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闽南地区传统音乐

更新时间:2022-11-26 14:15

南音是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马来群岛华侨居住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南曲”“南乐”“南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南音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批批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市,与当地民俗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大约形成于宋,发展在明清时期。南音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演奏演唱形式体系,即右琵琶三弦琴,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其音乐主由大谱、散曲、指套(俗称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原地区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口传心授而保留至今。

2006年南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曲目有《八骏马》《梅花操》《趁赏花灯》《心肝拨碎》《共君断约》《三千两金》《西出阳关》《凤打梨》等。

历史发展

南音与唐朝及唐以前的音乐有一定关系,南音的《子夜歌》《清平乐》《后庭花》等与唐以前同名曲牌,《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等与唐代大曲同名曲牌。宋代,随着宗室南移,把音乐文化带进了泉州市

明代成型,形成完整的演唱体系,即右琵琶三弦琴,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清代,南音曲目以描写男女爱情(多为闺怨)和历史故事的题材为主,其中代表性曲目《一司公》《赌博歌》《伶俐姿娘》等,闽南地区一带曲馆林立,出现了鹿港镇五大南音管阁、南音班社、雅尚轩等。

清代南音进入大发展时期,南音出现了一段创作高峰期,诞生了大量南音作品,闽南一带南音曲馆林立,许多文人从历史典故和当时社会风情中获得灵感整理、编撰众多与指谱相关的书籍和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颂扬爱情的曲目,备受时人追捧,当时,闽南地区出现了众多的南音曲馆,知名的有泉州的灵裳阁、回风阁及升平奏,厦门的安同阁、金华阁、集源唐等。尤其是在康熙年间,随着闽南地区移民在台湾定居发展,逐渐发展出五大南音馆阁,这些曲馆共同呈现出“千家罗琦管弦鸣”的盛况,悠悠丝弦声唱的既是那个远去的盛唐,还有当时社会的人间悲喜。

1937年,成立了南乐研究会,抗日战争时期,还创作了不少抗日题材作品,如《炮中火》《活捉汉奸黄顺》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南音受到了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重视,成立泉州南音研究社,收集整理南音资料,开办南音培训班,举办南音演唱活动。1950年至1960年,先后成立了厦门市南乐研究会、漳州市南乐研究会、泉州市南音乐团,期间创作了不少曲目,还涌现了一批出名演员,“文革”时期,南音专业团被解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泉州、厦门南音班社恢复活动。

特征与分类

演唱形式

南音是一种自娱自乐清曲演唱的传统音乐,在演奏演唱形式上,是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其谱式采用“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符号对应五音,旁附节拍和琵琶弹奏法符号,其琵琶用拨子,是横抱姿势,洞箫十目九节,室内演奏时以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室外演奏时以左琵琶、三弦,右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以标准泉州市方言古语演唱,先吹奏指套,后唱散曲。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其中演员要坐“交椅”,保持端庄的状态以区别其它俚俗音乐。

伴奏乐器

南音主要乐器为琵琶洞箫三弦琴、二弦,统称“上四管”,手拿拍板居中演唱,演唱右手边是琵琶、三弦,左手是洞箫和二弦。还有嗳仔(小唢呐)以及“下四管”打击乐器,包括双铃、响盏、四宝、小叫,这些通常是在整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嗳仔指”中同时出现。

词曲特征

词曲内容:多为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层次的古汉语积淀,例如话本,宋元明戏剧,涉及岳飞刘禹锡等名人故事

词曲咬字:韵母比普通话多49个

音乐体系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组成。

代表曲目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组成。“指套”,亦称“套曲”,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出》5套。“大谱”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16大套。内容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著名的有“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4套。“散曲”,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西厢记》《孟姜女》等曲目广为流传。

价值与影响

南音现存三千余首曲谱中,清唱曲占90%,内容主要涉及历代故事,风俗民情等,具有很强的教化劝导作用。其中还保留了许多唐、五代十国著名的诗词作品,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刘禹锡《陋室铭》、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另有许多宋元南戏早已遗失的剧目,如《王焕》中的名曲“杯酒劝君”等,也保留在南音中,这些曲目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的宝贵遗存。

南音至少有800多年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还具有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为海外华人与家乡建立起了情感纽带,将南音传播至海外,为海外华人吸收中国文化传统作出了不小贡献,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作与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后,南音受到了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重视,石井里巷、乡间码头、自娱自乐,十分活跃。新成立的“泉州南音研究社”,收集整理南音资料,开办南音培训班,举办南音演唱活动。1953年,泉州市各级文化机构组织成立班社和研究小组,该组织创作了《封建制度无合理》《海防前线建筑工人》《红军过草原》《筑路光荣》等南音曲目,1956年,福建省组织的南音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中由纪经亩编曲《北国风光》《迎龙小唱》,参加了中南海怀仁堂的汇报演出。

197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东方唱片公司漳州市录制了《一心亏伊》等,1981年,南音弦友们与香港体育会南乐组、菲律宾南乐崇德社切磋交流,1983年,厦门市南乐团应邀赴香港演出,1985年,福建南音团应邀赴菲律宾参加“菲华国风郎君社”活动,1985年,福建的“中国南音艺术团”赴东京参加“亚洲民族艺术节”。1984年,“中国南音学会”在泉州市成立,来自全国的著名学者、作曲者、演唱者参加了成立大会和“南音研讨会”。1989年,泉州市开始将南音作为乡土教材、特色课程引入中小学校,而后逐步推广开来。从2003年开始,泉州师范学院招收南音本科生,后建泉州南音学院,并获设硕士点。

2023年,南音曲目《百鸟归巢》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百鸟归巢》寓意着无数海外游子归家的心情,通过奏唱古谱“工〤谱”、融入梨园戏表演的方式活化表现南音这一古乐。

传承与保护

流传现状

由于大部分南音词曲为闺怨类男女故事、历史故事,并且以闽南语奏唱,导致目前南音听者难以了解词曲背后深厚的内涵、演唱演奏者逐渐出现只关注技巧、音色而忽视传达内涵的现象。

传承人物

保护措施

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相关部门联合将南音艺术推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开创了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的先例。

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组织大会上通过,把南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2011年5月23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公布澳门南音说唱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传承组织

民间出现了很多南音复兴传承组织,例如:泉州市文旅局旗下的润物无声、泉州市级南音传承人蔡雅艺成立的南音雅艺、HOULIVE旗下的心水南音、漳浦南音传习所、漳浦县女子南音社等。这类民间传承组织举办了众多创意活动,希望能够将古老南音与现代潮流结合,让南音复兴。例如:「双清·乐游」非遗行走计划、心水南音专辑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