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 :欧洲历史上的帝国

更新时间:2023-08-10 15:43

罗马帝国(拉丁语:Imperium Rōmānum ; 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罗马语:Basileía tôn Rhōmaíōn),是历史上的一个文明帝国,承接先前的罗马共和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或“海西国”。前44年,罗马共和国将领盖乌斯·恺撒成为终身独裁官,象征着罗马共和制的结束;到前27年,盖乌斯·屋大维成为盖乌斯·屋大维,象征着罗马帝国的开端。

前44年,共和国将领凯撒被罗马元老院封为终身独裁官便象征着罗马共和制的结束。至前31年,屋大维在阿克提姆海战击败对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后。至前27年,元老院放弃共和制,赐君权及奥古斯都头衔予盖乌斯·屋大维,这时大权已掌握在屋大维手中。罗马立国之初政局稳定的两个世纪被称为“罗马治世”。直到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利古拉被刺身亡后,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复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为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间,帝国继盖乌斯·屋大维后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亚。68年,克劳狄一世的继位者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在兵变中自杀身亡,帝国遭遇一连串短暂的内战,同时犹太地区爆发第一次起义,这段时期曾经有四位军团将领称帝。之后维斯帕先在69年战胜其他军团将领,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继位者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在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后开放古罗马露天竞技场。提图斯在位两年后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继位为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杀身亡,罗马元老院便封涅尔瓦为皇帝,涅尔瓦是罗马第12位皇帝,也是罗马五贤帝之首,他开辟了一段长达八十多年的政局稳定时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罗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时见证帝国的最大版图。到康茂德在位时,罗马帝国开始出现衰退之兆。

192年康茂德被刺杀身亡,触发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时称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乱象最后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胜利而告终。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杀身亡,导致三世纪危机,这段时期短短50年之内有26人被罗马元老院封为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时创立四帝共治,帝国才全面恢复稳定,这段时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统治罗马帝国。在这种制度下很快便招致内战,内战最终由君士坦丁一世平定,成为帝国的唯一统治者。后来君士坦丁一世一世迁都至拜占庭,并命名为伊斯坦布尔市。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将基督公教(天主教会)合法化,并由狄奥多西一世基督教定为国教,基督教从而成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这时的罗马帝国与其东面安息帝国的继承者波斯第二帝国互相抗衡,持续了一个世纪的纷争。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后一位统治一个完整的罗马帝国的皇帝,随后帝国的领土因滥权、内战、野蛮人入侵、军事改革和经济衰退等负面因素被日益蚕食,这时的罗马帝国实际上已完全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自此之后再没有被统一过。410年及455年,西面的罗马古城相继被西哥德人和汪达尔人等日耳曼部族入侵。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奥多亚克废黜,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终结。但由于罗慕路斯·奥古斯都从未被东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严格上来说,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480年去世后,才算是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统治划上句号。而东罗马帝国则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为止。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帝国,无论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都达到很高的水准,并和在与前一世纪兴起于亚洲的汉帝国西、东遥相并立。后世多将两者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强大帝国。整个罗马帝国(包括东西罗马帝国)存在将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在位末年(117年)达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统治着七千万的人口,这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罗马帝国幅员辽阔,而且国长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发明、建筑、哲学、法律及政府模式对后世的影响相当深远。欧洲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有数次对罗马帝国的复辟,这包括神圣罗马。文艺复兴而后的欧洲帝国主义的兴起,更使希腊、罗马、犹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开去,对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国名

西方称呼

“罗马帝国”完整的名称为罗马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罗马自前三世纪已经开始并吞行省;四个世纪后,罗马的领土范围已经达到前所未有地辽阔。虽然罗马仍然被称为“共和国”,但实际上已经可被称为一个“帝国”了。行使共和制的行省由从前的执政官和裁判官进行管治;他们经由选举产生,并拥有称为“Imperium”的当地最高统治权。当时只有少数人拥有不成比例的雄厚财富和强大军力;他们对其行省的管理是罗马从共和体制步向绝对君主制的主要因素。不久,“帝权”即由“Imperium”一字表达;英语“帝国”(empire)一字即来自此拉丁文。

东方称呼

随着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得以加速,当时的中原地区东汉)已经大概知道贸易路线上的终点有一个主要国家(罗马帝国)。时人认为这个国家就和中国多有类似之处,《后汉书》称“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因此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记载了东汉试图出访大秦的努力:西域都护班超于97年派遣部下甘英使大秦出使大秦;但甘英到达条支,在大海岸边打算渡海前往大秦时,被“安息西界船人”以“海水广大”远行不易为理由所劝止。今人对于甘英最远到达的地点有不同说法,“大海”可能是地中海波斯湾黑海里海;后世通常将其理解为中原地区所在大陆西边的大海,因此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也有“海西国”一名。东汉以后,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拓展。唐朝贞观九年(635年),东方亚述教会(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中国称景教)的大德(主教阿罗本率聂斯脱里派传教团从波斯抵达长安,为基督教入华之始。之后,唐代得知罗马后续的继承者为拜占庭帝国,对罗马又称之为“拂”。在之后,一直到明朝时期,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都为“大秦”或“海西国”。

历史沿革

成立之初

罗马共和国末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古罗马的军事统帅和盖乌斯·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前90年,为了摆脱罗马的控制,拉丁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前82年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60年,盖乌斯·恺撒马库斯·克拉苏格涅乌斯·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前53年,克拉苏战死于安息。前48年,尤利乌斯·恺撒在内战中击败庞培,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前44年,盖乌斯·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奥古斯都为其继承人。

帝国建立

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时年19岁、身在希腊阿波罗尼斯亚军中的屋大维获悉后,立即行军回到罗马,此时的罗马正掌握在谋杀盖乌斯·恺撒的共和派元老布鲁图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手中。前43年,屋大维与马克·安东尼马尔库斯·雷必达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史称后三头同盟。之后三人开始清理罗马元老院异端,百余名元老和上千名骑士被杀。马克·安东尼盖乌斯·屋大维率军追击已经逃往东方的布鲁图与卡西乌斯。前42年,马尔库斯·布鲁图与卡西乌斯在腓力比之战中兵败自杀。奥古斯都返回罗马,安东尼则前往埃及,与恺撒的情人、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结盟。至此,罗马西属屋大维,罗马东属安东尼。

安东尼专注东方帕提亚战事,并始终和埃及女王保持亲密关系。盖乌斯·屋大维在罗马广结人心,巩固权力,同时中伤马克·安东尼,称其勾结外国势力、反叛罗马。双方矛盾日益激烈。前32年,奥古斯都向安东尼宣战。前31年9月,安东尼和埃及女王的联军,在希腊的亚克兴角与屋大维交战,史称阿克提姆海战。结果,安东尼惨败,与女王逃回埃及。前30年,盖乌斯·屋大维入侵埃及,安东尼和女王先后自杀,而女王与盖乌斯·恺撒的私生子托勒密·恺撒被处死,托勒密王朝灭亡。至此,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前27年,屋大维一面对外宣称卸除一切大权,要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即元首,元首制由此而来)、最高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等,自称“第一公民”、最高统帅(或译作“凯旋将军”、“大元帅”),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

平稳过渡

奥古斯都(盖乌斯·屋大维)在位期间,不断对外征战。前24年,奥古斯都命令埃及总督埃利乌斯·加卢斯远征阿拉伯半岛,但由于环境问题失败了,之后,罗马人不再入侵阿拉伯半岛。前19年奥古斯都征服西班牙。第二年,为了建立一个受人尊敬的贵族政体国家,盖乌斯·屋大维开始改革,以法律和命令的形式鼓励罗马元老院的元老和罗马骑士互相通婚。前16年,奥古斯都出兵阿尔卑斯山脉东部和多瑙河上游,设雷蒂亚和诺里克两个行省,接着又出兵多瑙河中下游,建立潘诺尼亚和默西亚两行省。罗马在前12年到5年间连年征战,逐渐征服了莱茵河易北河之间的土地,在前1年,罗马统治下的人口达到3340万人。但新征服的土地不断发生暴动,9年,将领瓦鲁斯在镇压日耳曼人起义的条顿堡森林战役中遭伏击而全军覆没,奥古斯都不得不放弃莱茵河到易北河之间的土地。从此,罗马帝国停止向西日耳曼的扩张。奥随后古斯都没有再进行大的征伐,随后的两个世纪是一段漫长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14年,盖乌斯·屋大维去世,传位养子提比略·奥古斯都。提比略为加强皇权,取消了公民大会的立法权和选举权,将近卫军集中到罗马以保卫皇帝。提比略个性冷酷严苛,在位后期独断专行,多次制裁反对或非议皇帝的言行,要求罗马元老院只能和他发表相同意见,和元老院与家族的关系紧张。26年他隐退到卡普里岛,并在那里统治罗马近十年。37年,提比略病死于卡普里岛。

克劳狄乌斯与尼禄时期

提比略死后,近卫军立卡利古拉为帝,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后世历史学家称其卡利古拉),他的父亲是当时相当受到军民一致爱戴的日耳曼尼库斯·凯撒,母亲则是盖乌斯·屋大维的孙女大阿格里庇娜。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军队拥立皇帝。卡利古拉在位前期,宽厚慷慨,得到了人民的普遍爱戴。后期,突患精神病,不理国政,沉迷于娱乐活动,并喜怒无常,残暴嗜杀,经常处死罗马元老院议员、贵族并没收其财产。他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骑为执政官。40年,他在罗马演讲鼓吹个人独裁,并神化皇帝,41年,卡利古拉近卫军杀死。

卡利古拉死后,近卫军拥立他年迈的叔叔克劳狄即位。克劳狄乌斯在位期间,改革政府机关,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中央有三个部门,即秘书处(掌内政、军事、外交)、财务处(掌财务)及司法处(掌法律)。并提高骑士地位和将罗马公民权授予各邦人民由此,各地贵族也可以充任高级官员或进入罗马元老院。对外扩张方面,又新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和毛里塔尼亚克劳狄还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港以及大规模的输水管道。54年,克劳狄乌斯死亡。

克劳狄二世死后,养子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即位。尼禄在位时期,制定了多项惠及平民的政策。任用名将科尔布罗,成功化解帕提亚与亚美尼亚危机。但同时尼禄也是罗马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不理国政,残暴嗜杀,热衷于享受,以“伟大的艺人”自居。64年,罗马发生大火,全城几乎全部焚毁,尼禄反而在宫中吟诗歌唱,在大火过后又修建新宫,号为“金宫”。时流言尼禄放火以便建造新宫,尼禄为消除流言,以基督徒为替罪羊,大肆捕杀基督徒。由于尼禄暴政,各地反抗不断,英国、高卢、西班牙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巴勒斯坦更是爆发了犹太战争。此时,尼禄又到希腊进行长时间的艺术戏剧巡回演出,称“希腊人是唯一能欣赏音乐的民族”。68年,西班牙地区的将军加尔巴造反自立为帝,罗马元老院立即承认加尔巴为帝,宣布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为祖国之敌并判处死刑。尼禄在逃亡途中自杀。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死后,加尔巴把控朝政。之后由于加尔巴年老体衰,无力控制局面,导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69年1月,下日耳曼总督维特里乌斯称帝,同时加尔巴被部下奥托所杀,奥托自立为帝。3月,维特里乌斯出兵与奥托争夺帝位,奥托战败自杀。7月,正在平定犹太人叛乱的将领韦帕芗被多地军队拥立为帝。10月,韦帕芗击败维特里乌斯,结束了皇位争夺战。

弗拉维王朝

韦帕芗上台后帝国面临危机,他首先镇压各地起义,其中70年,他的儿子提图斯率兵进攻耶路撒冷王国,城破后大肆屠杀为了弥补财政上的巨大赤字,他重整税法,提高各邦的税额,使他得到了足够的钱来整顿军事和内政。另外,韦帕芗统治时期大大加强了各邦的地位。73年,他将各邦贵族加入罗马元老院,并授予许多各邦贵族罗马公民权,使各地贵族广泛参政。79年韦帕芗死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即位。提图斯为政温和,在他任内,维苏威火山爆发埋没庞培城。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于81年去世,弟弟图密善即位。图密善专制独裁,以“主上和神”自居,蔑视元老院。对外扩张方面,图密善在南日耳曼取得了成功,但在对达西亚的战争中两次失利,不得不送礼讲和。89年,图密善借口支持叛乱,处死了一大批元老显贵,招致众人不满。96年,图密善死于宫廷政变。

安敦尼王朝

图密善死后,元老院推举参与政变的前执政官涅尔瓦为帝。涅尔瓦尊敬善待元老,元老院的权威得到一定恢复。但涅尔瓦相当不受军队和军事统帅的欢迎。为了争取军队支持,涅尔瓦在即位的第二年,挑选战功卓著的日耳曼总督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作为养子,成功平息了军队的不满。

图拉真

98年,涅尔瓦去世后,图拉真即位,他是第一个出身联邦贵族的皇帝。图拉真继续执行涅尔瓦善待元老的政策,兴建公共设施,并积极对外扩张,图拉真时期是罗马帝国疆域最大的时期。在100年,罗马统治下的人口达到4350万人。从101年起图拉真就率兵入侵达契亚,直至106年完全征服达西亚,设达西亚邦。图拉真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宣布过123天的节,并建造图拉真圆柱纪念。在105年,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占领阿拉伯帝国北部,设阿拉伯邦。114年,图拉真并入亚美尼亚,设亚美尼亚邦。图拉真继续东征,击败了帕提亚军队,于116年占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当年年底,图拉真兵抵波斯湾,他是唯一达到过这里的罗马统帅。117年,图拉真病重撤军,设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两个邦。临终前宣布普布利乌斯·哈德良为养子。

哈德良

图拉真死后,哈德良即位。哈德良转攻为守,放弃了图拉真在东方征服的土地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在北部边疆建造边墙加强防守。哈德良将元首制过渡到绝对君主制,以自己的意志为最高法律。并大力加强骑士地位,使其成为一个专门的官僚阶层。他还设立元首顾问会,直接对他负责,执行他的指令,命令法学家编成《永久敕令》,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加强联邦罗马化,缩小各邦城市和罗马的距离。但在131年,哈德良禁止犹太人举行割礼、过犹太节日和阅读犹太律法引发了犹太人大起义,罗马军团耗时3年,屠杀58万犹太人,才把起义镇压下去,从此犹太人开始流浪世界各地。138年,普布利乌斯·哈德良去世,病重时宣布安东尼·庇护为养子。

安敦尼即位后,对外收敛边境,大体无事,对内勤政爱民,与罗马元老院关系良好。罗马享受了20多年的太平盛世。161年,安敦尼去世。安敦尼死后,帝位由两个养子路奇乌斯·维鲁斯马可·奥勒留继承,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两帝共治。马克奥里略人称“哲学家皇帝”,著有《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主要阐述者。维鲁斯相对平庸。两人登基时,帝国边境形势严峻,帕提亚在162年入侵亚美尼亚,维鲁斯经过四年苦战才击退帕提亚并在164年—165年间并入美索不达米亚。接着又爆发了瘟疫,大量罗马人死亡。167年,莱茵河北岸的日耳曼人又入侵,两位皇帝不得不率军征讨,由于财政拮据,皇帝卖掉皇冠上的珠宝以筹集军饷。169年,路奇乌斯·维鲁斯去世,帝国又恢复了一个皇帝的局面。马可·奥勒留为减轻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压力,允许他们定居帝国的莱茵河北岸的边境,为以后的蛮族入侵埋下了隐患(这一说法有争议)。175年,东方还爆发了将领卡修斯(Cassius)发动的叛乱。平定叛乱后,马克奥里略又开始了对莱茵河北岸和多瑙河北岸的日耳曼人的战争,试图吞并波西米亚,但在即将成功时,180年马克奥里略病死军中。

三世危机初

马克奥里略死后,儿子康茂德继位。康茂德放纵荒淫,政事都交给宠臣和近卫军长官处理。182年,他的姐姐和一些元老试图暗杀他,事发后,他处死了参与暗杀的所有人以及许多无辜者。康茂德残暴多疑,喜爱马戏、摔跤等体育活动,自称大力神转世,并穿上角斗士服装,参加角斗。康茂德的统治引起人民不满,许多人都密谋刺杀他,而康茂德变得更加怪僻暴虐。193年元旦,当康茂德宣布要以角斗士装扮担任当年执政官时,他的情妇给他喝了杯毒酒,随后就被近卫军长官派来的摔跤手掐死。

康茂德死后,近卫军将城市长官珀蒂纳克斯扶上皇位,珀蒂纳克斯不过是傀儡,当他想整肃军纪时,马上就被近卫军杀死。珀蒂纳克斯死后,近卫军居然宣布将皇位拍卖,谁出钱多谁就可做皇帝。经过多人之间的竞争和讨价还价,朱利安努斯以近卫军满意的价格买到了皇位。但朱利安努斯没有一个追随者,不过是个傀儡而已,各联邦军队更是对他不屑一顾。叙利亚总督奈哲尔率先自立为帝。接着潘诺尼亚总督北非人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造反,攻进罗马,罗马元老院转而宣布塞维鲁为皇帝,处死了朱利安努斯。塞维鲁也将原来的近卫军以叛国罪的罪名全部处死,并以自己的士兵组成了更为庞大的新近卫军。

塞维鲁王朝

塞维鲁称帝后,马上和已经称帝的奈哲尔开战,194年奈哲尔在伊苏斯战败。197年,塞维鲁又在里昂击败造反的不列颠总督阿尔拜努斯,从193年起的内战结束了。塞维鲁是军人,习惯独断专行,不把元老院放在眼里,他将元老一个个撤下重要职位,以没有文化的骑士代替他们。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大肆扩军,将罗马军团扩充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中大多是非罗马人,他给军队发高饷,奖赏军队毫不吝啬。塞维鲁在军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除了结束内战外,还在197年打败了安息帝国,并入美索不达米亚。在200年,罗马统治下的人口达到顶点4750万人。塞维鲁将皇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同一时期的罗马法学家对其评价:“塞维鲁不受一切法律的约束,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国是他的财产。”208年,塞维鲁出兵不列颠,没有取得多大进展,211年病重死于约克。临终时对两个儿子的遗言是:“愿你们兄弟和睦相处,让士兵们都发财,不要管其他人。”

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死后,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塞普提米乌斯·盖塔同时即位,不到一年,卡拉卡拉就杀了盖塔。卡拉卡拉杀了弟弟及其同党,还将妻子和岳父也杀了,还有许多有名望的人。卡拉卡拉继续塞维鲁优待军队的政策,为了增加收入扩大税源,卡拉卡拉在212年颁布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境内各联邦所有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217年,卡拉卡拉在出征阿尔沙克王朝时被近卫军杀死。接着,近卫军长官马克利努斯自立为帝,并以迪亚杜门尼安为共治皇帝。马克利努斯是罗马史上第一位只是骑士不是元老的皇帝。马克利努斯继位后在极其不利的条款下结束了与帕提亚的战争,又缩减军费,导致军队不满。218年,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妻妹朱丽娅·米萨煽动了一场叛乱,马克利努斯和迪亚杜门尼安被杀。

米萨立她年仅13岁的外孙埃尔伽巴路斯为帝,罗马开始女人当政的时代。埃尔伽巴路斯崇拜东方诸神,和罗马元老院的关系不好。222年,由于埃尔巴伽路斯无节制的淫乱,米萨杀死了他,并立自己另一个14岁的外孙亚历山大·塞维鲁为帝。亚历山大·塞维鲁时,皇帝与元老院的关系有所改善。帝国边境又爆发了危机,231年,亚历山大·塞维鲁去东方与依兰沙赫尔作战,情况稍有好转,又要赶去西方的莱茵河北岸和多瑙河北岸抵抗日耳曼人。235年军队叛乱,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

三世危机高潮

亚历山大·塞维鲁死后,军队拥立马克西密努斯·特拉克斯为帝。马克西密努斯·特拉克斯出身低微,遭人鄙视,他以残暴手段对待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结果在238年被元老院秘密指示近卫军杀死。同年,元老院推出四个皇帝,全部被杀。随后即位的戈尔迪安三世不过13岁,是近卫军的傀儡。244年,军队选举阿拉伯人菲利普登上皇位,他举办了罗马建国1000年的庆祝活动。249年,阿拉伯的菲利普被造反的将领迪西乌斯杀死。迪西乌斯又在251年与哥特人的战争中战死。继位的高卢斯统治时又爆发了一场持久的瘟疫(251年大瘟疫),高卢斯在253年又死于士兵之手。

继位的瓦莱里安和加里恩努斯不得不率领两支大军,一支在东部对付依兰沙赫尔,另一支在西部对付莱茵河北岸的日耳曼人,这开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先河。259年,莱茵河地区的将领波斯杜穆斯自立为帝,建立高卢帝国,包括高卢、不列颠、西班牙塔拉戈纳和卢西塔尼亚大部。260年,瓦勒良在和依兰沙赫尔作战时被俘。在267年,东部累范特的巴尔米拉独立,将部分东方联邦分裂出去。此时罗马帝国混乱到了极点,中央政权几乎瘫痪,皇帝不但要面对外部敌人,还要镇压造反的军队和人民起义。另外军队不断拥立新帝,企盼更多的赏赐,赏赐不慷慨,皇帝就会被杀。268年,加里恩努斯改革军事,将军人全部解除其他职务,成为职业军,又新设了一支后备军,驻扎在米兰,并以米兰为帝国的军事首府。改革后的军队其后成功击溃了多瑙河北岸的东哥特人的进攻。269年在高卢地区爆发奴隶和隶农起义的巴高达运动,起义者自立皇帝,自铸钱币,持续到286年。

伊利亚诸帝

加里恩努斯改革军事后不到一年就被部下杀死,克劳狄二世即位。他先是打败了莱茵河北岸和多瑙河北岸的阿拉曼尼人,后来又在多瑙河北岸击败了一支强大的哥特人军队,有“哥特征服者”的称号。克劳狄二世在270年死于瘟疫后,鲁奇乌斯·奥勒里安努斯即位,是他将罗马帝国重新统一,称号“世界光复者”。他在多瑙河北岸的潘诺尼亚再次重创哥特人,结束了哥特人的入侵。接着又率军东征,从巴尔米拉手里收复了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随后攻进了巴尔米拉城,俘虏了巴尔米拉的女王奇诺比亚,在273年将巴尔米拉城毁为平地。同年,奥勒良击败了高卢帝国的君主泰特里库斯一世,将高卢、大不列颠王国西班牙帝国重新并入帝国。在凯旋式上奥勒良展示了奇诺比亚和泰特里库斯。为了加强防守,奥勒良为罗马古城新建了一道长20公里,高6米的城墙,并于271年放弃了达契亚,以便利用多瑙河天险防守。275年,鲁奇乌斯·奥勒里安努斯在出征依兰沙赫尔时被杀,罗马元老院选举塔希图斯为帝,这是最后一次元老院推举皇帝。塔希图斯在位一年就被杀害,军队推出普罗布斯为帝,普罗布斯粉碎了莱茵河北岸的日耳曼人分三路对高卢的入侵,并将汪达尔人驱逐出巴尔干半岛。282年,普罗布斯被杀后,即位的卡鲁斯在北方再次打败日耳曼人,并进攻依兰沙赫尔,一度占领了泰西封。283年卡鲁斯暴死后,弟弟卡里努斯继位。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造反,在默西亚的贝尔格莱德附近击败了卡里努斯,成为了帝国的统治者。

四帝共治

戴克里先称帝后,将元首制改为君主制。君主头戴皇冠、身穿名贵丝袍、浑身上下金银珠宝,臣民需对君主行跪拜礼。另外,君主被当作神来崇拜,比如戴克里先就自称朱庇特化身。另外戴克里先实行四帝共治,东西部各有两帝,一为正职,称奥古斯都;一为副职,称凯撒,最高权力属戴克里先。并且规定,副职为正职的养子和女婿,正职在位20年,须让位给副职。由于北方战乱频传,因此经常由两位副帝管理蛮荒之北地,而正帝则可身居安全且富饶的南方。就这样,东方盖乌斯·屋大维戴克里先驻帝国东南隅尼科米底亚,统治色雷斯、东方、亚细亚、埃及和本都,东方凯撒伽列里乌斯驻东北角塞萨洛尼基,统治马其顿王国、默西亚。西方奥古斯都马克西米安驻西南方米兰,统治意大利、雷蒂安、诺里克、伊利里亚和阿非利加,西方凯撒君士坦提乌斯一世驻西北处特里尔,统治英国高卢伊比利亚半岛。戴克里先还缩小联邦的规模,划分了100多个联邦,并设立了行政区,十几个联邦为一行政区,地方总督不任军职。其在位期间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就是在297年入侵依兰沙赫尔并于298年占领泰西封

戴克里先改革军事,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边防军用于抵抗外部入侵,巡防军用于镇压人民起义和造反的军队。他还缩小军团规模,增加军团数量,以便调度,由于戴克里先四分帝国,每个皇帝都有大量士兵,这大大加重了帝国的经济负担。所以,戴克里先又实行新税制,人头税方面,规定成年男子为一头,女子为半头,农业税方面按粮田或果园的类型以及面积征税,城市人民方面按各种行业征税,另外官吏、退役老兵、奴隶免税。为了保证税源,戴克里先颁布法律,不许农民自由迁徙以及手工业者、商人等不得改行,甚至规定必须子承父业。戴克里先还改变币制和调整物价,但都不成功。在300年,罗马统治下的人口只有4000万人。

戴克里先在位20年后,于305年退位,同时马克西米安也退位。在西方,即位的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仅在位一年多,就在大不列颠王国去世,儿子君士坦丁一世一世即位。君士坦丁一世即位时只占不列颠和高卢,其余地区在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的控制之下。312年,他击败了马克森提乌斯,统一了西方。在东方,伽列里乌斯在311年去世后,即位的李锡尼乌斯击败了占有埃及和部分亚洲领土的马克西密努斯·代亚,统一了东方。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乌斯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314年,两人爆发了冲突,未分胜负。323年,两人再战,李锡尼乌斯战败,君士坦丁一世成为了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君士坦丁王朝

君士坦丁大帝采取了类似于戴克里先的办法,任命三个儿子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君士坦斯一世为凯撒,各统治帝国的一部分。君士坦丁统治巴尔干和黑海地区,君士坦丁二世统治西班牙高卢英国,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东方和埃及,君士坦斯统治意大利和阿非利加。君士坦丁改革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四个大行政区,下为行政区,再下为联邦。在经济方面,他继续戴克里先的政策,规定职业世袭和并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并颁布法律重申奴隶主有权杀死奴隶。军事方面,君士坦丁一世废除近卫军,以帕拉丁骑兵卫队取代,并大量招募蛮族进入军队。君士坦丁以恐怖手段强行招兵,拒不当兵的可能会被处死。君士坦丁另外又大兴土木,于325年在伊斯坦布尔海峡旁的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建造新都君士坦丁堡,号称伊斯坦布尔市。君士坦丁堡的建造花费无数,经6年直到330年才初步建成。在宗教方面,君士坦丁在325年召开尼西亚会议,确定了许多基督教基本教义,并将阿里乌斯派斥为异端。337年,君士坦丁病重,在死前他接受了洗礼

君士坦丁一死,罗马帝国马上就爆发了争夺帝位的混战,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一世、马格嫩提乌斯先后被杀,353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成为了唯一的统治者。361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堂弟背教者朱利安造反,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征讨朱利安时死去,朱利安取得政权。朱利安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上台后就实行反基督教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端,大肆攻击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在其他方面,朱利安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制止了通货膨胀。在军事上击败了莱茵河北岸和多瑙河北岸的日耳曼人,并在361年入侵依兰沙赫尔,占领泰西封。363年,朱利安在依兰沙赫尔所属的美索不达米亚阵亡。即位的约维安取消了朱利安的反基督教政策。

瓦伦蒂尼安王朝

364年,约维安中毒身亡,多瑙河军官瓦伦提尼安一世被军队立为皇帝,接着他把东部的帝国分给弟弟瓦伦斯。瓦伦提尼安一世驻米兰,瓦伦斯驻君士坦丁堡,并允许当时从自374年德涅斯特河下游河谷以东到顿河河谷以西的东哥特人帝国被匈人武力入侵征服而灭亡,大部分东哥特人臣服之后,但是一小部分约15000人的西哥特人不愿意接受匈人统治而从向西逃亡,经过德涅斯特河下游河谷和多瑙河下游河谷之间迁徙到色雷斯和默西亚、潘诺尼亚、诺里克等地。376年,瓦伦提尼安一世去世,旋即西哥特人入侵杀掠了伊利里亚、马其顿王国、伊庇鲁斯、色雷斯、亚该亚、瓦伦提尼安二世继位。378年,瓦伦斯在色雷斯的亚德里亚堡与西哥特人的作战中阵亡,随后东部由格拉蒂安和狄奥多西一世共治。格拉蒂安在383年死去,狄奥多西与西哥特人讲和,允许他们在东罗马帝国境内成为自由民,参加军队和担任官吏。他又让西部的瓦伦提尼安二世让给他一片土地,在388年他击败了西部的篡位者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和弗拉维乌斯·维克托父子。392年,瓦伦提尼安二世在诺里克的维也纳被杀。

狄奥多西王朝

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反对一切异教和异端。狄奥多西一世在394年击败了西部的篡位者欧根尼乌斯后,成为了帝国的唯一统治者,这是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次统一。此年的罗马统治下的人口有3600万人。395年狄奥多西去世,他把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分给长子阿卡狄奥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

西罗马帝国灭亡

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西哥德人首领阿拉里克不断入侵罗马帝国。而东西罗马帝国不是团结起来一致抗敌,而是坐视阿拉里克强大,希望他去攻击对方。405年12月31日,亚拉里克一世突破了罗马帝国的莱茵河北岸防线,罗马在斯提里科的组织下一度成功抵抗住亚拉里克一世的军队,但是在最关键的斯提里科有一次差点活捉亚拉里克一世的时候,不幸被霍诺里乌斯召回并之后陷入政治迫害被处决了,之后的罗马军团根本就没任何抵抗力量了,实际上等于放弃了高卢大部分地区。407年,驻守英国的将领君士坦丁三世造反,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里乌斯企图使亚拉里克去攻击君士坦丁三世,亚拉里克要求4000磅黄金为代价。随后,由于霍诺里乌斯先答应而后食言,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霍诺里乌斯从米兰逃亡到拉文纳。阿拉里克南下,围困了富饶的罗马。罗马古城内爆发了饥荒和瘟疫罗马元老院和阿拉里克和,交出了5000磅黄金、30000磅白银以及其他许多贵重物品和财宝。409年,阿拉里克第二次包围罗马,扶立了一个傀儡皇帝,而龟缩在拉文纳的霍诺里乌斯在东罗马帝国的支援下才保住皇位。410年8月阿拉里克第三次包围罗马,城内的奴隶为阿拉里克打开了城门,阿拉里克的蛮族军队在城内任意杀掠三天,大获而归。

此后十年内,霍诺里乌斯的共治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三世成为帝国的军事首脑,帝国稳定了一段时间。418年,西哥特王国在西罗马帝国阿基坦高卢建立,首都图卢兹,这是在罗马帝国境内第一个建立起来日耳曼人王国。423年,霍诺里乌斯死后,瓦伦蒂尼安三世即位。426年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汪达尔—阿兰人被西哥特王国赶走之后,汪达尔—阿兰王国人次年逃亡到北非。于439年,汪达尔王国在北非的阿非利加和迦太基、努米底亚地区建立,首都迦太基,并建立了自己的海军,不停从海上袭击罗马帝国。451年,匈人首领阿提拉率兵入侵,被帝国名将埃提乌斯联合西哥特王国击退。埃提乌斯又多次击退蛮族的进攻。而454年爆发了马克西穆斯之乱,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阴谋先后杀死埃提乌斯和瓦伦蒂尼安三世,随即自己称帝。455年6月2日,汪达尔王国首领盖塞里克趁乱入侵,攻进罗马,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被杀,全城被杀掠一空,劫后余生还剩下7000余罗马人。

在此之后,西罗马帝国已无法维持,仅是苟延残喘。西部后来又出现过八个皇帝,但都是傀儡。实权掌握在蛮族出身的军事首领中。李希梅尔当政16年间,废阿维图斯、墨乔里安、利比乌斯·塞维鲁,杀死东帝扶立的皇帝安特米乌斯,立奥利布里乌斯。冈多拜德执政时,立格利塞里乌斯。在475年欧瑞斯特执政时,干脆将自己的儿子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立为皇帝。476年,奥多亚克反叛欧瑞斯特,废黜罗慕路·盖乌斯·屋大维路斯,宣称效忠东罗马帝国皇帝弗拉维·芝诺,将西罗马帝国的国徽转让给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灭亡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统一的罗马帝国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管理东西部,此后帝国再也没有统一过。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即后世人们所称的拜占庭帝国)成为了古罗马帝国唯一仅存的延续政权。6世纪是东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代,查士丁尼一世收复了大部分被日耳曼人诸王国占领的的失土,并编查士丁尼法典。但查士丁尼大帝因为当政期间的541年大瘟疫爆发,导致据说当时东罗马帝国境内三分之一人口被消灭,查士丁尼一世在565年死后,留给后代一个空空的国库。因此自7世纪起,帝国先后被伦巴底人、阿瓦尔人(566年)、波斯帝国萨珊王朝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帝国、佩切涅格人阿拉伯帝国所侵略,领土疆域日益变小,除了查士丁尼征服的领土再次丢失之外,原本自罗马帝国继承的多瑙河南岸、黎凡特、巴勒斯坦地区、埃及与北非等地也相继沦陷于斯拉夫人和穆斯林政权的手里。因此至七世纪末期,此时帝国的核心领土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西半部、希腊半岛以及色雷斯。

到了九世纪,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马其顿王朝时期。这段期间帝国在面对斯拉夫人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收复了一些故土,并于巴西尔二世在位期间使帝国迎来了自查士丁尼以来帝国的第二个鼎盛时期。然而好景不常,巴西尔二世因无子嗣,加上接下来的继承者们昏庸腐败,国家因此再度遭受卷土重来的保加利亚人与新兴的塞尔柱帝国所侵略。1204年4月13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之后杀掠了4万余人(主要是拉丁人占领区),之后余下的君士坦丁堡人都基本逃离了。尽管麦可八世在1261年收复该城及大部分的国土,并且有能力消灭兴起于小亚细亚的潜在威胁--罗姆苏丹国,但后来因军队主力集中在欧洲,加上封建制度的侯爵封地脱离帝国,帝国此时已分崩离析、摇摇欲坠。1453年5月29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最终为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所攻陷;1460年,在摩里亚的罗马残余政权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461年东罗马帝国之分国特拉布宗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自此罗马帝国正式终结,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

疆域

人口

英国历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罗马帝国的人口按照其峰值估算,应该在4400万到1亿人不等。现代的学者们认为在盖乌斯·屋大维死后(14年)的150年里,帝国的人口增长了,并且在安东尼瘟疫前夕达到最大限度。但具体数字仍需要更多的推敲。虽然休谟和阿尔弗雷德·华莱士之间的争论仍在现代学者之间进行,但目前最合理的论点是,奥古斯都去世时,罗马帝国约有6000万居民,一个半世纪后盖伦第一次来到罗马时,人口达到了近7500万。从盖乌斯·屋大维开始,国家在政策中鼓励生育,惩罚没有生孩子的人,奖励多生产的人。对此,学者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推断,从奥古斯都到马可·奥勒留时期,罗马人口的增长率为每年0.15个百分点。之后的安东尼瘟疫,历史学家推断这场瘟疫死亡人数从2%到三分之一的帝国人口——150万人-2500万人不等。

内政

行政制度

皇帝

古罗马在进入帝国时代后,行政体系由原本共和时代的罗马元老院移交给皇帝大权独揽,虽然最初几位皇帝都并没有正式称帝(例如盖乌斯·屋大维),但是实际上已经具备帝制的特点,整个政府由皇帝领导。罗马帝国的皇帝在行政权继承了共和时代护民官的概念,可以登上皇位、赋予政府权威以及皇帝的权威。皇帝有帝国控制权力,可以主宰立法;可以宣战和外国元首缔约;可以控制宗教机关,当皇帝登基之后就会永远兼任罗马的最高神官(Pontifex Maximus),并且成为大祭司团的成员之一。但是皇帝也受到监察官监督,有时候监察官甚至可以控制皇帝和罗马元老院成员之间的关系。皇帝驾崩时会让元老院尽快选出新帝,但是绝大多数的皇帝会在生前指定继承人,通常会是亲近的家族成员,而新帝也会尽速的寻求各界的认可,以取得其象征性和政治性的国家领导地位,同时,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皇帝也会给军队金钱奖励。

元老院制度

当帝制建立后罗马的人民大会仍然存在,但是其权力被移转至元老院,罗马元老院的决议和法律相当。理论上皇帝和元老院在政府中是两个平行的单位,然而在专制政体之下真的大权都被皇帝牢牢掌控。在古代的制度中皇帝可以展现他不同他人的风范,当罗马元老院开会时皇帝会列席于两位执政官之间,皇帝扮演会议中的主席角色,资深元老发言之前会比较低阶的元老先发言,但是皇帝可以在会议中的任何时候发言,在帝国三个世纪的岁月里,元老院依旧扮演着一个多元权威的体系。

地方制度

罗马帝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是四帝共治(293年起)前帝国在意大利以外设立的最基础也是最大的区划和行政单位。现代英语词汇“省”源于罗马人使用的拉丁文。行省一般由元老院级别的政治家管理,通常是前执政官或前民选官担任。后来例外的是埃及行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死后埃及也纳入到盖乌斯·屋大维统治之下。拉丁文词汇provincia更通常的含义是指“司法管辖权”。

奴隶制度

古希腊对奴隶的记录可以追溯迈锡尼文明,在奴隶制中奴隶被当成财产,其阶级与牲畜一样,受他人(奴隶主)支配,没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权利,可以买卖,且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而不支付薪酬。到共和国末期,奴隶成为罗马重要的经济支柱,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罗马至少有25%的人口是奴隶。根据某些学者的估算,意大利人口有超过35%是奴隶。在罗马帝国时期,仅罗马一城就有40万奴隶。从元年至罗马帝国走向衰败之际,环地中海区域累计被奴役人口约为1亿人。

司法

前449年,十人委员会完成《十二铜表法》,记录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习惯法,并成为罗马法的基础,之后衍生出市民法,还有公法宗教法等。到后期,罗马的版图越来越大,因此对法律解释也越来越复杂。到罗马帝国时期到前三世纪下半叶,出现了法学家,即受过法律训练的专家。法学家不参与司法体系,专注于解释法律,发表正式的见解。法学家的著作,使罗马法在后的两个半世纪达到顶峰,被称为罗马法的古典时期。著名罗马法学家包括盖乌斯、乌尔比安、及尤利乌斯·保卢斯,因为他们的著作依然传世,独立于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汇编。 2世纪的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3世纪,法学家编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尔莫格尼安法典》,保存了大量皇帝敕令和法令。

至六世纪查士丁尼皇帝任内,罗马已在政治上及文化上分为东、西部分。西罗马帝国在查士丁尼成为皇帝的五十年前便已覆亡。但查士丁尼成功收复大片失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的一部分。因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极度混乱,查士丁尼法典下令将所有有效法律,汇集为一个完整的法典,即《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对东、西罗马法律,乃至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法律,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查士丁尼法典》后,拜占庭帝国还发展出《巴西利卡法典》等法典。

罗马法提出了契约和侵权行为的不同之处,在罗马法中,所有人均分为自由人及奴隶,自由人分为公民与非公民,非公民则包括拉丁人(Latini)及外邦人(peregrini)等。奴隶则原则上与财产无异,可以被人所拥有。

军事

在共和国时期之前罗马名义上的军事首脑为国王,在共和国建立后改由罗马元老院为名义上的负责单位,在改革时期有罗马的政治家呼吁军队由公民管辖但是没有成功,最后反而是由出名的统帅掌管: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他自封为最高统帅(拉丁语:Imperator,意思是指挥官)以及“国父”(Father of the Country),最重要的是他被赋予“随意指挥”(could do as he liked)的特权。

盖乌斯·屋大维在前29年改革军事,将职业军合法化,成为常备军。31年盖乌斯·屋大维赢得内战后,就设置常备职业化军队,达28个军团、三十六万人,而罗马皇帝成为罗马的统帅(de facto)掌管罗马的全部军队。罗马军团兵种主要有重装步兵和骑兵。罗马的重装步兵主要装备投枪、短剑和大盾以及盔甲。甲一般由金属片和皮革制成,后期亦有锁子甲和鳞片甲。骑兵除了基本装备外,还每人配备头盔。罗马军队早期的金属装备一般为青铜,后期多用铁。罗马军队的基本单位是军团,另外有辅助部队和雇佣兵。军团下设百人队。罗马每个军团和百人队都有自己的徽章和军旗,是军队的象征。罗马军纪严明,要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军队中亦有各种刑罚,从鞭打到处死都有。逃跑的军队会被实行“十一抽杀律”,即每十人中抽出一人处死。罗马帝国后期的军队主要由蛮族组成,军纪败坏,一般凭个人勇敢作战。罗马军团的待遇相当不错,皇帝赛维鲁就曾说:“让士兵们发财,不要管其他人。”

教育制度

罗马教育是以接受和继承希腊教育为基础的,早先罗马不重视学校教育,而只由父亲作为儿女主要教育者。随着罗马征服希腊,罗马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希腊教育形式的系统。之后罗马就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希腊教师,青年贵族开始师从他们,学习修辞和演讲,以便将来更有效地担任公共职务。

在共和国晚期,罗马的教育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等教育,7到12岁的男女儿童入私立小学接受初等教育。教学内容是读、写、算。贵族和其他上层阶级都是为子女聘请家庭教师,而不送子女入学;中等教育:贵族及富人的儿童受完家庭教育后,便进入文法学校。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包括文学和语言)。教师一般是文法学家或文学家,社会地位较高。起初,文法学校完全由希腊人主持,教授希腊语和希腊文学,因此也叫作希腊文法学校。前100年出现第一所拉丁文法学校。从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文学家马库斯·西塞罗起,拉丁文学开始蓬勃发展,拉丁文法学校也随之迅速建立起来。儿童同时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或兼上两种学校。在文学方面,希腊文法学校学习荷马史诗和其他希腊作家的作品,拉丁文法学校则学习西塞罗等拉丁文学。这两种学校的学子科目还包括地理、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听写,学习方法是背通,目的是掌握读、 写、说的能力。

罗马学校纪律严格,实行体罚,上课时间从清晨到黄昏。小学和中学都有暑假,还有神衣节、智慧女神节等假日。高等教育则是演说家的教育。随着共和制的建立,对演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把培养演说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当青年在文法学校修完学业后,准备担当公职的贵族子弟就进入修辞学校。修辞学校教学科目有修群、辦证法、法律、数学 天文、几何伦理和音乐。最开始,只有希腊有修辞学校,前1世纪中叶,才有了拉丁文修辞学校。教师由希腊和罗马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担任。希腊语是当时“文明世界”的通用语,罗马教育效法希腊并重视希腊文,因此,希腊式的文法学校就应运而生,希腊的修辞学校也被引进罗马。但罗马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还需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及自己的语言。

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沿袭共和国旧制。为了统治广大的领士和被征服的民族及部落,帝国十分重视教育,真接控制学校,并逐步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制度。1世纪末,皇帝韦斯巴基时期 (69年~79年),帝国开始支付一部分文法教师和修辞教师的薪金。皇市安东尼乌斯于150年授予某些文法、修辞和哲学教师与元老院议员相同的许多特权。361年,皇帝尤里安为了维护皇市的权力,将教师任免权从地方收归帝国政府掌握。皇帝马可-奥勒留时期,各地方设立了一些公立学校,如城镇设文法学校,省会设修辞学校等。425年,帝国下令,设立学校权统归帝国所有。

帝国时期的学校仍治袭共和时期的体制,但教育内容和性质有了变化。小学仍以平民子女为主要对象,以培养忠诚的臣民为目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成为培养官吏的学校。文法学校拉丁文的学习逐渐代替了希腊文的学习。3世纪,文法学校开始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文法和文学方面,自然科学、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被削弱。帝国早期,希腊修辞学校大批出现。帝国后期,拉丁修辞学校则完全取代了希腊修群学校。演说术的内容流于空泛,一味追求词汇的堆砌和华丽的开式。

帝国时期,还建立了一些职业学校,罗马的建业发达,建筑学校也随之兴办起来。法律学校、医学校、建筑学校等的教学方法 般是采用师徒传艺的方法,教学中十分重视实战。在盖乌斯·屋大维盖乌斯·屋大维)时期,罗马开始兴建图书馆。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的教育逐渐理大。325年,基督教定为国教。509年,东罗马帝国政府下令关闭世俗学校,形成基督教教会独霸教育的局面。基督教教会最早曾设立教义学校,对教徒入教自进行教义、教规教育。此外,还设有培养神职人吴的教义学院。此类学校不仅传授基、營教教义,也学习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基督教教会在早期没有为儿童专设学校,教徒子女多入世俗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在家庭中接受宗教教育,以消除异教影响。后来,教会也为儿童专设学校。381年,教会要求在一切城市与乡村中设立免费的儿童学校。从此,教会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

对外关系

与中国

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外交,范围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刘彻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首次派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赠送刘志象牙、犀角等礼物(并未证实,可能是罗马商人所为)。双方还彼此输送自己的物产和技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受益匪浅。汉朝用丝织品、茶叶、瓷器来换取安息、希腊罗马马其顿王国的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罗马商人也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东方的宝石、甲山翡翠木棉印度犀牛角、象牙等珍品。

与印度

在罗马帝国时期,包括罗马人在内的欧洲人在当时被称为“印度”(现代南亚,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部)的地区存在的记录很少。在亚历山大征服之前,没有同时代或近代人关于欧洲与南亚之间接触的现存记录,因此现代理解依赖于更丰富的文学、钱币学和考古证据,主要与它们之间的贸易有关。罗马人在印度被称为Romakas,而罗马人则将印第安人称为Indos。印度与罗马的关系建立在贸易的基础上。罗马在印度的贸易始于陆路商队,后来在前 30 年盖乌斯·屋大维征服埃及后开始直接海上贸易。

宗教

在王政时期和史前时代,罗马人就已经有了基于本土习俗之上的神明崇拜,其崇拜对象几乎涵盖了天上地下的所有事物,涉及气候、农时、大地、河海等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罗马人相信,每样东西都由神支配,宗教的目的是获得神协助和垂怜。用祈祷和奉献来博取神的好感,往往在专为具体某些神设的寺庙里进行,并由祭祀主持。罗马主祭司是国家宗教的领袖,称为大祭司;在其他祭司集团中显要的是占卜师。到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和希腊交流,在更为成熟的希腊宗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罗马人开始把自己传统的神祇与希腊有同类功能的神明相合并,逐渐形成了后来在罗马文明史中占主流地位的希腊罗马多神教。

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许多被征服地区和民族的宗教信仰也反向地渗透罗马,罗马人的宗教信仰变得斑驳繁杂。小亚细亚半岛的大地之母崇拜、叙利亚太阳神崇拜、埃及伊西斯(生命、婚姻和生育女神)崇拜,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上帝信仰,纷纷在罗马帝国传播。其中,基督教作为一种新兴的一神教信仰,很快就与希腊罗马多神教以及其他各种多神教分道扬并且分庭抗礼。

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它继承和发扬了犹太教的一神教信仰和罪孽-救赎观念,并大力渲染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的二元对立。但犹太教产生于长期不得解放的苦难的犹太民族,这种宗教使犹太人相信苦难深重的他们一定会在世界末日得到唯一真神的解救,而其他民族则将遭受雅威的永罚。这种虔诚的一神教信仰和强烈的复仇心理使得犹太民族与周边其他民族长期处于格格不入的抵触状态中,罗马占领以色列之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不断杀害犹太教教徒,甚至驱赶犹太人。加上罗马帝国内盛行密特拉教和其他异教,这期间,基督教徒也不断遭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迫害,基督教的创始者耶稣被罗马帝国派驻叙利亚总督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基督教徒在罗马帝国默默的发展。到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在位时,教会的人数已增长到不可忽视的程度。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在此后的几个世纪,社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入教会,二世纪末罗马社会上层也开始有人信教。到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时,在不少省份中已有不少基督徒担任重要职务,拥有能左右国家事务的权力。为了得到基督徒的支持,并期望以一神论代替多神论来重建一个统一的罗马帝国,313年, 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 宣布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自此之后基督教蓬勃发展,罗马帝国也有了一个属于它自身的帝国敎会。

经济

货币制度

罗马共和国时期使用的货币叫阿斯(as,复数形式 asses,圣经希腊语 Ασσαριων)是一种青铜币,后来成为铜币其名来源是同意异意的重量单位(12 unciae = 盎司),但是币值不受重量减低变化的影响。阿斯被作为硬币使用7年后,它的重量在某些地方有了改变,一种 sextantal 阿斯被造出来(其意指为其重为六分之一磅)。同时也造了一种银硬币第纳里乌斯。盖乌斯·屋大维在前23年对阿斯进行货币改革,这时阿斯是以微红的纯铜打造(而非青铜),而 sestertius(或叫“两块半”,原本值2.5阿斯,后来为4阿斯)和 dupondius (2阿斯)以金色的青铜合金打造,并被货币学者称为奥里哈鲁根。阿斯到西元3世纪都一直持续打造,并是罗马帝国固定会制造的硬币中价值最低的硬币(semis 和 quadrans 并不常被造出来,在马可·奥勒留在位时甚至一枚也没造),最后制造的那些阿斯是在鲁奇乌斯·奥勒里安努斯在位的270年和戴克里先在位的早期时期打造的。

税收制度

罗马帝国时期的税收制度主要是基于行省的收入征税,帝国将领土划分为多个行省,每个行省都由一个总督负责统治,税收由总督和一些官员来征收和管理,主要包括土地税、人头税、奴隶税等。 二、具体实施首先是土地税,土地税是罗马帝国最为重要的税收项目之一,罗马帝国将土地分为公共土地和私人土地,对私人土地进行征税。

284年,戴克里先皇帝即位,他将征税权进一步集中至自己手中,由中央政府直接向罗马帝国内的各城市、各行省征税,以阻止征税承包商和地方当权者中饱私囊;由政府自行调查决定税金的数额;不再征收贬值的第纳尔币,改为农作物等实物——因为第纳尔币最早是纯银制造,但在270年左右,纯银的第纳尔币只占到5%左右,并持续减少,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此外,戴克里先还开始向居住在意大利地区的罗马公民征收直接税。306年,君士坦丁一世皇帝登基后,通过承认基督教为国教,为此向基督教教徒收税。

农业

罗马帝国的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罗马帝国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小麦在帝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方各省为胜。罗马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地中海地区是葡萄和橄榄的主要种植地,葡萄的种植范围向北有所扩张,橄榄的种植在西班牙为最多。罗马每年都要从东方的行省输入大量粮食、酒和油,东方行省也是罗马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生产技术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不高,常见的还是二区轮作,使用摆杆步犁耕地的也多于使用犁耕地的。农业产业主要是大规模的庄园,使用奴隶和隶农劳动,小农几乎消失。在帝国后期,这些庄园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商业

罗马帝国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古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其鼎盛时期,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商业网络,促进了贸易、繁荣和文化的交流。罗马帝国商业经济的繁荣源于其广阔的领土和发达的基础设施,罗马统治者积极鼓励贸易和商业活动,建设了一系列的公路、港口和水路,使得商品可以自由地流通和交易,这为商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条件,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在罗马帝国的商业网络中,各地的商品和资源得以交换和流通,奢侈品、粮食、矿产和奴隶等各种商品在帝国范围内流动,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罗马的货币体系和法律体系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信任的建立。

手工业

罗马帝国最主要的手工业是陶器制作,因为粮食、酒、油等商品的运输都要使用陶器。意大利的制陶中心主要在波佐利,另外高卢的制陶业也很有竞争力,高卢人还发明了双耳尖底瓮。西班牙采矿业非常发达,为国家所垄断专营。纺织业方面,帕多瓦的呢绒、西班牙的毛料大氅和高卢的一种带有风帽的大衣都比较有名。西班牙还有一种制鱼汁的手工业,这是一种用鱼制成的调味料。

文化

概述

罗马文化继承了诸多希腊化文明,其程度更甚雅典。从西元二世纪起,希腊文化就变成帝国文化,并经罗马人改造后得以普及。再于古文明晚期发展出一种新艺术,是拜占庭和罗曼艺术的前身。罗马人在工程建筑方面超越了希腊人,在造型艺术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希腊人的文化。在建筑、雕塑、绘画等这些凝固于空间中的艺术,罗马人有明显的优势,并创作出诸多优秀作品。在音乐、诗歌、表演(戏剧)这些流动于时间中的艺术,罗马人也有建树。以盖乌斯·恺撒马库斯·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普布留斯·马罗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以塔西佗等人为代表的罗马历史学,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对象。

语言文字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罗马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被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今日罗曼语族诸语。

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的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的东部省份。甚至在罗马古城,希腊语也成为了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常用语言。

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了上风。到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出版。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了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上的分裂。希腊语后来一直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史学

罗马史学直到前3世纪才开始出现。法比乌斯·皮克托是罗马第一位历史学家,他用希腊文撰写的《编年史》记述了从罗马神话时期到他所在年代的历史。之后,代表人物包括塔西佗普鲁塔克苏维托尼乌斯。塔西佗主要著作有《罗马史》《罗马编年史》,这两部著作都是历史著作,但也具有文学性;普鲁塔克有《传记集》又被称为《希腊·罗马名人合传》。此书反映了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融合的趋势和现状;苏维托尼乌斯则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记述了罗马社会及自恺撒到图密善共12个皇帝的概况,书中揭示了皇帝的成长和继位的一些重要细节,一些宫廷日常生活,皇室糜烂的性丑闻方面,此外,他还著有《名人传》,后世对古罗马文学家的生平的了解几乎都出自此书。

哲学

前2—3世纪,随着希腊斯多噶派学说和伊壁鸠鲁派学说在罗马的最广泛的传播,罗马的哲学思想开始发展起来。罗马继承并吸取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选取希腊哲学中的实用主义部分为现实政治生活所用。到共和国后期,折衷主义出现,这派别的典型代表就是马库斯·西塞罗,西塞罗的哲学著作主要有《论善与恶的定义》《论神的本性》等。西塞罗主张顺乎自然,豁达知命,以节制欲念求得心灵安乐。塞涅卡,皇帝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的老师,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将人引向德性,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然而塞涅卡本人却言行不一,大肆敛财。皇帝马可·奥勒留著有《沉思录》,主张忍耐克制。

帝国时期,折衷派多噶主义发展起来,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辛尼加在推动这一学派的发展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辛尼加主张人唯一的任务是提高道德和智慧,保持精神上的安宁。他鼓吹禁欲主义,要求人们放弃现实生活和欲望,以等待神的启示和精神上的解脱。这一期间罗马还出现了新柏拉图主义,改派别的代表人物史普罗提诺,他是罗马帝国危机时代的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一”,也就是神。“太一”本身并不是万物中的一物,但世界万物则是从“太一”那里流溢出来的。普罗提诺把哲学归结为宗教神秘主义,要求人的灵魂摆脱其与客观现实的物质世界的一切联系,通过心智凭借神秘的出神、迷狂、对神的爱,同时又由于神的眷顾、干预,才能上升到与神结合这个终极本原太一。他的思想对欧洲基督教的教义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欧洲封建时代的基督教神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罗马帝国时,唯物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琉善。他的作品主要有《神的对话》《悲惨的朱庇特》《渡口》等。他的著作多以对话和讽喻的形式表述对宗教的嘲讽,对希腊德谟克利和伊壁鸠鲁唯物论的赞美,他主张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他的思想对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产生了很大影响。

神学

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基督教方面出现了被称为“教父神学”的神学,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著有《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等,他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基督教教义中。教父哲学以哲学论证很多现今的基本教义,主要的有神论、三位一体论、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国论等等。

诗歌

罗马文学发展到帝国初期达到顶峰,尤其是盖乌斯·屋大维统治时期缔造了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一度动荡的古罗马社会呈现出和平稳定的景象,而屋大维也非常重视文学创,他把当时最有才华的作家,如普布留斯·马罗贺拉斯等,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一时期的文学技巧更趋成熟,追求形式的完美。维吉尔是罗马的桂冠诗人。他早年曾写过一些以神话为题材的诗歌,现基本散佚。他的成名作是《牧歌》,描写了山南高卢草原湿润、柳荫婆娑、水渠环绕的美丽景色,和当时的社会问题。他以后的作品更加贴近现实,在《农事诗》中,他以优美的诗句抚慰内战的创伤,思考自然与处在自 然之中人的关系。他还有《埃内阿斯纪》长篇史诗,是一部与荷马史诗很相似的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颂歌集》共4卷,百余首诗,《颂歌集》是罗马抒情诗的典范,表达了许多在罗马文学中被忽视的情感,如生活的快乐,爱情的磨难,愉悦、幸福与友情,随季节出现而稍纵即逝的一些感觉,等等,他的《诗艺》是罗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被古典主义文学视为经典。

奥维德,以情诗闻名,成名之作为《恋歌》3卷49首,是一部情诗集。又著有《淑女书简》21篇,系奥维德取材神话故事,以爱情故事中女主角的口吻所写的情书。奥维德所著的《爱经》,由于违反了盖乌斯·屋大维“澄清风俗”的政策,作者本人被判处流放黑海地区。奥维德的代表作为长诗《变形记》,大约作于流放时期,改写了许多中国神话,情节多变,想像奇特,长于心理描写。

艺术

罗马帝国的艺术继承了希腊文明的特色,大多是写实风格。和古希腊相比罗马人更现实,讲究实际,更喜欢具体、实在的物体,以建筑和雕刻最具代表性。

音乐

古罗马音乐从很早开始就是罗马文化的一部分。歌曲(卡门)几乎是每个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贺拉斯世俗颂》是受奥古斯都委托创作的,由混合儿童合唱团在前 17 年的世俗运动会上表演。音乐是葬礼上的惯例,而胫骨(希腊语aulos),一种木管乐器,在祭祀时演奏以驱除不良影响。在古希腊理论的影响下,音乐被认为反映了宇宙的有序性,并且特别与数学和知识联系在一起。埃特鲁里亚音乐对罗马音乐产生了早期影响。在帝国时期,罗马人将音乐传播到各省,而小亚细亚半岛北非高卢的传统也成为罗马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伴随着公共场面、竞技场上的活动出现,并且是一种称为哑剧的表演艺术形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故事芭蕾舞的早期形式,结合了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器乐和演唱的剧本。

雕塑

罗马帝国的雕塑也继承了希腊的成果,在盖乌斯·屋大维文化政策的指引下,罗马帝国的雕塑形成一种新古典派的倾向,具有庄重肃穆的奥古斯都风格,随着皇权的集中,罗马帝国的皇帝崇拜加重,后期,帝国的雕塑家技巧日益娴熟,但是却难以创作出感人的形象。到普布利乌斯·哈德良时期,罗马帝国的古典主义雕刻就一直走下坡路。

除开雕塑,罗马帝国初期的浮雕艺术也发展迅速,得益于帝国不断扩张的领土,罗马的的浮雕更加注重刻画历史事件。从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到图拉真的半个世纪是浮雕创作的高峰。其代表作在罗马广场上的凯旋门上,还有各种纪念柱上。

科技

自然科学著作

罗马帝国初期,随着其他文化迅速发展,帝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都随着发展。老普林尼(23年-79年),著有《自然史》37卷,内容包括当时科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矿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读书和见闻的笔记为基础写成,全书并无分类,较为杂乱,《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于记叙了各种事物2万多项,摘录各种文献2千多种,使得当时许多珍贵的科学纪录流传下来。是古代极其少见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天文

埃及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著有《天文集》13卷。该书集古希腊建筑罗马天文学之大成。书中使用几何系统来描述天体运动,并有包括1022颗恒星星图,在古代是极其完备的。另外书中还论及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仪器的制作与使用等等。但由于托勒密信奉“地心说”,为了使这种理论成立,他设计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天体几何系统,以解决一些地心说的推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使推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大致相近。在尼古拉·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托勒密一世的学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医学

罗马人创造或开创了许多至今仍在使用的创新手术和工具,例如止血带和动脉手术夹。罗马还负责生产第一支战场手术部队,这一举措与他们对医学的贡献相结合,使罗马军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提比略·奥古斯都时期的名医塞尔苏斯,著有《医学大全》8卷,其中7-8卷记载了许多手术,且叙述详细。皇帝马可·奥勒留时期的名医盖伦,任御医多年,著述颇多。盖伦使用猴类解剖仪推测人类的身体结构,开创解剖学的先河。盖伦还提出“三灵气”说,即“活力灵气”“自然灵气”“灵魂灵气”,以解释人体的生理机制。盖伦的药物学著述介绍了各种药材,大约有820余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盖伦的学说被中世纪的西方奉为经典,并成为了阿维森纳的主要参考资料,直到17世纪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地理

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其中对当时罗马人的“已知世界”描写详尽,内容包括欧洲各地以及西亚和北非,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书中还探讨了环境对各地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发现以前,该书是西方最为详尽的地理著作。

社会

饮食

古罗马人的饮食习惯受到古希腊文化、从王政到共和的政治变化,以及帝国扩张的影响。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罗马人接触到很多其他地区的饮食习惯和烹技术。最初,古罗马各阶级的饮食没有太大不同,随着帝国富强,穷人和富人的食品逐渐拉开差距。从共和后期开始,罗马的的饮食受到古希腊的影响,贵族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到帝国时期,罗马的日常饮食有:蚕豆、鹰嘴豆、豌豆和羽扇豆属是平民(农民、手工业者、普通士兵和角斗士)餐桌上常见的豆类,上层阶级更喜欢从埃及进口的小扁豆。炖或腌的蜗牛、生或熟的丽文蛤海胆和小鱼,一些腌制的水果和蔬菜被认为很开胃,包括橄榄、菊苣、甜菜菜蓟大花葵、西兰花、石刁柏、韭菜、胡萝卜、萝卜、欧防风、豌豆、菜豆箭干白卷心菜、生菜、洋葱、黄瓜、茴香、续随子、水芹。日常使用的肉类有猪肉、鹅肉、鸡肉、兔肉等。罗马人喜欢吃甜点和葡萄,当时的罗马人已经学会酿造酒葡萄酒已经具有不同的风味。Passum发源于迦太基,是用葡萄干酿造的,味道强烈甘甜;mulsum是一种把葡萄酒和蜂蜜调在一起的饮料;conditum是葡萄酒、蜂蜜和香料混合,贮藏酿成的酒。一种混合酒的方子提到,把葡萄酒加入蜂蜜、黑胡椒、月桂海枣、洋乳香、番红花,煮熟后贮藏一段时间饮用。另一个方子除了以上配料外,还加入海水、沥青脂松香

服饰

古罗马服饰受到古希腊埃特鲁里亚文化影响。服装通常包括男子和男孩的短袖或无袖、过膝的短褂(Tunica),以及妇女和女孩的较长、通常有袖的外衣(Stola)。在正式场合,成年男性公民可以穿着羊毛托加长袍(Toga),披在外衣上,而已婚妇女则穿着帕拉(Palla),披在斯托拉(Stola)上,斯托拉是一种简单的、长袖的、丰满的服装,可以适度地垂到脚上。服装、鞋类和装饰品表明了性别、地位、等级和社会阶层。这一点在行政官、牧师和军队的独特的特权官方服装中尤其明显。

建筑

罗马的建筑继承了希腊的建筑,但是都带有鲜明的罗马特色,在造型上,罗马建筑也继承了希腊建筑的柱式体系,在风格上,罗马帝国的建筑更多的偏向实用主义,到前4世纪初,罗马帝国的城防大体完成,同时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开始修筑道路。罗马的公共建筑雄伟壮观,如万神殿、古罗马露天竞技场、君士坦丁堡、凯旋门,展现了帝国的气魄;强调真实、自然的雕刻,充分展现了古罗马人务实的性格。圆形竞技场(又称罗马大竞技场、古罗马露天竞技场),建于弗拉维王朝时期,有3层拱门,可容纳数万人,是举行角斗表演的地方,修有复杂的地下设施供角斗表演使用,甚至可以灌水来进行海战表演。凯旋门也发源于罗马,是为皇帝凯旋而建。罗马古城中现存有三座凯旋门,一座为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于71年所建,一座为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于203年所建,一座为君士坦丁一世于315年所建,上有精美浮雕

后世影响

政治方面

罗马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与政治体系,其中包括了法庭、议会、高官和皇帝等机构。这种政治制度可以追溯到罗马共和时期,当时有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的冲突,共和政治秩序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成为了后来欧洲政治制度的重要来源。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的分权制度、选举制度等就深受古罗马政治制度影响。

文化方面

随着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在接下来的500年中,罗马帝国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这几乎影响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艺术、法律、哲学、教育以及政治。罗马基督教成立了许多神学院,现在的许多大学、学院即起源于此,这些学院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传播。

16世纪之后,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被探险者、殖民者、商人以及传教士传播到新大陆。随后的启蒙时代,在英国光荣革命、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达到顶峰。一些理念,比如公民权利、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这些社会构成的理想,如今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科学技术

罗马的建筑工艺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的经典,例如罗马竞技场、斗兽场、万神殿等建筑都成为了现代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再就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古罗马留下的遗产十分丰富。罗马人在建筑、农业、道路、水利等方面的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发明了水道、渠道、水轮机、虎骨(用于灌溉)、混凝土等重要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现代建筑、水利、工程等领域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律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成书之时,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整个欧洲大陆进入了中世纪。此后这本书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十一世纪,一套完整的《民法大全》在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某处古建筑被偶然发现,让欧洲大陆重新了解到了已经失传的历史和法律,使得罗马法之后有机会成为欧洲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世界最早的一批大学,包括博洛尼亚大学,创立的时候往往只有两个专业:神学和法律。而法律学习的正统就是罗马法,首选典籍就是《民法大全》。

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民法大全》被列入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学生必读书目之中,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法学著作之一。19世纪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头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所谓的“民法”就起源于罗马法。在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适用普通法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如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等较晚出现的政治区域,罗马法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在英国本土,罗马法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却是法庭历来不敢公开忽视的重要法理论据。英国苏格兰地区至今仍然是民法(罗马法)与普通法的混合体系。

帝王世系

元首制

君主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