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 :北宋名将,军事家

更新时间:2023-08-15 18:16

杨延昭(958年一1014年),本名杨延朗,原籍麟州,生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北宋抗辽名将。杨延昭是北宋名将杨业之长子,因契丹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常年驻守北疆,威震边庭,成为辽军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故辽朝人视他为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称其为杨六郎。

杨延昭随其父杨业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后归宋,补供奉官,从父杨业守代州(今代县)。雍熙三年(986年),宋攻契丹时,杨延昭为杨业部先锋,出雁门关,战于朔州市(今属山西省)城下,旋知景州,后徙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咸平二年(999年),杨延昭率军民坚守遂城,抗击契丹军进攻,以功升莫州刺史。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举南下进逼澶州,杨延昭上书赵恒,建议趁契丹军深入,人马疲惫,扼其要路歼之。未得回示,乃率部进抵辽朝境,俘获甚众。次年,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守边关20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同士卒共甘苦,深受爱戴。屡挫辽军。

人物生平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因避道士赵玄朗(财神赵公明)的讳,改名延昭,为北宋名将杨业的长子。五代十国北汉天会元年、后周显德四年,也就是957年,杨延昭出生于山西太原城。当时他的父亲杨业在北汉为官,杨延昭青年时代是在北汉度过的,杨业说过父亲杨业认为诸子之中他的才智最像自己,故每次出征,偏爱带他前往,在战火烽烟的锤炼中,杨延昭迅速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大将。

杨延昭随其父亲杨业经历了不同的王朝。北宋建立后,面临着来自北部辽朝的威胁。此时,辽国的疆域,西起金山(今阿尔泰共和国山),北至今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东抵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南界的西段大致按今中蒙边界分别与高昌回鹘西夏相接,东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境内与北宋为界。实力强大的辽国频频进犯北宋边境,为此,北宋决心解除来自辽国的威胁。

杨延昭在北宋历史上亮相,是在北宋赵光义雍熙三年(986)伐辽的战争中开始的。这一年,宋军分山西、河北省两线进攻辽军。西路主帅是潘美杨业为副帅,28岁的杨延昭为先锋。宋军在杨家父子的率领下,在雁门关外进攻辽军,取得了节节胜利,收复了许多城池。杨延昭的勇敢也初次让辽军见识。史籍记载,在攻击朔州市时,杨延昭担任先锋攻打辽军城池,胳膊不慎被流矢射穿,但他仍然坚持战斗而且越战越勇,并最终率军顽强地攻下了敌城。

而由宋太宗亲自率领的东线,则在高粱河大败,不得不南撤,因此大批辽军压到西线。当时辽兵势大,杨业认为不可与之硬拼,但随军护军刘文裕等邀功心切,令其进军。杨业哭谏,但仍未被采纳。不得已,他率兵进攻辽军。出发前,他请潘美和刘文裕等在陈家谷口安置伏兵,并准备强弓手以等候他转战至此给以接应。潘美等如约安置了伏兵,但等了很久也不见杨业回来,他们以为宋军一定取得了胜利,正在追击辽军,因此决定撤兵。而此时,杨业率领的宋军与辽军激战正酣。宋军伤亡惨重。直到黄昏时分,杨业才带领残部按事先约定来至陈家谷口,却不料根本没有见到宋军的影子。杨业孤军陷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自己也中箭被俘。在辽营中,杨业宁死不屈,最后绝食三日殉国尽忠。

与杨业一起殉国的,还有一个他的儿子名叫杨延玉。杨业殉国后,朝廷给潘美贬官三级,将刘文裕等革职罢官。同时旌表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加此!”荣誉表彰之余,朝廷还给予杨家以丰厚的物质奖励。

此役杨延昭突围后,于八月间以丁父忧之名回到河南郑州。丁忧三年后,杨延昭再次应召抗击辽军,担任保州沿边都巡检使,扛起了边关抗辽的重任。

注水冰城 

北宋咸平二年(999),辽军大举南下,很快攻到了遂城(今河北徐水区东)。杨延昭正在遂城镇守。当时遂城城小兵少,守军不足三千。而辽军由于萧皇后亲临城下,自执鼓督战,因此矢飞如雨,进攻猛烈。面对辽军的猛烈攻势,军民都惶恐不安。而杨延昭却从容自若,他召集城中青壮年百姓,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登城与兵士共同作战。当时正值初冬,天气还并不寒冷,不料一日气温骤降,有如天助。杨延昭于是命城中军民大量提水往城墙猛浇,一夜之间城墙变成了既坚固又光滑的“铁城”。辽军面对这样一座很容易被“修复”却无法攀爬的城池,无计可施,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经此一役,杨延昭威震边关,人们都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赵恒召见了他并询问应边对策,还称赞他“智勇善战,治兵护塞有父风”。

羊山之伏

咸平四年,辽军再次大举南下侵扰北宋边境。杨延昭在遂城西北的羊山设下伏兵,自己率少数骑兵引诱辽军,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杨延昭与之夹击辽军,并斩杀辽朝大将。这一战宋军大获全胜,尽歼辽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一大捷,改“羊山”为“杨山”,杨延昭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他和当时另一位边防骁将杨嗣并称为“二杨”。

咸平五年(1002),契丹侵犯保州,杨延昭与杨嗣出兵援助,还未将军阵布置好,即遭到契丹军的袭击,军士死伤大半。朝廷命李继宣、王汀代行他们的职务,令他俩回朝,听候治罪。皇帝说:“杨嗣等人历来以勇猛著称,将收其后效。”即赦免其罪。

咸平六年(1003)夏,辽朝又一次侵犯望都县,李继宣见敌来犯,心里害怕,不敢进击,于是被免去职务,皇上再次启用杨延昭为都巡检使,又迁任宁边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

澶渊之盟

赵恒景德元年(1004),耶律隆绪萧皇后再次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打到北宋腹地渲州。宰相寇凖和杨延昭等将领,力主抵抗。杨延昭还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出兵取幽、易等州,但是软弱的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没有采纳杨延昭的建议,而是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漕渊之盟”。对此,杨延昭深以为国耻,拒绝接受朝廷“勿伤北朝人骑、勿追辽朝”之命,不断痛歼辽军游骑,并且独率所部万余骑,深入辽境,消灭了大量敌军,并一举收复重镇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

河北省南皮县志》还记载了“杨六郎摆牛阵”的奇事。一次,杨延昭为抵御来犯的辽军,秘密派人收购了一万多头耗牛。其后,他又下令扎了无数穿戴辽兵服装的草人,草人腹中装上饲料,然后引诱耗牛用牛角上所绑之刀挑开草人腹部吃料。如此训练百余日,众耗牛见到穿辽兵服装的人便猛用角挑。杨延昭觉得时机成熟,便下令将牛饿上三天三夜,然后派人去辽营挑战。待辽兵追来,将万牛放出,耗牛冲入敌阵,见人就挑,辽兵死伤无数,宋军大获全胜。此阵得名“耗牛阵”。据说杨六郎用迷雾散尽处耗牛阵抵御辽兵的地点在南皮县的凤翔乡万牛张村。1958年时,当地人曾在村前挖出喂牛的石槽、锅台、饮牛大缸等物。

景德二年(1005),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任保州知州兼沿边都巡检使,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省一线的边防。杨延昭从此成为河北前沿的总帅,统兵数万,防守天津市太行山下一线的边防。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至今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中仍有“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的词句),都在杨延昭的管区之内。他屡次打败了辽兵的骚扰。

杨延昭不但智勇善战,而且能与士卒同甘苦。他“不问家事”,不仅将所得的薪俸都犒赏了部下,而且遇敌必身先士卒而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杨延昭前后守卫边境二十多年,一〇一四年正月初七,他在边疆要塞去世,卒年57岁。

杨延昭镇守河北边防期间,辽兵侵扰较少,老百姓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故此,老百姓十分爱戴他。当杨延昭的灵柩运离时,送行的人民“多望棺而泣”,就连敌方辽朝人也举哀致敬。民间相信他是“六郎星”重返天庭,因此立祠纪念他。

史载杨延昭有三个儿子: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最有名的是杨文广,他同祖父和父亲一样,有超常的军事谋略与才能。但因为朝廷对辽采取软弱国策,他的才能无法得到施展。后来杨文广终于有机会镇守宋辽边关,到任后他日夜厉兵马,时刻准备收复幽燕,并不断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可惜的是,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杨文广就病死在任上。

轶事典故

“杨六郎”称呼由来

根据《宋史》所载,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历史上真实的杨延昭并非是演义作品中所说的杨家的第六个儿子。《宋史》记载杨业确有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中,除了一子战死外,其他众子都得以善终,并未阵亡、出家或流落番邦。那么,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作“杨六郎”呢?这个“六郎”与兄弟排行无关。古人称天狼星为六郎星,视为将星。杨延昭守卫边境二十多年“智勇善战”,令辽军见之丧胆,其威名为辽人所畏。辽人认定他是天上的六郎星官(将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这一点在《宋史》有确切记载。

败辽宽罪

咸平五年(1002年),辽军进攻保州,杨延昭与杨嗣率领宋军前往救援,宋军尚未摆成阵列,就被辽军袭击,宋军大部分丧命,朝廷命李继宣、王汀代替杨延昭和杨嗣,打算治他们的罪。赵恒说:“杨嗣这些人向来以勇猛闻名,将来看他们的表现。”随即宽宥了他们。

受蒙告诫

等到与辽朝议和时,宋真宗选守卫边境各州的官员,亲笔录用给宰相看,任命杨延昭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景德二年(1005年),追叙杨延昭守边御敌的功劳,升任他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屯所九年,不通晓吏事,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小军官周正处理,深为周正所蒙骗,周正借机为奸作恶。宋真宗知道此事,斥责周正,令回兵营,而后以此事告诫杨延昭。

家族成员

正史

父亲:杨业

母亲:佘太君(又姓折)

兄弟: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

妻子:史书无准确记载(传说为金花郡主柴氏)

儿子: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

(以上信息来源资料)

演义

父亲:杨业(金刀老令公)

母亲:佘太君(老令婆)

兄弟:大哥杨延平;二哥杨延定;三哥杨延安市;四哥杨延辉;五哥延德,七弟杨延嗣

妹妹:八妹杨延琪;九妹杨延瑛

妻子:正妻柴熙春(有书称柴郡主柴郡主、金花郡主、金花公主,为后周柴荣之女,赵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次妻王兰英(有书称玉林公主王怀女或重阳女,善使双刀,人号“大刀王兰英”)。

子女:定国王平南王杨宗保(杨宗闵)、杨宗勉(又名杨宗冕、杨宗显、杨宗闵)、杨宗政、杨宗奎(刘兰芳评书版,六郎、大刀王兰英之子)、杨秋菊(女)、杨心茹(女)

孙子:平南王杨宗保之子:太平王御前太尉少令公杨文广、二令公杨文举(化名:木青)、英烈少女杨金花(女)、杨宣娘(杨文姬)(女)、杨充广、杨文贵、杨文藩(义子,原名杨藩)、杨崇勋、杨文惠(女);杨宗勉之子:杨文震(杨震)人物评价

杨延昭在守防河北省边境期间,辽人非常忌惮他,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燕地 正是 当时辽朝 国家所 在,因此把杨延昭喻 以镇慑本 国 ( 即 主燕 ) 的 大 星, 称为杨六郎,威震契丹。

杨延昭,骁勇善战,所得奉赐都分给部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冲锋在前,行阵克捷,有功劳都算给部下将士,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命。死后,皇帝也概叹悼念他,派人将他的棺木从河北省运回,河北的老百姓望着他的棺柩哭泣。

杨延昭与士卒同甘苦,寒冷季节不戴棉帽,夏天不撑盖遮阳 。

墓室

位于巩义市孝义镇孝北机械厂院内。墓冢早己夷为平地。1978年孝北村在此建厂,挖地基时发现此墓,墓前有石刻造像石羊等,但厂方未请示文物部门擅自将石刻填埋,在其上建起厂房。

后世纪念

六郎碑

为了纪念杨延昭的功绩,明代直隶(辖河北)官员,在当年杨延昭于倒马关东山之巅修筑的城堡遗址处,立碑一座,正面碑文是苍劲有力的九个大字: “宋将杨六郎据守之处”。由于年代久远,这座古碑的字迹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后来,唐县人民政府在古碑前边依照原样新立了一块石碑,让杨家将的忠烈动人故事,世代相传。

影视形象

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六子,故称杨六郎。七子中齐备父兄的智勇,六郎的武器为素缨蘸金枪。在铜台关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柴氏熙春。

娶妻柴郡主

杨六郎正妻。有书称柴郡主、柴美蓉(柴美容)、柴俊平、柴媚春、柴熙春、柴金花,为柴荣之女,赵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

宋朝时,过继给宋太祖赵匡,从小在赵匡胤家长大,与八贤王赵德芳兄妹相称。柴郡主长大成人后,嫁给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成为一名巾帼英雄、女中豪杰,成为当时著名的杨门女将之一,有当时天下第一美女之称,在杨家将中除佘太君以外,比较有份量的人物,多次和杨门女将一起出去打仗,保卫国家疆士,出生入死,奋不顾身。柴郡主的儿子杨宗保穆桂英为妻,为杨家将增添一位虎将,穆桂英能征善战,多次立功,成为杨家将中的第三代女元帅,穆桂英的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

辕门斩子

辽朝萧皇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宗保返营后,杨延昭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双全、才貌出众,加之佘太君、八贤王作保,遂免宗保死罪。

血战金沙滩

辽宋对垒时期,宋太宗进五台山进香还愿,北国天庆辽王定下毒计,在幽州摆下鸿门宴,邀宋太宗赴“双龙会”,欲灭宋室君臣。宋太宗有所戒备,便携七郎八虎杨家儿郎一同赴会。在谈判中,北国狼主天庆王(原型即大辽天赞皇帝耶律贤)识破大郎延平假扮的赵光义后,下令开战。席间兵变,辽宋两军血战金沙滩。这是杨家将打得最悲壮、最惨烈的一仗,大郎用袖箭射死天庆王,结果大郎、二郎、三郎一同战死,四郎八郎被俘失落番邦,五郎看破红尘出家五台,七郎杀出重围搬救兵,却被潘仁美乱箭射死,只有六郎生还。整个杨家战死一大半。

状告潘仁美

在《杨家将》中,潘仁美是一个夺权篡位、勾结辽朝颠覆宋朝的大奸臣。为了扫除障碍,潘仁美借陈家谷战事的机会,公报私仇,未予以接应,致使杨业撞死在李陵碑前。杨业的儿子七郎跑出向潘仁美搬救兵,却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乱箭射死;六郎再次求救,也差点被潘仁美捉住杀掉。六郎最终忍无可忍,向太宗状告潘仁美,杨业与七郎冤死这才真相大白,潘仁美兵权被夺,背负奸臣臭名。

芭蕉山收将

孟良、焦赞本来是芭蕉山的山大王,杨六郎是八千岁御妹柴郡主的郡马,武艺高强,常令辽军闻风丧胆。宋真宗任命他为佳山寨巡检,以便主攻辽军。杨六郎在任时,先后收伏了山贼孟良和草寇焦赞。孟焦二人皆与杨六郎结拜,甘原为他效劳皆呼杨六郎为六哥。

谢金吾之难

朝中新贵谢金吾有意悔辱杨家,路经无侯府时,非但不下马回避,而且还鼓乐齐奏,并动手打了杨家家人,碰了牌坊。杨六郎闻听大吃一惊,忙带焦赞回家相看。焦赞盛怒之下,杀了谢家十三口。八千岁在朝中竭力说情,两人免除一死。后又有小人告,煮怒了赵恒,亏得八千岁用了调包计,换下了杨六郎的性命。杨六郎成为已死的活人。不久,宋真宗出游魏州,被辽军围困在那里。八千岁认为时机已到,于是申明情由,带着真宗的熬免书,亲自去请杨六郎。杨六郎招归旧日部下,大破辽军,救了圣驾。

三星归位

杨延昭打听得父亲杨业尸骨被存放于辽邦洪羊洞内,乃命孟良往盗取尸骨。焦赞暗随至洞,孟良误以为是敌将,用斧劈死。当孟发现时,哀痛不已,后悔莫及。乃将杨、焦遗骨交老兵送回,后自尽于洞前。六郎正在病中,惊闻噩耗,哀悼呕血,与八贤王和母、妻诀别而死。

影视形象

人物评价

杨延昭在守防河北省边境期间,辽人非常忌惮他,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燕地正是当时辽朝国家所在,因此把杨延昭喻以镇慑本国 ( 即 主燕 ) 的大星, 称为杨六郎,威震契丹。

杨延昭骁勇善战,所得奉赐都分给部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冲锋在前,行阵克捷,有功劳都算给部下将士,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命。死后,皇帝也概叹悼念他,派人将他的棺木从河北省运回,河北的老百姓望着他的棺柩哭泣。

杨延昭与士卒同甘苦,寒冷季节不戴棉帽,夏天不撑盖遮阳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