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溪后棱蛇 :游蛇科棱蛇属爬行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2

山溪后棱蛇(学名:Opisthotropis latouchii)是游蛇科棱蛇属爬行纲,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山溪后棱蛇为半水生,一般生活于山溪中,喜潜伏岩石、砂砾及腐烂植物下。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与草原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中国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颁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山溪后棱蛇在列。

发现与命名

山溪后棱蛇最早于1899年被比利时裔的英国动物学George Albert Boulenger发现并命名。

形态特征

山溪后棱蛇是小型蛇类,全长约0.5米。头部较小,扁平,与颈部区分不明显;鼻孔背侧位,眼小。上唇鳞8(4—2—2)枚或9(4—2—3)枚;颊鳞1枚,入眶;无眶前鳞或个别1枚或2枚,眶后鳞2枚;鳞1枚+2枚。背鳞均为17行,起棱;腹鳞138~166枚,肛鳞2枚,尾下鳞45~73对。背面橄榄棕色、橄榄灰色、棕黄色或黑灰色,每1枚鳞片中央黄白色而鳞缝黑色,因此形成黄白色与黑色相间的纵纹;腹面淡黄色或灰白色无斑,尾下正中色深形成黑纵纹。

分布范围

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等地,生活习性为半水生。其一般生活于山溪中以及喜潜伏岩石、砂砾及腐烂植物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挂墩。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为半水生。其一般生活于山溪中以及喜潜伏岩石、砂砾及腐烂植物下。

保护措施

山溪后棱蛇已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3年,中国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颁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山溪后棱蛇在列。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梵净山自然科普系列—每日一图 | 山溪后棱蛇.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8

又发现3个新记录物种!三明野生动物为啥这么多?.聚焦三明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8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8-18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8-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