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业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更新时间:2023-11-09 17:32

姚宏业(1881—1906),字剑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益阳市下梅塘人。1904年赴日留学,设路矿学校,首倡保护路矿主权,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5年因与陈天华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旨在禁止中国留学生活动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陈天华蹈海后,姚宏业在上海与秋瑾、于右任租屋开学,创办中国公学,开民间自办新学之先河。因遭官绅阻扼,加上诽谤流言,于1906年3月27日悲愤投黄浦江而殁。

人物生平

姚宏业(1881-1906),字剑生,湖南益阳人。因“慕朱洪武、洪秀全之为人”,他曾改名洪业。姚宏业自幼聪明好学,且“慷慨喜任侠,人有急,辄舍己从之”,曾读王夫之遗书,“慨然有民族思想”。

1903年,姚宏业入长沙明德学堂,就学于黄兴门下。1904年,经黄兴介绍,姚宏业加入华兴会,后入日本宏文学院,接触明治维新历史,认为近代日本“倒幕攘夷”皆由教育,“遂有志于师范”。1905年,姚宏业在黄兴主盟下加入同盟会。同年,他因与陈天华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旨在禁止中国留学生活动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并与一群志同道合者创办中国公学,开民间自办新学之先河。

姚宏业等人创办中国公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新自日本归国学生的就学问题。但在办学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公学与中国前途息息相关,办好中国公学“造成真国民之资格,真救时之人才”。姚宏业等人集思广益,不辞辛劳。可惜,中原地区公学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且求助官府、官绅均无效果。同时,社会上不少人对新式学堂、新式学生予以嘲讽、诽谤,甚至仇视、破坏。

1906年3月,万般无奈的姚宏业悲愤交加,投黄浦江而殁,年仅25岁。他在遗书中写道:务扶我中国公学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而后已……希望同胞们能支持中国公学,之前仇视中国公学的人也能幡然悔悟,那么我虽死犹生。

人物事迹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姚宏业渡海入日本弘文学校读书,翌年毕业后转日本大坂大学,继续深造。其“志趣远大,毅然以改革自任”。

1906年夏,湖南同盟会员禹之谟等将二人的灵柩运往长沙市。1906年5月23日,二烈士遗骸运抵长沙,民众不顾当局阻挠,于29日(阴历闰四月初七日)公葬二烈士于岳麓山“以彰义烈”。是日,长沙全城学生出动,送葬队伍几万人,长达10余里。“送葬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观之,全山为之素”。“清代官绅咸为属目,以为民气伸张至此,其祸至足以沦宗社”。

宁调元之《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未斩浪花腥。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

后世纪念

陈天华、姚宏业墓位于岳麓山麓山寺左后方,分冢共。1906年6月公葬于此,1912年重修。墓地面积66平方米。墓坐西北朝东南,墓身为花岗石凿成的长方形石棺,置石砌墓围正中,棺长2.5米,宽1.02米,高0.76米。立汉白玉石碑四通,中间两通分别刻“陈烈士天华之墓”,“姚烈士宏业之墓”,左右附碑分别刻“中华民国元年”,“六月湖南省公刻”。有拜台、香炉、石凳、栏杆等设施,两旁各立石鼓一对,四周环以花岗岩石围。墓地有登山石径导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