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屠 :1649年清军在大同等地进行的屠杀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9

大同之屠指的是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爱新觉罗·多尔衮、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等人对大同及邻近参加起事的各府、县等地的军民进行的大屠杀。

由于清廷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晋、陕地区的反清复明运动特别是大同起义,得到了广泛的民众支持。清军在镇压过程中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其行为令后人发指。清代官修史书虽然尽力遮盖真相,但从一些档案和地方志里仍然可以窥见血迹斑斑的历史场面。大同城破后,清军根据多尔衮的命令实行屠城,执行得相当彻底,造成了大同城及周边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背景

顺治五年(1648年),江南七省的反清斗争先后取得大好局面的同时,原降清的大同市总兵姜瓖不满于清朝的压迫和歧视,在顺治六年十二月初三日(1649年1月)于大同起义归南明。姜连陷旁近府县,富喀禅遣诸将根特、杜敏赴援,其附近十一城皆响应他的号召,以割辫为标志,遵用永历正朔,史称“戊子之变”或“姜瓖大同反正”。

爱新觉罗·多尔衮得知消息,派遣爱新觉罗·阿济格红夷大炮急赴大同,初四日到达大同城下,进行围剿,一方面又对姜瓖进行劝降,宣布若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多尔衮见招降无效,加派端重亲王爱新觉罗·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爱新觉罗·满达海,连同阿济格继续作战。顺治六年六月,清军攻克了山西省部分州县,阿济格围困大同市数月,大同城内已经食尽,“兵民饥饿,死亡尽,余兵无几”,守将杨振威等人于10月斩杀姜瓖及其兄弟首级,献城投降。

屠城

大同

阿济格入城后恨城内兵民固守,下令对大同“屠城斩墙”,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官吏兵民、尽行诛之”清军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房子就烧,男女老幼都被斩尽杀绝。除了个别寺院僧尼外,就连曾经明令保护的杨震威等二十三人的家眷也都被杀死。二十九日又挨门逐户地搜杀,直到杀的连一个汉人都没有方才罢手。

附近州县

大同市一失,山西省各地出现连锁效应,诸城不守,汾州、运城市、太谷等地相继沦陷。清军每攻一城,皆把当地人杀光,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无人区”。顺治六年九月二十二日,陕西省清军攻克运城,明义军元帅韩昭宣阵亡,战死官兵一万余人,“尸满街”;另一位首领虞胤乘乱逃出。同月,爱新觉罗·博洛、满达海二亲王会兵合攻汾州。十三日夜间,用红夷大炮猛轰北关,第二天从城墙塌处冲入城内,义军所设巡抚姜建勋、布政使刘炳然突围出城后被清军擒杀。由于清军攻破汾州后把城中百姓屠戮一空,岚县、永宁州(今离石县)绅士惟恐同归于尽,把义军委派的知县、知州绑赴军前,开城投降。

毁城

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斗争,拆除城墙上部五尺,毁坏一切防御工事。以后过了三年,大同市府迁回大同时,城内仍然人烟稀少,荒废不堪,杂草丛生,野兽出没,清代只好从各地往大同迁移人口。

遇害人数

经过清军的屠杀,大同城成为了一座尸横遍野的荒城。顺治帝七年十二月清宣大山西省总督佟养量揭帖中报告:“大同市朔州市浑源县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随之而来的是大片耕地荒芜。《朔州志》记:“城破,悉遭屠戮。”《五台县志》记:“自戊子延及辛卯(1648—1651),人民死徙,地土荒芜,迄今三十余年,流亡尚未全复,土田尚未尽垦也。”乾隆汾州府志》收录了胡庭作《李节妇传》,描述了清军攻破汾州后,全城遭殃,男子被屠杀一空,女子、财物成了满洲贵族军队的战利品的局面。

历史影响

清军实施大同大屠杀后,全城只剩下5个重案犯。清代派来的大同市知府,上书顺治,称既然没有了苦主,就可以释放这5个人了。这份奏折,至今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山西省人民的反清斗争的兴起,是清朝统治集团实行统治的结果;山西人民的反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实行一些让步政策。自此以后,大同城元气大伤,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清朝不得不从各地迁移人口以恢复大同的繁荣。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