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 :全球海洋平面上升的现象

更新时间:2023-08-15 17:57

海平面上升(英文:Sea Level rise),是指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现代最早观测到的海平面上升现象出现在1863年,而海平面上升的概念是在1985的奥地利菲拉赫会议上才正式提出。自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已上升约21-24厘米。IPCC的预测显示,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据研究,即使沿着尽可能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变暖的路径,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将比2000年的水平上升至少0.3米。海平面上升,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并带来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挤压沿海生物栖息地,造成海岸侵蚀和土地盐渍化,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更会直接威胁沿海城市的安全。

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从1992年开始,国际社会开始采取行动,1992年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的国际性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2016年各国签署了《巴黎协定》等,这些公约文件目的都是呼吁规定国际社会严格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降低温室效应带来的伤害。此外,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预计到2050年,煤炭等高污染燃料将被彻底淘汰。截至2019年,全球多国已对二氧化碳排放定价,并对全球20%的温室气体排放活动收费。而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有建设海平面上升观测系统、完善沿海城市建设规划、海岸生态系统修缮、控制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等;非工程措施有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海平面灾害研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并加强舆论宣传。

发现和提出

通过研究全球范围内的记录,研究人员发现,现代海平面上升于1863年出现,与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一致。1985年奥地利菲拉赫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它温室气体浓度以现在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情况下,全球平均温度可能相应提高1.5-4.5摄氏度,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米。由此,“海平面上升”一词被国际社会使用。

1988年加拿大多伦多会议则提出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迅速变化,号召采取政治行动,呼吁立即着手制定保护大气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0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88年减少20%。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加强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

成因

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有海水受热膨胀、极地冰盖和冰川融化、河流入海水增多、海水质量的变化等。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加速是由海洋热膨胀和格陵兰岛冰量损失增加共同造成的。区域海平面变化还受局地海温、海流、风、气温、气压、降水和径流变化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影响。具体到某一地区,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还有地质因素(新构造下沉)、人为因素(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下沉)等局地因素,在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相对海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温逐渐上升,直接导致海水受热膨胀、极地冰盖和冰川融化,从而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菲律宾马尼拉海域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因素所占比重约为1/3。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冰原南极冰盖,以及山地冰川的加速融化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2022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8个年份。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持续增暖,2022年海洋热含量达历史新高。

南北极冰川冰盖融化

有研究表明,若全球气温升高幅度逼近2°C,北冰洋的升温幅度将在3.2°C-6.6°C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北极的冰盖将会持续消融。据估计,过去十年南极冰盖平均每年融化1.18万亿吨,2022年,南极洲最小海冰范围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低,给南极帝企鹅幼鸟带来“灭顶之灾”。据调查,1950年至2000年,北半球海冰面积已缩减了10%-15%。1970年-2000年,北冰洋的海冰厚度缩减了近40%。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将会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南极冰川里有一块名为思韦茨冰川的庞大冰体,厚度达到了4000米。随着气候变化加速,这座冰川正以每年2.1千米的速度迅速消融。在20世纪80年代至2017年期间,思韦茨冰川融化了6000亿吨冰,每年融化约500亿吨冰,这一过程已经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8毫米。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海底已经消退了近14千米,使更多的冰块暴露在相对温暖的海水中。假如这块“末日冰川”完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3米。

格陵兰冰川融化

人类活动、全球变暖导致格陵兰岛东北部冰架脱落,截至2020年,已损失160平方公里冰架,《自然》杂志发表研究称,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在20多年间上升了1.1厘米。2023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再次发表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在高排放场景下,到本世纪末,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或使南极和格陵兰冰盖之外的冰盖覆盖面积减半。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调查发现,2001至2011年,格陵兰岛中北部是过去1000年来最温暖的十年,该地区在2021年比20世纪高出1.5℃。

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波及到格陵兰岛中北部偏远的高海拔地区。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格陵兰冰盖冰量损失约850亿吨 。据估计,在2007年到2017年间,格陵兰冰原平均每年融化约3.03万亿吨,格陵兰冰原所拥有的水量足以让海平面上升约7.62米。旦格陵兰岛上的冰盖完全消融,上升高度将会淹没大量海滨国家。

陆地冰川冻土融化

自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中,陆地冰川融化贡献比例为21%。国际冰雪委员会指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倒退,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冰川也在持续性的消融。如果任由这些冰川持续快速的消融下去,那么这些冰川极有可能会在2035年前彻底消失。即使这个过程的时间长达百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也是无法估量的。

除此之外,许多小型陆地冰川也在加速融化,尤其高山冰川的融化速度明显超过大型冰盖,山地冰川融化在海平面上升的所有因素中所占比重约达1/3。冻土的面积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慢慢缩减。以青藏高原为例,随着冻土的季节性融化的加深,青藏高原上的冻土面积将急速缩小,超过80%的冻土将消退。

海水热膨胀

由于海水温度变化的热胀冷缩效应,引起海水密度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高度变化,是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研究,当温度为25摄氏度时,水温每增加1摄氏度,100米厚的海水层就将膨胀约0.5厘米。自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海洋升温导致的热膨胀效应,其贡献比例为42%。自1900年以来,冰质量损失(主要来自冰川)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热膨胀造成的两倍,导致了1940年代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高速率。

河流入海水增多

每年夏天,诸如山地冰川之类的大型冰层会自然融化一点。在冬季,主要来自蒸发海水的雪通常足以平衡融化。然而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气温持续升高,导致夏季融化量高于平均水平,并且由于冬季推迟和春季提前而导致降雪量减少。目前,山地冰川融水贡献了约20%、陆地淡水储量的减少增加了约10%的入海水。这造成河流入海水径流和海洋蒸发之间的不平衡,导致海平面上升。在20世纪70年代,当世界各国大坝建设达到顶峰时,海平面上升速度减慢。建造水库水坝,可以蓄积直接流入大海的淡水。

沿海城市地面沉降

抽取地下水钻探石油和天然气等导致的沿海地区土地下沉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进而增加洪水风险。对48座城市土地下沉情况进行研究观察,其中,天津市(中国)、胡志明市越南)、吉大港孟加拉国)、仰光(缅甸)和雅加达印度尼西亚)等城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地面沉降,这些城市下沉速度中位数为每年16.2毫米,最高则可达每年43毫米,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则为每年3.7毫米。

纽约到雅加达,许多沿海城市的土地下沉速度快于海平面上升速度。美国纽约市正以每年平均1至2毫米的速度下沉。部分原因是自然原因,例如上一次冰川时期后土地沉降的残留影响,部分原因是人类开采地下水。在中国,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位于河口淤积平原,地质结构较松软,由于地下水超采和大型建筑物压实等作用,存在地面沉降,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

质量海平面变化

由于海水质量的重新分布或者海水质量的变化等引起的海平面高度变化,也是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质量海平面变化可以分为气候驱动和地质驱动两个影响因素。当海水与其他蓄水区的质量发生交换,包括人工蓄水区、土壤渗透水、积雪融水、地下水、冰川极地冰盖的融水等,从而引起质量海平面变化,主要由气候强迫驱动产生。当海底板块扩张或海底沉积引起海盆体积发生变化时,也会引起质量海平面变化,主要由地质作用力驱动产生。地质驱动的质量海平面变化可发生在1000万年~1亿年,冰川和水文等气候因素驱动的质量海平面变化时间尺度较短。大部分记录的质量海平面变化由海洋与大气耦合作用过程导致。

观测

测量方法

卫星观测

TOPEX/波塞冬卫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法国航天局CNES的合资项目。从1992年发射到2006年任务结束,它测量海洋表面地形的精度达到了4.2厘米。该卫星的成就包括高精度测量海平面、连续监测海洋地形、观测洋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首次生成季节性变化洋流的全球视图。2002年5月15日,第一颗海洋一号卫星A卫星(HY-1A)发射升空,填补了中国海洋卫星领域的空白,开启了“海洋一号”系列卫星发展的新纪元。截至2022年,中国已发射海洋水色系列卫星(即“海洋一号”系列卫星)、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含“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即“海洋三号”系列卫星)。

IPCCAR6海平面投影工具

海平面投影工具允许用户可视化并下载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中的海平面投影数据。该工具的目标是为报告中的共识预测提供简单且改进的访问和可视化。目标受众广泛,允许普通受众和科学家等与AR6中包含的信息进行交互。该工具允许用户查看2020~2150年全球和区域海平面预测,以及这些预测如何根据未来情景而有所不同。

美国海平面评估和评估工具

海平面评估和评估工具(SEA工具),对不同观测系统测量的不同物理过程产生的海平面趋势进行了估计和比较。这是在全球范围内以及在世界海岸线周围的特定潮汐测量仪上完成的。在全球范围内,卫星和剖面浮标的海平面测量结果用于绘制1993~2019年海平面趋势图。该工具的目标是随着科学和观测网络的进步,提供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海平面变化的最新评估以及改进的能力。该工具得到了更广泛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海平面变化科学团队的支持。可用信息的更新将被清楚地记录下来。

中国立体化观测网络

在观测与监测层面上,中国已初步建立了由岸站观测、浮标观测、船舶观测、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组成的立体化观测网络,随时监控海平面变化。

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GLOSS)

GLOSS设立的目的是测量全球海平面长期变化。2011年11月,GLOSS第12次会议在巴黎召开。会议介绍了各国在应对海平面上升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就海平面监测仪器、技术、资料共享、灾害影响和沿岸工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议要进一步完善海平面监测网,加强潮位基准的核定工作,保证实时监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对GLOSS核心站网(GCN)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提高实时数据传输能力,加强海平面观测站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包括GPS、GLONASS和伽利略·伽利莱等)观测,满足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更高需求。

观测和研究

全球观测研究情况

自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已上升约21-24厘米。2006年至2015年间,全球海洋平均水位每年上升3.6毫米,是20世纪大部分时间每年平均上升速度1.4毫米的2.5倍。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比2000年的水平至少上升0.3米,即使未来几十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低。202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比1993年的水平高出10.16厘米,成为卫星记录(1993年至今)中最高的年平均海平面。在一些海洋盆地,自卫星记录开始以来,海平面已上升了15-20厘米。由于风和洋流强度的自然变化而存在区域差异,这会影响海洋深层储存热量的数量和位置。

19世纪末以来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比至少近2800年以来的任何时期都异常得快。在20世纪,海平面上升了约15厘米。在今后几个世纪里,海平面将继续上升。IPCC的预测显示,到2100年,即使大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了2℃以下,海平面上升也会达到30厘米至60厘米左右。然而,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有增无减,海平面上升幅度将在60厘米至110厘米之间。

对于海平面变化的普遍认识是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全球平均海平面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区域平均海平面变化随地理位置不同存在上升或下降趋势。海平面上升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岛国的关注,对沿岸和岛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准确量化全球海平面变化速率是制定应对海平面上升措施的关键依据,探明海平面变化原因是了解气候系统对全球变暖反应的首要前提,并揭示地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美国观测研究情况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变暖,海平面进一步上升是不可避免的。排放量和时间主要取决于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率。但另一个不确定性来源是,随着地球变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冰盖是否会以稳定、可预测的方式融化,或者是否会达到临界点并迅速崩塌。每四到五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都会领导一个跨机构工作组,审查有关海平面上升的最新研究,并发布一份关于不同温室气体和全球变暖途径的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可能的报告。在2022年报告中,工作组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沿着尽可能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变暖(1.5摄氏度)的路径,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将比2000年的水平上升至少0.3米。由于排放率非常高,会引发冰盖快速崩塌,因此2100年海平面可能比2000年高出2米。

好消息是:工作组得出的结论是,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他们在2017年报告时无法排除的一种极端可能性(到2100年,温度将比2000水平线高出2米)似乎不太可能。这并不意味着全球海平面永远不会上升那么多,只是说到2100年这种情况极不可能发生。不过,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很高的道路上,如果触发冰盖快速崩塌的过程开始,到215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比2000年上升3.7米。

坏消息是:报告重申,美国许多地区预计其当地海平面上升速度和总体海平面上升量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根据观测到的速率推断,未来30年美国本土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2020-2050年上升25-30厘米)将与过去100年(1920-2020年)的上升幅度一样多。对本世纪末及以后美国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取决于人类所遵循的温室气体路径以及主要冰盖如何应对海洋和大气变暖。如果能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预计2100年美国海平面将2000年平均高出0.6米左右。但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且冰盖快速崩塌模型预测,到2100年,美国本土的平均海平面可能上升2.2米,到2150年将上升3.9米。

中国观测研究情况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于宜法牵头开展了课题名称为《海平面上升对中国重点沿海区域发展影响研究》的研究。该课题探究了海平面上升对中国重点沿海区域的可能影响,并以珠江三角洲区域和渤莱湾沿海区域为例,深入研究了海平面上升对上述区域的可能的淹没情况、咸潮入侵等情况。初步构建了“海平面上升影响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及“海平面上升影响动态监测数据库”,并开发了适用于海平面上升影响动态监测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空间化改造方法实现海平面上升影响动态监测信息管理,为海平面上升影响动态评估及应对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期关注海平面上升调查研究工作,在中国海岸带重点岸段开展海平面上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调查海堤标高和地面沉降速率,开展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和风暴潮灾害调查,研究滨海湿地和岸滩修复技术,制定了重要沿海城市和临港工业区应急减灾方案等。

影响和危害

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全球平均海平面呈持续上升趋势,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海平面上升是一种缓发性自然灾害,它不仅会淹没滨海土地,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其累积作用使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洪涝灾害、海岸侵蚀灾害、咸潮入侵、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加剧。近4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沿海地区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影响与风险进一步加大。

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

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对低洼的沿海和潮间带栖息地产生巨大影响,导致大范围洪水泛滥和海岸侵蚀加速,最终,许多沿海生态系统可能会消失或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海平面上升将高水位线推向陆地;然而,由于自然或人为障碍,许多沿海栖息地无法向内陆迁移。这种“沿海挤压”可能导致泥滩和沼泽等野禽栖息地丧失。海平面上升,加上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风暴潮,将对燕鸥等岸上筑巢的鸟类造成特别灾难性的影响。小岛屿、珊瑚礁环礁特别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岛屿也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重要热点。例如,受威胁的鸟类数量不成比例地高,几乎一半出现在岛屿上,特别是偏远的海洋群岛。夏威夷群岛西北部的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严重的栖息地丧失,对该地区独特的生物群造成严重后果。

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海岸线位置的后退、岸滩(包括海滩或潮滩)下蚀的现象。海平面上升会重塑和调整海岸剖面,造成道路中断,海岸防护工程被冲毁,海岸环境恶化,防护林被吞噬,盐田和农田被淹没等后果。海平面上升,海洋动力作用加强,导致近岸波浪和潮汐能量增加、风暴潮作用增强,加剧海岸蚀退和岸滩下蚀,同时加大侵蚀海岸的修复难度,使得海岸侵蚀加剧,特别是砂质海岸受害更大。海水易对堤岸下的海砂冲刷侵蚀,造成海岸塌后退。

红树林、珊瑚礁退化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温暖气候地区,是宝贵的沿海生态系统。红树林储存了大量的碳,有助于保护海岸线,为鱼类和其他物种提供栖息地。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生产力水平,并具有重要的防浪护岸功能。海平面上升将从改变河流和海湾潮汐范围、增加港湾和淡水区的盐度、影响沉积物和营养物的输送等方面改变红树林生长的物理化学环境,与海平面上升相伴随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洪涝灾害等过程的加剧,都将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部分红树林的生长受抑制,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随着海平面上升,红树林可能向内陆迁徙,一旦其向陆一侧的转移受阻(如防风防浪和围垦的海堤)时,红树林生长范围也将受到抑制。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珊瑚礁的生长速率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如温度、盐度和透明度、悬浮物浓度等水质条件,是很敏感、脆弱的生态系统。若环境条件不利,将限制珊瑚礁的自我恢复能力,可能导致珊瑚礁生长速率减缓,跟不上未来较快的海平面上升速率,珊瑚礁逐渐退化。

土地盐渍化

当滨海地区的地下淡水水位与海水水位的平衡被打破后,海水渗入陆地淡水层,咸淡水界面向陆地推进,形成海水入侵。遭受海水入侵的地区,地下水盐分增加,如果长期使用高盐分的地下水灌溉,盐分不断地在土壤表层聚积,导致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畜饮用水,造成良田荒芜,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使居民生活和生产环境受到极大损害。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未来中国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的受灾面积可能扩大上万平方公里。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城市洪涝及淹没

海平面的加速上升,已经或行将成为海岸带的重大灾害。高海平面顶托排海通道的下泄洪水,加大沿海城市泄洪和排涝难度,加重洪涝灾害。2001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决定举国迁往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计划放弃自己家园的国家。由于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当地政府在2021年正式提出了“马尔代夫漂浮城市”计划(MFC)。该计划旨在建造一个可容纳2万人居住的城市,以便迁移部分人口,从而避免灾难性的海平面上升影响。2016年夏季受拉尼娜事件影响,西太平洋岸海水温度持续升高,海平面达到了历史新高。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暖流—拉尼娜事件,导致中国沿海海平面异常,处于近30年来的最高位。

图瓦卢举国搬迁

图瓦卢位于中太平洋南部,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由九个环形小珊瑚岛群组成,其中八个有人居住,富纳富提为主岛。海岸线长15英里。无河流。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9℃,年均降水量3000毫米。陆地总面积为26平方公里,地势低洼,最高点仅高出海平面4.6米,平均海拔高度不足两米。假如海平面继续按照目前每年20-40厘米的速度上升,图瓦卢在100年内就将无法居住,面临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的危险。为此,图瓦卢已制订了气候变化国家适应行动方案,总理索波阿加表示,将本国居民全体外迁不是办法,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才是解决之道。

风暴潮

海水受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等影响,沿岸发生较大增水,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为风暴潮。风暴潮往往伴随狂风巨浪,沿江河上溯,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从而酿成巨大灾难。海平面上升使得各种特征潮位增高,加大了风暴潮的强度。海平面上升不仅会加剧风暴潮灾害,增加超强台风出现的频率,还会加大洪涝灾害的威胁。当遇到天文大潮和季节性涨潮时,本已升高的海平面威力大幅增加,使潮水暴涨,影响区域更广,危害更大,原有的防潮工程功能减弱,海潮甚至冲毁海堤,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

2008年5月2~3日,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缅甸,风暴潮、巨浪和高海平面共同作用,酿成自1991年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超过12万人遇难,约200万人受灾。2014年,广东省海域共发生风暴潮3次,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60.41亿元。

热带风暴“纳尔吉斯”

2008年5月2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登陆,风暴登陆时最大风力超过每小时190公里,在南部人口稠密的伊洛瓦底三角洲刮起每小时数百公里的大风。这场史无前例的风灾给缅甸带来重创,导致240多万人成为灾民,79万多所房屋被毁,超过15万人死亡。在缅甸三角洲地区,仅博加莱一个城镇,就有2879人下落不明。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是缅甸所经历过的最大的热带风暴之一,遭受风暴袭击的三角洲平原上,防洪护堤的红树林被完全摧毁,居民暴露在大规模破坏之下。

灾害性海浪

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大风等引起、并造成巨大灾害的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在近海,灾害性海浪常能掀翻船舶,摧毁海上工程,给海上航行、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和渔业捕捞等带来危害;在岸边,灾害性海浪常淹没大片农田、破坏港口设施、冲击摧毁堤岸、海塘、码头和海水养殖设施。海平面上升使近海海浪传播的距离更远,能量增强,破坏作用更大。

咸潮

潮汐作用下,海水沿河道向上游倒灌,形成咸潮。咸潮入侵多发生于枯水期。咸潮入侵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城市工业生产,还会影响一定范围内植被的生长。近年来中原地区受咸潮入侵影响最严重地区主要为长江口和珠江口,在海平面不断上升、上游来水减少的背景下,咸潮入侵呈现出“来的早、去的晚、上溯距离长、频度增加和强度加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咸潮入侵将继续困扰入海河口地区的城市用水安全。

地区影响

在低于沿海洪水年均水位的地区有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影响与风险进一步加大。

亚洲

亚洲沿海地区聚居着大量人口。在低于沿海洪水年均水位的地区有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影响与风险进一步加大。印尼雅加达地处低洼冲积平原,整个城市海拔仅8米,13条河流流经这座城市。因此,海平面的上升势必影响雅加达。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等危机,2019年,印度尼西亚总统发布迁都计划,打算把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迁都计划列入2020-2024年国家中期发展计划。

大洋洲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岸带的侵蚀,导致图瓦卢环礁岛屿被遗弃。咸水透过多孔珊瑚的入侵已经影响到芋头等农作物的产量。 在斐济海拔较低的沿岸地区,土地中盐分持续增加,影响甘蔗作物的生长状况。 作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部分,卡特里特群岛的主岛曾是1500多人的家园,到了2008年,该岛已经完全被淹没。残留在水面上的尸体导致了疟疾的爆发。在2007年,卡特里特岛的居民决定启动一个向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陆迁移的项目,但是该项目进展缓慢。在一些国家,比如基里巴斯,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淡水损失和咸水入侵是气候变化带来的众多威胁中最为严重的一项。据路透社报道,汤加的海平面每年上升6毫米,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原因是这些岛屿位于较温暖的水域,海平面变化比两极更明显。

美洲

在北美,由于人口规模,预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受影响的人数最多。但就人口百分比而言,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的其他国家面临的风险更大,尤其是在高排放情景中。一个值得强调的国家是巴哈马。即使基于中等排放水平,预计该国面临洪水风险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根据国际银行的说法,这是因为巴哈马的土地相对平坦,使该岛特别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洪水的影响。

作为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拥有大型沿海城市的巴西,由于海平面上升,巴西人口最容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山地形和位于高海拔的城市,南美洲没有一个国家面临影响超过100万人的洪水风险。

非洲

在非洲大陆,面临沿海洪水风险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是埃及。埃及9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尼罗河沿岸,有些地区的海拔极低。由于海平面继续上升,亚历山大港的海滩已经消失。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电台(NPR)称,到2100年,地中海可能会上升60厘米。拉各斯曾是尼日利亚的首都,作为一个海港城市,低海岸线长期以来受到海水侵蚀,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使非洲最大的城市面临洪水泛滥的危险。

欧洲

由于海平面上升,欧洲的许多沙质海岸线很容易受到侵蚀,如西班牙东边临地中海的马雷斯梅海岸、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区地区的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沿岸,葡萄牙沿海地区巴拉-瓦盖拉 (Barra-Vagueira)和丹麦的诺尔莱夫海岸(Nørlev Strand),其中荷兰是欧洲面临海平面上升的高危地区。该国人口约1700万,截至2019年,约一半人口生活在海平面以下地区。据《纽约时报》报道,鹿特丹市90%的地区都低于海平面。随着海平面上升,洪水风险也在增加。该国的最低点艾瑟尔河畔尼沃凯尔克镇(Nieuwekerk aan den Ijssel),位于海平面以下6.8米。

应对措施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需要在合理把握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手段,主要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

建设海平面上升观测系统

应加强海平面上升观测系统建设,开展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灾害预测和沿海地区灾害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区划和减灾防灾战略;开展海洋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监测工作,加强风暴潮、海啸咸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海洋灾害的立体化监测,建立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风暴潮预报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强化海平面上升和相关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全面提高沿海地区防御海洋灾害能力。

完善沿海城市建设规划

沿海地区大多是滨海平原,地面高程较低,各国政府在制订相关政策和规划时,要将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来考虑。根据本地海平面影响特点,对沿海发展规划做出科学调整,将海平面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三角洲和沿海低地平原区防洪排涝标准,海岸防洪堤、港口码头和沿海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并根据海平面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防洪标准和采取措施;根据地区特点,修订城市防潮排涝标准,减少海岸及海堤侵蚀冲刷程度,提升河道排涝能力,以适应海平面上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岸生态系统修缮

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生态系统是抵御海平面上升灾害的天然屏障。开展海岸生态系统建设和滩涂修复,扩大红树林等滨海湿地面积,开展滩涂修复和养护,提高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能力;科学围填海,保护滩涂资源,减缓海水对海岸的侵蚀冲刷。加强侵蚀岸段治理,保护海岸。修建加高加固围堤或其他防护工程,在围堤外侧种植红树林水草等植被,开展生态修复,构建沿海海岸带生态系统与堤防工程相结合的立体防护网;采用人工补沙或固沙工程,建设沿海防护林,维护海岸沙丘及沙滩,科学应对海平面上升影响。

控制沿海地区地面沉降

严格控制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减缓相对海平面上升;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减缓相对海平面上升。在咸潮影响严重区,根据海平面上升幅度及季节变化情况,合理调配淡水资源,调整供水对策,保障供水安全。

海岸带防护避让

加强海岸防护,完善海岸带避让制度,预留海平面上升的海岸空间,避免在高风险的避让线内建设重大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合理开发利用海岸,避免大规模破坏生态系统的开发活动,为滨海湿地、红树林、芦苇等滨海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空间,提高其抵御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的能力。

其他措施

绿色低碳发展

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它被看作是国际社会正视环境问题的开始。在1979年2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代表就“气候与人类”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并发表了声明。声明指出人类为了扩大活动区域所做的一系列活动已对全球气候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各国必须协同合作,重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制定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划。

1985年10月9日至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学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菲拉赫气候会议,该会议主要探讨了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正式决定就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进行监测。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建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截至目前,该组织已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多次的评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被通过。该条约规定,签约各国必须协同努力,将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平稳的水平上。该合约要求各国必须协同合作,将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适合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上。研究表明,自该公约签署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有所提高。1997年12月1日至1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京都议定书》被发布。《京都议定书》以国际性公约的形式对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以限制。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呼吁将气温升高幅度压低在2°C以下。此外,会议还提出设立绿色气候基金,并在2020年以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发放1000亿美元助其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2016年,175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巴黎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各国的气候管控行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它指出,全球各国今后的主要目标是将全球气温的涨幅控制在1.5°C以内,并将全球气温的涨幅限制在高于前工业化时期水平的2.0°C以内。该协定还规定,直到2030,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降低至400亿吨。“奔向零碳”行动于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启动,旨在汇集企业、城市、区域、投资者和企业的力量与支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包容和可持续的绿色增长。2021年10月3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会上,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限制在1.5°C以内。

截至目前为止,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法律法规已经出台,它们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截至2019年,全球多国已对二氧化碳排放定价,并对全球20%的温室气体排放活动收费。此外,有国家还对公用事业单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出了硬性规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方法。为了将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限制在1.5°C以下,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必须实现零排放。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指出,为了实现1.5°C的目标,按照《巴黎协定》的有关要求,各国必须大幅度的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能源地热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因素。据统计,在2018年,化石燃料占全球使用总能源的80%,剩下的20%分别为核能、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各国政府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外,在全球许多国家,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被公认为是最便宜的新能源发电形式。与此同时,核能与水力发电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此外,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碳中和。预计到2050年,煤炭等高污染燃料将被彻底淘汰。在未来,可再生能源也将被用于供暖和运输行业。通过热泵技术的应用,供暖行业可以逐步脱碳。为了减少尾气的排放,以内燃机为主要燃料的汽车需要替换为电力汽车。与此同时,更多人也开始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例如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对于航空业来说,低碳燃料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加强海平面灾害研究

加强海平面相关灾害监测、致灾机制研究和相关性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降低灾害影响。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咸潮入侵都影响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状况,通过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统筹安排长期与近期的工农业用水,合理分配,减小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珠江口和长江口等受咸潮入侵严重区域,应合理调配全流域的水资源,蓄淡压咸,保障高海平面期和枯水期的供水安全;通过生态保护和建设,减小海岸侵蚀程度;强化风暴潮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小风暴潮灾害影响。

加强舆论宣传

加强舆论宣传,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平台向社会公众宣传海平面上升知识,提升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大海平面上升信息的公开力度。在沿海地区向公众大力宣传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开展海平面上升危害的科普活动,增强公众对海平面上升以及风暴潮、咸潮海洋灾害的防范意识,使大家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监督海岸带开发活动,避免无序非法用海。2021年世界气象组织以“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为主题纪念世界气象日,旨在强调,对于占据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同时也在日趋脆弱并危机四伏的海洋而言,观测、研究和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强化全球海洋治理

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海平面上升影响与多领域应对合作研究,共同应对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风险,构建全球海洋治理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相关国家于1990年成立小岛屿国家联盟,目前共有成员国39个,包括加勒比海国家16个,太平洋国家15个,非洲、印度洋地中海和南中国海地区国家8个。该联盟尤其关注致力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加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话语权,希望在机制建设上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是影响国际气候行动和谈判走向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化影视

电影和纪录片

《海平面上升》

电影《海平面上升》(Oceans Rising)主要讲述了极端气候引起海平面上升,一名科学家警告人类一场足以毁灭地球的大洪水将要到来,但惨遭无视。于是他自己建造了一艘方舟。灾难到来时,那些曾经嘲笑科学家的人终于醒悟,向他求助。人们登上他的大船,在陆地被海洋吞噬前寻求求生的最后希望。

《后天》

电影《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由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杰弗利·纳赫马诺夫、罗兰·艾默里奇执编,杰克·吉伦哈尔丹尼斯·奎德等一众著名演员出演的一部科幻灾难影片。该片讲述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地球其后发生了异变,各种灾难接踵而至,全球陷入到另一个冰期的故事。该片于2004年5月17于墨西哥首映,并于2005年荣获了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奖等多个奖项。

《上升之海,下沉之岛》

纪录片《上升之海,下沉之岛》(Beautiful Islands)全片以环保电影为基调,注视三个即将因暖化现象而消失的美丽岛屿:太平洋上的图瓦卢;欧洲水都威尼斯;以及美洲阿拉斯加州的冰上山崖。该影片通过镜头捕捉了地球上的景象和多样的文化仪式,与传统的环保纪录片相比,影片的呈现方式兼具艺术性和思辨性。

《巨浪来袭》

图书《巨浪来袭》(The Water Will Come: Rising Seas)本书作者以其独特的严谨和智慧解释了海面上升所带来的威胁。这是一份全面且富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同时也是一部可怕的、有科学依据的、与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沿海城市息息相关的“影片”。

展览

《海平面研究》

展览《海平面研究》是Sasaki为海平面研究筹办的展览,突出波士顿脆弱环节并展示设计策略。展览将海平面研究成果以丰富的图片与互动媒体形式与广泛的社区分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