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冢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合葬墓

更新时间:2024-09-20 15:58

太子冢,位于聊城市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旁,是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及其弟弟寿的合葬墓,被列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莘县太子冢

太子冢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十亩多大,远远望去象一座小山。据载,卫宣公曾纳太子及的妻子宣姜为妾,后生两子寿和朔。太子及生性宽厚仁慈,于是宣姜便多次想方设法陷害他,梦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后来宣公派太子及出使齐国,与朔合谋,派人想在莘野杀太子及。寿闻听此事大为震惊,为救兄长太子及,他设法将太子及灌醉,自己代兄前往,结果误被伏兵杀死。等太子及苏醒后赶往莘野拟说明真相,结果也被杀害。当地百姓感怀两人义烈,自动凑钱出工,将其代殓合葬,名曰太子冢。位于聊城市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是春秋时卫国太子(急)和弟弟寿的合葬墓,虽经2700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10亩多大,远远望去像一座小山。

唐恭陵——千古风雨太子冢

恭陵(孝敬皇帝陵)位于偃师区氏乡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因是李治的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蔡伦在河上游改进了造纸术,曹植在此流连作《洛神赋》。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太子冢也是当地人对唐恭陵的称呼。唐恭陵位于洛阳市东南偃师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南依嵩山,北临洛河,东南群山环抱,西北岗峦叠起。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

恭陵“制度尽用天子礼”。其规模和24岁的墓主人名字含义相似,气势恢弘。陵区长宽约440米,为中原第一。按照武则天的工程标准,她要求站在今天的白云岭下的安滩伊河边,可以看见恭陵顶端。相传为预防被盗,当初修建采用民间建议,伊河取流沙,聚沙成丘,嵩山取粘土,泥封沙冢。这样如有盗贼掘墓必被流沙活埋。在灵台顶上,还能看到一个凹坑,相传就是盗洞。由于封土为粘性红胶泥土,历经千年风雨,“太子冢”高度仅仅亏损了5米,至今仍保持着唐朝雄姿。

除了大自然的吹拂淋滤,民间对太子李弘的死因也是千年风风雨雨,越传越神秘。武则天的四个皇太子命运多蹇,或是早殇或是被废黜。而李弘是武则天第一个皇子,深得则天喜爱。李弘有庶政,曾冒险促成义阳、宣城市两位公主脱离冷宫,下嫁民间。“重致绵留,遂成沉。西山之药,难救东岱之魂,吹汤之医,莫返逝川之命。”李治李治在石碑上留言强调李弘的病死说。于是1300多年前的公元675年八月十九日,积三省民力建陵,历四个月建成恭陵,李弘下葬白云岭懊来峰之巅。

灵台县东北50米处,有一四棱锥形土冢,颇似金字塔。太子妃被追号“哀皇后”,死后葬在此,当地人称为“娘娘冢”。1998年1月末,一伙盗墓贼用炸药炸开“娘娘冢”,将随葬物品洗劫一空。此事惊动了国务院,月余,案件破获,国宝追回,11名盗墓贼在恭陵前就地正法。被盗的61件国宝文物,其中的瓷灯通体蓝色,使用钴蓝釉彩烧制,系全国首次发现。

恭陵布局规整,是我国关中十八唐帝陵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墓周围共有12个小土丘,系当年的门阙和角楼。南神门宽30米,门阙外10米有辟邪一对、石人三对,飞马、华表各一对,其余三神门外分别为一对坐狮。大型石刻群组合开创了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化的先河。陵前神道开阔,阮翁仲、天马、望柱两两相对,气势不凡,是河南省仅存的一组盛唐陵墓石刻,它开创了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化的先河。

南神门外10米有立狮一对,左右相距54米。其它三面与此同,唯改为坐狮。神道一侧,有高宗亲撰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石碑,高6.1米,宽1.95米,厚约0.4米,文33行,每行82~89字。而今,风化严重,字迹不显。

太子墓纪铭

史载,春秋时期,卫太子伋与异母弟寿手足之情甚笃。寿之生母宣姜与宣公谋杀太子伋,寿舍命救兄,二人皆遇害于莘之野。百姓感其义,就地葬之。田海村前原有寿之墓,后平毁,唯太子伋之墓至今尚存。李楼曾名孝伋洼,张庄定名太子张,皆与墓相关。墓前原有孝伋之墓石碑一通,未审立于何代。为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孝悌古风,祖籍周边村庄之有识之士共议并集资勒石述其事,特为此文以记之。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