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学 :以“实体达用”为宗旨的学说

更新时间:2023-10-26 12:05

实学是一门以“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是中原地区儒家思想的发展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变的关键环节。实学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同一时期的不同学派也有各自的解释。实学的核心特征在于强调实际效用,关注时代的重大问题,致力于将学术应用于治理国家和社会。

历史背景

实学最初由北宋程颐提出,随着时间推移,宋元明清时期的众多学者继续使用并发展了这一概念。实学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北宋至明中叶的萌芽与发展阶段,明中叶至清代乾嘉时期的鼎盛阶段,以及爱新觉罗·旻宁至光绪年间的转型与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实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且在应对时代挑战时不断演变。

主要流派与核心

实学包含多个层面的意义,涵盖了元气实体哲学、道德实践之学、心性实学、经世实学、实测实学、考据实学和启蒙实学等多个分支。其中,经世实学是实学的主流和核心,强调“经世致用”,涉及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建议。实体哲学与道德实践之学提供了实学的哲学基础,而心性实学则探讨了儒学的内在维度。实测实学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而考据实学则是实学在经学领域的体现。启蒙实学则体现了实学在社会政治和哲学文艺领域的现代转向。

国际交流与研究

实学不仅在中国繁荣发展,也在日本、韩国等地传播开来,成为了国际性的学术领域。各国均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如日本的东亚实学研究会和韩国的实学学会。这些学术团体定期举办国际会议,推动了东亚实学的研究合作。

当代发展

当代中国实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研究者的数量减少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实学研究会提出了构建“新实学”的理论构想,旨在发扬儒学的经世理念,服务于现代社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