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古城墙 :位于广东省的历史遗迹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9

南雄古城墙,位于雄州街道境内。宋皇四年(1052 年)知州肖渤倡建,称斗城,为南雄州城之始。城墙周长6860 尺(2286.6 米),墙基厚45尺(15米),高25尺(8.3米),另加女墙6 尺(2米),面积约300 余亩(0.2平方公里)。明成化二年( 1466年),南雄市知府罗俊把土城墙改为砖石,加固完善,称为顾城。斗城与顾城合称为老城,城墙周长727丈(2423.3米),城区面积680 余亩(0.45平方千米),设有五门,即小东门、大北门、大南门、小南门、西门。历代对古城墙都有修,并在烧制的城墙青砖戳印有不同年代的铭文记载。从1951 年始,政府有计划地拆除县城东、北、西三面古城墙,以城砖建设公益事业,保留南面水城墙及码头,供水上运输和防洪。城墙因年代久远,屡遭风雨雷电和人为之摧残,至今日,大部分城墙已毁,只保留1500多米沿河的城墙和几座水门。1995年,南雄市人民政府公布古城墙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市政府重修沿河古城墙。

基本介绍

南雄市设县始于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当时是割始兴县的化南、横山两乡设置浈昌县(因境内、昌二江得名),县治即设在今雄州街道(南雄市区)。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四年(920年)在浈昌县置雄州,设州治于今黄坑镇溪塘村,不久又迁州治于浈昌县城,至此州与县同治一地;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雄州为南雄州,领始兴、浈昌(天圣元年改浈昌为保昌)二县,此后元明清的南雄路、南雄府(清中期降府为州,称直隶南雄州)皆治于南雄城。

南雄筑城实际始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时由知州肖渤倡建,称“斗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镇守指挥王屿率民在斗城东面连接扩建南雄城,筑土城340丈,高1丈余,增设三门,即北面拱极门、东面朝阳门、南面迎熏门;明成化二年(1466年),南雄市知府罗俊又改元所砌土城墙为砖石砌筑,称“顾城”,后将斗城与顾城合称为“老城”。城墙周长合共727丈、城区总面积680余亩(0.45平方公里),共设五门,即小东门、大北门、大南门、小南门、西门;成化五年(1469年)巡抚都御史韩雍命事陈贵率南雄吏民扩建南雄城,即从小北门起向东北方筑土城至牛轭潭,所筑城墙长300余丈,并沿浈江河岸竖立木栅,称“新城”;正德三年(1508年),知府王铂改新城土墙为砖墙;正德九年(514年),知府李吉增新城女墙高6尺,并增设宾阳门和文明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府欧阳念倡筑沿河水城,改木栅为砖石结构,这项工程历时4个月,至此新城正式称为“水城”。

南雄城经过明成化二年至嘉靖四十三年(1469-1564年)近百年的大规模营建、扩建,斗城、顾城、水城三城连环,其城墙总周长达至1131丈,有城门11个(其中水门6个)、城内街巷38条。清代沿用,至民国大部分城墙已毁,现也只保留部分城墙以及正南门、皇华水门、回澜水门等城门(楼)。正南门位于南雄市区中山街,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知州萧渤筑斗城时建,历代均有修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城门上建南薰楼。1995年重修城楼;2002年7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正南门为明万历时改筑,城楼门额嵌有石匾,石匾通高100厘米、宽60厘米,直书阴刻正楷,右落款直书刻:“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吉旦”;左落款直书刻:“南雄府知府张东旸同知陆鲤通判谢文炳重修。”其城门楼则为清嘉庆时重修之建筑,楼坐北朝南,用麻石砌基和青砖平卧顺放叠砌。楼高8.2米、进深12米、上宽10.25米;城门高3.6米、宽3.95米;穿斗式和抬梁式梁架结构,重檐歇山顶,三十四柱前后廊,是今韶关地区古城门楼建筑的唯一例证,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城门:

正南门

回栏门,又称小西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