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镇 :江西赣州石城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03:33

屏山镇位于石城县境内西南与县城接壤,镇政府驻地离县城11公里,东连珠坑乡,南与横江镇龙岗乡大由乡相接,西邻宁都县固村镇,北靠琴江镇琴江河自北向南贯穿境内。地形狭长,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11公里,总面积119.58平方千米,辖12个村,1个居委会,208个村民小组,338个自然村,总人口3.7万人。“石吉高速、206国道、356国道”穿境而过,因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捷交通路网,使其成为石城县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之一。

历史沿革

以驻地屏山圩命名。解放前为屏山乡。解放初属屏山区(三区),1958年设屏山公社。

1960年分为屏山县、亨田、新坊三个公社,

1965年合并为屏山公社。

1984年机构改革,屏山公社改为屏山乡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1989年3月,上级批准屏山乡改为镇建制,称屏山镇,辖区范围不变。1990年5月,经县政府批准,坳头村更名为万盛村。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35102:~001屏山居委会 ~200屏山村 ~201长江村 ~202胜利村 ~203山下村 ~204万盛村 ~205新坊村 ~206罗陂村 ~207新富村 ~208长溪村 ~209河东村 ~210亨田村 ~211页背村

至2014年,全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208个村民小组,338个自然村。

屏山村

位于屏山镇中部,地处琴江河西岸,地势较平坦。以驻地屏山圩命名。2003年共有25个村民小组,1070户,4624人。耕地总面积2201.95亩,其中水地1757.95亩,旱地444亩。山地总面积4800亩。1984年改为屏山村。1999年修建了屏山县至燕首水泥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2000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西环路水泥街。2002年,在西环路西边建成总面积6800平方米的屏山贸易城。

长江村

位于屏山镇东北部,在琴江东岸。东部山岗起伏,沿河一带地势低平。东邻琴江镇江背村,南毗珠坑乡竹溪村,西连胜利村,北接琴江镇花园村,现206国道直贯全村。2003年共有19个村民小组,729户,3199人。耕地总面积1884亩,其中水地1476亩,旱地408亩。山地总面积9650亩,森林覆盖率达71%。水域面积31.5亩。1984年改为长江村。长江村中心祠堂后有一香樟木,距今约400年,主干直径约2米,高约25米,是长江镇村之树。2006年,开始兴建长江大桥并大规模整体推进长江新村点建设,建成3.5公里“目”环村公路及功能齐全的花台小区。口陂温泉,位于村东一公里处。喷水处水温高达53℃,潭内水温因受此影响也达到24℃左右。每年冬春季节,每天到此温泉浴者50人以上。

胜利村

位于屏山镇东北部,在琴江西岸。地势北高南低,中部石山耸立,四周山岗连绵。村部驻寨脚下,距县城12 公里,距屏山圩4公里。燕屏公路从东至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东邻长江村,南与珠坑乡的长坑里及该镇的山下村交界,西毗新坊村,北连琴江镇花园村的建坑里公排。2003年共有10个村民小组,382户,1399人。耕地总面积1174亩,其中水地994亩,旱地180亩,属红壤,砂质土,肥力中等。林地面积7600亩。胜利人勤劳俭朴,勇于创新。迳里的陈细毛用心学习西瓜栽培技术,采取地膜履盖法,产量明显增加,且比传统方法提早20天上市,经济效益猛增,如今屏山镇的瓜农全部采用此法。在东风组李凤熙、李凤梧的带领下,胜利村从1989年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反季节蔬菜),很快名闻全县,现胜利已成为石城县的蔬菜生产基地。

山下村

位于屏山镇东部,在琴江东岸,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以村部驻地洋滩(距屏山圩2公里)坐落在山脚下命名。东与珠坑乡长坑小组、长江村官桥头小组、胜利村吊机石紧,南与珠坑乡乌石头村、河东村干头陂相邻,西北面临琴江河。2003年共有10个村民小组,308户,1162人。耕地总面积945亩,其中水地779亩,旱地166亩。山地总面积378.2亩,森林覆盖率达63.2%。水域面积649亩。民国时期属屏山保联(乡),共和国初期属屏山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山下大队,1984年改为山下村。

万盛村

地处屏山镇北部,东北山岗连绵,西南较低。村部驻坳头,距屏山圩2.8公里。2003年共有18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457户,2150人。耕地总面积2007亩,其中水地1847亩,旱地160亩。山地面积3750亩。1990年5月21日改为万盛村。由于水利实施条件差,1986年秋季50%的农田减收,2003年则有60%的农田减收或无收,比2002少收80000多斤粮食。近年来,全村调整产业结构,除了以粮食为主外,大力发展烤烟生产,近年年均种植烤烟200亩,平均亩产250斤,总收入达250000元;2006年,万盛村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改善灌溉条件。

新坊村

位于屏山镇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村部驻亭子下,距屏山圩2.2公里。东连胜利村,南邻屏山村,西接罗陂村,北毗万盛村。2003年共有14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村,584户,2545人。耕地总面积1684亩,其中水地1530亩,旱地154亩。林地总面积1180亩,其中果业基地210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共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新坊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新坊大队,1961年属新坊公社, 1963年桐坪大队并入,1965年属屏山公社,1984年改为新坊村。

罗陂村

位于屏山镇西北部,西北山岗连绵,东南地势稍低。村部驻大石咀,距屏山圩4公里。东连新坊村,南接新富村,西毗宁都县固村镇里村村,北*固村镇中村。2003年共有14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533户,2182人。耕地总面积1646.4亩,其中水地1576.4亩,旱地70亩。水产养殖面积70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共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罗陂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罗陂大队,1961年属新坊公社,1965年改属屏山公社,1984年改为罗陂村

新富村

位于屏山镇西北部,以自然村新屋下和富头村的头一个字命名,1984年改为新富村。东、西、北部多小山,中、南部较低,宁石公路由本村中部贯穿而过。村部驻湖里(村前塅田平阔似湖,故名),距屏山圩2公里。2003年共有14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519户,2500人。全村森林面积占70%。耕地总面积1872亩,其中水地1686亩,旱地186亩。

长溪村

位于屏山镇南部,在琴江东岸,地势平坦。村部驻长溪,距屏山圩3公里。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二年(945),赖滔从近村灌头陂迁此。原河旁盛长实心竹,名实竹坝。建祠后,因村临琴江改名长溪。东连河东村狮驼,南接亨田村操场里,西临琴江,北靠山下村老屋里。2003年共有21个村小组,867户,3245人。耕地总面积1983.5亩,山地总面积3600余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共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长溪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长溪大队,1961年属亨田公社,1965年属屏山公社。1961年分设上村大队,1964年上村大队又并入,1984年改为长溪村。长溪村红叶的一直不为人所知,原因就是这里交通不便,极少有游客前来,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每到深秋,村庄前后有二百多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村内还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村里很安静。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路,引着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脉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的雕刻也会令你叹为观止。

河东村

位于屏山镇南部,于1951年3月建村。处在琴江河东岸,红石寨西南端。东邻横江秋溪村,南接秋口,西毗亨田村,北临琴江河。2003年共有23个村民小组,3250人。耕地总面积1860亩,人均耕地不足0.6亩,95%的农田高出琴江河3~5米,故水利条件差。山地面积6837余亩,2003年被列入国家公益林基地。红石寨,曾是连接赣南闽西的白色据点。中国工农红军曾攻陷过此地,把赣闽根据地连成一片。此处还很有参观价值。村内交通便利,06年开始建设松山背新村点。

亨田村

位于屏山镇南部,在琴江西岸,地处丘陵,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距屏山圩5公里。东毗河东村,南邻龙岗新南村和大由水南村,西接页背村,北毗长溪村。屏由公路从村中心穿过。2003年共有18个村民小组,610户,2953人。自然村紧紧相连,人口密集。耕地总面积1609亩,水地1100亩,旱地509亩。山地面积900余亩。2003年秋口村并入。2003年,省四川省民政厅挂点扶持亨田,完善亨田公路、水利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

页背村

位于屏山镇西南部,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原名邺背,后写成页背。村部驻地禾塘背(村内多禾场,即晒谷场,故名,后误写成禾塘),距屏山圩5公里。东接长溪村、亨田村,南毗大由乡水南村,西连宁都固村的高寨子,北邻新富村。2003年共有28个自然村,21个村小组,545户, 2057人。耕地总面积约2148亩,山地总面积约12053亩,水域总面积约2300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共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页背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页背大队,1961年属亨田公社,1965年属屏山公社,1984年改为页背村。

人口规模

2014年,全镇总户数11885户,总人口36799人。全镇共有70余种姓氏,主要的姓氏有陈、赖、黄三姓,陈姓占总人口的34%,赖姓占总人口的31.4%,黄姓占总人口的21%。

地理环境

屏山县镇境内土壤划分为4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25个土种,水稻土为屏山主要耕作土壤。全镇耕地总面积1356.53公顷,占总面积的11.34%;山地9487.2公顷,占总面积的79.34%;水域面积119.07公顷,占总面积的1%;其他995.2公顷,占总面积的8.32%。境内主要矿产有页背村石咀头的磷矿、功塘箭鼓岭的钨矿,欺子岭的铁矿,但都含量较少,没有开采价值。

屏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润湿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温和润湿,无霜期长。由于受季风和在陆性气候的交替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冷暖交往频繁,春夏之交阴雨霏霏,夏季降水集中,伏秋期间太阳辐射量大增,时有干旱发生,秋季时有寒露风出现,冬季不严寒,但亦有霜冻发生,部分年度会下雪。四季日照充足,夏季最多,为683.3小时,秋季次之,冬季最少,为351.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8~19℃之间,最热7月,平均气温28.8℃,最冷1月,平均气温7.2℃;镇境内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之间,冰冻期多为1~2月份,最长有霜日数为33天,最短的只有3天。

经济发展

1998年以来,大力实施“产业立镇、商贸富镇、个私强镇、名人兴镇”五大战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圩镇面貌焕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200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2002年又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

屏山镇为农业区域,以种植业为主,兼营畜牧渔业,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兼种大豆、红薯、花生、油菜等作物,白莲、烤烟为该镇产业支柱。2014年,水稻种植面积35155亩,水果种植面积6300亩,蔬菜种植面积2894亩,渔业养殖面积8065亩,烟叶种植面积2600亩,收购烟叶72万斤。有镇办企业86户,户办企业441户,固定资金4316.7万元。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4208元。

重点发展了烤烟、白莲、果业、水产、反季节蔬菜等五大特色产业。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690万元,其中烟叶产值142万元,白莲镇产值240万元,水果产值210万元,水产收入300万元,大棚蔬菜产值149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123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0元,比1998年增加150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680万元,其中集体企业313.6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44.8万元,比1998年增长23%。

2002年,开发了秋口大岩里风景旅游区、河东红石寨旅游区,游客洛绎不绝;同时还准备引资开发屏山狮子岭休闲旅游区于一体场所,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2003年,耕地面积19720亩,占总面积的11.6%;山地142308亩,占总面积的83.8%;水域面积1786亩(其中放养面积1563亩),占总面积的1.1%;其他5986亩,占总面积的3.5%。境内河流密布,便利灌溉,以种植水稻、白莲、烟草为主,盛产番秋花生、蜜枣、桃李,是石城县的水果之乡。近年来,随着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涌现出长江芋头、胜利反季节蔬菜、屏山仙人掌、长溪蜜枣、河东番秋花生、亨田油茶、页背脐橙等特产产业。其中页背脐橙在石城首届脐橙评比大赛中获脐橙王称号。河东番秋花生口味独特,成为县城馈赠佳品。

社会事业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2所,自古文人墨客人才辈出、享有“文化之乡”、“书法艺术之乡”的盛名。有光荣敬老院1所,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院分院2所。镇内安装了857只调频广播,信号覆盖率达95%、有线电视频道25个。该镇圩镇市场繁荣,有占地3400平方米的屏山贸易城,是该镇的商贸文化中心,集商贸和居住于一体,两天一圩,周围乡镇县城商人近万人云集于此,农村小集镇建设如火如荼,亨田、长溪、官桥等小集镇已初具规模,尤其是亨田村的农村社区正在试点建设之中。

2014年,全镇有9所小学,59个班级,2028名学生,130名教师。屏山初中有18个班,980名学生,72名教职工。

筹资430万元修通了屏山县至燕首水泥公路,全长8.91公里;筹资55万元,修通了桐树坑至万盛、新坊两条村级水泥公路,全长5.4公里。同时还利用石城县慈善会屏山镇慈善分会共激活民间资金50多万元,修建了长溪大坝大桥;硬化了秋口至大岩里、屏山圩镇江背至屏山中学,屏山卫生院至茶树岗等总长3.6公里的街道公路。引资50多万元兴建了日产汽车公司千吨的自来水厂,新修水渠5条总长3000多米,恢复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30亩,投资170多万元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工程,降低了农村电价,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开通了电话和移动、联通通信网洛;全面实现了村组通电话工程。引资230万元兴建全长1000米、宽30米的西环路,大大地改善了老圩镇交通拥挤的状况;引资400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的屏山贸易城;使屏山圩镇贸易场所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新增圩镇面积5000平方米。同时还争取资金25万余元,新建了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屏山烟叶收购站,为做大做优烟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到2002年,全镇架设有线电视专线56公里,发展有线电视终端用户1900多户;调频广播用户900多户,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筹资或引资200多万元,改善中小学危房6000多平方米,使广大师生教学有了安全感。

2009年建立了自主点、省扶点、精品点“三点”同调度、梯次同推进机制,实行了挂点单位、干部力量、项目资金向省扶点“三集中”的扶持机制,得到县里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11个省扶点均高标准通过上级验收,长江新村被评为全市和谐文明社区,长溪村被评为全市特色文化新村。突出了产业培植,河东翻秋花生、罗陂新富烟草产业、亨田油茶、长溪蜜枣、长江胜利大棚(地膜)蔬菜等“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初现规模,全面完成了上年度烟叶生产收购任务,超额完成了烟草面积落实的承诺数,油茶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县先进乡镇;突出了绿色生态建设,沼气池建设完成120余座,比例位居全县前列,“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多次迎接省市领导检查视察,并被评为全县先进;我镇造林绿化工作,山下部分已完成2100余亩,是县下达任务的二倍,山上部分也已全部完成山林权属流转,大户造林工作已基本完成,特别是克服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等困难,按时完成了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沿线山场、耕地的租赁流转绿化工作。

长远谋划,科学布局,“一体二翼”发展框架有突破。一是 以圩镇为“一体”的中心点布局。继续实施“西扩北进”,按照“整片规划、分期出让、逐步实施”的思路,高标准规划了商贸新区,当年完成了商贸新区1万平米的征地、报批和一期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顺利完成了100万元的圩镇供水工程,解决了群众多年梦寐以求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50余万元的圩镇硬化、绿化、亮化和排水沟系改造工程,投资近100万元新建了镇文化活动中心、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并开始筹建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二是以长江为“一翼”的北点布局。对接高速公路连接线规划建设屏山县特色创业园,现已完成100余亩的土地征用及土地平整工作,全面完成了九寨温泉景区开发二期征地及迁坟工作,并着手打造长江官厅、上安等特色新村。三是以山西省为”“一翼”的南点布局。以河东至丹阳旅游公路为纽带,对接瑞金市红色旅游,补充赣江原生态旅游,着力夯实红石寨旅游开发基础,启动建设了红石寨红枫林带和旅游生态路,筹资完成了红石寨旅游路路基工程,整村连片推进景区周边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注册开发了红石寨牌翻秋花生等特色农产品。

强化“人人讲稳定、天天零开始”的理念,建立了矛盾纠纷“双线”排查调处机制,执行了“责任追究制”、“责任倒查制”、“一票否决制”、“领导包案制”、“动态销号制”,化解处理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尽管屏山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社情民意较复杂,高速公路建设、九寨温泉景区开发、创业园等重点工程涉及的征地补偿、拆迁安置、迁坟工作任务繁重、利益矛盾尖锐,但通过上下努力,顺利完成了阶段任务,基本实现了“八无”目标,确保了“一条底线”和社会稳定。

按照“现官多办实事,旧官不留包袱”的理念,积极争资争项,努力激活民间资金,克服困难,全力推进基础实施建设。投资260余万元的“农村初中工程”已全面竣工,投资85万元的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当年交付使用,中心小学宿舍楼建设项目已完成征地工作,全镇09年度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被评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据统计,一年来,全镇累计投入水利、公路、桥梁、圩镇建设等公共实施项目资金达1100余万元。

一是铁心硬手,内外齐攻,抓实计划生育工作,全年落实“四术”372例,其中结扎155例,二女户结扎6例,上环211例,通过法院非诉执行7例,并代表县里迎接市计生委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专项检查考核顺利达标过关。二是关注民生,认真落实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扶贫济困等民生工程,全面完成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任务,积极开展了“保学控辍”工作和“光明。微笑”工程。三是多形式引导民风、塑造乡风,打造文化之乡品牌。挖掘利用屏山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了我为新农村建设献良策、文明信用户评比、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祖国颂”农民书画展、老年人运动会、首届农民迎新春文艺汇演、农民灯彩汇演,设立了农家书屋、农民文化活动室等,在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多个单项第一的好成绩,在全县首届灯彩汇演中荣获三等奖和音乐创作奖。另外,我镇在09年度的农业经济普查工作中被评为全省先进,年内引进并签约三产项目一个,工业项目230余万元,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招工及技能培训任务。

风土人情

屏山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创作有一定成就,有雕塑、灯彩的风俗。仍有浓厚的书画氛围。屏山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境内多山,特别是东北部群山挺立,山高一般500米左右,其中河东村红石寨已成为红色旅游景点。亨田村境内有一滴水岩寺庙,设施齐全,每逢节假,来往者甚多。长江村的迳口陂有温泉一处,名九寨温泉,水温达50摄氏度,富含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