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乌 :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簧管乐器

更新时间:2022-10-12 16:10

巴乌也叫“把乌”,彝族称“吉非里”,傣族称“”,哈尼族称“梅巴”或“妞巴”,佤族称“拜”,是一种利用簧片震动原理发声的簧管乐器。

巴乌的外形、演奏方法与竹笛相似,有单管巴乌和双管巴乌。另外,巴乌和葫芦丝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们的发音原理、音域、演奏方法一样,音色也相似,被称为“姊妹乐器”。巴乌音域宽广,音色柔和甜美,优雅圆润,可以演奏音调宽广、技巧性强的乐曲,有独奏、合奏、舞蹈伴奏、叙事歌、说唱伴奏等多种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在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的少数民族中流行,运用于民俗多活动中,具有浓厚的民族旋律和民族风情。

构造与种类

巴乌由管身、簧片、骨镶、塞子、吹嘴、调音接头、按音孔、出音孔等部分构成。通用的巴乌,用竹制成,全长约27.5厘米,开有八个按音孔,一端的侧面开有一个吹孔,能发出6~9个的音。各民族的巴乌在形制和演奏上稍有差异,根据构造可分为单管巴乌和双管巴乌两类;根据音高可分为高音巴乌、中音巴乌、低音巴乌3类;根据吹奏方式可分为横吹和竖吹2类;

民间以单管巴乌为主,单管巴乌外形与竹笛相似,主要由管身和簧片组成。管身长约26~28厘米,用细孟宗竹或青竹制作,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管壁上开凿出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吹口,在管身上正面开7个孔,反面开1个孔共8个按音孔,与吹口形成45度角,管身上端嵌上一片0.2~0.25毫米厚的三角形铜簧片。佤族的巴乌会在靠近音孔的管身上,刻上人字形的纹饰,使其具有识别度,让外观显得精致丰富。

双管巴乌是用两支形制、音高完全相同的传统竖吹单管巴乌并排绑扎组合。管身选用较细的无节青竹,长约20厘米、管身内径约1厘米,管体加工成方块形或将两管相邻处的管壁削平,正面开设六对孔距均等的圆形按音孔,在上端的管口各自插入一截长4厘米,外径1厘米的竹管作为簧管,簧管上留竹节,下口与管身相通,簧管正面竹皮削平,在节下刻出一个长3.5厘米、宽0.3厘米的竹制簧片,簧舌朝上,将两管的上、中、下三处用细线绑扎牢固。双管巴乌在保证原有的音段上,对音域及演奏进行了扩展。在少数民族中也有用动物腿骨或银制的的双管巴乌,其中鹰腿骨制的双管巴乌管长17厘米,上开六对圆形按音孔,上口各插入一截长3.7厘米的青竹制簧管,上刻竹簧,簧舌朝上,骨制或银制的双管巴乌多属礼器。

根据音高将巴乌划分为3种类型。高音、中音巴乌,管长30~50厘米、内径0.8~1.4厘米。低音巴乌管长60~80厘米、内径1.6~2厘米,在距封闭端1.5~2厘米的管壁上,开有一个长方形吹孔,孔长2.4~3厘米、孔宽0.7~1厘米。现在出现了一种加键巴乌,在保持传统巴乌浑厚、柔美的音色下,扩大了音域、音量,能转四个调;还有横吹和竖吹两种巴乌,横吹者管身较粗,竖吹者管身较细。

音域

高音巴乌:f1~g2;中音巴乌:b~c2;低音巴乌:f~g1。

演奏

演奏技巧

巴乌的吹奏方式有横吹和竖吹,管身粗且长的巴乌常以横吹演奏,细且短的巴乌常以竖吹演奏。传统演奏方式为口含簧片竖式直吹,横吹时将簧片放在两唇之间,指法均相同,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横按两管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横按两管下三孔。簧片在演奏发声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是巴乌发声的重要元件,演奏时利用气流振动簧片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来发声。先往巴乌吹口吹气鼓簧,再按孔发音,用吐音方法吹奏,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演奏特色

在长期的发展积累中研制出加键巴乌,扩大了音域、音量,能转四个调;双管巴乌,音域较宽,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在保持传统巴乌浑厚柔美音色的前提下,能吹奏出滑音、打音、吐音、颤音、飞指、抹音等众多技巧音。有独奏、合奏、舞蹈、叙事歌、说唱伴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作为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的桥梁。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地方风格曲目,也可以移植外国乐曲;不仅可以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也可以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演奏风格十分丰富。

起源与发展历程

巴乌在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相对久远, 其产生的时间和地点目前已经很难查证。首先从它的吹孔和按音孔的排列来佐证,先秦时期的曾侯乙墓笛和汉代的马王堆3号汉墓笛,其吹孔与按音孔均呈90度直角排列,和现代巴乌的音孔相似;其次是它与葫芦丝主管的形制、原理相同,流传地域相近,有人认为巴乌的产生和葫芦丝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再根据笛、箫等乐器的演变来看,巴乌的演奏技巧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笛子的演奏技巧相似,所以有人推断巴乌跟中国笛子与笙之间也有着深厚渊源。从这些层面上来进行推测,巴乌的出现应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许多演奏家、乐器制作家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制成形制多样、造型各异的新品巴乌。20世纪50年代是巴乌改革的初始期。这一时期对乐器本身有两个较大的改革,一是用黄铜簧片替代了原始的竹簧片,提升了簧片的选材及制作水平,从而延长了巴乌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乐器的表现力。二是对音孔排列进行改革,将巴乌距吹孔最近的第八个按音孔,移至音孔列的右下方,使音域扩展到了两个八度,可以轻松演奏快速的乐曲;

20世纪60~80年代是巴乌改革的发展期。这一时期从外部形制的改革逐渐过渡到走向内部构件的改革,制作工艺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融入让巴乌有了新的发展,新品种层出不穷,出现了改良双管巴乌和加键巴乌。运用科技分析,在保持音色稳定、音域和音量扩展、加键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试制出两个八度的巴乌。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是巴乌改革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保存了该乐器在形制、音色、音质上原有的特色,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和发展。在保证音律准确的同时,立足民族特色,借鉴国外先进的乐器制作,使巴乌结构简洁、性能完善、工艺精美、操作便利,让巴乌乐改逐渐走向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传承与困境

巴乌是一件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乐器,主要在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的少数民族中流行。有的用于民族节日活动中,有巴乌对奏,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的伴奏;有的在民族风情习俗中体现,或是农闲之后的自娱自乐,或是青年男女用来表达情感,传递爱慕之情。在中国云南还设有“葫芦丝、巴乌文化艺术节”,在南昌市还举办了江西省葫芦丝巴乌艺术节暨校园葫芦丝才艺展演等各种巴乌演奏推广活动,其目的就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葫芦丝、巴乌的演奏艺术,这得益于巴乌简单易学、便于携带的优点。

但是,当下的巴乌教材版本众多, 良莠不齐,不切合巴乌爱好者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且音乐理论知识枯燥无味, 不容易理解,也容易混淆;巴乌的音量、音域、 转调、调音也存在局限性;加之各个民族没有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与规划,整体处于各自为政、自由发展的状态,缺乏配套经费和专业人才等问题。这都造成了巴乌传承的现实困境。

民间传说

在西南地区的不同少数民族中关于巴乌的传说流传较广的有三个。

第一个流传的故事是古时候傣族有一个姑娘叫巴乌,邻村有个叫俊俏的小伙子叫阿郎,他们两个人一见倾心,相互爱慕。但有个财主强迫巴乌与自己成婚,巴乌誓死不从,最后被财主打死。阿郎悲痛欲绝,魂不守舍,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巴乌和他成亲了,并给他吹奏优美动听的曲子,等他醒来,发现枕边有竹制乐器,他拿着吹了起来,发出的声音与梦中的一模一样,他认定这是巴乌担心他孤单而送给他的礼物。所以阿郎就把这个乐器叫做巴乌,从此巴乌便流传了下来。

第二个是在云南红河南岸流传的故事,有个美丽姑娘叫梅乌,她与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巴冲相爱。深山里的魔鬼迷恋梅乌的美色,就把梅乌掳走,强迫与他成亲。梅乌宁死不从,惹怒了魔鬼,于是凶残地割去了她的舌头,并将她扔进了深山老林,此时一只仙鸟衔来了梅乌的舌头和一截竹子,让她把舌头放在竹管里,就能让竹子吹出自己想说的话,姑娘吹响了竹子,告诉巴冲自己的遭遇,巴冲历尽艰险把梅乌救了出来,重新获得了幸福。后来,人们用二人的名字掐首去尾,把这件乐器取名为“巴乌”。从此,巴乌就在哈尼山寨世代相传了。

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个少年在山上放牛,看到山林里一只猛虎在追赶一位姑娘,放牛郎吹动了自己用箫改装的乐器,乐器发出的声音使山石崩裂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吓走了老虎,救下了姑娘。后来放牛郎在山林里又吹响了那个神奇的乐器,引来了许多飞禽走兽,聚在一起非常热闹。这时,被放牛郎救下的那位姑娘手捧着鲜花走了过来,长颈鹿伸着长脖子用嘴把鲜花插在了放牛郎的头上。突然天空一亮,只见南海观音菩萨脚踩祥云站立上空成就了放牛郎和姑娘的姻缘。放牛郎和姑娘跪下拜谢,放牛郎手捧乐器请菩萨赐名,观音便赐名“巴乌”。

巴乌乐曲

巴乌的演奏乐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曲调委婉动听、清新动人。独奏曲有《渔歌》《春到草原》《边寨欢歌》《湖上春光》《傣家姑娘选种忙》《美丽的边疆》和《红河施歌舞曲》等;彝族乐曲有《约调》,哈尼族有《串田地》《傍晚的声音》,苗族有《情调》《约会》,傣族有《咧少调》《赞哈调》《芒市坝子调》等。动作电影《卧虎藏龙》音乐曲《月光爱人》中便有巴乌的演奏,此片的音乐在2001年还荣获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