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 :源自唐朝的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

更新时间:2023-08-15 17:06

工尺谱(gōng chě pǔ,英语:Gongche notation),又名“半字谱”或“燕乐半字谱”,一种中国古代词、曲、戏曲等音乐形式所使用的记谱方式,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

工尺谱历史悠久,初可能由管乐器演奏的指法符号演变而来,唐朝时已使用燕乐半字谱,宋代时为俗字谱,明、清时期为通行的工尺谱,而现代通行的工尺谱所用的谱字有十个,即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工尺谱节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常见的节奏形式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五种。它的调的名称及调性是以小工调为基础,以工音为关键来确定的,在传统写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现在亦可作横排书写,

工尺谱因流传的地区、时间以及乐种不同,工尺谱所用的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它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在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俗音乐学习方面,它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

历史沿革

工尺谱工尺谱历史悠久,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它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唐朝时,已使用燕乐半字谱,如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李嗣源长兴四年(933)写本《 唐人大曲谱》;至宋代时,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发展到明、清时期,为通行的工尺谱,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

到了近代,常见的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等同于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如表示比“乙”更高的音,则在“尺、工”等字的左旁加“亻”号;如表示比“合”更低的音,则在“工、尺”等字的末笔曳尾;而现代通行的工尺谱所用的谱字有十个,即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与北宋以来沈括梦溪笔谈》、陈肠《乐书》《辽史·乐志》等书所记载者相同。

记谱方式

唱名符号

在工尺谱中,音高符号通常属于首调唱名法,当然,也不乏使用固定唱名法的情况。比如“上(T)、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其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又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

节奏符号

在工尺谱中,节奏符号又称“板眼”。通常而言,板代表了强拍,眼则代表弱拍。常见的节奏形式包括: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等。其中,散板相当于自由节奏,流水板则每拍都需要用板子来记,通常是1/4的节奏。一板一眼,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板加上一个眼,即2/4节拍;一板三眼即一个板加三个眼,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是昆曲中的南曲特有的,大约相当于4/2节拍。

板式种类

工尺谱中以板和眼的不同排列表示不同的节拍,但一般来说,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表示板眼的符号是随着乐曲板式(节奏形式)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形式。所以对于板眼符号最好联系板式来介绍,工尺谱的板式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和加赠板的一板三眼五种。

散板

自由节奏;仅在每一乐句的末尾用一个底板来标志停顿。该底板的符号:“一”,其记写的位置常在一个乐句的最末一音的右下方,这里的自由节奏并不是说各音的快慢没有一定可以让表演者自由处理,乃是说,或快或慢的各音是有定进行,不适宜于用均匀的拍子呆板地加以限制而已。在福建南音、梨园戏中称为“慢”“慢头”,属于非均分律动。

流水板

是每拍都用板或强拍符号来记写的一种板式。其标记符号有实板、腰板两种。实板,是随着乐音的发出而同时打下的板;腰板,是在乐音没有发出以前或乐音发出以(在它延长中间)打下的板,又称虚板。实板符号为“、”虚板(腰板)符号为“ ”或“一”。③在一般戏曲中称为流水板,在福建南音、梨园戏中称为“紧叠”。

一板一眼

是以一个强拍和一个弱拍合成一个节奏单位,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在一板一眼的板式中,板与眼轮流出现形成2/4拍子。所用的节奏符号有如下四种:实板:“、”,实眼:“○”,腰板:“ 或一”,腰眼:“△○”。实板和腰板的用法和流水板中的实板、腰板完全相同。实眼和腰眼除了专用于弱拍以外,其在工尺谱音字间的位置关系也和实板、腰板相类似。在福建南音、梨园戏中称为“叠拍”。

一板三眼

是以一个强拍和三个弱拍合成一个节奏单位,即4/4拍子。

特点

名称和调

现行工尺谱的调的名称及调的关系,是以小工调为基础,以工音为关键来确定的。例如某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六字,便称为六字调,某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尺字,便称为尺字调。也就是说:以小工调的六字为工,便叫做六字调,以小工调的尺字为工,就叫做尺字调,余类推。在民间还有以笛上的按孔或开孔的数目作为调名的。如三眼调、两眼调等。工尺谱中的强弱记号、反复记号、表情记号、速度记号等,都是用文字来标记的。有的记在工尺音字的左侧,有的记在板眼符号的右侧,也有的记在工尺音字的行间。

简谱

将工尺谱译成简谱,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前面已经讲过:由于时代、地区的不同,工尺谱有着各种各样的写法和读法,因此,译谱时便不能简单化。例如,五台山僧寺中所流传的宋朝乐谱中,《八板儿》(即《老六板》或《老八板》)的开头一句,记作“一一工四合”,其实就是全国通行工尺谱中的“工工四尺上”,译成简谱便是“3 3 6 2 1”。也就是说,译前者要以“合”为“1”,而后者则以“上”为“1”。这是由于新、古音阶的不同而产生的。

有时为了乐器演奏上的方便,许多工尺谱是采用移调记写的。譬如把正工调的谱翻成小工调记写,即把原来的“上尺工”写成“凡六五”。在这种情况下,译成简谱时便不能译作“4 5 6”,而应译成“1 2 3”。总之,在进行译谱时,一定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确定其调性,辨别其音的高低关系,这样译写的乐谱才能求得准确。

价值与影响

价值

乐谱的价值在于音乐,犹如古籍的价值在于历史。它把转瞬即逝的古调以其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后人得以部分地恢复原曲能“旧调重弹”。音乐史与其他学科史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有声响,大量的古谱就是它的依据。乐谱的发明与完善如同文字的发明一样,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记录下来流传至今,也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传承到我们现在的工尺谱,正是沿用了这一规律。从唐朝发明、宋代的发展、明清时代完善,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工尺谱是中国应用最广的唱名谱,由规范的汉字组成,有固定的调号,并且记写节奏的板(强拍)眼(弱拍)符号发展完善。宋、元以后我国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乐谱是用工尺谱式记写的。特别是明、清以后发展而成的三百余种曲艺和戏曲作品,见证了工尺谱的历史价值。

影响

工尺谱是为中国所特有的记谱方法。在民间流传甚广。直到今天许多老艺人还是习惯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在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俗音乐学习方面,它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

运用

琵琶工尺谱

琵琶工尺谱所用的基本谱字有十个: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琵琶工尺谱的谱式是由右向左直行竖写,谱字。板眼、琵琶指法符号分三行竖写,其中琵琶指法符号的位置各乐谱有所不同。琵琶工尺谱上,各乐谱之间有着不同的宫调命名体系。概括来说,琵琶工尺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命调体系,一种是以小工调为中心的命调体系,一种是以《养正轩琵琶谱》所使用的以正宫调为基础的命调体系,第三种是《华氏谱》较为特殊的以小工调为中心的命调体系。

昆曲工尺谱

昆曲工尺谱的谱字与琵琶工尺谱的谱字相同,昆曲工尺谱的谱式一般都是将谱字记在唱词的右侧,但谱字的书写方向不同。如《纳书楹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一样,采取谱字与唱词平行,自上而下直行书写。这种格式的谱面显得比较清晰,容易从谱上看出唱腔的难易程度。《纳书楹曲谱》的成谱主要是依据昆曲演员所唱的曲调记录的,所以对于音调和板眼的记写已经达到了文字谱所可能达到的复杂程度。昆曲用的是板眼节拍法,小节内的强弱关系依据的语言的逻辑重音,拍子之间的长度是不定量的,这就决定了工尺谱存在的价值,工尺谱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记录了谱式,合理的保存了昆曲。

福建南音工ㄨ谱

南音的基本谱字有:ㄨ、工、六、思、一,它们分别表示的音高:c1、d1、e1、g1、a1。南音工尺谱从类型上分为带有唱词的声乐工尺谱与不带唱词的器乐工尺谱。它们的书写格式都是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每行分为三部分:左侧为谱字,中间为琵琶指法,右侧为撩拍记号。撩拍是南音的拍子记号,“拍”为强拍,与戏曲音乐“板”的意义相同;“撩”为弱拍,与“眼”相同。南音撩拍有七撩拍、三撩拍、一二拍、叠拍。南音工尺谱是以“尺”字为调首的首调唱名法,整个谱字音列向上移,但是它的谱字音高却仍从c1开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