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复旦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9:5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成立于2004年11月16日,是在原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的一个二级学院

学院介绍

复旦大学社会学学科始建于1925年,孙本文应成一言心哲、雷洁琼、杨开道潘光旦等著名社会学家曾在本系任教,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1988年全面恢复重建社会学学科。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始建于1923年,由留美博士郭任远先生回国创建,1925年心理学系改组为心理学院,1926年建成心理学院大楼——“子彬院”,心理学家唐钺、高觉敷、左任侠萧孝嵘、章颐年、张耀翔谢循初、生理学家蔡翘等知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2002年恢复重建心理学学科。2004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是国内领先、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社会建设和公共政策的教学研究基地,在社会学理论、人口学、社会福利、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发挥其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力,有着社会学、心理学、经济管理等领域的顶尖合作项目,为全国尤其上海的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服务和支撑。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主要由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这四系二所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等单位组成。学院致力于成为综合实力与亚洲顶尖大学相当、一些重点领域与欧美一流大学水平相当的学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在社会服务上成为国内一流的政策咨询中心;以培养各专业高级人才为目标,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具备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的坚实基础,在海内外学界及政商各界有优秀声誉。

学院目前建有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老人学社会工作8个博士点;建有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老年学、社会工作8个硕士点;其中社会学一级学科现为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全职教学科研人员共有70余位,超过1/3在全球顶尖大学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过去几年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参与国家政策制定,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社会风险管理贡献突出,在外滩踩踏等事件善后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互联网治理、社会矛盾化解提供了重要决策建议;服务地方政府与社会,为上海市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概况

宗旨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表示,学院旨在构建与复旦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称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国内领先和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在若干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力,为全国尤其上海的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服务和支撑。

待设学科

学院将设立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系、心理学系、人口研究所等系所,继续建设原有的研究中心,并与政府部门开展广泛合作,拟建立复旦大学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信息与社会评估中心、复旦大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评估中心。

专业设置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心理学6个硕士点和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点。现有社会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3个博士点,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

3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学生100人左右。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始建于1925年。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扎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较强的实际社会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接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训练;毕业生在社会分析、调查研究、社会管理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社会学都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

社会学本科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理念及技术、熟练掌握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科的教学始于1929年,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专题讨论、角色模拟、影像研究、实务执行等,并建有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伦理、社会福利理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非营利机构管理、青少年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

心理学专业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最早开始于1923年,2002年恢复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突出、应用实践能力出众的心理学人才。该专业一方面强调现代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在当今心理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思路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并建有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和多个实习点。专业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心理学本科专业招收理科学生,本科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加拿大女王大学,波士顿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隆德大学卑尔根大学、香港大学、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在内的多所境外大学达成交换学生以及合作研究协议。每年接待海外境外校际、系际交流学生20余人,平均约有50人次学生通过校际、系际交流项目出外访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8月至今,学院本科生近350人次分别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挪威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学习交流;2010年出国/出境学生人数就达到80人次,其中包括在国外/境外高校交流学习一学期或以上的学生20人左右。学院还不断增加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外优秀师资,强调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融合,定期邀请来自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近6年来,学院开设过的英语课程达百余门次,其数量居全校前列。

学院设有与欧美院校与教育机构合作的6个国际留学和交流项目,以及全英文授课的“中国社会与公共政策”国际硕士(EMA)项目、与隆德大学合作的双学位项目等。其中,学院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合办的“发展研究”课程,与卑尔根大学合办的“全球化研究”课程,为本科生提供了同外国留学生一对一结伴学习的机会。2009年,“发展研究”课程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命名的“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荣誉。

就业情况

学院鼓励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职业发展相结合,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以视野开阔、社会责任感强、兼具领导能力而受到社会青睐。

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擅长数理统计学、社会调查、社会研究、临床咨询和机构运作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管理才能。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去向主要有:(1)出国出境或在境内高校就读研究生,可涉及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保障社会政策、法律、管理、新闻与传播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极强的专业适应性和竞争力。(2)国内外大型咨询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就业。(3)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服务行业的相关工作。(3)移动通讯、烟草公司、电视台、知名纸媒等大型国有企业。(4)政府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管理、行政等工作。(5)依托优秀实力进行自我创业,包括市场运行、社会服务、心理测量与评估、咨询等。

科研基地

2020年7月,入选首批老龄科研基地名单。

办学历史

1923年,复旦大学创建心理学系。

1925年,学校创建社会学系;同年,心理学系改组为心理学院。

1929年秋,学校社会学系归入文学院。

1939年,学校社会学系改属法学院,直至解放,抗战期间该系在上海补习部仍隶属文学院。

1941年8月,学校社会学系成立社会研究室。

1949年秋,同济大学哲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在社会学系内分设社会学组和哲学组。

1951年秋,东吴大学社会学系被撤销,15位同学转入复旦大学。

1952年,因全国院系调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被撤销;同年,心理学学科停办。

1979年,复旦大学成立经济学系人口研究室。

1983年,学校开始招收人口学专业本科生。

1984年,学校设立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同年9月,学校哲学系成立社会学教研室。

1986年11月,学校哲学系设立社会学专业。

1988年10月11日,学校恢复重建社会学系。

1992年,复旦大学成立人口学系。

1993年初,学校撤销人口学系,同年合并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所,形成一系一所的建制。

1994年,学校社会学系隶属法学院。

1995年11月,学校社会学系独立建制。

2000年11月,复旦大学法学院重建,社会学系成为学校直属系。

2004年11月16日,原社会学系与人口研究所合并建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成立,在保留社会学系、人口研究所建制的基础上,新建了社会工作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恢复心理学系。

2005年,学院在人口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

2006年,学院设立人类学教研室。

2011年10月,学院成立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

2014年,学院在社会学系人类学教研室基础上建立了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个教学系,3个本科专业,1个本科第二专业。

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本科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

本科第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管理方向)

学科建设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社会学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

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学,老人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心理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学,老年学,社会保障,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应用心理、社会工作

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社会学(B类)

师资力量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费城76人队,行政人员10人;有教授31人;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有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领军人才2人、曙光学者4人、社科新人4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浦江县人才20余人;多名教师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中国人口学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中国教育社工协会、上海市社会学会、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市心理学会、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担任国家部委或上海市决策咨询顾问。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彭希哲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梁鸿、任远等

中国高被引学者:张力(2019年)等

上海市领军人才:胡安宁

上海市曙光学者:梁鸿、沈可、胡安宁等

上海市社科新人:沈可、胡安宁等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胡湛等

上海市浦江人才:朱勤、沈洁、李晓茹、周楚、陈琳、陈侃、杨锦绵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社会调查方法多功能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社会政策模拟实验室以及社会调查研究基地等多个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基地;设有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与高级人才发展中心;有国家级示范或精品课程多项。

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干部教育培训中心(2013年)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基地:高级人才发展中心(2016年)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发展研究》(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合办,2009年)等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2018年)等

合作交流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已与香港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校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隆德大学卑尔根大学、韩国首尔市立大学等20余所学校,建立了互派访问学者、学生或合作研究的项目。

2001-2009年期间,学院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合作举办了社会工作硕士(MSW)和社会行政管理硕士(MSSM)两个学位项目;2011年开始,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每年合作举办全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青年领袖人才培养暑期班;2012年,与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合作设立“复旦大学UCLA社会生活比较研究中心”;2015年开始,与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复旦—华大社会工作—社会政策(MSW-MSP)双学位项目;2016年与芬兰东芬大学合作创办了“复旦—东芬儿童保护研究中心”,2017年,复旦大学和东芬兰大学合作的ERASMUS项目得到欧盟资助。

此外,学院先后开办了“全球化背景中的社会比较视野”(复旦-瑞典大学)、“发展研究”(复旦—女王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复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主办或承办了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学理论创新高层论坛、人口变动与城乡发展高端论坛、中国文康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人口研究所和人类学民族研究所;有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上海市浦东-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中国老龄协会复旦大学老龄科研基地、“十四五”上海民政科研基地、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学理论创新基地等十余个国家部委、上海市以及校级研究基地、平台和中心;与哈佛大学大学合作建有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

上海高校一类智库: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学理论创新基地。

研究成果

据2021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师和研究生获国际、中国国内科研奖项数十项,主持国内、国际基金项目百余项;教师主编的连续出版物有《社会学刊》《复旦发展与政策评论》《复旦人类学评论》《复旦社会工作评论》。

文化传统

学院标识

学院标识以红色为底色,由“社”字的变形与学院英文名缩写组成。

社团文化

学生活动

学院曾组织开展社会人节、教学实践、毕业生植树活动等活动。

参考资料

中国老龄协会公布首批老龄科研基地名单,20家单位入选.界面新闻.2020-07-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