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璋 :琉球革命同志会核心人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2:49

蔡璋(琉名:喜友名嗣正)是是“琉球革命同志会”的灵魂人物。

蔡璋是琉球岛闽人三十六姓后裔,祖籍南安市。出生在美国火奴鲁鲁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军强征入伍。后来回到琉球王国,秘密往返琉球台湾两地,组织琉侨抗日。1941年,蔡璋组织在台琉球人组织,建立“琉球青年同志会”,谋求琉球独立。日本战败后,蔡璋等琉侨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中国收回琉球,或是支持琉球独立,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并得到国民政府支持。1948年任“台湾省琉球人民协会”理事长。“琉球青年同志会”改名为“琉球革命同志会”。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之后,蔡璋在台湾政坛十分活跃,担任“中琉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后多次潜回琉球王国,在1958年原琉球社会党党首大宜味朝德成立"琉球国民党",考虑到各方因素,该党的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极为相似,在政治上主张"琉球自主独立",并强调"在美国的支援下,建设新琉球"。不过,该党因未能获得广泛支持而于随后销声匿迹。

生平事迹

蔡璋(琉名:喜友名嗣正)是琉球岛闽人三十六姓后裔,是“琉球革命同志会”的灵魂人物。

蔡璋是蔡坚之后代,他的祖先是来自南安市。蔡璋出生在美国火奴鲁鲁。曾经跟随父亲居住在东南亚和塞班岛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军强征入伍,送入南京战场。他见证了南京大屠杀,给了他心灵强烈的震撼。后来他逃离了日本军队,投入到中国军队的抗战斗争中去。他在《大公报》上以获得翻身的琉球王国战士的名义,发表《反日,反帝》的文章,号召广大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他还秘密往返琉球台湾两地,组织琉侨抗日。1941年,蔡璋组织居住在台湾省的琉球人组织,建立“琉球青年同志会”,秘密抗日以推动琉球独立。日本战败后,冲绳县美国“军事托管”。1947年,蔡璋等琉侨向来台的行政院院长张群请愿,认为中琉两千年来一衣带水,决不能再让日本染指琉球。因此要求中国收回琉球,或是支持琉球独立。这引起蒋介石委员长的注意,并得到国民政府支持。1948年获得蒋介石的批准,成立“台湾省琉球人民协会”。同时“琉球青年同志会”也易名为“琉球革命同志会”,致信中国全国各省市参议会谋求支持。根据“琉球革命同志会”编著的《琉球与中国之关系》,该会之宗旨,"在鼓吹革命解放琉球,归属中国,并启发琉球之民族思想"。“台湾省琉球人民协会”的会员都是在台琉球人,20世纪50年代有会员三百多名,到1960年下半年增加到八百多人。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之后,蔡璋在台湾政坛十分活跃,担任“中琉文化经济协会”。当时琉球王国国内共产主义运动非常兴盛,同时也存在部分“复归日本”的声音。由于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美国担心琉球也被“赤化”,考虑将琉球再次交给日本。台湾当局支持“复归中国”派的政党,与日本当局支持的“复归日本”派政党互相争夺和对抗,蔡璋即是“复归中国”派的政党最重要的一位人物。1955年4月11日,蔡璋在给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信中,强烈抗议美国将冲绳县再度交给日本的计划:“根据55年3月21日的新闻报道,美国政府似乎已决定将琉球‘归还’给日本。这一决定给琉球王国人民重大打击,我们已经无法沉默。美国单方面把一个弱小民族出卖给专制君主国家的行为是极端错误的,这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日本正式宣告放弃以武力侵略占领的领土相违背。琉球就是被日本武力侵占的独立国家,完全应该让琉球保持独立。”

1958年,蔡璋与冲绳社会党原党魁大宜味朝德一起成立"琉球国民党",蔡璋任副党首。该党的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极为相似,考虑到各方因素,琉球国民党对政治方针进行调整,在政治上主张"琉球自主独立",并强调"在美国的支援下,建设新琉球"。蔡璋仍以台北市为据点推动琉球独立,获得了台湾当局的资金资助。日本当局对此多次向美国政府抗议。美国政府不愿意蹚这趟浑水,美国国务院因此向台北的“大使馆”发去指示,要求“只能与蔡璋保持最低限度的接触,不能附和他的立场”。

1971年,琉球王国美国“归还”给日本,蔡璋回到琉球,继续领导“琉球革命同志会”的活动,继续琉球民族独立的斗争,大力宣传民族解放思想和反日理念,但得应者寥寥。1989年6月在那霸市离开人世。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当局曾长期认为琉球不属于日本,并长期将琉球侨民和日本侨民区别对待。这冲绳县“复归”日本之后被模糊化,直到2006年5月30日,陈水扁当局把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驻琉球办事处”改名为“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驻琉球办事处”,2007年2月又改为现名“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那霸分处”至今。台湾省多个国际机场仍把“冲绳”写作“琉球”,但英文名已被改为“Okinawa”。台湾媒体和民众至今仍习惯沿用“琉球王国”这个名称,把“冲绳县”称作“琉球县”。

冲绳左派人士联署要求回归“母国日本”

2007年,有学者与琉球大学所做的一项调查中,也反映了冲绳县社会的变迁。该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冲绳民众肯定日本当年对琉球的合并。而在身份认同的结构上,四成的受访者认同“冲绳人”,二成半认同“日本人”,三成则回答“既是冲绳人也是日本人”。虽然,冲绳的本土认同仍是主流,不过赞同冲绳在政治上从日本独立出去的只有两成,反对的则高达六、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调查包括涉及对中国的情感与台湾省琉球王国立场的相关内容。虽然,该调查并无直接问及对中国的感情,然而从“如果三支球队一起比赛,一支是日本队、一支是中国队,另一支是美国队﹐您会支持哪一队?”的结果中也可领略一斑:支持日本队的高达九成以上,而支持中国队的不足百分之二。

另外,在钓鱼岛归属问题的认知上,也与冲绳县主流社会在国家认同上倾向日本的状况基本一致(《冲绳(琉球)人如何看钓鱼岛归属问题?》)。时值琉球亡国一百三十年之际,许多关心琉球/冲绳的国人都会缅怀过去中国与琉球形同父子的密切关系,感怀在日据时期那些逆流而上的琉球志士为恢复中琉友好不懈努力的事迹。

与此同时,时过境迁,冲绳社会早已发生了巨变,其原因错综复杂。无论如何,两岸政府在对琉球王国地位认知上的演变,正是基于此一考量下的结果。

有关琉球的归属问题,在历史与国际法上或许仍有值得讨论的余地,可留给学者们继续去研究。同时,由于涉及近代中日关系与钓鱼岛列屿问题,国人对琉球问题的关心当然也可以理解。针对网络上对琉球问题的讨论,从言论自由的角度而言,应该得到尊重。不过,当大家在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时,应该先了解过去明清二朝与琉球关系的本质,同时认真地去理解今天冲绳县社会的状况包括冲绳人民的观点。

130年来,冲绳人民饱受苦难;而当下已是二十一世纪,有学者认为一切的讨论都应该在理解和尊重今天冲绳人民的基础上展开。

北京立场:默认“琉球归日本”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琉球王国地位的正式主张,不甚清晰。不过,大陆于1972年与日本关系正常化时所签订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对琉球主权问题只字未提。由于中国在该声明中,强调“反霸权”,却未言及日本当年单方面以武力吞并琉球,以及其后中日之间留下的“悬案”一事,且正值美国将琉球交予日本之时,因此可视为中国默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事实上,两国恢复邦交以来,中国未曾就琉球的主权发表过任何异议。不仅如此,大陆也不沿袭“冲绳县”此一称谓,而跟随日本改称“冲绳”。不过,由于中国也未发表过承认“琉球王国归日本”的正式文件,因此也可解读为是为了为将来琉球地位再次发生变化时,留下转寰之余地。

90年代以来,在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时空下,大陆民间对琉球主权的关切越来越高,网络上也充斥着“还我琉球”的声音。在学术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勇等人也发表了“琉球地位未定论”的观点。由于近年来“琉球地位未定论”并不多见,且首次发自大陆,因此也引发冲绳县舆论界的关注。

台北立场受冲绳社会内部变化影响

另一方面,就在大陆民间对琉球王国地位的讨论日益热烈之际,台湾省官方却出现了放弃坚持多年的“琉球非日本”立场。台湾地区对外事务主管部门日本事务会执行长罗坤灿于2006年5月30日在记者会宣布,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已通过决定,将“中琉文经协会驻琉球办事处”正式改名为“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驻那霸办事处”。

有学者认为台湾官方对琉球地位的认知之所以出现更弦易辙之举,其背景最主要是因为战后经历了社会思潮剧变的冲绳县,已不能与昔日竭诚效忠中国的琉球同日而语。

琉球王国在亡国后虽然曾经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甚至中日甲午战争其间,琉球社会也倾向期待中国胜利,在战后初期也曾对“独立论”有过热烈的讨论。然而,整体而言,130年来尤其是战后,冲绳(琉球)社会所努力的方向,其主轴却是倾向留在日本国内。最让了解琉球历史的世人错愕的是,冲绳人民于战后五、六十年代,自主地发动了波澜壮阔、要求尽早“复归日本”的社会运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