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村 :位于富阳县东南部的村庄

更新时间:2024-09-21 02:47

口村位于富阳区东南部,距县城14.5公里。与萧山区诸暨市毗邻,是直通三县(市)、辐射外省区的交通要道。相传古代有一郡王,为寻找失散的儿子,四处奔波,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此处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欣喜之下即挥棒在地上划写"见子"为""字,村名由此而来。清代为正南区大源六庄。民国以来属新关乡。1992年属大源镇。全村753户,2700余人,水田401亩,耕地502亩,山林9326亩。纸业生产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经济发展

纸业发展,使村里集体经济厚实。2000年后,村里用造纸厂上交102万元积累款,为村民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随着造纸的发展,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村里还办起纸箱厂、竹编厂、包装厂等。竹编加工厂,生产花篮等几十只品种,通过省进出口公司,产品远销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1992年产值达到60余万元,利润5万元。目前,竹编厂生产加工业务已扩大到村外常绿、新建等地。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1600元,成为富阳区富裕村之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福利事业有所改善。全村有100多户村民盖起造价5万元以上的多层新楼房,1986年投资15万元建成自来水设施,村民用上清洁的自来水,投资23万元用水泥铺设干线公路和支线公路。1980年起,全村17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上8元养老金补贴。1992年投资12万元,开通有线电视节目。村里增加教育投资,每年给中心小学3千元教育费,从1988年起对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各奖励100元、300元、500元,鼓励学生读书上进。

造纸产业

口村造纸业在1949年前就享有盛名,是富阳区造纸业的基地之一。造纸方式尊鼻祖蔡伦遗风,以嫩孟宗竹石竹为原料,以手工操作为主,经"弄"烘燥后出售。产品有元书纸、裱黄纸、四六平(迷信纸)、海方纸、小海方纸等30余种。纸农除在村里槽户操纸外,很多人到江北打工。纸农生活极苦,流传有"肩背小包裹,出门寻槽户,蓑衣笠帽当被铺,三餐薄粥咸盐过"的歌谣。

1949年后,经过土地改革,纸农能自己开槽,后为集体开槽,全村有槽厂120余家。1966年,省、市在此试点办造纸厂。后来采用高压蒸气锅,办小型造纸厂,生产机制黄板纸,为富阳区农村第一家。80年代以来,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纸业为龙头的集体、个体、联户企业。村领导引导农户寻找致富门路,全村建办纸槽、纸厂130多家,年产纸5万多件,品种有元书纸、卫生纸、裱黄纸、宣纸等10种。集体、个体、联户企业采用造纸机械生产机制纸,品种有油芯纸、卫生纸、防水水泥袋纸、特种纸板纸等。全村劳动力从事纸业生产的达80%,有100多造纸专业人员和土纸返销专业户,他们走南闯北,采购造纸原料,推销产品,成为集产、销、供于一体的纸业专业村。

口造纸厂,1984年产值仅59万元,固定资产不到30万元。村委会主任李先国改革造纸厂内部管理,同时四处筹集资金百万元,三次对纸厂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调整原料结构,改进工艺流程,从原来仅能生产普通瓦楞纸、箱板纸,发展到能够生产高档防水水泥袋纸、油光纸、卫生纸,产品畅销,供不应求。创产值410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固定资产达200万元。

经济状况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其中农业284万元,工业4800万元,第三产业6116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08.32万元。固定资产5857万元,各种生产、营业、办公用房64000平方米。

集体经济的增强,社员个人收入的增加,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建造第二代新房5.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村民有小客车2辆、摩托车20辆。家家有彩电、冰箱,5%农民还装上空调。男子55岁、女子50岁开始享受劳保,平均每人每月36元,高的上百元。

村里拥有奔驰奥迪桑塔纳等小轿车15辆、面包车1辆、大客车1辆;国际直拔电话18部,传真机2台,国内直拔电话168部。至今全村已铺设自来水主管14800米,下水道9650米,水泥路面22500平方米。村里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村花--荷花木兰绿荫成林,1992年被评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村内有黑板报18块,宣传窗32个,订阅党报和各种刊物计30余种440多份。适合青年活动的有卡拉OK厅,为老年人建造了活动室。

环境现状

走进口村,四周翠竹环绕、溪水清澈见底,村里的小道平整洁净,村居环境令人向往。

该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生态村创建,大大改善了村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据介绍,村上的生活污水处理池一共建了120多个,投入10多万元,都是村集体出钱。新建了5个公共厕所,消灭了40多个露天粪坑。新建垃圾箱16只,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100%。同时,村里还投入50多万元硬化道路2500平方米,村环境美化、绿化率也达到25%以上。村里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建设了一个整洁舒适的村庄环境,村民们都很支持,也很珍惜。以前许多村民习惯乱扔乱倒垃圾,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丢进垃圾箱。村庄环境改善了,村民们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也提高了。

民间娱乐

破五节至正月十八舞龙灯,是村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龙灯以板龙(也称桥龙)为多,糊制龙灯十分讲究,分制作、买水、点睛、上灯等。板龙制作一般自报公认,有的人家自报糊制几桥或十几桥。按规定期限送到祠堂,组合在一起,即成桥龙。买水,由公认推荐一位村中威望最高的老人,在夜间撑上雨伞到村中或山上取回最洁净的水。点睛,在糊龙头时,龙眼是用纸封住的,用买来的水擦去封住龙眼的纸,龙眼就开了,也称开眼。上灯,舞龙的头一天晚上,每一节桥龙凡应该点蜡烛的地方,插蜡点亮即为上灯,实际上是试舞一下。上灯也有日期,一般为农历十二月八。舞龙时配着红绿高照旗、龙虎旗,古亭,细乐锣鼓,梅花锣鼓,花叉,流星,仪仗,抛瓶等,庄严威武。村民舞龙历史久长,也留下不少顺口溜:"上门高照下门瓶(口有上下门之分),两班锣鼓有均匀(细乐锣鼓上下门各一班有60~70人)。"舞龙,一段时间曾有中断。1987年起,富裕起来的村民又将失传多年的舞龙民间娱乐恢复,受人青睐的板龙再度起舞。一到年底,擅长手艺的老农们开始糊制板龙,新年迎春热闹十几天。板龙共有108桥,每桥都寓有:三顾茅庐、八仙过海、五谷丰登、社会主义好等内容。前道队龙虎大旗、梅花锣鼓、花叉流星样样齐全,整条龙灯队伍一里多长,舞龙队伍400多人,有80多岁的老农,十几岁的少年,场面颇为壮观。口龙灯曾二度到县城表演,龙灯的气魄,高超的制作技艺,精采的舞龙表演令观众赞叹。

参考资料

商务信息网.www.dianhuahaoma.net.2010-04-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