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大义 :古兰经大义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2

古兰经》汉语文言体译本。杨敬修(仲明)译,1947年8月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初版。平装32开本,竖排。译文间夹杂有经堂语气。译者强调尽量直译,认为翻译《古兰经》 “必须兼顾字面,盖其字句分别,联缀次第,以及穿插映带,一一皆宜注意,以示尊经”,主张译义重在“贴切”,声称自己“对中阿字句,彻底搜求,必使二者意义,吻合无间而后已。对译文确实颇费心思,甚至在每句话的词序排列方面,也力求与阿拉伯语原句相近。熟悉《古兰经》原文的读者,感到阅读译文时大体能想见原句构造及其用以组合之词序。

简介

译本印数不多,流传不广。有译文而无注释,文字较深奥,且夹杂有不少音译语汇,一般读者不易读懂。但仍不失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译本。试举第2章《摆格赖》(黄牛章)最后一节为例,以见其译风之一斑:“主不责个己,维其容。为之作者,在之所作。我养主啊1勿讯我1若忘,或误。我养主啊!勿担在我累!如尔担之在夫自我前者。我养主啊!勿著我担一非为我堪之者!祈由我饶!为我宥!慈我!尔我主!而祈援我在昧党!”(参见马坚译《古兰经》2:286)。此译本前有《例言》,后附《勘误表》。章名均直接采用音译,仅在总目中用括弧注以汉文译义。

从“经典”的含义说起

“经典”,在汉语词汇中,按新编《辞典》的解释,是“一定的士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在我国文献中,有时专指儒家经籍;有时也泛指可以作为典范的经弓,如:“周公上圣,姬奭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损”[①]。本来,“经”就含有“规范”之意,孟子曾主张“君子反而己矣;经正则庶民兴”[②]。因此,被视为“经典”者,必有其威性价值与影响,不可等闲视之。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早已成世代沿袭的定例,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或“四库”,其总是把“经”列在首位;“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③]”。而史、子、集则等而下之,可见“经”的地位不同凡响,被抬得很高。

至于把宗教的指导性文献也称之为“经典”,似乎早就约定俗成。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撰的碑文中,就用过这个词汇:“佛涅盘后,世界空虚,唯是经典,与众生俱”。[④]

注意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本来起源于殊域异邦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传入华夏古国后,其奉行的经籍,尽管各有其梵语希伯来语、希腊文或阿拉伯语的称谓,但被译为汉文,都用“经典”或“经”称之,如《佛经》、《圣经》、《古兰经》等等,都是意译,以汲取并强调它们具有指针作用的意义。实际上,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对其经典的称谓,古梵文是sutra,巴利语是sutta,我国文献中曾音译为“修多罗”、“修妒路”或“素但览”等。犹太教、基督教所遵循的圣经,希伯来文中最初称之为kethubhim,希腊文称作Graphai,拉丁文称为Seripturoe。后来正式形成的专称则是拉丁文的((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被命名为《古兰》,原是阿拉伯语。Qur'an或kur'an之音译,意思是“诵读”。这是对全经的专称,阿文中泛称“经典”这一词汇的音译是(克塔布),复数词为拉下.kutub库吐布)a当然,按汉语词汇中“经”的含义去称伊斯兰教最有权威的典籍为《古兰经》,还是很贴切、恰当的。

对伊斯兰教来说,‘古兰经’是最主要也是首要的最高经典,是最根本最有权威的立法依据。它对伊斯兰教的兴起、传播与发展,始终起着无可比拟、也不容取代的指导作用,对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诸方面,都有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千百年来,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以它为指导宗教生活、品德修养、社会活动乃至评判是非善恶的准则,东、西方学者,也都将它视为研究伊斯兰教的首要必读文献,视为探索伊斯兰教真谛所在的金钥匙。

穆斯林们之所以把‘古兰经’尊崇得高于一切,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造物主的启示,具有非凡性,他们把古兰经称为几拉姆·拉"(kalam Allah),意思是“安拉的言”,是安拉通过启发、默示、转达等方式向伊斯兰教先知穆默德颁发的指令,是传播伊斯兰教过程中的方针,是必须遵的规范与准则。

说起《古兰经》的来龙去脉,它从最初启示到陆续颁降,到录传诵,到汇辑整理,从阿拉伯半岛传遍全世界的经过,还把历史的篇章,往回翻到公元6世纪,从大约位于北纬400,经220的麦加—穆罕默德的故乡,即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起。

《古兰经》领示之梗概

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出生于阿拉伯半麦加城古莱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生于一个从曾祖父那一代起就逐渐衰落的贵族家庭。父亲阿布杜拉在他出生前就病故于经商途中,母亲阿米娜病逝时他还不满6岁,他相继由祖父阿布杜拉·穆塔里布(8岁前)和伯父艾布·塔里布抚育。由于伯父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穆罕默德童年失学,替人放牧。12岁起,他追随伯父外出经商,在随商队长途跋涉、经营交易的旅程中,与外部世界有了广泛接触,了解到各地风土人情,跟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往返于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之间,眼界大开,阅历日益丰富,弥补了自幼失学、知识贫乏的遗憾,锤炼得见多识广、精明能干。他在群众中,自幼以忠厚老实、谦虚踏实、办事公道著称,被誉为“艾敏”(Amin,可靠的人)。

他积累了远出经营的丰富经验。后来,经伯父同意,他接受麦加诺法勒族富孀海蒂彻的雇聘,为她经营商务,几番带领商队远出贸易,生意发达兴旺,为虽有资产而缺乏忠实帮手的海蒂彻扩大了家业。他始终保持着忠厚朴实、正直公道、吃苦耐劳的好作风,海蒂彻见他作风正派、办事认真、待人真诚、态度严肃,觉得可以依托信赖,便产生了爱慕之心。公元596年,穆罕默德25岁,便同意与40岁的海蒂彻正式结婚,因为他也感到海蒂彻虽是寡居的富孀,但并非挥金如土、游手好闲之辈,勤俭朴实,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生活严谨,为人正派,很有威望,穆罕默德也很敬重她。

从此,穆罕默德的生活渐趋富裕、安定,不一定需要他直接外出奔走经营。阅历丰富、思维敏捷的他,思想随着年龄与见闻的增长,也日益成熟。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部落、族人以至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进步。

当时阿拉伯半岛处于社会政治紊乱、经济变革动荡的时。穆罕默德经历过贫困劳苦的放牧生活,体验过孤苦伶仃寄于别人门下的滋味,跟随驼队在茫茫沙漠中饱经风吹日晒,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广泛接触,目睹和考察了种种值得思的现象,对贫富悬殊、弱肉强食、部族对立、酋长倾轧、相互仇杀、战争频繁的社会认识日益加深,对平民百姓渴望摆脱境、和平统一、安定团结的理想也深切了解。他一直在关注阿拉伯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它处于愚昧落后的黑暗时期焦虑担优,并产生了变革社会、解除人类痛苦的志向。

他的青年时代,经历过阿拉伯半岛部落之间旷日持久、蔓四年的“伏贾尔之战”,获得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在远出经商.中和停留交易的商业城镇,他不仅接触了大批能掐善算的:营老手、著名商贾,也了解到不少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播概况。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知识见闻都使他很受启发,‘助于他对社会变革问题的远虑与深思,也鼓舞了他追求真理、探索人生道路的勇气。

他所面临的困扰,是政治紊乱,社会动荡,生产停滞,经济萧条,商道堵塞,部族割据,贵族称霸,仇杀混战,危机四伏,民不聊生;而在宗教信仰方面,人们多处于原始盲目的状态,崇拜各种自然物体,出自对沙漠的恐惧而崇奉精灵,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神,致使麦加的“卡尔白”古寺中,土偶木梗林立,泥塑石雕遍地,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他们崇拜的神灵中还有三个女神:拉特(al-Lat,禁地在塔伊夫附近)、欧咱(al-Vuzzah,流行于麦加东部的奈赫莱,古莱什人最崇拜她)和麦娜台(al-Manat,据传是司命运之女神),被捧得神乎其神(53:19-20)。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的愚昧、糊涂和混乱。同时,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思想已在一些地区流行,传教师、神父和学者,也很活跃。穆罕默德置身于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怀着整治社会危机、呼唤人们觉醒的赤诚之心,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苦苦地探求着济世救民的良方。

他经常独自到麦加郊区希拉山的岩洞中去沉思冥想,深参默悟。希拉山位于麦加北郊12.48公里处,山洞很小,洞后有裂缝,空气可以流通。这是一个极幽静的地方,可以排除世俗干扰,避尘隐居,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探索知识,追求真理。每年9月,他都要带上一些干粮到山洞中连续住上几天,远离尘世凡俗的纷争,摆脱鸡毛蒜皮的小事,平心静气地思索问题,追本溯源,想得很深、很远,很兴奋,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竟废寝忘食,静坐通宵,“不知东方之既白,’(引苏轼赤壁赋》语)。这已经形成习惯,而且产生了浓厚兴趣。避尘隐居,简直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从简单、肤浅,到丰富、深沉,从迷离、模糊,到清醒、开朗。但对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奥秘,也常感到恍惚、困惑。

在一个沉思冥想、如梦似醒之夜,静坐在岩洞中的穆罕默德,突然听到一个命令式的声音说:“伊格莱! "(Igrai,意思是“你读吧!”)

穆罕默德大吃一惊。这深更半夜,洞里不会有人。也许是一种错觉吧!或者是自己已经打吨入睡,做了一个梦。

“伊格莱!”声音又来了,特别响亮、清晰,绝对不是做梦。他惊诧莫名,不知所措。

“伊格莱!”响亮的声音再次传来,催促他说,“你读吧!你读吧!……”

穆罕默德不知该怎么办,痴呆地、默默地没有反响。心想:让我读,催我读,读什么呢?但“伊格莱”的响声又在耳边催促。

“我不会读啊!读什么呢?”他想问。

这时,刚才的命令词变成了句子,原来是要穆罕默德跟随着读出声来。

“伊格莱:比斯米·滥比凯·来基·海来格!”(大意是:“你奉创造之主的名义诵读吧!”)

穆罕默德便跟着那声音一句一句地放声诵读,直到记得很熟,能够背诵。这事,发生在公元610年阿拉伯阴历9月(即莱麦丹月,后来定为斋戒之月)的一个深夜(即盖德尔之夜)。这时,穆罕默德已届不惑之年,但他当时还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对发生的奇遇并不理解,不过他确实学会并记住了那声音用阿拉伯语所传授的几句话,译文大意是:

你奉创造之主的名义诵读吧!

他从血块创造了人类。

你诵读吧!你的主最尊贵!

他教人使用笔杆,

他传授人类以原先所不懂的智慧。

情况如此突如其来,恍惚如梦,但又的确不是梦,他紧张地、惊惶地听到那清晰的声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他,命令他跟着诵读。的确不是梦,他眼睛睁得很大,很清醒,而且也分明准确地记住了那声音所教他的每一句话、每个词汇、每个音节。声音总在耳边回响,总在脑海里盘旋。他惶惑不安,心跳不止,甚至在慌慌张张跑回家里时,还浑身哆嗦,冷得发抖,连忙披上斗篷,裹紧大衣,久久无法平静。

事后,经过自己冷静的回忆与思索,妻子海蒂彻的分析与安慰,又向知识渊博的长者求教,特别是后来有类似的情况相继发生,他才知道并且相信那是大天使哲布列勒(Jburil )奉安拉之命向他转达的声音,造物主安拉已经委任他为使者,在自己的部族中劝善止恶,反对偶像崇拜,只崇奉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执掌者、独一无二的安拉。他在山洞中所听到的“伊格莱”的召唤声,就是来自安拉的启示、安拉的命令,由哲布列勒奉命如实传达。

以后,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启示接踵而来,以各种方式向他传授、默示、转达。每有启示,便牢记熟背,争相传诵,记录保存,这就是《古兰经》。而前文所引的那几句,即穆罕默德40岁那年9月盖德尔夜突如其来地被传授的、催他跟着诵读的语句,就是最初最早的启示,在统一的《古兰经》范本中,被编为第96章《血块\u003c阿莱格)》的1至5节,章名是从第2节“从血块创造人类”中选取的词汇。

这就是《古兰经》的来历,也是《古兰经》作为安拉的启示、安拉的语言颁降之始。从此,年满40岁的穆罕默德作为伊斯兰教先知,担起了传播宗教的重大使命,肩负着变革社会、济世救民的神圣职责,开始走向艰苦曲折、目标宏伟的漫长征途。在此后的23年中,面临艰苦复杂的斗争,经受千锤百炼的考验,碰到各种性质的难题,总是不断得到安拉的启发、默示、命令、告诫,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不同情况而颁发、公布,日积月累,通过及时传达,争相牢记背诵,在礼拜、封斋、朝觐等宗教仪式中反复诵读,专人记录和保存。在穆罕默德归真后,经过第一、二、三任哈里发的汇辑、整理,于欧斯曼任哈里发期间完成统一的规范本,就是流传至今、一字不易的《古兰经》。

如前所述,《古兰经》最初颁降的那5节,始于公元610年伊斯兰历9月。它第一次颁降之日,也正是穆罕默德40岁奉安拉命令传教荣任使者之时,《古兰经》是始终伴随着先知的传教活动而因时、因地、因事、因人陆续颁发公布的。先知担负重大使命23年,《古兰经》也因之零星颁发了23年。经学家认为,整部《古兰经》是在当年的盖德尔之夜一次性降示的,只不过是把它根据需要而分别、陆续下达而已。

最后颁发的《古兰经》是哪几节,有几种不尽相同的传述[⑤]。经学家多倾向于认为是第5章《筵席(玛仪代)》第3节中的下列几句,其译文大意是:

今天,我已为你们完善了你们的宗教体系,

我已对你们完成了我所赐的恩裕,

我因你们以伊斯兰教为宗教而欣喜。

这是公元632年3月(希吉莱历10年12月)先知率领大批穆斯林在麦加履行了伊斯兰教史上规模盛大的第一次朝觐礼仪,并在郊区阿尔法特山发表著名演说之际传达的《古兰经》经文,其内容似已预示着先知已基本完成奉命传教的历史重任,而且当时先知已身患重病。敏感的艾布·拜克尔仿佛已领会到这次演说和所传达经文的“潜台词”,就情不自禁地放声痛哭。同年6月8日,先知果然因久病不愈而在麦地那归真。那最后一次讲话被称为“辞朝演说”,已含有告别遗嘱的色彩。

以上就是《古兰经》从最初颁降到最后终止的梗概及其历史、社会背景,可见《古兰经》是在穆罕默德奉启示传播伊斯兰教过程中,始终激励和指导着他完成传教使命的方针或精神支柱。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