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庚申 :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的炼丹术语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1

守庚申是中原地区古代的民俗活动,其起源于道教的修行方法,目的是阻止三尸神上报个人的过错,避免祸患发生。守庚申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广为流行,不仅在道教徒中普遍存在,也在士人阶层中盛行。在唐朝晚期出现了一些士人对于守庚申修行的持反对态度,开始反思早期关于修真观念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庚申会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变化,民间教派的影响使得庚申会成为民间集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庚申信仰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传播至日本朝鲜等国家,并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守庚申习俗。自20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的守庚申习俗逐渐衰退,如今在中国本土,守庚申的信仰和习俗已经消失。

起源历史

形成

守庚申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项与三尸神概念紧密相关的民俗活动。三尸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汉代的纬书《河图济命符》中,指代人体内的三个魂魄。在庚申日,人们认为这三个魂魄会向天神报告人们的过错和罪恶,为了阻止这些魂魄上天告发自己的过错,以通宵不眠的方式阻止三尸上天言己之过来避免可能的祸患。之后形成了一种宗教性活动,即守庚申。

方式

守庚申是一种道教的修行方法。根据《云笈七签》卷八十一所引述的《三尸中经》,守庚申的方式是整夜不睡,目的是为了阻止三尸上报个人的过错,以期避免祸患的发生。在道教信仰中,人体内被认为存在着三个名为“彭”的尸体,分别位于头部(上尸)、腹部(中尸)和脚部(下尸)。据信,这三个尸体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并且记录着人们的过错行为。每当申时(庚申日)到来时,这些尸体会向天上的司命神汇报人们的罪过,揭发人的恶行。

当连续守庚申三次时,三尸神会感到恐惧;而连续守庚申七次,则三尸将完全消失。守庚申活动不仅在道教徒中广为流行,也在士人阶层中盛行。唐朝的诗歌中经常描绘守庚申的修行场景和主题。例如,权德舆的《与道者同守庚申》中描述了整夜阅读仙经的情景,周贺的《赠道人》则描绘了夜晚守护庚申的景象。在“庚申日彻夕不眠”的行为就是守庚申行为。

反对

在唐朝晚期,出现了一些朝廷士人对于守庚申修行的持反对态度。这些士人开始对守庚申这种修行实践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举例来说,道士程紫霄表示,即使不守庚申,人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并对道教思想的混杂来源提出了批评,开始反思早期纬书中关于修真观念的内容。这种类似的反对态度体现了一部分人对于守庚申的修行方法和信仰背景的疑虑,并对传统信仰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后续演变

在明清时期,受到民间教派的影响和演变,江浙的庚申会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民间创作了独特的《庚申宝卷》。这部宝卷讲述了一个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描绘了南京市城外太平村的张士昌及其家人的遭遇。故事中,张士昌为了救济灾民私自动用国库,结果引来皇帝的愤怒,导致家破人亡。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张士昌的大女儿宝珠和次女秀英。宝珠贪图家财,而秀英只得在墓地修行。秀英在饥荒中向姐姐借食物,但宝珠却拒绝并赶走了妹妹。秀英坚持修行,感动了天命,而宝珠因为作恶而招致灾祸,家中发生了火灾。最终,秀英得到观音菩萨的拯救,飞升成仙。现今所见的《庚申宝卷》版本大多出自清代中后期,推测这个故事很可能是为了满足庚申会的娱乐性需求而由宣卷艺人编写的故事文本,用以替代传统庚申会中相对单调的经典诵读。这也表明庚申会从佛教和道教传统中发展出了自发性的民间集会活动。

江南地区,人们在佛教和道教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修行观念和仪式。其中,清代中后期的庚申会展示了庚申信仰的丰富多样性,苏州戏曲博物馆所收藏的《庚申偈》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庚申偈》被分为五个部分,配合整夜的五个时段进行唱诵。首先,第一部分描述了庚申会的庆祝活动,借用了佛教塔建设的叙事元素来凸显庚申会的意义。其次,第二部分讲述了仙桥的象征意义,原本仙桥是江南天师道进行亡者超度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庚申会中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此外,庚申会还包括在四个时段唱诵的"十报恩"俗曲,旨在调和佛教出家修行和儒家孝道之间的冲突。

民间信仰

古代

守庚申活动作为一种在道教中应用的手段,用以吸引和教化信众,在清代仍然保持着广泛的民众基础。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日本僧人圆仁的记录,人们在庚申夜不眠的情景与本国正月庚申之夜的庆典活动相似,这表明唐朝扬州市地区盛行着守庚申的风俗。另外,《清碑类钞》中提到福建人热衷于守庚申,尤其是女性更加虔诚信仰。这说明在清代,守庚申的传统仍然在女性群体中得以传承和传播。此外,明清时期的民间教派活动非常活跃,常常采用夜晚聚会、天亮散去的组织形式。守庚申活动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民间教派重要的聚会手段和掩饰方式之一。

海外

庚申信仰在中国不仅广泛传播,还扩展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并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守庚申习俗。在日本平安时代的皇宫中,守庚申的做法包括赋诗、作文、下棋、饮酒、音乐伴奏等活动,一直持续到天明。日本的守庚申习俗也与佛教相融合,被称为"庚申待",即在庚申之夜祭祀青面金刚等佛神,整夜不眠。这种习俗在日本非常普遍,至今仍然是重要的民俗之一。因庚申信仰而衍生出的庚申堂、庚申塔、庚申冢、庚申画等相关事物在日本仍然随处可见。

庚申信仰也传入朝鲜半岛,并一度成为该地区的国家风俗。例如在李朝时期,皇室会举行庚申宴会,每年的最后一个庚申日,男女共聚,高奏音乐,宾客们赋诗、进行赌博和游戏,并彻夜饮酒。守庚申的目的是为了消灾避祸。

中国

自20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的守庚申习俗似乎逐渐衰退,例如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也不再进行守庚申。窪德忠先生的观点得到了广泛学术界的认同,如今在中国本土,守庚申的信仰和习俗似乎已经消失。但在中国浙江省天台县临海市嘉善县以及江苏省靖江市等地,仍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抄念《庚申经》和组织庚申会等。此外浙江和江苏两省的其他地方也有守庚申活动的遗存。

后世评价

在传统社会中,采用割股疗亲、使用奇特的药材如天灵盖、肝、鳗鱼入药,以及进行解注瓶、写解注文、作醮事、守庚申等朴素的心理疗法来治疗疾病,其效果并不如人们所期望。这些疗法如今被现代社会视为不合理的做法。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些疗法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疾病的特殊理解和观念。从汉朝延续至宋朝,人们普遍认为疾病最初是由尸气传播引起的。随着与道教三尸神理论的融合和相互改造,这一观念逐渐演变为认为疾病是由具有魂灵属性的尸虫进入人体所致。这种观念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并持续至近代。然而,随着西方结核分枝杆菌病因观的出现,这种观念被打破了。

在否定上述传统疗法的疗效时,应该理解这些疗法是传统社会对于难以理解和治愈的传染病所做出的特殊选择。无论是东汉时期的解注文,还是南宋时期天正心派仪式在治疗传染病中的广泛运用,都是试图通过超自然力量来对抗疾病的尝试。这些疗法为传染病治疗笼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同时也展现了传统社会面对传染病时的无助和无奈的心态。

参考资料

江浙民间的《庚申经》与庚申会.知网空间.2023-07-05

守庚申视角下的佛道融合.中国知网.2023-07-05

《宗教学研究》 1983年02期.知网空间.2023-07-05

汉宋间“传尸”病研究.知网空间.2023-07-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