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

更新时间:2023-10-09 21:37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的山居农耕民族之一。东南亚称阿卡族。2020年,中国境内哈尼族人口总数为1733166人。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阳县绿春县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使用哈尼语,属于汉藏语藏缅语族彝语支,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结绳记事。解放前,哈尼族中一些通汉语文的知识分子,曾用方块字记录过哈尼语。1957年党和政府帮助哈尼族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至今仍在使用。

关于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东来说;二是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三是红河两岸土著说;四是“氐羌系统"南迁说。其中,“氐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南迁说”认为,哈尼族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据汉文史籍记载,氐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公元前8世纪,秦国进行大规模征服邻近部落的活动。于是,原居住在青、甘、藏高原的氐羌部落群中出现了众多的羌族名号,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分逐渐往南流迁,散布到川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广大地区。这一部分南迁的氐羌系统部落群,就是近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兄弟民族的祖先。此时,史籍中出现了“和夷”名称,这可能是哈尼最早见的先民。隋唐,哈尼族和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唐初,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散布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地区的哈尼族称为“和泥”,滇东南六诏山区出现“和蛮”部落,曾多次向唐皇朝贡方物,开始与中原有了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由于历史各朝发生的战乱和民族镇压政策,使得哈尼族不断的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抗争,也致使哈尼族逐渐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则迁至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至此,滇东南六诏山区哈尼族基本绝迹。清代云南省内地继续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区,废除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属元江州管辖;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和钮兀长官司为他郎厅(墨江),隶属普洱府。而思陀、瓦渣、溪处、左能、落恐等各土司仍旧不变,继续实行土司制,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清末至近代,哈尼族为争夺生存权和祖国主权奋勇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在哈尼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均取得进步和发展。长街宴、个旧锡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过桥米线、建水紫陶、石屏海菜腔、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7月,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哈尼族分布在广阔的山区,在海拔800米至25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于种植多种农作物。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树。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和荞麦等。哈尼人还喜欢采集食用野菜烹制各色菜肴,尤其喜欢吃酸菜。长街宴是哈尼族一年一度举办的集体性宴饮狂欢圣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蘑菇房作为哈尼族的传统民居,独具一格、经久耐用,在中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哈尼族擅长染织的藏青色土布,擅歌舞,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以创世史诗《奥色密色》为代表作。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新米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族名起源

哈尼族有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糯比、糯美、各和、哈鸟、腊咪、期的、阿里卡多、阿古卡多、觉围、觉交、爱尼、多塔、阿梭、布孔、补角、哦怒、阿西鲁玛、西摩洛、阿木、多尼、卡别、海尼、和尼、罗缅、叶车等30多种自称和他称。主要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哈尼族的迁居环境、民族交往、文化融合的情况不同。而不同的名字往往是表示不同地区的哈尼族。比如,居于红河南岸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元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四县自称“哈尼”,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自称“雅尼”,散居于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普洱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县 (自治县) 多自称为卡多、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

在汉文史籍中,哈尼族历史名称繁多,主要是由当时氏族部落的不断分化繁衍所造成。秦汉称“昆明叟”,魏晋南北朝称“乌蛮”,唐宋称“和蛮”,元代称“斡蛮”“斡泥”,明代称“窝泥”“和泥”,清代称“和泥”“窝泥”“禾尼”。

虽然哈尼族名称众多,但音义基本一致为“和人”。主要自称中的哈、豪、黑、和以及历史名称中的禾、窝、斡、俄、阿、哈均从“和”(wó)音。泥、尼、比、别、弼等均从“尼”(ní)音。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出哈尼族名称的定义。有的学者根据哈尼族世代居山梁或半山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和汉文史籍中的零星记载,将哈尼族名称的含义定义为“住在山坡上的人”。有的学者则认为,“哈尼”一词是构成飞禽走兽、力量、人、女性名称的词素,“哈”作为氏族的徽记,含有强悍、勇猛、力量的意思,“尼”和“咪”是同意的转意,不仅具有人的概念,而且具有女性的含义。

总之,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的两千多年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1953年7月15日召开的格朗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上,经讨论统一称“爱尼族”。国家正式组织民族识别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与散布其他地区的各支系一起,统一称为哈尼族。

民族溯源

关于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东来说;二是二元文化融合说;三是红河两岸土著说;四是“氐羌系统"南迁说。其中,“氐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

东来说

东来说认为,现今滇南哀牢山区少部分哈尼族,在其追溯父子连名谱系时,追溯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地,与云南省一部分汉族祖宗谱相同。据有关汉文史籍记载,公元10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哈尼族社会确立封建领主制度时,便有中原部分汉人迁入哈尼族地区。尤其明洪武初定云南之后,留下河南、湖广、江西、浙江四都司兵镇守云南边疆(包括哈尼族土司地区)。自明代开始,除留守成边的中原汉人军屯、民屯之外,外省汉人举家迁入哈尼族地区从事商业和租地耕种为生的也逐渐增多,世居久处,受哈尼族文化氛围的熏陶,或因通婚联姻的关系,其中的一部分外来汉族逐渐融人哈尼人之中,他们的后辈便成为哈尼族,当这些后辈追根溯源时,便追溯到南京、江西、湖广、贵州等地。

二元文化融合说

二元文化融合说认为哈尼族乃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由北向南与由南向北的交汇)、复合的(南方土著民族与北方迁徙民族的融合)就文化论,他们是南方夷越民族的滨海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原文化的化合体。其主要依据:一是以《哈尼阿培聪坡坡》中描写到哈尼族与“阿撮”(傣族)等民族交往为依据,两个部族人们共居一地,互通有无。二以是壮傣语支先民“百越族群”的活动区域为依据,说明哈尼先民“和夷”的“夷”与“越”的“夷越”关系。

红河两岸土著说

土著说认为哈尼族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云南红河流域广大地区,西至洱海一带,北至昆明滇池一带,南至缅甸老挝一带,东至马关县河口瑶族自治县越南一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性善良、惧生的哈尼族先民,在一次又一次外部势力的冲击下,不断收缩聚居范围,经过多次局部迁徙,天宝以后,红河流域北部、西部的哈尼族先民向东南收缩,一部分移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岸;原先居住在南部和东部缅甸、老挝、越南一带的哈尼族先民亦往北收缩,定居在红河南岸的大片地区和靠近我国边境的山区之中。

“氐羌系统"南迁说

“氐羌系统"南迁说认为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同源于南迁的古代氐羌部落族群。其主要依据来自于哈尼族的神话历史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诗中讲到哈尼族祖先最先生活在一个叫“虎尼虎那”的地方,哈尼族人崇尚黑色,黑色意味着祥和、安全,而“虎那”正是黑色的意思。崇尚黑色的俗还可以从哈尼族支系奕车的妇女头戴洁白的帕崇、身穿黑色短裤中国神话故事中得来。

历史沿革

先秦

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记载,氐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84-公元前362年),秦朝的势力迅速扩大,并开始大肆进行征服邻近部落的侵扰活动,氐羌族群被逼无奈流迁各地。在迁徒中,南迁的羌族不断繁衍,形成野牦牛种和越嵩羌、白马种、广汉羌等多个部落,活动于现在的川西南、滇西北、滇东北的广大地区。流散迁徙,并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部落称为“和夷”。这一记载,与哀牢山区哈尼族的民间传说基本一致。据说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之后逐渐南迁,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海沿岸)广大地区,与“昆明市种人”相互交错杂居。后因遭异族侵扰,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滇池昆明一带,再经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石屏县建水县蒙自市开远市,继而至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

秦汉至隋唐

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初唐期间,有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在唐人文献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公元7世纪中叶,“和蛮”的大首领向唐朝进贡方物,唐朝在给云南省各族首领的敕书中就列入了“和蛮”首领的名字,并承认他们都是唐朝的臣属。“南诏”“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政权建立后,其东部的“三十七蛮郡”中,“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区。

隋唐,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据记载,唐朝初年,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出来。分布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地区的哈尼族被称为“和泥”。滇东南六诏山区出现的“和蛮”部落首领,曾多次向唐朝进贡方物,开始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学联系。南诏崛起后,各地哈尼族直接隶属于南诏,与滇东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统称为三十七部蛮。其中的因远(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思陀(红河)、溪处(元阳县、金平)、落恐(绿春县)、维摩(丘北县泸西县、广南)、强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西畴县)等七部中大部分为哈尼族,处于南诏奴隶制政权的统治之下。

宋至清

10世纪中叶,南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三十七部蛮,会盟于石城(曲靖),直驱洱海,于937年摧毁了杨氏的“大义宁国”奴隶制政权,在云南省建立了大理国段氏封建领主政权。哈尼族各部落,得到了大理国段氏的分封,开始建立领主制度。六诏山区各部哈尼族,以强现部最为强盛。其领主龙海基“素为诸夷所服”,统一了各部大小领主。宋皇时,因为给宋将杨文广做向导有功,受宋王朝封赏,令其世代统领六诏山区,世代为滇东南最高领主。滇东南哈尼族便与中原有了密切的联系。

13世纪中叶,元朝灭大理段氏政权,统一诸部,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孛儿只斤·蒙哥六年(1256年)立阿万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临安府),管理红河哈州大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部。龙海基九世龙健能曾一度被授为阿万户府总管,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哀牢山区各部哈尼族,从10世纪中叶进入封建社会。1256年后,元朝设置元江万户府,思陀设置和泥路,落恐、溪处分别设置正副万户府等统治机构,以哈尼族首领为土司分别直隶于云南行省。后又元朝将元江万户府改为元江军民管府和元江路,统辖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各部,加强了直接统治。

明初,明军征云南省,龙海基16世孙龙者宁迎明反元,使得明军直捣梁王府,迅速摧毁了元朝在云南的最后统治,改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为云南布政使司。明朝开始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区,成立各部长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与中原皇朝的关系更为亲近。思陀遮比、溪处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司,分别接受明皇朝所赐李、赵、陈、钱等汉姓。明初,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不少汉族进入哈尼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哈尼族社会的经济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4世纪中叶以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一带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过渡。

明末农民起义军残部李定国,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云南省建立了抗清根据地。清兵进逼云南以后,哈尼族头人龙韬等联合六诏山、哀牢山区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举宁州(华宁县)土官禄昌贤为首领,于1665年举行了席卷整个滇中南的反请大起义。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废除了六诏山区各土司领地,实行改土归流,分属开化、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府,从此结束了哈尼族龙氏在滇东南近500年的统治。哈尼族居民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则迁至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至此,滇东南六诏山区哈尼族基本绝迹。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哀牢山区也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但是思陀、溪处、落恐等各土司仍旧不变,土司制度依然存在。

近代

20世纪初叶,各地区的哈尼族绝大部分已进入封建领主社会。元江以南,澜沧江流域的哈尼族地区,由于地处偏僻,受外界影响甚小,因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等地仍保留了封建土司制度,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形态。而西双版纳、澜沧等地的哈尼族,则长期处于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之下,被划分为“卡西双火圈”,即“十二奴隶区域”,以加封和培植哈尼族或其他民族头人来实现其统治。自清末民国初期以来,这些地区原有的封建领主经济虽已开始动摇和崩溃,逐步向封建地主经济转化,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些地区土司制度依然存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土司封建领主制度才最终被废止。

哈尼族刚毅顽强、勤劳淳朴、富于正义感的性格在民族起义中充分展现。清咸丰三年(1853年),哈尼族贫苦农民田四浪(又名田政、田以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聚集三千多哈尼族、彝族、布朗族贫苦农民在团田乡绿叶凹壁村举行起义,迅速占领了哀牢山中段地区。20世纪初叶,哈尼族涌现了卢梅贝、钱祯祥、胡周贵、陈世荣、王用璋、钱复兴、杨富本等一批起义领袖。1917年10月,元阳县猛弄哈尼族地区,在多沙寨18岁的哈尼族女青年卢梅贝的领导下,举起了反对土司统治的义旗,提出“杀尽土司”的口号。卢梅贝指挥义军,向猛弄土司展开猛烈进攻。其精神为后世敬仰,哈尼人民尊称她为“多沙阿波”,即多沙寨的阿爷。1937年8月,不甘忍受落恐土司陈泽民统治的哈尼族民众在农民胡周贵、陈世荣率领下举义,一举攻破土司衙门,杀死陈泽民兄弟三人。后来胡周贵等人,被滇军连长杨开宪等人诱捕杀害。

20世纪上半叶,哈尼族地区人民开始了为争夺生存权和祖国主权而斗争的岁月。中越边境上的外国侵略斗争不断,哈尼族人民奋起反击侵略军。1900年,蒙自市地区的汉族彝族、哈尼族等各族人民奋起烧毁了法国设在蒙自的洋关,法帝国主义者以此为借口,出兵侵占江外十五猛中的猛丁(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龙博地区,哈尼族和其他各族人民操戈执矛,勇敢地击退了侵略军。在三猛哈尼族地区,法国侵略者把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下的界碑从牛嘎大山往北移动了30余公里,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予以认可。但纳楼土司却以“未奉明文,不予承认”为由,要夺回被占领领土。假借围猎捕象,狠狠打击了法国远征军,三战三捷,给侵略者有力的回击。

解放战争时期,不少哈尼族青年积极参加党领导下的地方游击队,发动群众,争取民族上层,开展武装斗争。1949年各地人民武装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阻击中国国民党军队,围歼逃敌,解放了滇南、滇西南,迎来了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新生。

人口与分布

人口

哈尼族人口在历史上的发展十分缓慢。解放前夕,居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哈尼族人口仅为23.4万人。解放以后,随着卫生条件改善之后,死亡率不断下降,加之哈尼妇女生育率较高,哈尼族人口发展很快。从1953年到1990年的37年间,哈尼族人口由48.13万人增加到124.81万人,增加了1.59倍。37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26.05%,高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年增长率。哈尼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逾百万以上的18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省省哈尼族有1632981万人(2022年)。

分布

哈尼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中原地区境内主要居于现云南红河南岸的红河县绿春县元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州及澜沧县;卡多、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支系均交错聚居或散居于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普洱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县。另外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昆明官渡区玉溪市峨山、楚雄市武定县等地方也有少量分布。境外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称为阿卡。

哈尼族分布区域,处于汉族、彝族白族傣族拉祜族等族分布地的中间地带,并有苗族瑶族回族壮族等族分布其间。哈尼族大部分聚居于海拔约在8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半山区,与立体地貌中立体分布着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哈尼族居住的地区,山高谷深,自然条件优厚,地下蕴藏着锡、铜、铁、等各种丰富的矿产。在连绵起伏的哀牢山森林中,有云南松、滇柏、棕榈油桐香樟木等优质林木和经济林木;有虎、豹、熊、鹿、黑麂侏蜂猴和孔雀、鹦鹉、环颈雉白鹇等珍禽异兽;出产鹿茸、熊掌、虎骨、三七、黄连等名贵药材。这里是亚热带气候,雨量充足,土地肥沃,适宜稻谷、玉米、棉花、花生、蓝靛、茶叶等作物生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茶叶远近闻名,畅销内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格朗和的南糯山,是全国闻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

宗教信仰

哈尼族普遍信仰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观念是他们信仰的主要内容。也曾经有少量的佛教、基督教信仰。哈尼族人生活中的各种禁忌、占卜、祭祀、巫术等都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

自然崇拜

哈尼族人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林水火及有关动植物等。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神灵。如“弥塔直摩”是天上的最高神,“阿匹梭摩”是人间最高神,“圣猫自”是主管村寨的最高神。

在哈尼人心中火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哈尼人认为,火种不断与家族的兴旺是相连的。因此,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除了火塘之外,树也是哈尼族崇拜的对象。每个家族有自己的龙树,每个村寨也有共同的龙树或龙林。龙树被认为是人类的保护神。龙林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哈尼族还有很多关于自然神灵崇拜的祭祀活动。如大年初一祭天地,祭寨神“决司"“罗司”;二月第一个属牛日祭龙树;八月十五祭月亮;十月“米索扎”祭大地;平日出猎祭山神、猎神;家有病灾有的还去祭树神、岩神、河神等。他们还相信有专门给人带来灾难和病痛的恶神邪鬼。如“彩虹鬼”“火鬼”“水鬼”等。对恶神恶鬼,有的献祭讨好,有的则请摩帕驱赶。

图腾崇拜

历史上,哈尼族实行父子连名制。每个宗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物。传说中卡多先祖定居的“摩米”,居住着十二个姓氏,每个姓氏的名称都以某种图腾物的名称命名。如:今天的刘、徐、张、段、梅、罗、王、田、陶、彭、马、白十二姓的图腾物名称分别为:“尼帕”“婆斜”“默么“车么”“莫把”“莫玉”“咯么”“牛么”“坡淘”“普么”“咋啦”“咋德”。在历史的发展中,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又产生新的图腾物。至今,哈尼族还把自己家族的图腾物视为神圣之物崇敬。哈尼族将白鹇鸟作为民族图腾,象征着智慧、勤劳、光明的前景。

祖先崇拜

哈尼族崇拜自己的祖先,家中均设有祖宗牌位,称为“泻阶”。“泻阶”由一块木板制成,多设于靠后山墙的左方边柱旁,有的设于正堂后山墙处。但是死于非命者的灵牌则设于大门上方的屋檐下。每逢节庆,要以酒饭献祭宗祖灵牌。有病有灾,常祈求宗祖神灵保佑。

“摩米”是哈尼族老祖宗居住的地方,正常死亡的老人要隆重办丧,摩帕念(指路经),要将死者灵魂送往“摩米”或“萨米”归宗。祖宗的灵魂被认为是永存的,居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在“摩米”或“萨米”;二是在红土黄土之间(坟墓中);三是在家中“泻阶”上。而那些死后未办丧指路者,魂游于山中、路旁、田边地角,魂无归处,给生者带来祸害。因而,对有儿女家庭的丧者,死后要办丧、指路归宗,后人方吉。

灵魂崇拜

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哈尼族社会的信仰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突出,集中地反映在自身灵魂的崇拜上。哈尼族的原始先民笃信有“约拉”,即灵魂附于每个活人的身上。他们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要哭三声,一声告诉天,二声告诉地,三声告诉周围的人们,他来到人间了。从父母为婴儿杀鸡取名之日起,人就有灵魂附身了。哈尼族奕车人还认为,灵魂有大小和主次之分,要是大灵魂和主要灵魂丢失了,就要生重病甚至死亡。人们为了保持灵魂的完整性,维护自身的安康,叫魂活动成了哈尼族日常生活的一大内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寨子,甚至牛马牲畜等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为之叫魂。由于叫魂所用的祭品、对象、失魂地点和方式的不同,叫魂方式也有多种多样。有些叫魂活动须由“莫批”(是哈尼族民间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者)主持进行,有固定名称和祭品。

鬼崇拜

哈尼人的心目中,鬼和魂有着明显的区别。每个活着的人都有魂,一旦人死了,魂就转变为鬼。哈尼族认为鬼分为善鬼和恶鬼。善鬼指因病在家中正常死亡,而且年事较高留下子孙儿女的亡者灵魂变成的鬼,在后人的心目中变成祖先神。恶鬼,指的是非正常死亡的人魂所变之鬼。如在野外被摔死、缢死、火烧死、水淹死、枪打死、野兽咬死、暴病死于荒郊野外的人魂等变成鬼之后。哈尼族宗教观念认为,人世间第一个以某种方式非正常死亡的人,就成为此种方式死亡的冤鬼之王。因非正常死亡方式的多样性,产生了多种不同的鬼王,形成鬼王谱系。

神灵崇拜

哈尼族在长期的原始宗教信仰过程中,出现了神的观念,并形成了神的谱系。主要信仰的神灵有松神、骑神、乱神、雷神、风神、断神、虹神、瘫神、疮神、咒神、火神、挤神、缠神、衣神、疯神、癫神、晕神、虫神、污神、离神、发热神、病神、水神、碰撞神、战神、纠纷神、败神、跨神、怪神、瘦神、内祖神、外祖神、增神、省神、寨神、地神、龙神、天神、银子神、金子神、太阳神、月亮神等等,出现了几十种神灵。每一种神灵可以变换40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并能作祟于人,人们要有相应的祭祀和祭词来加以解脱,因而祭祀方式就显得名目繁多。

在哈尼族的宗教信仰领域,众多的神灵,尚无明确的严格的神阶等级区分。但从不同的神灵所处的空间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了神的大小高低的概念。普遍认为在天上的神是至上至尊的神,多以保护神的面目出现,护佑着世间一切善良的生灵,惩罚邪恶的势力。哈尼族民间的神灵有天上神系统、地上神系统、地下神系统和祖先神系统。

语言文字

语言

哈尼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语、拉语、纳西语比较接近。

语音

哈尼语元音分松紧韵母单元音为主,复元音韵母多出现在汉语借词上,没有塞音韵尾,有些地区有浊塞音和浊塞擦音、鼻音韵尾或鼻化韵。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构成,有些音节只有韵母和声调声调有四个,其中基本的是三个:55、33、31。24调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上。以绿县大寨哈尼语(以下称绿春话)为例,声母有三十一个;韵母有一十六个,其中单元音韵母二十个,复元音韵母六个;声调有四个。

词汇

哈尼语的词汇主要有三种组成形式,一是词汇由词组成,词由语素构成。哈尼语词汇中有带前缀或后缀的词,但词缀附加法在构词上并不占重要地位哈尼语应用广泛的构词法是词根复合法,如a55si31“果子”,a55是前缀,词根si31能跟其他单音节语素组成一系列复合词。二是借词。哈尼语的借词主要是汉语借词,借词方式有音译、半借半译和音译加注三种。其中音译方式是主要的。音译的如a55su31阿叔。三是现代汉语借词语音。现代汉语借词是从当地汉话借入的,借词语音既受哈尼语音结构规律的制约,又与使用者不同年龄、性别和汉语文水平相关。

语法

构词

哈尼语的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单纯词有单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单音节的,例如:e55说、do55喝。多音节的,例如:ba31ba33面颊、be551055槟榔。合成词有并列式、修饰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附加式、重叠式七种最常见的构成方式。

词类

哈尼语的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类。名词多为双音节,前缀a是名词的一种标志,如a55pa31叶子a31xa33鸡。

方言

哈尼语又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较大,不能互相通话。

哈尼语方言分歧,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音上,语法差异较小。语音方面,各方言虽有较大的分歧,但语音对应关系是明显的。总的看来,哈雅方言和豪白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比较严整,而哈雅方言和碧卡方言之间的差别则大些。词汇方面,哈雅方言与豪白方言之间同源词较多;哈雅方言与碧卡方言之间同源词较少。其中豪白方言与碧卡方言借入了较多的现代汉语借词。语法方面,各方言的语法基本上一致,但也有一些差别。例如,各方言的人称代词都用语音交的方式表达“格”的语法意义,但表现范围和形式有所不同。各方言的名词都有重叠的用法,但重叠形式不一。

文字

由于长期的迁徙,生活不稳定,哈尼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结绳记事。

解放前,哈尼族中一些通汉语文的知识分子,曾用方块字记录过哈尼语。用方块字记录哈尼语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用跟哈尼语词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直接记录哈尼语;二、用汉字再造字来记录哈尼语词义,这种再造字要按字形改读哈尼语音。

1957年中国政府制定的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方案,1958年在哈尼族地区试行。1981年对试行的哈尼文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制定了一套哈雅方言雅尼次方言的文字方案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试行。至今仍在使用。

民族文化

社会组织

习惯法

哈尼族的各类禁忌对于习惯法的产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哈尼族的习惯法在形式上直接表现为禁止性规范,且内容也不复杂,一般只涉及财产、婚姻家庭、祭祀等方面,这些内容实际上来源于早已实行的禁忌。同时,禁忌的贯彻孕育了专门处理纠纷的神职人员和公共权力机关。哈尼族习惯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犯罪与刑的法律、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政权组织、裁判制度。例如,裁判制度方面,哈尼族社会的诉讼裁判权由司、头人和巫师及村寨中的老人会行使,重大案件(尤其是侵犯司权利的案件)由土司衙门受理。当证据不足时,一般由巫师通过神明裁判的形式裁决,常见的形式有赌咒、看手相、“牛扎”与“昂扎”。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中央王朝以“以夷治夷”为基本指导思想,在少数民族地区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以少数民族首领统治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哈尼族的土司制度,肇始于元代,完善于明代,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1735年)被废弃一部分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最后终止,前后相沿近六百年。被封建中央王朝委任的哈尼族土司,其前身绝大多数都是唐宋时期的大鬼主奴隶主或者大封建领主,而大鬼主和大领主的前身又是三位一体政体时期的政治领袖“资玛”。土司制度主要模仿封建中央王朝专制政体创建而成,土司建立了司署机构、军事建制和乡村组织,构成严密的塔式梯级专制体制,并以酷刑、监狱、军队等暴力机器加以维系。土司在其辖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明代以前,哈尼族尚未产生剥削和阶级分化,土司的生活来源主要靠自己劳动生产,哈尼人民没有什么负担。随着明清两代执行“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的政策,客观上对土司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加之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土司制的纵容和放任等,土司制得到恶性发展。土司是土地的所有者和政治上的统治者,占有土地、山林、水渠等主要的生产资料。农民使用土地必须交纳各种封建负担,遭受沉重的经济剥削。土司每年不但向农民征收占产量6%至20%的官租,而且还要把一部分土地租佃给农民,征收等于产量30%至50%的地租。官租和地租是压在农民身上的最沉重的负担,每年要夺取农民一半以上的劳动果实。土司还掠夺好田作为私田,通过无偿劳役分配给农民耕种。此外,农民还要负担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如:街税、屠宰税、当兵款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土司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多。此外,土司制下的立法、司法,都没有明文规定。土司对刑事民事案件的处理,完全凭其个人的喜怒好恶作决断。既有立法权,又有司法权。在土司衙门内所设的吊打、杠木枷、坐软板凳、丢阴洞等各类刑罚也极其残酷。

生产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哈尼族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部门,哈尼族很早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梯田农业是哈尼人民生存的根。哈尼梯田大多数建在坡度为45度以下的缓坡地带。基本条件是有水、土层厚、阳光充足等。坡度在20度以下和45度以上的田为数较少,绝大多数梯田建在20度至45之间的缓坡地带。梯田的形成,大多数分两步走。首先在山梁的缓坡地上修造台地,种植一段时间的旱地作物,使台地的基础稳固下来并熟化地面土壤;第二步从山梁两侧修建水渠,把沟中的溪水引到山梁上来;第三步翻挖台地,把水引进地里,和泥打埂,蓄水便成为水田。哈尼族修建梯田时,不借助任何仪器,完全凭经验肉眼测量,根据坡度的缓急确定梯田的中心位置,其长度从中心沿等高线向左右两边延伸,围着山梁转,能长则长,需短则短,至于梯田宽度,根据山形坡度而定。

哈尼梯田实行“三犁三耙”的耕作模式,一般情况下,到农历十月中旬左右,田已全部翻犁结束,从此,梯田进入休耕期。翻犁过后的田,灌满水,不种任何作物,闲置近五个月的时间。梯田在休耕期间,要进行多种工序的保养性耕作。首先要保持满水状态,到农历十二月进行第二次翻犁,春节前后开始第一次把田,同时施放一次农家肥,到农历二月初,再次进行翻挖,之后到农历三月再耙一次,最后栽插时还要犁耙一次。

哈尼族聚居地区的土壤以红、黄壤为主,间有大片肥沃的深棕色森林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粮有稻谷和玉米。稻谷品种因耕作层次的复杂而较多样,灿稻梗稻均有,常见的有大小红脚谷、大小白谷、麻杂谷、香谷、大小麻线谷、小黄糯、沙仁谷、猛利糯、五路谷、皮杂谷、麻杂糯、小香糯、大毛糯等数十种。其中小红脚谷产量高、米细壳白,为人们普遍喜种。玉米的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和糯玉米。主粮之外,普遍种植瓜、豆、洋芋、荞、麦、小米、山芋、青菜、白菜、萝卜、葱、蒜、辣椒、姜等杂粮和蔬菜。此外,还有咖啡、可可、柠檬、橡胶、茶叶、剑麻、花生、甘蔗、菠萝、棉花、蓝靛、烤烟、紫胶等大量经济作物出产,另有草果、八角、花椒、胡椒等香料作物种植。

畜牧和狩猎

哈尼族源于古代北方游牧族群,积累了丰富的放牧和饲养的经验,逐渐培育出了许多适应山地气候的优良牲畜,其中以猪的驯养最具特色。乾隆《开化府志》卷四“物产”条内有“阿泥花猪”的记载;胡本《南诏野史》说:窝泥“善养猪,其猪小耳短身长,不过三十斤,肉肥,名窝泥猪”。道光《威远厅志》卷三“风俗”条说,窝泥“土产花猪,家多畜养之”。哈尼族几乎户户养猪,他们饲养的“江外小耳朵猪”,具有耳尖短、嘴平直、额无皱、体型短小圆滚、瘦肉比例高、肉肥香脆不腻的特点,是哈尼族饲养最广泛的猪种。

集体上山围猎是哈尼族的主要狩猎方式之一。参加狩猎的人大都是青壮年男子,人数多少不一,一般在夏末秋初或冬季农闲期间进行。狩猎对象主要是虎、豹、熊、野猪、马鹿、岩羊、鹿子、水獭、野兔等走兽。按照传统风俗,在集体出猎凶兽、大兽之前,要念咒占卜,以定凶吉成败。

手工业

哈尼族的手工大多是对农副产品的加工,主要有纺织、染布、铁器银器制造、编席、酿酒及竹木器制造等,其产品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满足自家人的需要,有剩余的才拿到附近市场上出售,或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纺织是哈尼族手工业生产的首要内容,由妇女承担。传统上,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衣服用布均依靠妇女纺织。哀牢山一带哈尼族妇女还善于编织滑席,其原料席子草多属人工栽培。编席机是一套竹制“井”形框架,由机杼以及作为经线的藤皮绳组合而成。

交通贸易

哈尼族从事商业贸易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第四章里,哈尼族来到了一个叫做诺马阿美的神奇的地方。在那里,哈尼族的农业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于是商业贸易也开展起来。

南宋时(1127年-1279年),哀牢山和泥曾道经六诏山贩马及其他土产至广西州,又带回中原布帛及其他用品,满足和泥人民需要。

11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哈尼族居住的六诏山区,其西与广西邕州特摩道(后为云南省之广南、富宁县)毗邻。六诏山既处云南与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要道,当地和泥及各族饲养的马匹和所产皮、毛及各种药物,均得一道运达中原,并获所需中原物品。又随着龙氏领主向南海各国购买器物,与国外亦有交易往返。这样,该山区与国内外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境内和泥及各族的农、牧及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

明洪武时,从临安府治建水新辟斜贯哀牢山东麓的驿道,在道径的礼社江边,也“官置船渡”,以兹沟通。这条路经思陀落恐、左能、瓦渣、溪处、钮几、茨通坝,“路通车里、八百”直抵老挝、缅甸边境。此路既有利于中国和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和泥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便于商旅贩入先进农具及其他用品,运出剩余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14世纪晚期还规定和泥土官领主的贡币为其习用的贝币,自洪武辟通当地驿道,和泥领地内有了驿站,交易发展,市集产生,金属货币流入,因此,到15世纪初,永乐九年(1411年),乃改行银钞。反映了当时生产和商业的进一步增长。

家庭关系

哈尼族经历了由内婚制和血缘家庭,经过普那路亚婚和普那路亚家庭,到一夫一妻婚和现代个体家庭演进的史迹。血缘婚姻的根源是同胞兄妹互为夫妻,这个遥远的婚姻家庭形态,虽然早已在哈尼族社会中绝迹,但它不仅保存在古老的神话中,也保存在现行的亲属称谓里。在哈尼族社会中,还保存着氏族外群婚制的残余。绿春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州县的青年男女有集体结交异性朋友的习俗,一村的男青年或女青年在“姑娘领头”“小伙子领头”带领下另一村寻求配偶。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一、二十人。届时,举行宴会,饮酒对歌,或到村边草坪欢歌舞蹈,通宵达旦。活动中有严格的规矩,违者受惩罚。其间,男女情投意合者,可离去单独幽会。待到黎明,赠送食品,欢送对方回寨。如果这次是男青年出访,下次女青年回访。未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结婚仍需征得父母同意。

在哈尼族社会中,大家庭与小家庭并存,实行着父权制的家庭结构。在个别地区,还存在着较为原始的大家族制度。哈尼族在家庭观念上,奉行着“树大分枝”的原则。哈尼族男子一经结婚生子,一般都要与父母分家,建立独立的小家庭。分家时,父母按家庭人口将田产、农具等平均分配给分家的儿子。一般情况,最小的儿子留在父母身边,以继承父母的那一份田产和祖宅。哈尼族家庭尽管树大分枝,但主杆仍存。分出若干小家庭后,最后小儿子仍然和父母组成一个较大家庭,小儿子一旦生子,这个家庭就成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以后还可能成为四代五代同堂的大家庭。而部分地区的大家族制度,则重世系和血缘团结,形成同父系大家族多世代聚居不散的现象。他们的生产也由父亲或长子负责,家务由母亲和长媳安排,实行大家族整体经济,统一生产粮食和饲养家禽、家畜,统一安排全家族成员的消费,不存在小家庭的独立经济。

风俗习惯

建筑

哈尼族一般选择在半山向阳、开阔的山梁上建寨立业,最大的村寨不过200多户,小的则数户,其中以数十户的村寨居多。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错,相隔一两里或三五里路程为其村落分布特点,并以崎岖山路和林中小径相通连,呈现星罗棋布的村落格局。从建筑形式来看,哈尼族房屋建筑风格大致有:东瓦房、北土掌、南干栏、边境地区茅草房四种形态。外观造型主要有:蘑菇房、正三间瓦房、三间两耳土掌房、封火房、吊脚楼房、闪片房、茅草房等形式。

“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统称住房为“拥”。人们所居住的“拥”,又分为拥戈、拥雅(音为ra)和拥熬3种。拥戈,是哈尼族最正规的住房,一楼一底,系“干栏”式建筑。拥戈的结构与傣族竹楼类似,以栗木为柱,用坚硬的乔木劈成方形为梁。主柱分为四排,每排六棵、八棵不等。楼室距地约1.5米,底室不围墙筑壁,仅在房檐下设栅栏防牛马闯入。楼室四面或围竹篱,或隔板壁,不设窗户,光线幽暗。哈尼族居住的拥戈,开有前门后门,设有两道登楼木梯。楼室内横隔一道隔墙,将楼室分为前后两间,由一通道相连。靠前门一间称为“波罗漂”或“包楼”,是男性成员的居室,汉称男室;靠近后门一间称为“拥玛”或“拥玛漂”,是女性成员的居室,汉称女室。男室和女室都设有火塘,男室火塘多用于照明取暖、煨茶,接待来访男客。女室火塘除照明取暖外,还兼作厨房,煮饭炒菜、熬煮猪饲料都在女室内操作。按照传统古规,男子应由前门登楼入室,女子从后门登楼入室。未成年男孩,随父亲在男室居住;未出嫁的女儿随母亲居于女室之内。

拥雅,意为子房或小房,一般建盖在拥戈附近,与拥戈截然不同的地房。拥雅极为矮小,是间十余平方米的泥挂墙或竹篱地房。室内搭有一张竹床,供成年的男孩单独居住、一个家庭内,有几个成年的儿子,就建有几间这样的拥雅。让儿子在这间小房子内与女友谈情说爱、结婚生育。如果父亲亡故,长子长媳迁入拥戈,分别居住在昔日父母居住的男室、女室内,履行家长职责。只要父亲健在,儿子与儿媳便只能在拥雅内过日子,直至有条件分家立户时,方可重建楼房居住。

拥熬,是一种介于地房与楼房之间的简易建筑。这类住房多依斜坡而建,以斜坡为建楼台的依托,在坡下方栽上木柱、木杈,在坡台与木杈间搭架一层简单的楼台,再在楼台上盖屋。拥熬低矮、简陋,似楼非楼,似棚非棚,多系贫困人家和孤寡无依之人居住。

土掌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内地哈尼族,多在朝阳的山腰地带建寨,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按,屋项有乎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乎顶的“土掌房”,较为普遍而适用,既便于取材防火,又可将房顶作阳台晒场内屋布局多为三间,两侧耳房住人,中为堂屋,以会客兼生火做饭。大户人家,单独另盖厨房。楼板多用竹木编成,较为简易,一般堆放粮食物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等地哈尼族住什木结构的竹楼,较傣族的简陋狭小,楼下堆放农具什物饲养家禽家畜;楼上住人,一般分为前后两间,男子往前屋妇女和孩子住后屋,接待宾客均在前屋。

蘑菇房

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的建筑样式。蘑菇房大多采用的是“下畜上人”的模式,,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家具等;中层用实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蘑菇房因其特别的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在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

据传说,远古时候的哈尼族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这里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筑窝栖息,哈尼族人便照着蘑菇的样子盖起了蘑菇房。哈尼族蘑菇房主要以石块、木头、土、茅草构成,土基墙直而整齐,屋架稳当结实,屋顶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作为传统民居,蘑菇房在空间设计、功能设计、材料、色彩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哈尼族的蘑菇房玲珑美观、独具一格、经久耐用,在中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最典型的蘑菇屋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麻栗寨。

饮食

哈尼族的日常饮食均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玉米棒和瓜豆。哈尼族喜欢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五色糯米饭(哈尼语“合略”),哈尼粑粑(哈尼语“展表”),哈尼汤圆(哈尼语“展圈”)都是哈尼族的特色美食。副食主要有猪、牛、羊、鸡、鸭肉等,还有大梯田里野生的螺蛳。除了自家种的蔬菜以外,哈尼人还喜欢采集野菜烹制各色菜肴,如黄花、八角花、棠梨花、金雀花、水芹等野菜,尤其喜欢吃酸菜。

有“哈尼味精”之称的豆豉(哈尼语“啊吃”)也是哈尼族美食中的特色。哈尼豆豉是把黄豆放在水中浸泡,待黄豆胀大变软后,放入没有油的锅里煮,熟后放到簸箕里吹凉,随后放入木盆或者箴筐里发酵。几天后,用菜刀剁碎,或用木硅碎,用手捏成扁圆形小团,摆放到簸箕里烘干或太阳晒干,用火烤熟后即可食用。

哈尼族做菜常用煮、炒、蒸、烤、烧、炸、腌、舂等方法。口味以辣、酸、香为主,多用水鳖根、叶和辣椒为佐料。哈尼人还善于利用土特产原料腌制腌咸菜和烹调民族菜肴。如他们用辣椒面、野花椒、蒜泥、姜汁、菜叶、腌芭蕉心和蜂蛹做成“蜂肾酱”;以新鲜竹子为器具,煮猪蹄排骨、鸡、鱼和其他汤菜等。哈尼族的特色菜除上述的这些之外还有“竹简鸡”“煮蛇圆子”“柴花”“油炸蜂子”“生炸竹虫”“五香芭蕉”“干炸泥鳅”“面笋”“香柳拌生肉”“清汤橄榄鱼”“石蹦炖蛋”“菜根炒肉”“螃蟹炖蛋清”“油面瓜鱼煮甜菜”“笋饺”和“火熏腊肉”等风味食品。

长街宴是哈尼族一年一度举办的集体性宴饮狂欢圣宴,是农事祭祀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根据不同地区节日举办的特点,有“苦扎扎”节、“昂玛突”节和“十月年”的长街宴三种类型。

长街宴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鹿子干巴、肉松花生仁等多种风味的菜肴,男女老少,身着民族传统服装,喜庆佳节。大家辛苦劳作一年欢聚一起,边吃边喝边叙,谈古论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既生动体现了各族同胞团结友善的传统,又集中展示了哈尼族的节日饮食、风俗礼仪、歌舞服饰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

哈尼族的酒文化也很发达。其中哈尼人自酿的“焖锅酒”历史悠久、味道醇美。焖锅酒的酿造原料主要以玉米、高粱、稻谷、苦荞为主,、粟、薯等亦可。“焖锅酒”清澈晶莹、醇厚甘甜,是哈尼山寨节庆和待客必备的饮料。还有一种苦辣白酒(哈尼语“资摆”)也很受欢迎,这种酒用糯米蒸熟,冷却后放人酒药,放在盆或罐内腌制三天就可饮用。哈尼族还有一个喝“新谷酒”的习俗。每年秋收之前,哈尼族人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而所谓的“新谷酒”,就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穗,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意思是祈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要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无一例外都要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服饰

哈尼族的服饰,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

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以众多银泡、银片、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等。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银链,穿衣襟边沿镶有银饰品,后摆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女青年改戴帽后装有圆筒,帽沿上镶满银饰和彩穗的帽子,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腊霞”,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打扮得格外漂亮。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当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黑衣蓝裙。使自己显得素雅、庄重。

服饰种类

男装

哈尼族男装,衣为青色对襟短衣或右斜开襟短衣,多以银珠为纽,袖面极短。头戴青布包头;下着打折大管裤以长约米许的布条为裤带,带端用彩线绕边作饰。逢节日青年男子喜穿白衬衣,外套黑衣,领口和袖口镶一条白边露出下摆,臀后缀一串银珠链。

头包黑或白色包头,有的地区包有穗头帕,老人戴瓜皮帽。每逢年节或与姑娘约会,小伙子喜欢把羽毛或鲜花插在头上。

女装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与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古朴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年龄、婚否、是否生育或婚丧喜事等在服饰上都有明显的标志。哈尼族妇女的头后部佩戴一种叫"欧丘丘"装饰,这表明她已满17岁,可以恋爱;如果她留了鬓角,表明她芳龄18可以出嫁;如果她在"欧丘丘"上包了黑布,则说明她已有了归属。

哈尼族女装多姿多彩,不同支系各有区别。一般上穿右短衣,下装各地有所不同,主要形制有长裤、短裤、褶裙等。多用银泡、银片装饰,并且以银链、银币作胸饰。喜戴银饰,如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等。主要有三种服制:

居住在建兴的哈尼族,老人身穿靛青色右衽襟上衣,下着筒裙。缠蓝色圆形包头市,大如斗笠、前高后低,巾尾外露。青年姑娘还喜欢将镶有银花银泡的布条和鲜红色的丝绒线沿额上端交叉相绕。

居住在复兴的哈尼族妇女,老人头戴黑布长块头巾,着对襟黑布短衣,穿大管齐裤。年轻姑娘则多穿蓝色对襟短衣。

居住在盘龙新寨村的哈尼族妇女服饰较讲究,头顶长方形蓝布头巾,用镶有珠泡,绣有花样的黑色长带缠紧。上着青布枉襟外衣,内着白色圆领褂,外套三件无领长袖,每件依次露出绣lace摆,鲜艳夺目。下着百褶裙,裙前系一块齐腹镶边围巾,用缀有八股银链的蓝布带挂于颈链上。

鞋靴

男子常穿布鞋或用实木板、棕绳制作的木板鞋。女子多穿绣花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一带的妇女平时多赤脚,春节穿绣花尖头鞋。

服饰色彩

哈尼族人尚黑色,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全身上下服饰均以黑色为主。由于哈尼族人种植靛草,青色也是常见的颜色之一。此外,红、黄、绿、蓝色也是常用的装饰颜色。

服饰纹样

哈尼族对鱼有着图腾崇拜,银饰中多用鱼的形象。历史上哈尼族曾长途迁徙,历经苦难,服饰中也有很多记录民族历史的纹样。涡形花代表天国,犬牙纹代表对狗的崇拜,树形图案代表崇拜万年青树。另外还有几何形纹、花卉纹、月亮纹等。

姓名文化

哈尼族的氏族社会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父系氏族为确保父系制的永续,在其确立的初期,便形成一种父子连名系谱,成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制度。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是父系制度下父名子名世代相连的种命名制度,顺推正连,父名在前,子名在后;父名的最后一个音节用作子名的首音节,子名的最后一个音节又用作孙名的首音节,世世代代,从父系始祖往下沿传,至最末一代孙止。父子连名制前期为二音节,中期为三音节,后期又是二音节。父子连名谱系世代口耳相传,一个哈尼族男子,能把数十代祖先的名字滔滔不绝的背诵下来,能追溯民族的共同祖先,并推断出宗族分支之间的亲属关系。

在哈尼族家庭系谱中不存在母女连名制,但有实行父女连名制的,即父名的最后一个音节用作女儿名字的首音节,以确认某女儿的血缘亲属。但是,当女儿成人出嫁,在夫方父系家庭中,世系按父系计算,其女儿原来父女连名的意义即完全失去作用。

节日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年和六月年。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就是过新年,节期5~6天,多至半月。六月年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区称“苦扎扎”一般在6月24日前后,节期3~6天。此外,内地和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群众同汉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卡窝棚”

“卡窝棚”,即“开秧门”,有的地区也称“黄饭节”,多选择在农历三月栽秧前属猴或属鸡的日子。这一天,家家要染黄糯米饭,煮红蛋。哈尼族以黄色的糯米饭象征充满希望的花朵,以红色的蛋象征丰硕的果实,寄托着人们丰收的愿望。

六月年

哈尼族的六月年叫“库扎扎”,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跤、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新米节

农历七月,哈尼山乡梯田里的稻谷初黄,哈尼人要过新米节。哈尼话叫“称舍扎”,意为“吃新米饭”的节日。哈尼人喜欢在属龙日过新米节。这一天,各家要到田里背回一从奇数连根拔出的稻子。稻谷背回来以后,暂时栽在近家的水井或菜地的水沟边上,这就是背新谷。下午就要吃新谷。把背回来的新谷焙干,剥下谷粒,舂成新米。用甑子蒸米饭时,要先放一层旧米,加一层新米,表示年年结余,岁岁增长。

十月年

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新年的日期,由各寨的巫师贝玛在十月中做出选择。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区一般定在农历十月第一个龙日过除夕,蛇日为新年。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春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祭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过节前,人们都要准备好丰盛的节日食品;过节时,人们都穿着崭新的节日盛装,怀着喜悦的心情,敲着鼓,互相探亲访友,祝贺新年,对歌作乐。

“昂玛突”

“昂玛突”,即祭寨神之意。各地哈尼族“昂玛突”节日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般选择在农历十一月的属龙或属牛日开始。从原始意义上讲,“昂玛突”属于村寨祭祀活动。但随着哈尼族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化成具有很强的文化整合功能的节日庆典活动。尤其是“街心酒宴”,也叫“长龙宴”。举办街心宴,首先要把村寨和街道打扫干净,然后摆桌子。第一张桌子由“咪谷”和他的助手们就座,以后大家每户一桌依次往下摆,桌桌相连,人坐两侧。近百张桌子排成一条长龙气贯长虹。

太阳节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夏至日又叫太阳节,这一天是墨江哈尼族人民举行原始崇拜仪式的盛大节日。哈尼族人崇尚太阳,每年的夏至日,哈尼“摩批”都会率族人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内的取火台举行盛大的活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是以地球纬度23°26′北回归线为主题的公园,地球自转时太阳在夏至会直射北回归线,形成一个“立竿不见影”的独特奇观。2024年5月3日,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举行第十八届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抹黑脸”民俗活动,当地群众与来自各地的游客通过互相抹黑脸送祝福。“抹黑脸”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当地的一种习俗,寄托美好祝愿。

其他节日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节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野兽吓着、雷响惊着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哈尼族认为叫过,人的身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箕,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求火把神护佑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虫灾,不得病。

风俗信仰

殡葬仪式

抛掷鸡蛋定坟墓

哈尼族在历史上曾普遍经历过漫长的火葬时期。直至清代中叶以后,火葬习俗才逐步演变为木棺土葬。哈尼族多半要选择一座离村寨不远而又看不见村寨的向阳山梁作同宗(氏族)的公共坟山。但禁止扩大墓地,他们认为墓地是鬼住的地方,扩大墓地就等于扩大鬼魂的住地,于人不利。除双胞胎、上吊、服毒、烧死、摔死、淹死、雷击死食肉目咬死、树木山石压死以及丧命于刀枪者外,都要送到同宗的公共坟山埋葬。选坟墓一般不看风水,只用左手向地下抛掷一个鸡蛋,以鸡蛋破裂处为坟基,挖穴下葬。有的支系填平泥土即可,有的支系却要垒石建坟。其具体埋葬礼俗各地稍异但均与祖先崇拜和农业祭祀紧密相联。

莫搓搓

“莫搓搓”系哈尼语,“莫”为老者,“搓”为跳,意即为死去的老人跳歌是一种原始的葬礼。只为正常死亡的高龄男女举行,不为无儿无女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举行。通常在老人尚未去世前就商定好,“莫搓搓”的一切费用开支即早准备齐全,一旦老人去世,全家老小即刻嚎啕大哭,泣不成声,同时鸣放三声土炮向四邻村寨报告“莫搓搓”的信息,并派人向各地亲友报丧但尚未为死者洗澡更衣之前不能唱挽歌,只能哭;一般亲友只在出殡期间才来吊丧。在出殡前的日子里,丧家男女老少一律脱鞋脱帽,不梳头,以表示对死者的沉痛哀悼。举行此种葬礼,要宰杀若干牛羊,最多达十多头牛,二十余只羊。哈尼族认为,为死者宰杀牛羊比宰杀任何珍贵的禽兽要尊贵。

日常礼俗

哈尼族是一个注重礼仪的民族,这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吃饭的时候,好菜要放在老人一边,让老人先尝。儿女要给老人斟酒、盛饭,并且要用双手奉上。小辈人在长辈面前不能披衣裳,不能穿拖鞋,不能跷“二郎腿”。如果在山间田野劳动休息时喝水,要让年长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龄大小顺序饮用。当劳动归来,晚辈要给老人端茶水、递上水烟筒。哈尼族是父权制社会,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和长兄拥有最高的权力,负责安排全家的生产活动,管理经济收支。家务由母亲和长媳负责。未分家的人家,众媳妇轮流做饭,第一个起床者便是做饭人,相继起床的媳妇则分别担任背水、舂米等劳动。妇女承担着家庭的主要劳动。关于妻子的礼仪也很多,如妻子不能呼丈夫的名字,丈夫也不能呼妻子的名字。媳妇和公公不能同桌用餐。媳妇不能在公公和丈夫同宗长辈男子旁边就坐。媳妇不能上丈夫同宗长辈男子住房的楼上。

生儿礼俗

哈尼族人有很多生产的不同习俗。哈尼女子婚后一旦怀孕,就要立即在夫家定居,在夫家生孩子。女子怀孕后,母亲要用自己织的土白布缝成两三件抱衫、一两件小衣和一顶小帽,送给女儿裹婴儿用。孕妇产前要始终坚持体力劳动,他们认为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避免难产。产妇多在丈夫居住的小屋“扭然”里生孩子。临产的时候,婆婆要在产妇头上轻轻按一下,祝福生产顺利。如果遇到难产,产妇要用丈夫的一条裤子当枕头用。婴儿生下来之后,婆婆或公公要将婴儿抱过,口中念诵吉利的祝词,然后在婴儿的脑门上轻轻一点,取下纪念性的名字,就是所谓的奶名。第二天,产妇或婆婆在屋前场院里燃起一堆大火,把胎盘放入火中烧毁,将烧焦的胎盘渣盛入一节小竹筒中收存。有的地区孕妇必须在大房火塘前面生孩子,产妇的身体要直对着屋脊,不能偏斜。婴儿呱呱坠地后,除了要在门上悬挂象征性的避邪之物以外,还要将笋叶人像挂在母子床铺上面表示护婴。并在天井里用炭火烧毁胎盘,任其消失。有的则在火塘边挖开一个小洞把胎盘埋在里面。倘若生产时发生脐带绕颈的情况,要用棕片包住胎盘,挂在村脚或村两侧的树上任其干枯腐烂,日后若发现树上的胎盘生蛆,便用开水浇杀蛆虫。孩子生下的三天内,除了婆婆和同宗婶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产室,丈夫也不例外,一旦有外人冒失闯进“月子房”,屋里人便将一块通红的火炭立即浸入小盆水中,并用手指蘸起一点水,象征性地向婴儿轻轻弹去,以示避邪。

婚俗

抢婚

哈尼族一直沿袭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的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另一种情况的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姻自由的束缚,便合谋策划出“抢婚”的喜剧。

公公领着媳妇回门

哈尼族新人在婚后三个月内,新娘须在丈夫的父亲或叔伯陪同下,举行回门礼。去时带鸡一只、酒一筒,糯米饭一包和熟鸡蛋。新娘在娘家仅住一夜。回来时,娘家要送给一把锄头,一把砍刀、一把镰刀、一顶雨帽和一个背篮。从此,女婿才能去岳父家。

一人出嫁百人送

哈尼族的另一个支系——碧约,新娘从出嫁前三天就开始哭婚,表示与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惜别之情。哭婚者按传统的《哭婚歌》,边哭边唱,其中有相当长的章节是母亲与女儿的对哭,母亲教诲女儿怎样做媳妇、孝敬公婆。姑娘出嫁时父母必须陪送一个猪头,作为姑娘与新郎拜堂时的供品。临走时,少则八人,多则数十人甚至全村妇女和新娘的女友近百人都来送亲,每个送亲人还要带上糯米饭,酒肉和两包酸菜,作为路上的饭食。

跨火断线入夫门

红河-元江一带的哈尼族在迎亲时,男方家要请一对合适的中年男女前去迎娶新娘。女方家设宴款待。待新娘梳妆完毕,太阳下山后,新娘才肩着盛有自己衣物的花蔑萝或苟帕,哭着离开娘家。这时,新郎领着一群伙伴,早已在半路上等待,见新娘到来,便立即点燃三把松明火把,分别置於山路的上中下各方。同时,路两旁插两根带叶的竹竿,中间横拉一根白线。新娘须跨过火把,扯断白线,才能被迎娶入门,正式成为夫家人。

哈尼族婚礼的“鲁粑抢”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恩乐江畔,生活着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卡多人。卡多人在迎娶新娘时有一种奇特的风俗一一”鲁粑抢”。结亲的这一天,新娘的娘家人要用青竹、青松枝和榛子树的青枝在院子里搭一个像房子一样的青棚,青棚正面并排扎两道门,门头上披红挂彩。其中一道象征里屋的门上要贴红对子。当地人说,青棚不但象征新屋,也暗喻“亲朋”。青棚下,娘家人要摆上糖果香烟、清酒,用来款待亲友,新郎的家人则要备好迎亲的彩礼。彩礼中最要紧的礼物是一挑子大小不同的糍粑,每个粑粑都要做得圆圆的,还要贴上红纸,表示圆满和喜气。

当迎亲队伍吹着哨呐,一进院门,新娘家的女性亲戚们就一拥而上抢粑粑。据说,谁抢得多谁就有福气。来接亲的男人们则要保护粑粑不被抢走,这一抢一护使婚礼变得十分热闹。卡多人认为,抢粑粑就是要让女人们分享新娘的福禄和喜气,所以抢得越热闹越好。直至所有的粑粑被一抢而空。不过,挑子里最后总是会剩下两个最大的粑粑,谁也不会去抢。最后由新郎将其中的一个奉送给新娘的父母,另一个则奉献给新娘家已经过世的祖先。当然,所有被抢走的粑粑最终都会被大家蘸着蜂蜜分食而尽。

舞蹈迎亲与“捶新郎”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灾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铠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上菜肴。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双方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禁忌

哈尼族的禁忌与其原始宗教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也跟原始宗教一样、已渗透到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姻、丧葬、道德、伦理各个方面。当然,禁忌也跟其他事物一样,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必然过程。随着人们控制自然力和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哈尼族的禁忌将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渐消失。

科技

医药

哈尼药

哈尼族医药具有“地域医药”“神医合一”“经验医药”“药材植物为主,动物为辅,矿石次之”等特点。基于“士杰毛若、毛若士杰(通则不痛、痛则不痛)”的医理,哈尼族喜用单验方和药食同源药物,较少使用矿物类药物;常采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即将药物与其形态色泽、生存环境、生长特性等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类比,依据“药以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的原则来认识药物的功效,并指导临床用药;由于信仰“万物有灵”,哈尼族药物多就地取材,且种类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一定的独特性。

植物类哈尼药是哈尼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种类最多、使用频率最高、药用经验最丰富。植物类哈尼药有草本、灌木、乔木和藤本。哈尼族医生在使用植物类哈尼药时擅鲜用或入药膳,喜用单方,配方简练,注重里外并重、内病外治。药材的各个部位皆能入药,其中全草最为常见,其次是根及根状茎、茎、藤、皮、叶、枝、芯材、花、鳞茎及珠芽、果实及种子、汁、寄生物等。药材加工方式简单,多经洗、切、晾晒后备用,亦有酒炒、泡、煨、蒸、煮、炖等加工方式。常见剂型有煎剂、酒剂、散剂、洗剂等,可作内服、冲服、外敷、外洗、涂擦、嚼服、熏蒸等。常见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止血、接骨、利尿、止咳、收敛、解痉、健胃、健脾、益肾、滋补、安神等。

哈尼族特有的习用植物药多达80余种。但受到药材资源的过度采挖、自然栖息地受到破坏、哈尼医药文化遗失等原因的影响,植物类哈尼药的使用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金毛狗脊、金芭蕉、大草乌、小白及、滇重楼、小芭蕉、云南独蒜兰、石竹子、姜状三七等药材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红色物种保护名录和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

传承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的哈尼族没有文字,对本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只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同时受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传统思想影响,哈尼族医药经验散在于民间,未能充分发展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些地区甚至处在濒临失传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哈尼族有了文字,哈尼族聚居地区的政府和科研机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措施,对哈尼族医药知识、特色医疗技术和民间医生的用药经验进行发掘整理,使得哈尼族医药得到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哈尼族聚集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抢救和保护哈尼族传统医药的措施。深入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县、玉溪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州、市的哈尼族聚集区,查询资料,走访哈尼族医药人员。在调查、收集、整理哈尼族医药工作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中国哈尼族医药》《西双版纳哈尼族医药》《元江哈尼族药》等著作。云南中医学院、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等,组织专门人员从事哈尼族医药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哈尼族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整理,哈尼族用药经验、特色诊疗方法、饮食保健方法总结,哈尼族医药文化研究等,出版《哈尼族单验方》,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目前临床使用的哈尼族药物估计约800余种,被著作收录的不足500种。

天文历法

哈尼族在历法中以“日”作为历法单位,因为太阳的出没是很容易观察到的,所以以太阳的昼夜交替周期作为一“日”。哈尼族主要用十二生肖纪日。生肖周而复始,循环纪日。一轮属相叫“切演”,一个相同属相的反复为一轮,因此哈尼族的一轮属相是十三天而非十二天,即所谓“切演车搔“。哈尼族另一种纪日法是根据月相序数纪日,犹如汉历的初一、初二等。哈尼语称为“切项(一夜)、尼项(两夜).....”但此法一般限用于月初,其他日期则记属相,用初一属相顺推即知其余日期是该月的第几天。

从哈尼族纪月的方法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它是与汉历相结合而构成的。它采用序数加专用名称的办法,从十月(哈尼岁首)开始,依次是:十月、硬朗、扎朗、展戎(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哈尼族的十二生肖纪月,有两种情况:一种全凭月相变化(朔望月),天数以月相的实际变化周期计算,以初一的属相作该月属相(每当“新月”出现便会由许多老人观望,判定该月属相,即初一属相)。另一种每月恒定三十天,属相与月份对应不变。如“开头的月是虎月”“虎月过去兔月到”,这样顺推。但也有月份恒定三十天,属相取初一的做法。

艺术

文学

民间文学

哈尼族的民间文学,体裁多样:有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诗歌、谚语、谜语等。内容广泛,从古至今,涉及天地起源,万物的产生,人类的繁衍,民族的迁徙,以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有长篇的宗教祭祀歌,如《斯批黑遮》《擦批黑遮》等。

神话

哈尼族的神话作品大都是人们早期创作的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神秘物象的神圣性故事,较多的是创世神话和起源神话及洪水神话,主要有《木白米白》《天地、人类起源》《杀龙牛造天地》《奥色密色》《木坡米帕》等。神话《木白米白》,主要描述了天地、万物孕育、诞生的过程。

传说

哈尼族的传说故事,主要有祖先传说,风物传说及少量的历史传说等。传说故事,对历史记载不详的哈尼族来说,具有很强史实性和可信性,甚至将其当成历史看待。如《三个祖先的故事》塑造了仰资、区衣、莫作三个不同性格的祖先形象。

故事

哈尼族的民间故事,内容有:动植物故事、妖魔故事、异类婚等幻想故事,还有机智人物故事、弟兄生活等故事。如《太阳与月亮》是流传较广泛的,叙述人与妖精的故事。《沙依的故事》《阿朱尼的故事》等机智人物的故事,是哈尼族民间现实主义的讽刺文学。

诗歌

诗歌是哈尼族民间文学的主体部分。分为叙事诗、史诗情歌、山歌,宗教祭词。哈尼族有诗必歌,歌诗合一。诗以歌的形式表达、保存并得以发展。“哈巴”“阿茨””黑遮”是哈尼族诗歌的主要类型。“哈巴”有固定的曲调,演唱的内容往往都是篇幅较大的叙事长诗、史诗等。“阿茨”以歌唱爱情为主同时歌唱劳动、生活,抒发内心感情。有固定的传统内容,也能即兴而歌。其特点是篇幅短小,结构比较严谨。修辞上多采用比喻、排比、设问、对仗等手法。”黑遮”是哈尼族宗教祭词的总称,有固定的曲调。很多内容是原始的古歌谣。“黑遮”分为《斯批黑遮》《擦批黑遮》两大类。前者篇幅较长,主要是发送死者、超度亡灵的祭词;后者篇幅短小,主要是驱鬼拦邪、求神逐魔的祭词。

作家文学

哈尼族作家文学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它标志着哈尼族文学结束了没有作家文学的时代,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1981年,作家朗确的散文《茶山新曲》获得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由此拉开了哈尼族的作家文学的大幕。存文学、哥布、诺晗、艾扎、史军超、黄雁等都是哈尼族的代表性作家。此外,哈尼族还拥有一批生气勃勃的中青年作家作者群。如:冯德胜、陈曦、艾吉、白茫茫、施达、明追(女)、门图、车明追(女)、王家彬、李正友、李少军、阿罗、所开、罗理诚、李克忠、白景田、张志华、琴音、金铃、钱卫国、白皇、王寿安等。

哈尼族作家还获得了一系列文学界奖项,1985年,艾扎的短篇小说《金风花》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0年,诺晗的散文《太阳》、存文学的短篇小说集《兽之谷》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2年,存文学的小说集《神密的黑森林》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5年,存文学的文学创作获中华文学创作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等。

音乐舞蹈

音乐

按哈尼族传统的以习俗功能为主导的音乐分类习惯,民歌被划分为哈巴(含故事和道理的叙事歌)、阿哧(含山歌和情歌的玩耍歌)、然咕差(儿童歌)、阿托(领娃娃歌)、然咪比(姑娘歌)、迷煞维(歌)、莫不突(歌)和罗作(舞蹈歌)等。2006年,由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申报的传统音乐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巴

哈巴。又称拉巴,是古老的有着若干说唱特点的叙事歌。其歌名语义兼有歌颂助兴、祝福吉祥等功能意向,在与汉语沟通时,则相当于“歌”的意思。逢年过节、起房盖屋、接亲嫁女、丧葬祭祀或亲朋聚会时演唱。内容广泛,篇幅庞大,有“十二奴局(篇章)”和“二十四窝果(古歌)”之称。内容包括人类起源、哈尼历史、四时节令、农事活动、处世哲理、宗教信仰,乃至忆苦思甜的现今时势、政策道理等,被誉为哈尼族的“百科全书”。

阿哧

阿味。又称阿茨、阿其。有玩耍的歌、动情的歌之意。因为只能在山上唱,所以又有“背丛拉巴”即在野外田间唱的歌的别称。以歌唱爱情为主,兼及劳动等其他社会生活内容。演唱形式、声音状态和音乐特点因场合和功能不同而各有差异,从而形成大声唱的味玛,中声唱的罗白和小声唱的味然3种类别。

然咕差

然咕差。意为娃娃唱,即儿童歌。内容丰富,涉及天体自然、风俗民情、勤劳美德、生活常识等。此类歌曲曲调短小,音域不宽多数可边歌边舞。有《阿密策》(姑娘跳)《巴拉拉夺德》(月亮像圆筒)、《巴拉》(喊月亮)、《耶依耶依耶玛阿白》(绣花绣花姑娘绣花)和《巴巴拉皮哩哩》(祖先传下子孙孙)等,均为较古老的哈尼族民歌。还有《汽车夺》(等汽车)等新曲目。

此外,还有“然咪比”是嫁姑娘的歌,系婚礼风俗歌。“迷煞维”系丧葬习俗歌,原意为妇女伤心而哭的歌,因亲人去世而哭唱。“莫不突”,因由最懂哈尼历史文化的智慧长者莫不主持祭祀时所唱得名,属祭祀歌。

舞蹈

哈尼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它克村岩画有可辨图像一百二十幅其中有表现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像;有表现狩猎的组画;有众多表现母性崇拜的图像及符号。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一些祭祀舞蹈的动作舞蹈总是与音乐紧密结合着,内容常与古老的传说有关。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岸地区,流传最广的有三弦舞、四方舞、扇子舞罗作舞木雀舞、拍手舞、钱棍舞等。

木雀舞,木雀舞是元阳麻栗寨创作的。该寨各户凡生第一个男孩,村里人就要到当事人家跳木雀舞表示祝贺,一般是四至六个男子手持木雀对舞。哈尼语称木雀舞为“阿衣搓”,舞者一手持鸟形道具,另一手持一系有若干竹片的竹板,或持扇;脚上缀以数块大小竹片,手按节奏捏动机关,使木雀仿佛展翅飞翔。

铓鼓舞,是古老的祭祀性舞蹈。现在也是祈祷庄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哈尼族视鼓为神圣之物,制作大鼓是一件隆重庄严的大事。每逢祭祀和喜庆欲跳舞时,由祭师用酒祭方能敲打鼓起舞。哈尼语中的“侗尼尼”,译成汉语叫铓鼓舞。铓声鼓点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一是一,二是二,十分讲究节奏感。跳“侗尼尼”一般都在酒后,趁着酒兴,微带醉意,然后让情绪沉人庄严古朴的鼓声中而手舞足蹈。

乐作舞,是哈尼族的一种广场自娱性舞蹈,通常在喜庆节日,劳动间歇或社交生活中跳,常以数人围圈并伴以“乐作”的欢唱声。伴奏用锣鼓,但有的地区已加用四弦、巴乌二胡。跳舞者和围观者击掌合拍,由领舞者以跺脚示意动作的变换。每个舞蹈动作无固定的名称,舞蹈时脚的跺跳刚健有力,整个风格深沉稳健,粗犷古朴。

棕扇舞,是哈尼族中一种独具特色、发展较为完整的代表性民间舞蹈,亦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舞蹈。源自哈尼族把“奥玛”和“神树”共同视为神灵崇拜。舞蹈时人们手拿棕榈叶,充当能为民族带来吉祥幸福的白鸟羽翼,在具有傣族舒缓、柔美特点的乐曲伴奏下,模拟白鹇鸟在树下嬉戏、漫步、四处窥探等自然形态。舞蹈动作古朴、细腻,充分表现了哈尼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器乐

哈尼族民间乐器众多。乐器有三弦、四弦、巴乌、笛子、响篾、葫芦笙等。弹拨乐器有三弦、四弦、口簧等;拉弦乐器有慈窝(小二胡)和坎吉,坎吉的构造和小三弦相同,置琴筒于两膝间,用马尾弓子演奏;打击乐器有鼓、象脚鼓、竹筒、铠锣、镶等。

“巴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用竹管制成,长六、七寸,7个孔,吹的一端加个鸭嘴形的扁头,音色深沉而柔美。哈尼族器乐曲目繁多,按场合功能可分为8类:表达爱情的曲目、在家休闲的曲目、歌舞伴奏类曲目、劳动助兴类曲目、自然风光类曲目、故事叙述类曲目、节日庆典类曲目、婚丧礼仪类曲目。

体育活动

哈尼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磨秋、铓鼓舞、秋千、赛蒙抬、打石头架、踩高跷、跳猴子、武术、摔跤、抵肩、跳竹竿、鸡毛球、射击、陀螺、爬树追逐游戏等。

打磨秋

打磨秋是哈尼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是哈尼族一年一度的“苦扎扎”节,各村寨的人都聚集到磨秋场上,欢庆春耕生产的顺利完成,预祝五谷丰登。磨秋,用一根比较坚硬的木头,栽在寨边的草坪上,两米左右高,顶部削得稍细一些,当作轴心。再挑一根横木杆,中间凿凹,架在轴上。打磨秋时,横木两端各伏一二人,可以扑伏在杆上,也可以骑坐在杆上。先是抵杆来回旋转,继而一头升起一头落地,此起彼落,上上下下,悠悠荡荡,颇有乐趣。

摔跤

摔跤也是哈尼族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孩子们在放牛、牧鸭时,就和小伙伴在草地上摔着玩。有的村寨“苦扎扎”节也组织摔跤活动。云南省一些地方每年举办民族摔跤比赛,推动了聚居该地区的哈尼族、彝族摔跤活动的开展。哈尼族摔跤允许抓腰带可使用抱腿、过背、夹臂翻等动作,双肩着地者输,近似国际自由式,但不分级别,无时间限制。由于哈尼族群众性摔跤比较普遍,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摔跤能手。

陀螺

陀螺形如萝卜,直径10厘米左右,杂木做成,鞭索长2米左右。比赛一般在春节、“苦扎扎”节、10月年举行。

抵肩

抵肩比赛的办法是按体力自愿选择对手,经双方同意后,卷起袖子挽起裤腿,当场外观众齐呼开始后,两人互相拉手进入场中,手脚支撑地面,肩对肩,比赛开始。一场角力往往要赛几十分钟才见分晓。输的自动退场,胜的休息几分钟,又与另一新对手比赛,直到没有人再上场才算最后胜利。

武术

哈尼族武术种类繁多,有哈尼拳、链夹、棍术、双首、短棒对打等。其艺术性较强,比赛时有鼓、锁、镣等乐器或唱山歌、吹叶子伴奏。此外,哈尼族武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死了成年人或老人,要请武术队“跳尸”,参与送葬,以示驱鬼。春节、“苦扎扎”节等喜庆日子,一般要进行武术表演。

爬树追逐

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爬树,一个村寨总有几个爬树能手,本领惊人,能赤着脚爬上高而光滑的树干。逢年过节,男女青年就聚集到村后丛林里,做爬树追逐游戏。游戏方法规定,在一定的距离内互相追逐,可以互相打闹,看谁在规定距离内爬越攀登最快。

发展现状

政治

政治上,结束了长期封建领主、土司头人统治压迫剥削的命运。1954年1月以来,哈尼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了如下民族区域自治机构:1954年1月1日,经云南省委转报国家政务院批准,成立了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哈尼族上层人士李星祥任主席,治所设在元阳县城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含今绿春县的大部地区)、元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三个县和当时属于河口县的马鞍底地区。自治区政府领导了哈尼族地区和平协调土地改革,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变革。1954年5月,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1957年11月,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与蒙自专区合并,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此后在昆明市玉溪地区、思茅地区成立了十多个哈尼族乡。至此,哈尼族聚居区都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经济

农业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哈尼族农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地方实现了粮食加工机械化。农、林、牧、副、渔事业,也都有较大发展。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2021年各市县主要农作物中,油料产量3.78万吨,园林水果产量301.75万吨。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3件,建成中小型水库13座,新增蓄水库容7495.33万立方米。建设5g基站3859座,5G用户数达115.59万户;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网全面覆盖13县市,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加快。

20世纪上半叶,哈尼族地区几乎无工业可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哈尼族地区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冶炼、采矿、机械制造、制糖、水泥、烤烟焙茶等工业。以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县为例,1996年上述四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7315万元。202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属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弥勒市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市县原煤产量1414.80万吨。个旧市是举世闻名的锡城,以它为中心锡的矿脉一直延伸到南岸地区,储量居全国第一。

商业贸易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哈尼族各地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努力搞活流通,商业网点遍及城乡,繁荣了城乡经济,方便了生产和人民的生活。1979年到1998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2元提高到1237元,增长了10倍;城镇职工人均年工资由1952年的422元提高到6599元,增长15倍。2005年,农民人均年纯收人1991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增至14819元。202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生产总值为2742.12亿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生产总值为676.15亿元。

交通方面,1998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公路通车里程11200公里,与1949年相比公路里程增加了80倍,从没有一千米柏油路发展到1688公里柏油路,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1.77万千米,还建成昆明市蒙自市高等级公路;实现了全州13个县市县县市市通柏油路,所有的乡镇和85.4%的行政村通了公路。202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331公里,等级公路里程为2490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为1150公里。202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成高速公路7条、累计通车里程达1045公里,准轨铁路通车里程达317公里。

教育

哈尼族的学校教育在明初已经产生。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清政府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陆续建立了一些儒学。但从总体上看,清朝末年直至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对哈尼族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通过兴办起一批中、小学和民族师范学校,推行双语教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实行免费教育。以绿春县为例,2005年已有学校317所,其中中学10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45所、小学教学站159个、幼儿园2所。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2021年从事科技人员数为543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59人、中级技术人员158人、其他技术人员226人。202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成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红河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基础教育“三率”预计比2017年末分别提高21.6、12.91、21.82个百分点。

医疗

过去哈尼族医药卫生事业十分落后,有病找“贝马”(巫师)退鬼,或找为数极少的草医治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县人民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药品检验所等医疗、防疫、保健、药检机构等,哈尼族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2022年建成滇南中心医院,创建三级以上医院6家,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文化

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2021年已有公共图书馆14个,藏书量达223.81万册,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乡镇文化站141个、博物馆18个。在全州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尼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7月,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2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9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1.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