑巢期其以5音节的鸣叫最多,在孵化期及育雏期则以3音节的鸣叫为最多。

迁徙行为

黑枕黄鹂有明显的季节迁徙特征,在中国,黑枕黄鹂在春季4月时开始北迁,其迁徙是在大面积范围内同时进行的,属于宽面迁徙类型。黑枕黄鹂在秋季9月份会开始进行南迁。

生长繁殖

求偶行为

在繁殖期间,黑枕黄鹂常隐藏于大乔木树冠中鸣唱,鸣声婉转清亮,善于变调和模仿其他鸟类鸣叫。雄鸟会边叫边追逐雌鸟,雌鸟会在树枝间穿梭绕飞,偶尔双双短暂停息互相唱和。这个阶段会持续2~3天,雌雄鸟完成配对后会一前一后地飞行在树枝间寻找营巢地,占领巢区,选定巢位,巢址选好后雌雄鸟形影不离地在巢区附近飞翔或鸣叫,驱赶其他鸟类侵入。

筑巢行为

黑枕黄鹂的繁殖期为5~7月,每年繁殖1次。黑枕黄鹂在5月底开始营巢,主要由雌鸟担任,在8~10天内完成,黑枕黄鹂营巢的时间主要在清晨,之后营巢的次数明显减少,巢材多在距巢位半径1000米内的范围内获取。其通常营巢在阔叶林内高大乔木和阔叶树上,很少利用针叶树,领域性甚强。一般筑巢在近树稍又远离树干的水平,多置于阔叶树水平枝末端枝权处,巢呈吊篮状,主要由枯草、树皮纤维、麻等材料构成。黑枕黄鹂会将巢址选择在高大乔木的侧枝上,较高的树冠盖度能够使巢更加隐蔽,不易被福特猛禽等天敌发现,有利于黑枕黄鹂的繁殖。其巢址通常靠近水源。

产卵孵化

黑枕黄鹂营巢结束后2~3天内开始产卵,窝卵数为3~4枚,卵为粉红色,上布细密的深浅两层、大小不等的红褐色或灰紫褐色斑点或条形斑纹,卵呈椭圆形。当雌鸟产完最后1枚卵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14~16天。

育雏发育

黑枕黄鹂的早成雏具有晚成性,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在育雏期的前期,大部分时间由雌鸟坐窝暖雏,雄鸟出去寻找食物喂雏,喂雏时间多集中在清晨。在育雏期间,雏鸟的食物为全部为昆虫,主要以尺蛾科美国白灯蛾剑角蝗科地老虎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为主。经过16天左右的巢内喂育,雏鸟开始离巢进入巢外育雏阶段,离巢后仍由亲鸟衔食,以鸣声呼唤喂育幼鸟,之后由亲鸟带领飞行觅食。随着幼鸟飞翔能力的增强,其逐渐远离巢区,在离巢一段时间后,幼鸟已经可以独立生活。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6年,黑枕黄鹂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在2009年,黑枕黄鹂在中国台湾地区有小于100个繁殖对和小于50个的迁徙个体。在韩国大约有1~10万繁殖对和约1000只~1万个体迁徙,俄罗斯有大约1万~10万繁殖对和约1000只~1万个体迁徙。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黑枕黄鹂主要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生产有益,在植物保护中意义很大,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而且由于它体羽鲜艳,呜叫婉转,可在野外观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种间关系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灰椋鸟(Stunus cineraceus)常在黑枕黄鹂的巢边干扰破坏伺机啄食黑枕黄鹂的卵或雏鸟,有时破坏其巢。黑枕黄鹂与喜鹊生态位重叠值最高,因此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