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22:44

《在细雨中呼喊》原名《呼喊与细语》是余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91年第6期的《收获》,于1993年首次出版。

《在细雨中呼喊》是由多个短篇小说结合而构成的长篇小说。以孙光林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的回忆。讲述了由于家境贫穷,孙光林六岁那年就被父母送给了养父王立强。孙光林便和养父养母在孙荡镇生活了五年,后因养父家庭发生变故,孙光林重回南门的老家。路途中偶遇祖父孙有员,爷孙俩便结伴而行。恰逢南门家中发生火灾,父亲孙广才便将爷孙俩视为“灾星”,在孙广才的影响下哥哥孙光平也十分厌恶孙光林,在生活中和弟弟孙光明联合起来欺负孙光林。中学时期孙光林遇到了儿时的邻居苏宇,性格相同的俩人很快便成为了朋友。苏宇因猥亵妇女被送去劳动改造,回来后苏宇变得更加的沉默少言和孙光林之间也产生了隔阂。某天的早上苏宇因中风昏倒在床上,家人的冷漠无情致使苏宇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岁。亲人朋友的离去,周围人的冷漠无情一次次让孙光林坠入绝望的深渊。直到后来孙光林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南门。

《在细雨中呼喊》体现了生命的尊严在难以维持生存,成长无援的环境下的真实现象。生命尊严的出现,成功地划开过往的界线,为余华之后的转型指引了全新的道路。小说最早出版的外译本是意大利语,之后小说相继在韩国、法国英国等多国出版,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余华因这部作品获得了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经济结构改变的同时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曾经风靡文坛的先锋派文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时代。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不得不改变文学方向,最终余华将创作方向转向了本土和现实,风格也回归善良、包容。

社会的大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将背景年代设定在“文革”时期。那个文化荒漠的年代,乡村居民的思想较为迂腐、落后,人们在善与爱这方面是残缺的。中国六七十年代是动乱的时代,是不理性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公平的对抗,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脆弱。

作者背景

1980年代,余华在读了弗兰兹·卡夫卡之后深受启发,找到了那种无所羁绊的叙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余华发现小说世界远远不如现实世界丰富,继续任性的写下去会不利于自己以后创作。之后的创作中,余华不再随意驾驭人物,而是让小说中人物自己诉说故事。《在细雨中呼喊》实现了叙述观点的沉淀,写作手法也从原先尽力模仿“川端康”和“卡夫卡”转变为向中国传统小说靠拢。

《在细雨中呼喊》写作者的“心理自传”,余华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兄弟二人,便经常将余华和哥哥锁在房间里,期间产生的孤独感是余华难以抹除的记忆。“文革”时期,人与人之间的背叛,亲人、朋友、同事间的相互攻击,让余华看清了人与人之间关系脆弱的事实。

关于这部作品的诞生,余华曾经说过它的诞生是一个“误会”,当时余华觉得该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了,于是就开始动笔,写完第一章发现才四万多字,距离长篇小说的标准还差了很多,便又把主人公的父母、爷爷的故事挖出来,继续完成了小说的创作。

内容简介

《在细雨中呼喊》在叙事结构上不同于传统的长篇小说,它是由多个短篇小说结合而构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时间错置,将原有的故事顺序打乱。可根据故事情节将小说分为四部分:一、南门时光;二、孙荡镇岁月;三、祖父对过往记忆的回溯;四、孙荡镇的时光及回到南门。

第一章

因家境贫穷,孙光林在六岁就被父母送给了养父王立强,与养父养母在孙荡镇生活了五年。后因养父家庭发生变故,孙光林便独自返回南门的老家,路途中偶遇同样返乡的祖父孙有元,便结伴而行。刚到村口,祖宅就发生火灾,父亲孙广才便将爷孙俩视为“灾星”。哥哥孙光平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对厌恶起了孙光林,便和弟弟孙光明联合起来陷害孙光林。后来孙家和同村的王家发生了争执,两家人都大打出手,孙光林却坐在一旁袖手旁观,事后孙光林在家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村中也是声名狼藉。兄弟三人都喜欢上了同村的漂亮姑娘冯玉清,但她却爱上了村中的无赖,事后被抛弃的冯玉清在无赖的婚礼上以死相逼,企图挽回自己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伤心欲绝的冯玉清和卖货郎一起离开了南门。弟弟孙光明为救落水的同伴,溺水而亡。父亲孙广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英雄,自己更是“英雄的父亲”,整天不务正业,期待着“上面”来人把他这个“英雄的父亲”请到北京。因迟迟等不到“上面”来的人,家里揭不开锅的孙广才便去被救孩子的家里讨要赔偿,却遭到对方拒绝,气急败坏的孙广才将对方家中的家具和物件一并打杂。最后被警察带走,拘留了半个月。

第二章

孙光林在中学里遇见了儿时的邻居,苏杭和苏宇。孙光林主动接近苏杭,见苏杭没有驱赶,孙光林便误以为已经和苏杭成为了朋友。直到后来,苏杭以牺牲孙光林的尊严来换取女孩子的关注,此举使二人分道扬。半年后孙光林和苏宇建立了友谊,二人性格相仿,无话不谈。青春期的欲望将孙光林折磨地苦不堪言,苏宇发现了孙光林的烦恼,并向他解释道,每个青春期的少年都会有这样被欲望折磨的经历。而苏宇难以抵挡青春期的欲望,做出猥亵了妇女的错误行为,被送去劳动改造。回来后的苏宇变得沉默寡言和孙光林之间也产生了隔阂。一天早晨苏宇因中风昏倒在床上,看到本该早起却仍然躺在床上的苏宇,一家人没有流露出一丝担忧和关心,反而责怪起了苏宇没有早起去打开水。最终苏宇的生命便永远的定格在19岁。孙光林后来考上北京的大学离开了南门,在离开南门的最后一年,结识了一位年幼的朋友“鲁鲁”。鲁鲁的母亲冯玉清在生活的逼迫下做起了皮肉生意,被抓后送到了劳改农场,年仅七岁的鲁鲁独自前往七桥,只为能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

第三章

孙光林的曾祖父是有名的造桥匠。一次“官桥”的建造中,曾祖父错误的决定导致建造失败,曾祖父因此入狱。祖父孙有元继承了曾祖父造桥的手艺,却因生不逢时,在战火纷飞中四处逃离,在外闯荡失败的祖父带着贫困回到了贫困的家中,亲临了父母的死亡。祖父却在最失意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个出生富贵的妻子,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

祖父在晚年因一次意外摔断了腰,丧失劳动能力。从那以后,祖父便在父亲孙广才的嫌弃下谦卑的活着。一天祖父打碎了一个碗,害怕受到责骂就把责任推到了自己的小孙子孙光明身上,孙光明因此遭到了父亲孙广才的暴打。为了使吃饭更方便,祖父诱使孙光明锯短桌腿,孙光明的屁股因此被孙广才打得一个月都没法坐下来。祖母的离去,生活的压迫早已让祖父逐渐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心理上已经死去的祖父,最终在孙广才的催促声中迎来了生理上的死亡。

第四章

孙光林随着养父王立强来到了孙荡镇,孙光林和养父,养母在城镇一起生活了五年。期间孙光林和国庆,刘小青成为了好朋友,亲如兄弟的三人却因一个小问题产生了争执,也使孙光林和俩人之间产生了距离,最后在孙光林威胁的方式下三人又重拾友情。孙光林因一时冲动选择了反抗老师,这一勇敢的行为让所有人都认为学校里面反对老师的标语都是孙光林写的,在朋友的诬陷和老师的严刑逼供下,孙光林无中生有地承认下来。疾病缠身的养母整天待在家中,照射进房间里的阳光是她活着的希望。养母身体的虚弱间接导致了养父之后的出轨,事情败露的养父选择了自杀,伤心的养母也选择独自返回娘家。孙光林又一次被遗弃,“无家可归”的他又回到了农村的家。

人物介绍

孙光林

孙光林是小说的主人公,作为家中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其在家里的地位更是无足轻重,更成为南门整整六年的局外人。从他有意识起,就被无穷无尽的孤独与被忽略的恐惧所包围,被兄弟所诬陷又被父亲视为“灾星”。直到离开家上大学,他一直处于被这个家,学校,整个南门所忽略,排斥,遗忘的状态。最后与同样孤独的苏宇成为朋友,但随着苏宇的早逝,他对友情点燃的希望也随之消散,成长中的他再次坠入孤独,绝望的深渊。

文中的孙光林对文明对美好都充满了向往,音乐老师的干净文雅成为了孙光林心目中成年后的榜样。孙光林承受住了命运的悲凉和时代的考验,在那个读书环境空前恶劣的时间段里,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离开了南门。

孙光平

孙光林的哥哥,小的时候便在同龄孩子中称王,性格贪婪。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排斥自己的“灾星”弟弟孙光林,便与弟弟孙光明联合起来诬告孙光林,导致孙光林被父亲吊起来暴打,孙光平却与孙光明在一旁幸灾乐祸,还神气十足地在旁边维持秩序。刚到了年纪的孙光平就和邻村的姑娘订了婚,大喜当天,原本正常举办的婚事却被父亲一手给摧毁。二十四岁那年孙光平和同村的姑娘英花在池塘偶遇,之后俩人便走到了一起,两人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又因父亲孙广才而打破,丧尽天良的孙广才侮辱了自己的儿媳。得知消息的孙光平一怒之下割下了父亲的耳朵,迎来了牢狱之灾。

孙光平放下书包的同时,也放下了自己对文明生活的希望,从此步入一种为生活而生活的麻木状态中。

孙广才

孙光林的父亲,一个彻底的泼皮无赖,性格贪婪,好色,暴力,虚伪,丑陋。对待自己的父亲不尽孝道,视之为“老不死”,在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尽是嫌弃。对待儿子们也是蛮横粗暴没有一丝疼爱。就因父亲孙有元冤枉他四岁的小儿子孙光明打碎了一个碗,就对其大打出手。对待妻子亦是缺乏尊重,完全抛弃了家庭的责任,无视妻子的尊严和伤痛,为了爬上寡妇的床,一次次拿着自己家中的财产去讨好寡妇。道德沦丧的他还欺辱儿媳,被儿子割掉耳朵。最终死在了粪坑中。

孙广才是个被丑化的形象,文中的他形同无赖的恶棍,但就这么一个失去良知的人,却在妻子死后的坟前痛哭,在儿子死后对出人头地的渴望。孙广才,一个生活在特殊年代中因绝望而自暴自弃的人。

孙有元

孙光林的祖父,年轻时孙有元是一个豪迈,硬朗而富有生命力的人。坚持带领众人完成了龙门石的安放,跑40多里的路程向大牢里的父亲报喜。但生不逢时,在那个不需要造桥的年代一路走南闯北,带着贫困回到了一贫如洗的家中,面对病死的父亲,病重的母亲,无计可施,大冬天毅然决然的将父亲的尸体带到当铺,妄图将尸体当些钱来给母亲治病,到最后拿着冻的梆硬的尸体和当铺里的伙计搏斗。晚年的孙有元在家里的处境大不如从前,儿子的百般刁难,孙子的无礼都使他变得更加谦卑,他讨好身边的人好以此安度晚年。

孙有元年轻时的生机勃勃与辉煌到衰败之际的卑琐、孤独 ,这一鲜明的对照 ,折射出了当时人们所面临的人生的巨大苦难与生活的无奈 。

主题思想

生命的本能

《在细雨中呼喊》展示了一群靠着生命本能而生活的人,在发泄个体欲望时制造的罪恶和苦难。小说将大量篇幅用于对“性”本能的刻画,文中一切的悲和喜、罪与恶都与“性”相关联,是小说中每个人都不能摆托的命运。孙光林的养父王立强,由于妻子的虚弱,无法满足他对性的要求,便有了外遇,最后被人捉奸,自杀殒命。同时小说也描写了少年人对“性”的无知、好奇,包括“探索”之后因害怕惩罚和自我谴责而产生的恐惧,更有苏杭、苏宇、郑亮等一群少年也被这“原始的本能”折磨的苦不堪言。在作者笔下他们只能被欲望牵着走,生存在生命的本能中。

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小说中的“生”并不只是简单的存在:它需要性、需要鲜血、同时也需要经历生活的磨练;“死”并不只有简单的消失:它是弱势的体现、是生活中的被损害、是在消失前对命运的反抗;“性”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性爱:它是婚姻的束缚、对生理的“探索”、对异性的渴望。文中人物的一生中,苦难、孤独、绝望将他们的生存空间全部占据,只有在面临死亡时,他们原先卑微,残弱的生命才有勇气向命运做出反抗,进一步显示出生命的无奈和悲惨。它揭示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亲情、友情、爱情,需要表达、交流、沟通,需要关爱也需要慰籍。

冷漠和无情

《在细雨中呼喊》不仅揭示了人们靠着本能的生存状态,还写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冷漠和无情。文中将冷漠和无情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展开。个体方面,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及自己的道德感全部丢弃。国庆的父亲为了再婚就将儿子给抛弃,孙广才无视妻子走进寡妇家中。社会方面,当时的社会文化充满了“非人性”,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旦你有了“越轨”的行为,你会遭到全社会,甚至是亲人间的“封杀”。苏宇就因一时冲动对送去劳改,回来之后他遭到了同学的冷落,家人的无视,朋友的针对,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作者道出了社会的冷漠和残忍,让读者从中看到,童年时期的爱和温情、美丽和善良的事物都将迎来灭亡的命运。

艺术特色

多重叙事的视角

纵观整部小说,视角焦点一直在十分自然和流畅地变化,将多种类型的叙事视角合起来,不但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的叙事更加的活泼多变,而且也避免了长篇小说中因视角单一而造成的行文呆板。同时可以使读者的更好的融入其中,让作品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达到了平衡。

第一人称叙事

作为一篇回忆性的成长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通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以孙光林“我”的视角讲述所有的故事。这一主视角的确定,给小说带来了多重意蕴生成的可能和多样化的审美效果。《在细雨中呼喊》中出现了两种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一个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已经成年的“我”;另一个则是在过去的故事中的“我”,是6~12岁的孙光林。两种视角的相互转换打破了简单的回忆结构,使回忆由共时性的片段走向历时的长生;又以成年人的视角,为孩童眼中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参照,达到了一个对照的效果。但第一人称的回顾视角也带来了局限性,写作手法大大限制了对他人心理的描写。所以文中大量穿插了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同时作者又将自己的心理融入故事中“我”的记忆中,使得故事更加的真实,更具有代入感。

不定内聚焦型视角

不定内聚焦型视角是内聚焦型视角的一种,即在小说中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呈现不同的事件。文中大多数的故事情节是以孙光林的第一视角来叙述,但在小说中也有些篇幅是通过其他人物的主观视角来描述的。如小说的第二章“苏宇之死”,虽然文中大量运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描述这一情景,但采用的是苏宇的主观视角,来叙述苏宇当时的身体感受和产生的内心活动。能更好的拉近读者和角色间的距离,真正的体会人物的感受和心境。不断的变化视角,使得叙事者突破了单一的视角焦点,从而进入更宽广的视野,扩展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特殊叙事顺序安排

通篇来看,整部小说并不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循序来讲述所有的故事的。在第一章中作者就将整本书的框架大致勾勒出来了,主要人物依次交代清楚,但重要的情节却一笔带过,直到后面几章才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细雨中呼喊》的整体结构是:回忆南门时光,祖父对过往记忆的回溯,孙荡镇的时光,重回南门。这四个阶段既非按照时间顺序,又非按照倒叙顺序,使得读者很难捋清故事的发生顺序。每个故事相互独立,但内容又相互渗透。这种时序状态称为“逆时序”,“尽管 故事线索错综复杂,时间顺序颠前倒后,但仍然能重 建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语言特色

《在细雨中呼喊》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同时这部作品的语言也十分的细腻,每个文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词语除了本身固有的词意外,也具有由于人们主观情感而产生的附加词意。《在细雨中呼喊》就大量运用词语色彩的变异,以此达到文章批判现实的目的。与余华早期的先锋小说的比喻不同,《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比喻更加贴近生活,用一种更加随行的叙述,在平淡中充满了厚重的沉淀。同时文中还将比喻与其他修辞手法相互融合,使文章的语言更具有诗意,使小说意境更加生动真实。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使寻常的词语艺术化,增加语言感染力的同时又体现了词语巨大的张力。文中在描写苦难时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而是用简洁、冷静的描写直击人心,更能体察到人物内心的恐惧与惴惴不安。

作品影响

作为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历史的沉重和悲凉,也不仅仅是成长的恐惧和绝望 ,还诉说着人们对命运一次次无声反抗 ,和一次次抗争失败后无奈的嘲解。

《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90年代创作风格转变的代表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回归:对当代回归、对过往的回归、对美好的回归。《在细雨中呼喊》这部长篇小说有效的将暴力性的话语限制在外,将赤裸裸的人性攻击欲排除在外,这部小说被多数人视为余华由先锋实验向朴素回归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小说也为整个中国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转变徐徐地拉开大幕

《在细雨中呼喊》最早的外译本是意大利版本,之后小说相继在韩国、法国英国越南等国家出版,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在细雨中呼喊》出版后销量、影响力虽不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但是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各界人士所追捧,喜爱。

2004年余华因《在细雨中呼喊》被法国文学部授予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作品评价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在《当代作家论坛》上连续两期发文,明确指出《在细雨中呼喊》有不同与同时代长篇小说的优长之处,还曾说道:“《在细雨中呼喊》的“完整与深厚”令他一下子难以多作挑剔”。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谢有顺说过:“只有写出《在细雨中呼喊》的余华,才能将小说的长度与小说的容量如此和谐地 统一在一起。”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陈晓明评价《在细雨中呼喊》时肯定了这部深刻的心理自传为“当之无愧标志着当代长篇小说所达到的一个高度”,还曾说过《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世诚称这部小说:“是余华所有作品中最优秀的与最不可或缺的。”

作家戈舟再一次采访中说道:“《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刺激过我的文学冲动”。

知名文学编辑、评论家林建法称赞:“余华也是一流作家,最好的作品是《在细雨中呼喊》。

美国的《书单》杂志也曾推荐了《在细雨中呼喊》,认为余华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

《图书馆期刊》( Library Journal)肯定了《在细雨中呼喊》的悲惨主题和反讽式幽默,却直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这本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资料

..2023-05-13

..2023-05-19

..2022-11-04

在细雨中呼喊.豆瓣读书.2023-06-02

中国作家网.余华.2023-06-02

..2022-11-05

..2023-05-20

..2023-05-19

..2023-05-18

..2022-11-05

..2023-05-12

..2023-05-19

..2023-05-13

..2023-05-19

..2023-05-19

弋舟:书写成长,描摹时代.中国作家网.2023-06-02

程绍国:林建法印象——一颗星穿空而过.中国作家网.2023-06-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