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03:20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为生物系,是1958年安徽大学重建时最早设立的 5 个系科之一。学院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等五个本科专业以及生物统计专业方向,其中生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生物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建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院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合作。承办了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邀请了1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20余名中科院院士及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做学术交流。

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基本任务,先后与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金种子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教学规模

师资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72 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8 人,30 位具有博士学位。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近1000名,硕士研究生 273 名,博士研究生 6 名。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遴选为教育部骨干教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6人次,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为主体,年龄层次、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术机构

学院设有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环境与生物技术科学研究所、新药研究开发中心、魔芋研究开发中心四个科研机构;于2010年开始出于总体规划及应当今时代需求和发展考虑,学校将环境科学系分出,单独成立了安徽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有《生物资源与环境》“211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生态学博士点、生物学一级硕士点(含十二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学院还设有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专业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生态经济技术研究中心。

本科教育

生物科学

(本科,按“生物科学类”招生,一年半后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生物学基础性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和现代生物学实验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医药、卫生、食品、环保、农林、园艺、自然保护区等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科学

(生物统计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生物学理论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生物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药学等生物学相关领域理论背景,能熟练地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进行生物学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事生物制药、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事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数据分析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普通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生物制药、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事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

(本科,按“生物科学类”招生,一年半后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命科学扎实的基础知识、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环保、农林、园艺等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工程

(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事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按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等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模式

“2+2英才班”联合培养:第五学期末从生物科学专业择优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六到八学期到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合作单位继续学习并接受科研训练,完成毕业论文。

“3+1”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在第四学年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训练、完成毕业设计,或在校内各实验室完成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研究。

研究生教育

生物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包括如下二级学科专业:

1、微生物学

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及单细胞藻类等)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学等领域的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及微生物资源利用等。

2、细胞生物学

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发育、衰老,以及各种细胞器及信号传递途径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和细胞工程等。

3、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主要研究方向为糖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着重开展生物大分子和活性小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以及机理研究。

4、生物工程学(专业硕士)

是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在医药、农业、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开发利用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为人类服务。生物工程专业硕士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生命科 学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研究生物工程领域国内发展和国际动态,独立解决生物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的工程管理和工艺改进的,同时具有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产、监控一整套过程的应用能力。

生态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专业秉承学院动、植物学厚重的学术传统,立足安徽省的物种资源特色与优势,研究领域涵盖分子生态学;濒危动、植物保护遗传学;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灵长目鲸目的行为生态学;入侵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与资源生物学等。

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

2. 具有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3. 掌握坚实的生物学或生态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了解生物学发展前沿,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及独立开展专门技术应用的能力,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开发和生物(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身心健康。

4.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学或生态学理论基础,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学科及发展动向。能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或成为高质量的博士生生源。

二、学科专业

1.微生物学

2.细胞生物学

3.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4.生态学

5.生物工程(专业硕士)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特殊性情况可提前或延迟毕业,提前毕业须经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硕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体现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由同一专业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导师组成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按培养方案规定的环节完成培养过程,达到相应的培养要求方可毕业和申请学位。

五、培养环节

1、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一般进行1学年的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7学分)、学科通用课(8学分)、专业与选修课(15学分)及补修课。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课。

2、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通过较系统地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充分了解该课题背景和现状,写出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提交文献综述(1学分);同时就所选题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对课题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可行性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经认可后继续进行课题研究(1学分)。

3、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1学分)。研究生须提交中期考核报告,内容包括课程完成情况、选题概况、已经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导师和导师组针对研究生中期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与解决方案。

4、实践环节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进行必要和足够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8学分),如助研工作、助教工作、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

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或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生独立完成。论文应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反映出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全面的训练、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和优良的学风(9学分)。

六、毕业和学位申请

硕士研究生要求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完成总学分和毕业论文答辩合格即可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必须达到校研究生院和学院有关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要求。

博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度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

3.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才。

二、学科和研究方向

生态学一级学科:

1.微生物生态方向

2.分子生态方向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可延期一至二年,延期阶段的住宿及助研津贴按学校规定执行。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培养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科研适应能力为主。提倡和鼓励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开辟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要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以及和社会的联系,以开拓博士生的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在符合本学科培养方案具体要求的同时,充分发研究生个人才能和特长,对其课程,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科研等方面予以不同的安排。

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发挥集体力量,并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列入学科建设规划。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的第一负责人,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五、培养环节

1、课程学习

博士研究生一般进行半学年的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6学分)、专业课(6学分)、及补修课。专业课由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课程组进行授课。对于缺乏专业前修课的博士研究生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相关课程。

2、论文开题

博士研究生修满课程学分后,须通过阅读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掌握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博士研究生一般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期末提交文献综述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

3、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期末进行(1学分)。研究生须提交中期考核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概况、进展情况、已经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导师和导师组针对研究生中期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

4、实践环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进行必要和足够的科学实验和学术活动(8学分),如助教工作、助研工作、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研究生所在学科领域做出的创造性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备了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9学分)。

六、毕业和学位申请

博士研究生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完成总学分和毕业论文答辩合格即可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必须达到校研究生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有关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要求。

科研项目

短尾猴繁殖策略及其成功度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12 2000-2002

淮河重大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国家攀登计划(科技部) 15 2000-2002

丹皮多糖降血糖作用机理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0-2002

短尾猴繁殖策略与保护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0-2002

中国蓼科花粉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0-2002

淮河流域软体动物门稳定同位素与水污染变化及转移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19 2001-2003

魔芋资源评价及引种驯化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10 2001-2003

白魔芋花魔芋种质复壮及工厂化育苗研究 国家科技部攻关课题 30 2001-2003

魔芋土著种驯化与栽培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10 2001-2003

耐热碱性磷酸酶热稳定性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1-2003

魔芋资源中有效成分分离提取及综合应用 国家教育部重点基金 15 2001-2003

魔芋粉与飞粉改性-新型印花糊料合成研究 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基金 10 2001-2003

魔芋属植物引种驯化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6 2001-2003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4 2001-2003

血糖宁项目前期研究 企业委托 10 2001-2003

丹皮多糖胶囊的前期研究 企业委托 4.1 2001-2003

降血糖新药-血糖宁胶囊 安徽省“十五”重大专项 25 2001-2003

草浆造纸黑液的生物强化技术 安徽省“十五”攻关 10 2001-2003

高效脱木素生物反应器在造纸黑液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1-2002

Armillaria sp多糖抗衰老和抗突变作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1-2002

高效脱色真菌的选育及其用于染料废水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短尾猴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藻蓝蛋白中具有光动力效应的色素肽的分离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拟糖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育功能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短尾猴行为生态的分子遗传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7 2003.1-2003.12

天然多糖的糖链结构与其降血糖功能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7 2003.1-2003.12

安徽省酸雨控制区大气环境污染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建立 安徽省科技厅 3 2003-2005

真菌漆酶的固定化及其在造纸废水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5.5 2003-2005

远志皂苷抗痴呆的作用机理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3-2004

Armillaria Mellea菌体糖配位化合物降血脂血糖作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3-2004

中药有效成分对α-葡萄糖酶活性影响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3-2004

中国壁虎类蜥蜴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3-2004

现代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3-2004

细胞培养法从葶子中提取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 1 2003-2004

降血糖新药-血糖宁胶囊临床前期研究 企业委托 50 2003-2005

蜜环菌系列产品中试合作 企业委托 30 2003-2005

Domonance style and kin bias among Tibetan Macaques 美国Leacky基金会 17 2002-2005

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

张部昌教授:生物化学

陈 勤教授:细胞生物学

荚 荣教授:微生物学

周忠泽教授:基础生物学实验

周立志教授:生态学

李进华教授:动物生物学

省级精品课程

李进华教授:动物生物学

周忠泽教授:基础生物学实验学

周立志教授:生态学

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生物工程专业硕士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

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微生物与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构设置

院行政

院长:刘大海

副院长:尹若春

副院长:张敏

副院长:陈彦

党政委

书记:王景峰

副书记:曹义宏

办公室主任(党委秘书):陈恩刚

工会主席:方杰

教学机构

生物科学系

系主任:韩德民

生物技术系

系主任:余嗣明

生物工程系

系主任:张书祥

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主任:李能树

学术组织

教授委员会主任:荚荣

教学委员会主任:尹若春

学位委员会主任:张敏

参考资料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1-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