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丽龟 :海龟中最小的一种龟

更新时间:2023-05-16 11:37

太平洋丽龟(学名:Lepidochelys olivacea),别名为海龟、丽龟、榄螨龟等,是海龟科丽龟属类动物。该物种体型小,是最小的海龟之一,背甲长500~640毫米,宽450~610毫米,体高165~230毫米,成年个体体重可达35~45千克。头部前额鳞2对。体背面橄榄绿色,腹面黄白色。背甲近圆形。肋盾6~8对,第一对与颈盾相接,甲桥处有四对下缘盾,每枚盾片后缘有1小孔。尾短,雌龟外露不显,雄性露出甲外40~80毫米。

太平洋丽龟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太平洋丽龟栖息于热带浅海(80~110米)海域、亚热带海域,偶尔也会到温带海域中,生活在海温为23~28°C的较暖水域。该物种主要以羊栖菜、鱼类、软体类动物、甲壳亚门为食。

太平洋丽龟看似丰富且分布广泛,但在野外面临着很高的灭绝风险。2008年,太平洋丽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易危(VU)。2021年,太平洋丽龟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太平洋丽龟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物种。

形态特征

太平洋丽龟体型小,是最小的海龟之一,背甲长500~640毫米,宽450~610毫米,体高165~230毫米,成年个体体重可达35~45千克。它的头部呈三角形,宽达13厘米。头部前额鳞2对,小,有时中间有附加小鳞。额鳞长,额顶鳞不规则,多边形;顶鳞不规则,2~5枚;眶后鳞3枚。两颚相向钩曲,上颚突出于下颚。下颚腹侧各有1枚大颏片。体背面橄榄绿色,腹面黄白色。背甲近圆形,中间宽,末端微尖,并微呈锯齿状。颈盾1枚,椎盾5~7枚,以末枚最大,末枚向两侧扩张,呈扇形。缘盾13对,最后一对之间有凹缺。体侧缘盾宽,微向上翘。肋盾6~8对,第一对与颈盾相接,甲桥处有四对下缘盾,每枚盾片后缘有1小孔。四肢背面呈暗橄榄绿色,扁平如桨,覆有大鳞。前肢和后肢都有一个或两个爪子。前肢前缘长375~435毫米,末端尖长如剪;后肢前缘长180~335毫米,末端如铲形。尾短,雌龟外露不显,雄性露出甲外40~80毫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太平洋丽龟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海域。在西太平洋,向北分布到日本的南面。在东太平洋,从墨西哥哥伦比亚均有分布,有时也在美国西南海岸附近发现。

中国分布

太平洋丽龟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均有记录。

栖息环境

太平洋丽龟栖息于热带浅海(80~110米)海域、亚热带海域,偶尔也会到温带海域中,生活在海温为23~28°C的较暖水域。其通常在距离海岸15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幼龟会栖息在大洋中的漂浮物下,亚成龟及成龟则会栖息在沿岸近海。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太平洋丽龟为杂食性动物,取食海藻、鱼类、软体类动物,也可以潜到150米深的海底捕食甲壳亚门。在饲养条件下,可喂食面包、鱼、肉等,也被发现会同类相食

迁徙行为

太平洋丽龟每年定期往返于筑巢海滩之外,繁殖后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迁徙路线很复杂,每年都在变化,并且缺乏明显的迁徙走廊,通常在20°C等温线内的海洋中游动数百或数千米。

潜水行为

太平洋丽龟的潜水行为似乎与海洋学变量(例如海面温度和叶绿素浓度)相关,当水温高于21°C时,它们可以延长潜水时间。在迁徙和觅食期间,该物种最长潜水时间为120~180min。繁殖后其潜水时间缩短,表明活动水平有所提高。太平洋丽龟通常会游走或潜入更深的水域,该物种的潜水时间和海龟相比较长,仅20%的时间在水面,60%的时间在距水面40米以下的地方潜行,但很少潜水超过100米。

其他行为

该物种喜欢享受日光浴。人们观察到大群太平洋丽龟在下午一起晒太阳,以躲避水的寒冷,并保持体温。

生长繁殖

太平洋丽龟繁殖发生的确切年龄不清楚,但雌性通常会长到60厘米,然后才开始繁殖。

交配筑巢

该物种一般在北美春季和初夏的海滩上交配,并且不是”一夫一妻制”。雌性会选择返回它们出生的海滩,并通过增强的化学传感器记住海滩的气味来做到这一点。雄性精子储存在雌性体内,供整个繁殖季节使用。太平洋丽龟有三种筑巢模式:集体筑巢、分散筑巢和混合的形式。太平洋丽龟这种同步的、大规模的筑巢行为通常被称为“大抵达(arribadas)”。该现象通常由月相潮汐预测,成千上万的太平洋丽龟在大约3~5天的短时间内出来筑巢。更常见的筑巢形式是分散筑巢,在某些地方,也可能出现混合的筑巢形式。筑巢的太平洋丽龟会挖开其他海龟的巢穴,通过迅速喂饱捕食者的方式,减少其对巢穴的破坏和幼龟的捕食,也增加了幼龟进入海洋的机会。一般而言,太平洋丽龟每个季节可能只筑巢一次、两次或三次,但可以每年或每两年筑巢一次。集体筑巢间期约为28天,分散筑巢期约为14天。

产卵孵化

太平洋丽龟每年9月至次年1月为产卵期。独居的筑巢者会在多个海滩进行产卵,而大规模的筑巢者则表现出对筑巢地点的”忠诚”。雌龟一般在夜间产卵,每次产卵90~135枚,卵径4~4.5厘米,球形,呈白色。埋于沙穴中,经50~60天自然孵化。孵化温度决定了太平洋丽龟的性别,一般来说,孵化温度低(26~27℃)为雄性,孵化温度高(32~33℃)为雌性。不同筑巢海滩的孵化率也表现出差异性,通常在单独筑巢的海滩上孵化率要高得多,孵化率在80%左右,有时甚至更高。幼龟的颜色为深灰色,要长12~30年才会成熟。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该物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尽管它们看似丰富且分布广泛,但在野外面临着很高的灭绝风险。在中国被发现的概率很低,不到被发现海龟总数的10%。

1976年以来,太平洋丽龟在太平洋墨西哥、太平洋哥斯达黎加印度东海岸的奥里萨邦有超过10万只雌性筑巢。在1999年3月对奥里萨邦的集体筑巢者进行了定量估计,筑巢的太平洋丽龟约为18万只。2001年,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北部、安得拉邦以及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筑巢了数千只太平洋丽龟。

威胁因素

人为捕食成体和龟卵渔网误捕致死是导致太平洋丽龟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太平洋丽龟的偶然捕获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拖网渔业延绳钓渔业、围网、刺网和其他渔网渔业以及钩线渔业,并且沿海开发导致了筑巢海滩自然条件的退化,这威胁着许多太平洋丽龟群落的长期生存。此外,与其他长寿物种一样,还因为内在增长率缓慢,太平洋丽龟的种群数量容易下降。

保护级别

2008年,太平洋丽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易危(VU)。

2021年,太平洋丽龟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太平洋丽龟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物种。

保护措施

2001年5月,《美洲保护和养护海龟公约》(IAC)生效,将太平洋丽龟列为受威胁物种并因此要求成员国对其进行保护。2020年,太平洋丽龟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Ⅱ,受到相关保护。此外,太平洋丽龟进行集体筑巢的海滩之一位于印度奥里萨邦孟加拉湾的比塔卡尼卡(BhitarKanika)野生动物保护区。

主要价值

太平洋丽龟的卵、肉均可食,卵味美,肉比海龟味差,但该物种在中国受法律保护,不可捕获和食用。甲可用于装饰和嵌饰。此外,自1987年在哥斯达黎加收获海龟蛋合法以来,当地村民每个季节已经能够出售近300万个从海滩收集的太平洋丽龟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