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

更新时间:2023-06-14 17:14

《四川日报》(刊号:CN51-0001)是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

《四川日报》创刊于1952年9月1日,由四川省四个行政区党委机关报《川西日报》《川南日报》《川东报》《川北日报》《西康日报》等先后合并而来。

随后进行多次重大改版和改进发展思路,包括1995年,《四川日报》第一次扩版,同年其主办的《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1年6月,《四川日报》通过报网融合,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2020年9月,《四川日报》采用前要闻,中深度,后观察的设计进行改版。截至2022年9月,四川日报从一张报纸发展为拥有报纸、期刊、客户端、网站、手机报、第三方平台媒体账号和众多经营实体的传媒集团。

2022年,四川日报全媒体4件作品获评中国新闻奖,76件作品获评四川新闻奖。

历史发展

办刊背景

解放初期,四川省各地的政治、经济情况非常复杂,形势严峻。城市工商业有待恢复和调整,物资奇缺,人民生活困难。为适应新区工作开展的需要,加快工作进度,加强基层领导,求得在短时期内顺利完成解放初期各项工作任务,党中央决定将原四川省划为川西、川东、川南、川北四个省级行政区和重庆中央直辖市,各行政区分别成立了行政公署和区党委,并各自创办了自己的报纸。

其中,《川西日报》《川南日报》创刊于1950元旦,《川北日报》创刊于1950年3月22日,《川东报》创刊于1951年5月1日,这四家报纸都是区党委的机关报,四个报纸紧紧围绕着区党委的工作部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

人民群众的联系。

办刊沿革

1952年夏,根据国家集中地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确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恢复原四川省建制。同年8月,原《川西日报》领导成员杨效农等负责《四川日报》筹建工作。经过紧张工作,《四川日报》创刊号于1952年9月1日正式出版,头版发表了《四川省人民政府于今日宣告成立》等要闻。报上刊登的启事说,《四川日报》从9月1日创刊,原《川西日报》于8月底终刊。当时由于报社的干部、器材设备尚未全部集中,各地的通讯、发行等项工作也未安排就绪,确定原川东、川南、川北三个行政区的报纸再继续出版一段时间,直到1952年9月底全部终刊。

《四川日报》从创刊起,就是一张A1纸四版的报纸。1955年12月以前为竖排,1956年元月起改为横排。

1990年,《四川日报》试印彩报,同年,实现激光照排和树脂版印刷,告别了铅与火。1995年,《四川日报》第一次扩版,由4个版扩成8个版。同年,市场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城市居民成为一个成长中的新兴群体,这个群体收入增加,文化水平提高。对新闻信息需求增强,凡靠近这个读者群的晚报类报纸,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决定开办新报纸,定位为“市民生活报",1995年,四川日报主办的《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

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中国西部省级党报组建的首家报业集团扬帆起航。《四川日报》2005年1月实施改版,明确提出了以“权威政经大报、出色主流新闻”为办报新定位。这一定位的确立不仅对办报方向进行了梳理和确认,也对读者进行了界定和确认。在2008年1月的改版中,该报修正了办报定位,将其定义为“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综合性主流大报”。此次改版旨在进一步巩固该报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权威地位。而在2010年1月启动的改扩版中,该报充分发挥党报资源优势,深度整合运用多种资源,打造成为一份真正的“主流大报”。这次改版强调报道要实现政治取向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并且注重版面效果与传播效应的统一。

2011年6月,《四川日报》通过报网融合,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以“政经新闻源、党政信息库、高端互动台”为发展定位。

2020年9月,《四川日报》在版面结构调整过程中,力保重点报道、深度报道、观点报道,力保重点版面、品牌栏目;压缩低效、滞后、碎片化信息,压缩传播力不强的版面。对此,四川日报将版面分为要闻叠、观察叠。前8版为要闻叠,后4版为观察叠(周刊、月刊叠)。采用前要闻,中深度,后观察的设计。

2021年11月,四川日报全媒体“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三星堆遗址对话古遗址”大型融媒报道收官,采访组历时4个月、跨越全国7省,揭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讲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璀璨故事。

除此之外,《四川日报》还创办了以报网互动为特色的“民声”版,并推出了川江评论、川报经济观察等重点栏目。通过这些举措,该报致力于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截至2022年7月底,四川日报全媒体覆盖用户超过9000万,其中,《四川日报》报纸订户40.3万,川观新闻用户下载量5900余万,月均日活超500万。

现状

采编内容

综述

《四川日报》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决把党报姓党要求落到实处。面对众声喧哗,四川日报持之以恒把讲政治贯穿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过程,用心用情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大步挺进互联网主战场,积极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指导思想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履职尽责,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省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编辑方针

《四川日报》创刊之初将“大力提高报纸的思想性”作为编辑方针的重要内容。创办初期编辑方针为: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地方化、逐步通俗化,提高思想性。

2020年实现采编融合、一体化运作。在运行上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分立的采编架构,在采编线索确定、采访过程推进、稿件编辑发布等各个环节,均力求融合共生;“分”,是指既要“报、网、端”一体化整体发力,又要发挥各自优势,呈现各自特色。素材一次采集、内容多平台生产,生产出各种维度、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

融合发展

《四川日报》致力于实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现代传媒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改革、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原则,并致力于打造全媒体集群。

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四川日报》已基本形成了涵盖纸媒、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广播电视以及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立体传播格局。这样的格局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读者和观众的需求,并且能够更广泛地传递信息和价值观念。同时,通过融合各种媒介和技术手段,四川日报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还拓展了受众群体范围,增强了影响力和覆盖面。

在构建立体传播格局、探索报网融合的过程中,四川日报集团全媒体中心成立,着力打造以网络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营销平台,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架构和媒体融合业务流程运行机制。其次是主流党报由平面到立体的创新求变。2011年6月27日,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成为川报拓展党报资源、延伸报道领域、做强主流平台的实践。从一门心思办报纸,到积极参与新媒体的发展和运营,并倾力主导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平台。

四川日报将切实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弘扬优良传统,勇立时代潮头,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在把握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搭建内容聚合服务平台,并将智能媒介技术应用于新闻信息呈现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传统媒体的更新与变革。

综述

四川日报历经多次改版。2020年9月启动基于媒体深度融合的改版迭代。方案明确为要实现更年轻的版面呈现、传播介质和表达方式。以“川江评论”专栏、“蜀平”署名文章为代表的评论,以“新闻纵深”版为代表的深度报道,以“民声”版为代表的民生新闻,以王顺友、林强、王英、谭东等事迹报道为代表的重大典型报道,以“5·12”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报道为代表的长时段、全方位的策划、制作,以“三贴近”新闻造就了省委机关报引导典论的“标杆”地位。

代表栏目

管理人员

重要事件

毛泽东题写刊名

1952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同一天,由毛泽东题写报头的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机关报《四川日报》正式创刊。毛泽东题写的《四川日报》报头为行书字体,报头点画圆润,庄重端丽,着色青黛,有如镌刻。当年,毛泽东分别书写了横排、竖排两个报头供选用,《四川日报》创刊号采用的是横排报头题字,沿用至今。

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震惊。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报集团)党委、集团编委会、集团抗震救灾宜传应急协调小组领导下,各路记者在第一时间奔赴都江堰市、汶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什邡市等地。在灾难面前,媒体的报道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关爱 。5月13日,四川日报推出5个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为主题的特刊版,第一时间强势对地震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报道。地震第二天抗震救灾特刊版增至6个,第三天增至10个;地震后第四天开始,除了保留重要的国际国内新闻外,其他版面全部用于报道抗震牧灾,以强大的声势、全方位的报道发出党报的权威声音。

文化建设

报业博物馆

四川报业博物馆是行业博物馆,位于四川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由闲置的食堂改建而来。依托新闻类文物和文献资料,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地方。

视觉影像

2022年9月1日,在《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的日子,“数藏天府·四川70年记忆影像”数字藏品推出,选取《四川日报》创刊号超高清8K数字孪生以及一组珍贵历史高清照片。

2023年4月,“C视觉影像数据库”上线仪式在成都举行。“C视觉影像数据库”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数据库以记录四川省为使命,致力打造四川图片资源服务平台。

社会活动

合作恳谈会

2021年12月10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恳谈会在昌举行。会上,双方就今后在更宽领域、更广空间加强深度合作,实现共赢进行了深入交流。

网络理政优秀案例推荐活动

2022年11月,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的“善治新力量——2022四川网络理政优秀案例推荐”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面向四川各级职能部门和广大网友征集网络理政的先进做法和创新经验。

天府人物推介活动

2023年3月23日,由四川省日报全媒体主办,四川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协作联动发起的追光2022·第三届天府人物推介活动星光盛典正式启幕。活动历时三个月,经过报名、初评、候选人点赞、评委会评审等环节后,在星光盛典上“特别致敬人物”“十大天府人物”“天府人物团队”“天府人物提名”四大榜单将正式出炉。

四川文化遗产推介活动

当地时间2023年5月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四川文化遗产推介活动在法国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成功举行,活动旨在通过现场推介、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四川与欧洲国家在文化遗产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

影响和评价

《四川日报》始终坚持“发展、改革、创新、创业”四位一体,以川报全媒体集群建设为依托,狠抓产品打造、着力新闻创新、突出技术引领、推进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

《四川日报》 在新闻创新实践中,努力开掘新闻的深度 、广度 、高度。优化结构 、彰显特色 、提升质量等方面探寻办报规律 、办报视野 。创新报道内容与形式 ,努力实现创新目标。深度报道体现在对党和政府 中心工作作的宏大呈现上,也体现在对有价值的事件和现象,及时进行深度观察 、思考 、剖析和呈现,揭示事件背后 的规律与情理。(中国报业 评)

观察大时代潮流中的第一朵浪花,是党报长期以来勇立潮头的形象描述,那么,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就是党报与时代同行、以改革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答课题。(光明网 评)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推进新媒体建设成为传统媒体的首要任务。《四川日报》在推进新媒体建设的过程中处于领衔位置,成为地方传统媒体转型的标杆与典型代表。(《传媒》杂志 评)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思维的改变和大众审美的改变。在保持自身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的同时,《四川日报》主动向新媒体取经,积极转型,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共生,迸发出不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新闻研究导刊》 评)

荣誉和奖励

2022年,四川日报多名编辑记者获评“天府青城人才计划”天府文化领军人才,“2020—2021年度四川省十佳记者”“2020—2021年度四川省十佳编辑”、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诗歌奖”。

四川日报全媒体4件作品获评中国新闻奖,76件作品获评四川新闻奖。

其他媒体形式

截至2022年9月,四川日报从一张报纸发展为拥有报纸、期刊、客户端、网站、手机报、第三方平台媒体账号和众多经营实体的现代传媒集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