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 :位于临汾市乡宁县的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4-09-20 18:36

千佛洞位于乡宁县城东边5公里营里村的悬崖上。洞中有朝向黄河的开口,从洞内即可鸟瞰黄河,十分壮观。洞内现存佛像951尊,刀法简练,各不相同,具有北朝至隋唐期间的风格。

千佛洞又称石佛洞,俗称洞儿庙,南鄂河北岸山腰间一突出巨石之中。千佛洞石窟为单窟,窟门向南,在民国时期经过修,使用条砖砌了砖墙,整面砖墙呈圆拱形。砖墙内的石窟门框仍为原物,为长方形。石刻门框为四块条石雕凿对接而成,浑然一体,风格古朴,应为窟门原物。洞窟平面呈椭圆形,圆拱形顶,面宽420、进深 440、高310厘米,左右后三壁向里凿进,使其呈三壁三样式。

正文

千佛洞:有窑5孔,3孔供诸佛,或尺许或五六寸,石刻古鳅璀璨满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栏杆,内有回廊,凭栏鸟瞰,黄河滚滚而下,实为县境胜景。原修筑时代不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为乡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洞正壁面有弧度,龛作圆拱形,内雕一佛二菩萨。佛像长颈,坐姿服饰因风化严重漫不清,头后敷有黑褐色圆形火焰纹头光。两侧菩萨分别立于主佛左右,因风化严重形象不清。菩萨跟佛身体站位不是同一方向,略侧身。龛周围多排小千佛龛已全部脱落。龛下有一长方形台基,台基上残存三层佛座,佛已不知去向。

千佛洞右壁面有弧度,龛为长方形,顶为斜面,尖拱形龛楣,内雕一佛二菩萨。风化严重,佛像长颈,头后有黑褐色圆形火焰纹头光。两侧菩萨赤足立于台上。尖拱形龛楣之上雕有双龙,龙首相对,四爪蹬踏有力,做攀爬状,龙尾长而与身体平行,龙躯呈“S”形,二龙牙齿外露,口吐莲花,莲花为八瓣,中间六瓣,形状相同,莲瓣丰满,外面二瓣呈弯曲状紧靠二龙头顶。龛四周布满小千佛龛,左侧和下侧的已风化脱落。

千佛洞左壁面有弧度,整个壁面由龛、供养人浮雕、小千佛龛构成,龛和供养人浮雕呈“┻”形分布排列至壁底,每层浮雕都有题记分布其间。龛作长方形,尖拱形龛楣,斜面顶,内雕一佛二菩萨二扛抗小力士。佛像头盗凿,头后敷有黑褐色圆形火焰纹头光,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衣领下垂到腹部后上绕左小臂,裙摆分两层,成四瓣式覆于座前。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右侧菩萨面部盗凿,残留馒头状高肉鬓,头后雕有双层尖叶状头光。双肩下削,披帛从双肩搭下,于腹部交叉后下垂向外飘扬,上身袒,下身着裙,裙摆外侈,双手下垂于小腹处,合抱一上为桃形下为环状的饰物,露双足立于一扛抗小力士头上。菩萨跟佛站位不是同一方向,菩萨略侧身,站立方向同佛呈135夹角。菩萨体态优美,比例匀称,小腹突出,从侧面看身体曲线略成“S”形。小力士高约12厘米,头已盗凿,裸体,腰束带,肛门外露,两臂伸开,两肘支于两膝盖之上,两手作抓攀状,似用力向上扛抗,肌肉发达,神态生动。左侧菩萨盗凿,小力士和右侧相同。

千佛洞开凿年代没有明确的纪年,历史记载中也未发现,从洞窟开凿风格分析有北朝开凿形制。从造像风格分析有北朝晚期的风格。从石窟题记分析有左壁第四层有“承太平昌宁二县令”。据《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七州太平县:“后魏太武帝于今县东北二十七里太平故关城置泰平县,属平阳郡,周改为太平县,因关为名。”题记中在这里写“太”而不写“泰”,正是北周改为“太平县”后的用字。因此,综合洞窟形制、造像、供养人服饰、题记内容诸方面分析,四大石窟的开凿时代当为北朝晚期的北周。

《隋书礼仪五》记,北魏长时间车制不全,到北魏明帝熙平元年(516年)定制,庶姓王侯及尚书令、仆以下、列卿以上给驾马车,或乘牛车。正、从一品官及仪同三司至七品官都乘牛车。北齐因循。北周则不详。千佛洞石窟的左壁供养人浮雕中人物服饰及牛车,为研究北周服饰及车制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填补了这一空白。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