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 :多因素破坏性地质现象

更新时间:2023-08-15 17:48

地质灾害(英文名:Geological Disaster),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灾害的产生是地质环境条件和各种内外应力作用的结果。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气候、植被、地下水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对于不同的灾害类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各异。地质灾害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地质灾害以及人为地质灾害;按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地震、火山喷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长期性、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强等特点。地震监测,可使用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温以及地下水等方法;对于火山的监测,目前仍然通过火山监测台网来监视和检测火山区的各种动态变化,查明异常现象,捕捉火山喷发前兆。

中国是世界上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150起,包括滑坡579起、崩塌323起、泥石流135起,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

定义

基本定义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然、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相关法律法规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国务院令第394号文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

诱发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地质构造与岩性、地壳运动、岩体风化、强风暴雨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都与地形有关,发生在山区。植被能减少地表水向岩体的渗透,提高土体的抗冲性,植物根系能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植被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断裂破碎岩体、软弱岩石更容易发生失稳;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常伴随崩塌、滑坡、地裂缝等;风化严重的岩体稳定性差。高强度降水是滑坡和泥石流的直接诱因,雨水的渗透会降低岩土抗剪强度、水流为斜坡提供向下的滑动力。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其中,水循环和气温的变化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气温上升会导致大气层含水量升高、冰川冻土退化、海平面上升、蒸发作用增强;水循环变化会导致降雨频率、 降水周期、降水强度的改变。日益增加的极端天气与同岩土体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人为原因

认识不足

认识不足指限于人类的认识水平和地质勘察手段,对工程区的不良地质条件了解不清'工程对地质的影响机理认识不足(如建坝蓄水引发地震),工程行为导致地质灾害。

错误行为

错误行为是指因违背人类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违反相关规范法律规定,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地质灾害。如采掘矿产不规范,预留矿柱少,引起采空区塌、山体滑坡;削坡建房、修路、违规堆土,形成不稳定边坡,采石故旭导致岩体松动,引起滑坡;超量、长期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开裂;水库与渠道渗漏,软化岩体导致滑坡。

分类

分类标准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地面沉降等。

灾害类型

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地震时,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强烈地震,会造成地面破坏和 建筑物倒塌。地球每天都会发生地震,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它反映地震的大小或强弱,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通常我们用“级”来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2倍;震级相差2级,其能量相差约1000倍。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成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成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成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同时火山喷发还会破坏环境 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像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1、根据形成塌陷的主要原因分为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前者是地表岩、土体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如地震、降雨、自重等,向下陷落而成;后者是由于人为作用导致的地面塌落。在这两大类中,又可根据具体因素分为许多类型,如地震塌陷、矿山采空塌陷等。

2、根据塌陷区是否有岩溶发育,分为岩溶地面塌陷和非岩溶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发育在陷伏岩溶地区,是由于隐伏岩溶洞隙上方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陷落而形成的地面塌陷。非岩溶地面塌陷又根据塌陷区岩、土体的性质可分为黄土塌陷、火山熔岩塌陷和冻土塌陷等许多类型。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是目前世界各大城市的一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一般表现为区域性下沉和局部下沉两种形式。可引起建筑物倾斜,破坏地基的稳定性。滨海城市会造成海水倒灌,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上海市于1965年以后,采用人工回灌方法,使地下水位回升、地面部分回弹,比较成功地控制了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分构造沉降、抽水沉降和采空沉降三种类型。

(1) 构造沉降,由地壳沉降运动引起的地面下沉现象;

(2) 抽水沉降,由于过量抽汲地下水(或油、气)引起水位(或油、气压)下降,在欠固结或半固结土层分布区,土层固结压密而造成的大面积地面下沉现象;

(3) 采空沉降,因地下大面积采空引起顶板岩(土)体下沉而造成的地面碟状洼地现象。 中国出现的地面沉降的城市较多。

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地裂缝的形成是指强烈地震时因地下断层错动使岩层发生位移或错动,并在地面上形成断裂,其走向和地下断裂带一致,规模大,常呈带状分布。

滑坡崩塌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按滑坡体的体积划分

  ①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

  ②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

  ③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

  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崩塌发生在土体中叫土崩,发生在岩体中就叫岩崩。有时候崩塌规模巨大,甚至可以涉及半个山体,称为山崩。发生在河、湖、海岸边时又称岸崩。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地质科学工作者常称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灾情分级

特点

长期性

地质灾害是因地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地质灾害发生后,由于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没有消除,在人为或自然因素的激发下,仍会再次产生地质灾害。

突发性

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现象一般不明显,且多数突发性地质灾害活动强烈,所以预测、预报和预防比较困难,常使人猝不及防,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

隐蔽性

地质灾害通常隐藏于地表下,加之目前对成灾机制、成灾模式等这些规律研究不深入,使地质灾害隐患无法得到准确辨识。

破坏性

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在人员居住区或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同步性

在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往往都会同时伴随大量的地质灾害出现。

滞后性

有些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因素作用的时间,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引发型地质灾害中表现最为明显,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之后,坡体越松散、降雨量越大,滞后时间越短。人为活动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滞后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岩土体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人类活动强度越大、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灾害统计

中国灾害

2012年1至10月,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203起,其中滑坡10841起、崩塌2050起、泥石流920起、地面塌陷316起、地裂缝55起、地面沉降21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有136起,共导致290人死亡、83人失踪、256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3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8.6%,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长39.2%和31.7%。1~10月中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529起,避免人员伤亡39871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

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150起,包括滑坡579起、崩塌323起、泥石流135起,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其中成功预报70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828人。

2022年1月至3月,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04起,包括滑坡42起、崩塌129起、泥石流1起,地面塌陷32起,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01.4万元人民币。

日本灾害

2021年,日本共发生地质灾害1起,受影响人数900万人,失踪死亡人数26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美元。2023年,日本共发生1471起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上一年的1.9倍。灾害造成8人死亡,19人受伤,262户住宅损坏。

美国灾害

2018年,美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起,受影响人数1366万人,失踪死亡人数2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9.7亿美元,损失占GDP的比例约0.05%。

全球灾害

2020年,全球共发生地质灾害19起,受影响人数17.9771亿人,失踪死亡人数51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4亿美元。

主要危害

危险要素

历史灾害危险性

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其中危害强度指灾害将活动所具有的破坏能力,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指标,只能用灾害等级进行相对量度。

潜在灾害危险性

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是指未来时期将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其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以及危害的范围、危害强度的一种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受多种条件控制,具有不确定性。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程度是控制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条件等。历史地质灾害活动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具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具有双向效应,有可能在地质灾害发生以后,能量得到释放,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削弱或基本消失。也可能具有周期性活动特点,灾害发生后其活动并没有使不平衡状态得到根本解除,新的灾害又在孕育,在一定条件下将继续发生。

评估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21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灾害前兆

滑坡前兆

滑坡是指土体岩体或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其中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自然原因。发生滑坡前通常会有如下前兆:滑坡前缘土体会突然强烈上涨、鼓裂,或是突然出现局部滑塌,甚至规律排列的裂缝,地下水也会产生异常,如地下水沿挤压裂缝溢出,形成湿地,泉水剧增变浑等。

崩塌前兆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落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引起崩塌的自然因素有地震、强降水、河流冲刷和雨水浸泡等。发生崩塌前通常会有如下前兆:陡山有岩石掉块和小崩小塌不时发生;陡山根部出现新的痕迹,不时听到撕裂摩擦错碎声等。

地裂缝前兆

地下水突然变浑、变味、变色。井(泉)水水位突然抬升、冒泡或水量增加、涌水。坑井水突然升降或干涸。植物异常发芽、开花。冬眠小动物、小虫出现异常或从地裂缝中爬出

泥石流前兆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泥石流前通常会有如下前兆:连续降雨时间较长,并在沟谷中形成洪水,河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杂较多的岸边柴草或树木,沟谷深处变昏暗,并伴随轰隆隆的巨响,或感受到了地表的轻微震动等,都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

路面塌陷的征兆

井水、泉水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落等;地面出现环状、放射状、平行交错状等形状的裂缝;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出现下凹,有不明原因积水,微微可听见地下土层的垮落声

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法律的、组织的手段,特别是限制一些不合理的开垦、工程建设等人为经济技术活动,防止与减少人为地质灾害的产生,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了地质灾害,就要进行调查评估。对经济不发达、人员及经济损失不大但治理费用巨大的灾害体,尽量避让;对经济发达、可能造成人员财产与环境重大损失、治理费用远小于预期损失值、非治不可的灾害体,就进行治理。

预防监测

地震

监测

1. 地震学观测

用地震仪测定地面震动大小、发震时刻和地点等的一种观测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来进行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方法,通常称"以震报震"。1975年在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前,也发现很多前兆,尤其震前的小震群活动情况,对当地地震部门和政府作出短临预报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的准确预报,成为世界上成功预报大震的唯一范例。目前,用以预报地震的地震学方法很多,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相关性、地震概率统计、地震波速比等十多个项目,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预报手段。

2.地形变观测

利用精密仪器观测地壳微小变化(包括倾斜、水平与垂直位移)来预报地震的具体方法。目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伸缩仪等,人们已能测出小于10-10的形变量和极细微且大范围的位移量,是监视大地活动的有效手段。

3.地磁、地电、重力、地温观测

利用仪器监测大地电场磁场、重力场和地温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的方法。由于人类活动,大地电场、磁场、重力场、地温的干扰背景复杂,需要从中提取地震前兆信息,作为预报辨别指标。

4.地下水观测

利用仪器观测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成份与气体含量、水温等异常变化,来分析地震前兆信息,进行地震预报的方法。由于地下水直接反映岩石圈承压含水层的动态变化和携带 大量地壳深部元素变化信息,提供地壳应力变化情况,因而是当前比较广泛应用的重要预报方法。

预防措施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火山喷发

监测

火山监测,就是人们通过各种观查和观测手段,来监视和检测火山区的各种动态变化,查明异常现象,捕捉火山喷发前兆,为火山喷发预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火山监测方法上,目前仍以积累不同观测手段在观测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喷发数据为主,逐步建立各种方法手段对火山活动性及喷发标志的定量监控指标,为预测预报提供科学判据。

一个相对完善的火山监测台网包括:一个密集地震网、地面倾斜、水准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测距(EDM)、总磁场强度、重力测量、电磁低频率、极低频率地球磁场(VLF-MT)测量、SO2的分光度计(COSPEC)比测以及喷出物的岩石学研究。

预防措施

(一)应对熔岩危险:火山爆发喷出了大量炽热的熔岩,它会坚持向前推进,直到到达谷底或者最终冷却。它们毁灭所经之处的一东西。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当看到火山喷出熔岩时,我们可以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

(二)应对火山喷射物危险:火山喷射物大小不等,从卵石大小的碎片到大块岩石的热熔岩“炸弹”都有,能扩散到相当大的范围。而火山灰则能覆盖更大的范围,其中一些灰尘能被携至高空,扩散到全世界,进而影响天气情况。如果火山喷发时你正在附近,这时你应该快速逃离,并应戴上头盔或用其他物品护住头部,防止火山喷出的石块等砸伤头部。

(三)应对火山灰灾害: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由岩石、矿物和火山玻璃碎片组成,有很强的刺激性。其重量能使屋顶倒塌。火山灰可窒息庄稼、阻塞交通路线和水道,且伴随有有毒气体,会对肺部产生伤害,特别是对儿童、老人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只有当离火山喷发处很近、气体足够集中时,才能伤害到健康的人。但当火山灰中的随雨而落时,硫酸(和别的一些特质)会大面积、大密度产生,会灼伤皮肤、眼睛和粘膜。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能保护眼睛--但不是太阳镜。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业防毒面具。到避难所后,要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清水冲洗眼睛。

(四)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火山喷发时会有大量气体球状物喷出,这些物质以每小时160千米以上的速度滚下火山。这时,我们可以躲避在附近坚实的地下建筑物中,或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五)如果是驾车逃离,那么一定要注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如果火山的高温岩浆逼近,就要弃车尽快爬到高处躲避岩浆。

(六)地球上的火山在爆发时,会辐射出大量的强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束,会影响火山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会出现电子钟表的计时误差。这类似于太空辐射的带电粒子对地球空间的电子通讯、电器设备、计时装置等产生的干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火山在爆发过程中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带电粒子飘逸。同时,这些飘逸出的带电粒子又会对电子设备构成磁脉冲干扰。最关键的一环是脉冲磁场在电子设备中可形成较强的感应电荷聚集累加,并可导致电子电路产生非正常状态下的运行错误。

泥石流监测

通过历史灾情分析,我们发现当它的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之后就会发生泥石流。”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开展泥石流预报,预报人员利用智能网格降水驱动,结合坡度植被覆盖度等下垫面状况计算物源不稳定系数,判断物源是否处于可能滑动或被推动的不稳定状态,并结合流体容重分析结果最终判断流体性质是泥石流或滑坡。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较高时,气象部门会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泥石流发生时会有巨大声响,石头碰撞会产生次声波,安装在沟口的次声波监测仪监测到次声波时会发出警报,从而提醒相关人员避险,为防范灾害打出提前量。另外,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也会在泥石流隐患点安装摄像头,通过识别图像来监测泥石流

政策措施

中国

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印发《2024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要求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持续推进重大基础工作,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1、要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充分利用综合遥感识别、汛前全面排查结果,结合群众报灾和隐患点核查情况,研判可能发生的风险,要特别加强人口密集区及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工矿企业、工程建设活动区等重要区域的地质灾害防范。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防灾责任制,防控工程建设领域和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风险。组织开展培训演练,提升社会公众自主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生产经营单位防灾意识。强化预警响应闭环管理,明确各有关单位响应责任和措施,持续提升“人防+技防”的工作成效。

2、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紧盯短时强降雨、极端降雨、持续性降雨、夜间降雨和旱涝急转等情形,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做到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坚持发挥群测群防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细化,加强对已建专业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建立健全区域风险预警与隐患点险情预警有机结合、有效衔接、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地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继续坚持专业技术队伍“驻县包乡”工作机制,并将其纳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规定。

3、持续开展重大基础工作。优化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工作,持续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重大隐患综合遥感识别,逐步从发现隐患向重要区域和重大隐患动态监测转变。强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对重点集镇人口聚居区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开展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科学划定风险区,17个重点省份深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经验总结并逐步扩大至辖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县(市、区),其他省份汛前确定试点区域并启动试点工作。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加强调查成果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中的应用。持续推进全国地面沉降综合防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4.2019年7月,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建设已实现与25个省级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可系统掌握全国地质灾害隐患本底数据、群测群防数据、部分专业监测数据和灾害事件等,及时掌握全国和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英国

英国每年有数以亿英镑的经费用于修缮下沉的建筑物。建筑物下沉最容易发生的区域为英格兰的东南部和中部,因为这些地方有年轻的地质单元,如伦敦黏土沉积和粘土沉积。引起下沉的原因有:粘土的不均匀膨胀和压缩、采矿、地下物质溶解和变型。

英国的滑坡灾害相对滑坡灾害严重的国家不算严重。滑坡有自然因素诱发的,也有不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建设诱发的。对于人为诱发的滑坡,治理起来非常昂贵,但是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滑坡评估来避免诱发滑坡。英国二叠系和三叠系里面的盐从罗马帝国时期就开始被人类开采。由于采矿,地下可溶性盐的流失使得地面开始塌陷。目前,新的采矿手段以及对资源和安全的调查正在开展,以缓和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相关事件

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岩浆沿着16千米长的裂隙喷出,淹没了周围的村庄,覆盖面积达565平方千米,造成冰岛人口减少五分之一,家畜死亡一半。

1881年11月11日,在瑞士帕拉顿伯考夫的山脚下的小山村埃尔姆村,由于村民在十年期间过度开采尚好的板石,导致山体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虽然大自然多次向人们发出警告,但村民仍然盲目开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最终,帕拉顿伯考夫山顶突然发生垮塌,1000立方米的岩石直泻谷底,造成150人失踪。

1985年哥伦比亚华多德尔鲁伊斯火山爆发,火山碎屑流溶化了山顶冰盖,形成大规模的泥石流,造成2万多人丧生,7700余人无家可归。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等10个省、区、市。地震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1510万受灾群众需紧急转移安置。地震灾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2015年8月12日凌晨,商洛市山阳县烟家沟村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活区附近突发山体滑坡,造成厂区15间职工宿舍、3间民房被埋,64人失踪。

2015年11月19日,浙江丽水山体滑坡现场搜寻到第37名被困人员遗骸,到目前已经救出37人,其中36人确认死亡,1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只剩1人失联。

相关文化

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