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反抗 :2005年马克·罗斯曼执导的战争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1 13:52

《希望与反抗》(德语: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又译《帝国大审判》或《索菲·绍尔:最后的日子》,是由马克·罗斯曼执导,朱丽娅·耶特斯、法比安·亨里奇、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安德列·汉尼克主演的德国历史剧情。该片讲述了索菲·斯库勒和她的弟弟汉斯因进行反希特勒活动被逮捕,受审直到被宣判死刑的过程。电影在1943年2月22日索菲·斯库勒被纳粹处决的真实事件上进行了艺术再现。该片于2005年2月24日在德国上映,并在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首映,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奖,同时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剧情简介

1943年春天,纳粹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遭到严重失败。与此同时,慕尼黑的“白玫瑰”组织成员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秘密的反希特勒活动。索菲·斯库勒和她的弟弟汉斯慕尼黑大学散发传单的时候遭到逮捕。这段情节过后,影片开始转由索菲叙述,描述了姐弟俩被捕后受审直到被宣判死刑的过程。

起初索菲假装无罪,尽力争取释放。然而,当得知死刑已经等待着他们,索菲则开始努力保护弟弟和难友们。盖世太保莫尔对索菲产生了崇敬之情,告诉她只要认罪他可以帮助她,但索菲拒绝了他的建议并义正词严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看法。

虽然已经秘密做出了死刑的判决,为掩人耳目,纳粹法庭“人民法庭”法官罗兰·弗雷斯勒还是开庭对姐弟俩进行了审判。这次审判没有任何法律根据就宣判索菲和她的弟弟死刑。审判过程中,索菲一番滔滔不绝的辩论使得弗雷斯勒又羞又恼,张口结舌。她的英勇行为甚至得到出庭的纳粹军官的赞许。审判结束后,姐弟俩被带出法庭执行死刑。他们被允许和父母道别并吸最后一支烟。历史最后显示正义站在索菲这边,正如索菲对弗雷斯勒预言的:“今天你吊死我们,明天,就轮到你掉脑袋了。”

角色介绍

幕后花絮

• 该片片尾演职员表上,有一张索菲·斯库勒的真实照片,还可以看到她的兄弟汉斯和克力斯托弗。

• 该片有些场景是在慕尼黑大学拍摄的,索菲和汉斯正是在这里学习并被逮捕的。

• 该片的一个审问场景中,审问人摩赫前面的一堆数据资料卡在桌子的位置不断变动,每个镜头中资料卡所在的位置都不同。

• 索菲在警察局去盥洗室的时候,可以在洗手池上面的镜子中看到一个话筒的倒影。

播出信息

制作发行

(以上资料来源)

上映日期

(以上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希望与反抗》中女英雄索菲渴望自由、不惧生死的勇敢精神从女主角自己的叙述中体现出来。自我叙述英雄事迹是一般导演竭力避讳的方式。而强烈的女权主义特色和对自由的渴望很容易让人心生厌烦,将其认定为陈词滥调。不过该片做到了在两大不利因素中成功崛起(新浪娱乐评)。

《希望与反抗》巧妙的借用了索菲在监狱里舍友的旁敲侧击,从爱情和家庭两个方面丰富了人物形象,弥补了女主人公人物性格中“柔性不足、刚性有余”的错觉(新浪娱乐评)。

《希望与反抗》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平实、冷静的叙事态度客观的呈现历史。该片极力回避以戏剧性的构架去讨好观众。在许多本可以“出戏”的点位,遵循事件自然的流程,这使影片始终恪守着记录的严谨。在一系列重场戏的处理中,导演都颠覆了好莱坞式的观赏经验,还影片以真实感和历史的质感。导演利用摄影机永不介入的冷峻与观众期望对主人公施救的心理所产生的抵,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残酷的氛围,唤起了观众对主人公命运的真切关怀,并将观看重心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她的精神世界。从技巧上讲,影片偏于客观的叙述口吻,始终试图保持观众与影片世界的距离。这使主人公显得愈益孤独,她卓绝的奋争最大限度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影片着重揭示的是个体面对多数暴政所遭遇的国家恐怖,以及坚持信仰的双重表现:女主人公代表了良知,纳粹代表了盲目(新民晚报评)。

作品评分

统计时间截止2024年1月5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剧情.电影网.2016-05-25

希望与反抗-更多资料.时光网.2016-05-25

资料: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之《希望与反抗》.新浪.2016-05-26

资料:《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影片看点.新浪.2016-05-26

还影片以真实感——德国电影《希望与反抗》观后.新浪.2016-05-26

希望与反抗 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 (2005).豆瓣电影.2024-01-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