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 :中国八大戏曲之一

更新时间:2022-11-08 00:44

吕剧,原名是坐腔扬琴或化妆扬琴,有“驴戏”、“捋戏”、“闾戏”等名称,截至1944年《双寻夫》的刊载才最终定名吕剧。吕剧发源于山东省博兴县,是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结合了民间花鼓、小曲、腔等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山东省和江苏省、安徽省部分地区。

吕剧属于乡村艺术,1880年光绪六年时,由民间艺人孙中新等人开始进行演绎,主要演绎民间生活,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唱词多为民间用语,伴奏乐器多用坠胡、二胡和三弦,曲调风格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唱曲牌为辅,逐渐形成了【四平】、【二板】、【流水】、【娃娃腔】等基本板式和【叠断桥】、【莲花落】等30多个曲牌,其演出剧目将近300个,代表人物有孙中新、时殿元等人,代表剧目有《王小赶脚》《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等作品。

2008年6月,博兴县吕剧团被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单位,负责吕剧的保护、发展和传承等工作。

名称由来

1915年前后,山东省广饶县(现山东省东营区),相传老艺人时殿元曾用纸制成毛驴的样子,然后自己加以化妆演绎了《王小赶脚》,受到了民众的追捧喜爱,于是便将此戏称为“驴戏”,后来由于人们觉得名称欠雅,遂改名为吕戏。

1923年,“驴戏”开始在济南市府中进行演绎,当地人只听闻这叫“驴戏”,并且该戏剧其主要剧目名为《吕洞宾打药》,因为名字为“吕”打头,久而久之观众就将其称为吕戏。

吕剧的吕字原本是“闾”,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简化为“吕”,便成为吕戏。

早年间的琴书多为两口子搭档演译,并且其主要内容是以男女之爱为主,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

吕戏的旧称为“捋戏”,此说法来源有二。一是,由于演绎时主要伴奏为坠琴,主要是依靠手指上下捋动来完成,因此得名“捋戏”,后来由于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种,总称为“六吕”,因此更名为吕。另一说法是,民间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是捋着蔓子捋到底,便称为“捋戏”,由因“捋”同“吕”同音,便称为吕戏。

历史沿革

起源

根据杨淑桐在《吕剧源流新探》一文中记载,1880年左右,由博兴县孙中新创始。作为民间艺人的孙中新联合刘峦峰等多位唱曲艺人,将《后娘打孩子》《审青杨》等带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按照人物角色进行分配化妆演出,完成了《三打四劝》《看瓜园》等多部作品。最初的伴奏乐器为四根弦,后来加入了扬琴。1890年时,吕剧由唱单出小戏发展到了以小说为底本的连台戏,并且开始尝试加入京剧和棒子剧种中的打击乐。

1887年左右,时殿元曾到被称为“戏窝子”的菏泽市学习琴书,1893年,时殿元与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起初在广饶县博兴县、惠民一带,后来经常活动在淄博市潍坊市胶东半岛一带。1900年,时殿元与艺人们进行了山东琴书王小赶脚》的演出,此次改变突破了山东琴书原有的表现形式,虽然还是运用了原有的曲牌体为主的曲调形式,但已经初步具备了戏曲的艺术特征,完成了由山东琴书说唱形式到化妆演出的表演形式的转化。

根据刘延祥在《胶东蹦蹦戏音乐研究》中发现,吕剧是于1894年胶东翁老明创始的,翁老明是胶东著名扬琴曲目剧作家。他在扬琴演唱的过程中开始考虑将扬琴的曲艺形式改为演出。翁老明在自己编写的《三打四劝》中》进行首次演出,开辟了男女角色和文武场分工的先河。在1894年,在登州府内进行了公演,为扬琴开拓了新的演出形式。

发展

逐渐成熟

1918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戏班进入济南市,吕剧便不断开始了创新发展。在此期间,吕剧除了最初演唱的小戏以外,还进行了连台本《温凉盏》《五女兴唐》等作品的演绎,并且根据人们的喜好编排了《啼笑因缘》《似水流年》等现代时装戏。唱腔上除了“四平”开始有了快慢节奏之分外,还在“四平”和“二板”的基础上,新加入了“二板散板”等板式,使得板腔体音乐形式逐渐成熟。戏班为了适应济南观众的喜好,逐渐将舞台语言更换为济南官话,伴奏上还加入了笙、笛、唢呐、低音二胡等乐器。在这一时期,吕剧已经成为一个成熟成体系的剧种,并且拥有了自身的影响力,虽然其发展受到了战乱的影响,但依旧产出了几位著名艺人,代表人物有薛金田李同庆、于廷臣等。

新中国成立后

1955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人民政府组建了博兴县人民吕剧团,1958年,经过上调将该团正式定名为惠民专区吕剧团(即现滨州市吕剧团),同年7月,博兴县政府作为吕剧起源县,将刘官村、马家村、夹河村一带命名为吕艺乡。吕剧在文革的背景下,随着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的涌入使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将吕剧正式定名为吕戏,使其成为了山东省的省剧。在吕剧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导演制,用舞台场面调度的手法对吕剧进行了升级,然后将唱词和唱腔都加以固定,使得吕剧摆脱了没有章法的随意发挥。随后文艺工作者又借鉴了京剧的内容,将原有的“四平”“二板”不断变体,进而丰富了吕剧的板式,打造出了《李二嫂改嫁》《逼婚记》《姊妹易嫁》等剧目,吕剧也因此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新兴剧种,并在多省设有剧团。2002年,博兴县吕剧团正式成立。

艺术特色

角色行当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诸行。小生多扮演剧中年轻公子、儒生,以念唱为主,唱腔讲究情绪变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当》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汉喜等人物;老生饰演的角色多戴黑三,故又称须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为剧中正派人物,表演稳重大方,要求唱腔浑厚,注重褶片、袍带、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赞》中的杨延昭、《玉清楼》中的宋江;娃娃生为扮演戏中的儿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须具备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挂帅》中的杨文广等;武生系扮演剧中的武士、侠客一类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枪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武旦、老旦等类。青衣,扮演成年妇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畅、字正腔圆、清亮细腻,并具水袖、圆场功夫,表演时情感充沛。如《小姑贤》中的李荣花、《井边会》中的蓝瑞莲等;吕剧花旦,扮演活泼热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润,吐字清晰、身段灵活娇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张素花、《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等;闺门旦,扮演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或贫苦人家有教养的妙龄少女。道白注重声韵,唱腔委婉缠绵,形体端庄,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记》中的洪美蓉等;彩旦,又称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妇女,其表演动作及台词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贤》中的刁氏、《龙凤面》中的后娘等;武旦,扮演剧中有武艺的女子,要求身段轻捷灵活。如《打瓜招亲》中的陶三春、《打焦赞》中的杨排风等;老旦,扮演剧中老年妇女,表演侧重老态,要求唱做念白稳重大方。如《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等。

净行

吕剧中以花脸行为主要角色的传统剧目较少,仅有《王定保借当》中的李武举、《温凉盏》中的洪彦龙等几个花脸角色,尚未形成该行当独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当的角色才逐渐增多,如《打焦赞》、《打瓜招亲》等剧中的武花脸表演。

丑行

包括小丑、老丑、武丑。小丑多扮演剧中不戴髯口的丑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语言丰富通俗,道白多用乡音方言。常扮演剧中诙谐、刁钻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赶脚》中的王小等。老丑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动风趣。如《洗衣记》中的田二洪等角色。武丑角色在吕剧传统剧目中并不多见,只是后来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才逐渐形成该行当。

主要板式

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娃娃腔(又名娃娃调)、凤阳歌等。

常用曲牌

吕剧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娃娃腔、莲花落、罗江怨、叠断桥、呀二哟、靠山调、普地锦、想思、打茶文、乱弹、楼上楼、呀儿僧、上合调、迎春调、小上坟、慢凤阳歌、凤阳垛、打枣竿、阴阳句、(又名楼上楼)、后娘打孩子、大汉口、汉口垛、(又名上合调)、下合调、画扇面、丝罗扣等。

唱腔特点

共和班成立后,时殿元崔心悦谭明伦以“老顶板凤阳歌”为基本唱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原来的“顶板”起唱变为“板下”起唱,使得曲调显得灵活而富有变化。谭明伦在这一基础上又创新唱腔,在保持凤阳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分腔加过门,四句腔也大都是“闪板”起唱,使唱腔变化自如,节奏加快,被后期艺人称为“老四平腔”,成为后来创设吕剧“四平腔”的基础材料。1909年,谭明伦在对老四平腔和新凤阳歌加以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与时殿元、武春田等人反复试唱,创造出适合生、旦角演唱的新腔,这种新腔被艺人们称为“四平腔”。具有板式变化体四平腔的出现是吕剧音乐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为后期吕剧音乐唱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3年,共和班在演出《小姑贤》时发现四平腔无法表达出刁氏古怪、泼辣的个性,于是以“四平腔”为头板,时殿元谭明伦参照琴书“垛子板”的板式结构,创设了“二板”腔调。1950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对《小姑贤》《蓝桥会》进行了重点改革,以老腔老调为基础,广泛吸收了五音戏、茂腔、评剧、京剧等曲调,将徽调式四平腔变为宫调式,创设了“反四平”,使得音乐唱腔更加完整、流畅和富有表现力。次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在改编《李二嫂改嫁》时决定以“四平腔”“二板”等为基础,创造性吸收了柳子戏、茂腔、五音戏等地方戏中的音乐唱腔,成功运用了“快四平”“慢四平”“二板散板”和“慢二板”等唱腔板式。至1952年,吕剧音乐唱腔板式结构基本确立。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吕剧作曲家们总结经验,创设了“二板流水”“快二板”“反二板”“紧板”“尖板”“二六板四平”等多种新唱腔板式和“丝罗扣”“四句娃”等曲牌,吕剧板腔体结构日趋完善。

音乐特点

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琴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曾与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地方剧种同台演出,后来在京剧的影响下,使得吕剧各方面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吕剧善于用音乐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流动,而不是生搬硬套,通过音乐伴奏节奏和乐器的变化,来完成整体情节的转折和氛围。吕剧的音乐架构上与西方音乐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多声思维的作曲技法,其中板式行腔的运用加重了歌的韵味。吕剧从初创以来,以小戏、连台本戏和现代戏为主,剧目不仅传承着吕剧音乐的传统,也是吕剧音乐改革的必经之路,这是音乐革新的要素之一。

服装特点

吕剧作为中国优秀地方八大剧种之一,其独特的服装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传统吕剧中的服饰被称为“行头”,是演员所有穿戴服饰的总称,吕剧的服饰属于舞台服饰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风貌指向,是在民俗生活的基础中提炼、美化而来的专用服装,从服装款式到色彩呼应再到饰品搭配,都具有概括性和包容性。传统戏剧服饰名目大体上可分为戏衣、头面、鞋靴三类,其中戏衣根据款式特征可分细分为莽、帔、靠、褶、衣五类,其中“衣”是戏衣中除去莽、帔、 靠、褶四大款式类别以外的戏衣总称,又可细分为长衣、短衣、专 用衣、配件四个子类。

代表剧目

《王小赶脚》

《王小赶脚》是吕剧的开山和奠基之作,是吕剧传统剧目的典型代表。本剧表演形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趣味横生,真切展现了鲁中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强的地域特色。唱腔方面以吕剧“四平、二板、凤阳歌”为主要腔调,借助山东民间小调加以丰富,兼收并蓄,婉转悠扬,清耳悦心。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二姑娘在回娘家的路上雇佣赶毛驴的王小做脚夫,二人讨价还价、骑驴追驴、上山过河,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该剧用纯真的语言表现出了下层百姓的朴实和乐观,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小姑贤》

传统吕剧《小姑贤》是一部十分耐看富有乐趣的传统喜剧。刁钻的婆婆、贤惠的媳妇、机智的小姑、唯诺的丈夫,一个婆媳关系的民间主题,四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嬉笑怒骂中讲述常演常新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中体味不同寻常的苦乐人生。《小姑贤》以恶婆婆刁难媳妇为母体展开叙述。焦氏有一儿一女,儿子王林娶妻李氏荣花,女儿待嫁闺中。焦氏对儿媳妇荣花百般刁难,儿子王林虽对母亲的行为不满,但也无能为力,荣花只能忍气吞声。小姑桂妮为帮嫂子周旋于母亲,劝说母亲回心转意,最终焦氏认识到错误,全家和睦。

《李二嫂改嫁》

《李二嫂改嫁》是刘梅村、刘奇英根据王安友同名小说改编的吕剧作品,同年由山东省吕剧团首演。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农村年轻寡妇李二嫂爱上了本村农民张小六,在妇女会主任等人的支持下,李二嫂冲破了婆婆和村民的阻挠,改嫁小六,从此过上幸福生活。该剧分为“打场”“定情”两场,上半场揭示出传统礼教带给妇女的苦难,下半场呈现出李二嫂勇于冲破礼教追寻美好生活的勇气,通过的朴实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1954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获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音乐改革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表演一等奖、三等奖。1957年,该剧由长春电影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1989年,由郎咸芬演唱灌制的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片盒带,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画龙点睛》

贞观元年,李世民下诏命文武百官书写治国条陈,中郎将常何身为武夫,不识句读,命秀才马周代笔《瞎龙》。马周上书二十条,提出整饬吏制,并画一幅丹青,并因此获得皇帝赏识。李世民微服前往新丰县寻找马周,新丰县令赵元楷得知马周受皇帝器重,欲嫁女攀亲,恰好马周在新丰县偶遇旧爱四娘,执意不从。赵元楷恼羞成怒,将马周送入死囚牢,对微服私访的李世民百般刁难,李世民经此一役,终于知道,画龙点睛的不是丹青,而是四娘的鲜血。《画龙点睛》曾先后被改编成京剧越剧豫剧等多个剧种搬上舞台。省吕剧院艺术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演员董家岭曾评价,该剧从舞台风格、表演风格上说,感觉还是吕剧与剧情最吻合,作曲也非常漂亮,此外,剧中还融入了鼓子秧歌等很有山东省地方特色的内容。

代表人物

时殿元

时殿元,1863年出生在山东省广饶牛庄镇时家村,他是山东吕剧的主要创始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主要以唱民间小曲为生,他虽然目不识丁,但记忆力很好且拥有极高的艺术潜质。1879年,时殿元与时秀江和谭立盈到临淄区寿光市潍县一带演唱。在此期间,他学会了《画扇面》《逛灯》《裱绣鞋》等曲调,开始了个人的艺术生涯。1887年他到曹州府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精进学习,逐渐学会了《三打四劝》《洞宾戏牡丹》等扬琴书目和众多曲牌。1893年,时殿元和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武春田5人组成“同乐班”。

林建华

林建华,他从事吕剧行业70年,是山东吕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小姑贤》《井台会》《庵堂认母》是吕剧的代表作品。

郎咸芬

郎咸芬,1935年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爷爷是医生,父亲从事财务工作,母亲负责操持家务。她自幼喜爱唱歌跳舞,1951年考入山东省昌潍专区文工团。1954年她参演《李二嫂改嫁》华东会演引起轰动,1955年进京演出享誉全国,1957年长影拍成戏曲艺术片。

张斌

张斌,原名张传芳,1929年出生于山东宁津县苏庄,是著名吕剧作曲家,曾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他六岁跟随祖父外出搭班卖艺,1947年,他报名参加了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在前线荣立二等功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参加渤海一军分区文工队从事音乐工作,开启了个人艺术生涯。1952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张斌投入到吕剧艺术的建设之中。1955—1959年间,张斌先后在《打金枝》《穆桂英挂帅》《蔡文姬》等三出袍带戏和大型武戏担任音乐设计。

李岱江

李岱江,193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莘县,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剧代表性传承人,是山东省青年跃进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剧目《墙头记》《借年》《借亲》《钗头凤》等。他的表演风格潇洒稳重,唱腔清新流畅,婉转华丽见长,深受山东广大戏迷喜爱。

李渔

李渔,字元亮,高密市人,1932-2016年,吕剧音乐奠基人、著名吕剧音乐家、坠琴演奏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作曲、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山东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化厅艺术委员、山东威海吕剧研究会特邀顾问。作曲代表作有《姊妹易嫁》《钗头凤》《借亲》《三拉房》《红嫂》《沂河两岸》《半边天》《亲事》《王定保借当》等。

王永昌

王永昌,1936年生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一级作曲。已先后为吕剧剧目作曲150余部,屡获国家及省作曲金奖。他还参与发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腔、渔鼓戏,成为山东省数得着的“民俗音乐通”。王永昌先生2012年成为全国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山东省唯一的吕剧作曲家。

传承与保护

传承

2020年,乳山市吕剧协会.面向吕剧艺术爱好者220人(20名社区居民和200名学生)开展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识、学、擂、创、演五个方面,开展吕剧文化知识普及、学习经典剧目、吕剧擂台赛、创演社区故事剧等各类服务活动49次,支持90%的吕剧艺术爱好者传唱优秀吕剧唱段5段,选拔吸收优秀传承者参与社区剧目创演,激发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让广大民众感受到了戏曲的韵味和魅力,让传统艺术丰富提升乡村文化涵养。

为了加大吕剧的文化发展,2023年广饶县创新性地编写出版了吕剧培训教材《吕剧艺术》,先后在广饶县10所学校进行试点培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年进校辅导达到110余次,培训学生达2000人次。

传承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大环境下,吕剧的发展迎来了发展困境。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吕剧的部分曲目、举牌和唱腔面临失传的地步,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许多经典艺术材料没有得到相应的保存;其次, 在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下,观看吕剧的观众数量严重减少,演出团队无法依靠现有演出量维持运营,专业团队的发展受到危机;最后,随着传播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吕剧的传播方式还处于单一化,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注意力,无法留住年轻的观众群体。

保护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接着推动传播媒体的发展,媒体的发展促进各种文化的延续与产生,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吕剧艺术的发展道路与灵感来源,需要根据社会与人文需求等方面进行适配调整。吕剧虽已不再是繁荣时期,但作为传统戏剧文化,在政府重视与扶持的同时,想维持其艺术生命力与关注度,则需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帮助,构建吕剧传播媒介格局,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属性与功能,增强吕剧传播媒介的创意延展性与引导性,增强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联动性,促进吕剧与媒介的融合发展。

2008年吕剧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东省加大了对吕剧的发展力度,其主要价值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吕剧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地域特色文化,帮助树立具有城市特色的良好形象,是地方城市软实力提升的体现,为山东省成为吕剧艺术品牌形象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博兴县京剧团(吕剧团、扽腔剧团)、东营市东营区文化馆、济南市吕剧院山东省吕剧院获得“吕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1年,由山东吕剧院创排的经典吕剧《苦菜花》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亮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舞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