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皇鸠 :鸠鸽科皇鸠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3-11-03 12:30

太平洋皇鸠(学名:Ducula pacifica)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树栖鸽子,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包括东萨摩亚库克群岛、东斐济等地。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实,也会吃叶子及花朵。太平洋皇鸠以树枝在树上筑巢,每次只会生一只蛋,双亲也会一同孵化。虽然面临失去栖息地及猎杀的威胁,但它们仍很普遍。

形态特征

太平洋皇鸠体长约36-41厘米。雄鸟和雌鸟的羽色大体相似。体形较为肥胖,头部稍微较小,颈部粗而短,羽毛较为柔软而稠密。嘴短,嘴基有由软的皮肤所形成的蜡膜,颌骨隆起,上嘴的先端膨大而坚硬,嘴尖稍稍弯曲。鼻孔被羽毛所遮盖。翅膀长而尖,初级飞羽为11枚。尾羽为楔形。跗的前缘被盾状鳞。翼发达,善飞行。脚短而强,适于在地面行走。4个趾均在同一平面上,趾间没有蹼。头部和颈部粉红色,鸟喙浅灰黑色,腹部肉桂褐色,背部,尾巴和翅膀呈黑绿色或蓝绿色,并衬石板灰色。

分布范围

太平洋皇鸠分布在东萨摩亚库克群岛斐济基里巴斯,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托克劳群岛,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

栖息环境

太平洋皇鸠栖息在小岛上的热带潮湿低地森林及大岛上的潮湿山区森林。

生活习性

为了觅食,它们常成群活动。主要吃植物的果实,有时也会吃叶子及花朵。栖息在树上,善于飞行,迁徙性强。

繁殖方式

太平洋皇鸠营巢于树木或灌丛间,以树枝筑成密封的巢。每窝只会产卵1枚,双亲也会一同孵化,孵化期为14—18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常用囊分泌的“鸽乳”来育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太平洋皇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