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 :欧洲法西斯共和制的国家

更新时间:2023-06-10 22:19

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是由纳粹党执政的德国,此时期该国的官方国名为“德意志国”(1933年-1943年)与“大德意志国”(1943年-1945年),首都柏林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巨额赔款使德国的经济陷入萧条。1918年3月,“德意志工人党”成立,希特勒加入该党,后将该党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于1933年当选为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总理,通过授权法案。为巩固统治,希特勒政府宣布其他政党为非法组织,纳粹德国确立一党制,建立单一制国家,在国内实行反犹政策,大量屠杀犹太人。1936年,该国举办第11届奥运会。1939年,纳粹德国波兰战役,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轴心国欧洲盟友控制了欧洲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在与苏联的战争中受挫。1942年1月,包括英美苏在内的26个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开始全面反击轴心国,纳粹德国于1945年正式投降,德国的纳粹政权随之瓦解。

在政治上,纳粹德国实行一党制,由纳粹党专政;在军事上,该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积极扩军,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经济上,该国实行农场继承法,鼓励发展农业,重视军工产业;在教育上,侧重文化、地理和身体素质等;在社会政策上,重视种族生物学和人口政策。在文化上,推行纳粹化,成立德国文化协会;在宗教上,颁布一个净化法令,迫害基督教

国名

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德意志国”与“大德意志国”。“德意志国”是此前德国便在使用的国名,而纳粹德国在1938 年吞并奥地利以后,实现了“大德意志”的梦想,于是其一些文件有时会使用“大德意志国”。1943 年,纳粹德国在一份官方法令中使用过这个用法,但这个国号并未被正式宣布过。

此时期的德国通常被称为“纳粹德国”或“第三帝国”,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支持者也称其为“千年帝国”。

背景

经济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而告终。在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德国新成立不久的魏玛共和国被迫接受了全面的战争责任,并被要求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这种情况使得德国经济深度萧条,通货膨胀严重,例如一块面包在1921年只需要3.9马克,而两年后就涨到了69000马克。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席卷全球,魏玛共和国失业率飙升,截至1932年2月,德国已经有600多万人失业,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他们,对于局势一直忧心忡忡。

政治不稳

由于魏玛共和国宪法的缺陷,让反对魏玛共和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元帅保罗·冯·兴登堡被选为总统,他是德国皇帝的忠实追随者,是反对魏玛共和国的。他的目标废除魏玛共和国而努力,因此整个魏玛共和国也陷入了动荡中。1932年,随着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德国的政治斗争进入白热化,一年之内,国会解散了两次,政府也更迭3次。各种政治力量纵横捭阖,分化组合频繁。另外,兴登堡也已85岁,任期即将结束,德国各党派之间的权力之争也随之愈发激烈。

纳粹崛起

1918年3月,一个由慕尼黑机车厂机工德莱克斯勒组织起来的“争取和平独立工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组织要求将犹太人和外国人排挤出德国社会,并建立一个超阶级的社会拯救工人群众。7个月后,德莱克斯勒与记者卡尔·哈勒共同组织了半秘密性的清谈组织“政治工人集团”,次年1月,上述两个组织合并成立“德意志工人党”(Deutsche Arbeitpartei),同年9月,希特勒加入该党。在希特勒的推动下,该党后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为Nazipartei,中文译名为“纳粹党”。1923年11月8日晚上,阿道夫·希特勒慕尼黑东南郊区的一家名叫贝格勃劳凯勒大啤酒馆发动政变,但很快就失败了,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仅凭自己现在的力量,单靠暴力是无法达到目的的,为此,他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政治斗争达到目的。

1929年的经济危机,让名不见经传的纳粹党通过向民众许诺要给他们金钱和面包的宣传,迅速壮大,从1928年选举得票率只有2.6%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党派,到1930年9月,其支持率已经达到了18.3%,支持人数也从81万人上升到了640万人。纳粹主义者的党军冲锋队(SA)空前壮大,他们通过暴力来维护纳粹党的集会或其它活动,在1929年经济危机后,他们吸纳了大量失业青年。其暴力行径已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一些人寄希望于希特勒能让党军冲锋队有所收敛。

历史

纳粹争权

1932年3月13日,德国举行全国投票,选取新一任的总统。其中,保罗·冯·兴登堡获得了49.6%的选票,希特勒以30.1%位居第二。由于无人取得50%以上的选票,所以于4月10日举行了第二轮选举,兴登堡以53%赢得了总统的选举,希特勒获得了36.8%的选票。时任布吕宁总理领导下的政府制定了垦殖法令,将强行收购不具有偿还能力的德国东部庄园,并将土地提供给迁移到此处的农民。此举遭到了德国大庄园主的不满,他们要求更换政府。时任德国国防部长施莱歇尔趁机劝说兴登堡撤换布吕宁,让比较软弱的巴本担任政府总理,自己继续担任国防部长。巴本在施莱歇尔的支持下,为了扩大政府在国会的基础,要求纳粹党加入政府,并将前总理布吕宁取缔党军冲锋队的命令撤回,允许党军冲锋队继续活动。同时,巴本还宣布7月31日举行新一轮的国会选举。

在这次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了37.4%的选票,成为了国会第一大党。阿道夫·希特勒准备以此为资本组建纳粹党内阁。但总统保罗·冯·兴登堡认为纳粹党不堪大任,且行为粗鲁,而希特勒也不具备相应的政治能力,所以拒绝任命希特勒担任总理,要求巴本继续担任政府总理,希特勒为副总理。但遭到了希特勒拒绝。纳粹党立即与仇视巴本的中央党组合,想要推翻巴本政府。但巴本提前一步解散国会,以免政府倒台,并规定11月6日重新举行议会选举。11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得票虽然有所减少,但仍是国会第一大党。总理巴本为了让政府得到议会的支持,于是亲自写信给希特勒,希望能他能够加入内阁担任副总理。但再一次遭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拒绝,他认为由于巴本政府的施政不当,让支持他们纳粹党的选民转头支持了德国共产党。同时,巴本的支持人施莱歇尔也感觉到巴本想要把自己甩到一边而心生不满。

最终巴本在各方压力的作用下提出辞职,该辞职被保罗·冯·兴登堡批准。一些支持希特勒的资本家也纷纷向兴登堡举荐希特勒,为此兴登堡特别会见了希特勒,虽然态度有所好转,但对关键问题仍不让步,比如拒绝希特勒担任总理组建内阁,要求希特勒提出一个具体的执政纲领等。希特勒最终又一次组阁失败。兴登堡要求巴本和施莱歇尔分别提出施政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评选出新一任的总理。代表军方的施莱歇尔表示军方不再支持巴本,因此巴本不得不退出,兴登堡只能让施莱歇尔担任总理。被迫下台后,巴本伺机报复在科隆银行家库特·冯·施罗德男爵的牵线下,巴本与希特勒会晤。在巴本和阿道夫·希特勒的齐心协力下,外加施莱歇尔无法得到国会多数的支持,保罗·冯·兴登堡又不得再一次解散国会,1月28日,施莱歇尔不得不下台。此时希特勒也不再执着由自己担任总理,而是想一步一步慢慢通过蚕食的方式取得政权,于是同意加入巴本组建的内阁。

纳粹掌权

当选总理

下台的施莱歇尔认为巴本重新组阁必然会引起德国新一轮内战,于是1933年1月29日国防军高级将领聚集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局势。一位名叫希莱瑙军官认为这是到了逮捕总统兴登堡的时候了。施莱歇尔当天下午就派人与阿道夫·希特勒接触,希望组建希特勒-施莱歇尔政府。希特勒对此不置可否。到了晚上,施莱歇尔等人再一次督促希特勒逮捕保罗·冯·兴登堡、巴本等人。希特勒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兴登堡。原本犹豫不决的兴登堡在得知有人要政变后立即同意由希特勒担任总理组建内阁。1月30日,希特勒成为了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新一任总理。

虽然希特勒当选了总理,但兴登堡、巴本等人仍旧为希特勒设置了种种障碍,以防止希特勒胡作非为。比如政府大多数部长都是由兴登堡和阿道夫·希特勒确定的。另外,希特勒也没有从兴登堡手里得到“紧急法令”维持统治的权力,还被要求必须取得国会多数的支持,否则就要下台。然而,1月30的内阁会议上,以不解散国会无法让内阁取得足够支持并再三保证无论国会选举结果如何,内阁组成绝不会变为理由说服内阁成员向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建议解散国会,重新举行大选。2月1日,兴登堡签署命令解散国会。

1月31日,希特勒通过发表全国广播演说和亲赴各兵营演讲等方式鼓吹纳粹党。纳粹党利用募集到的竞选资金和阿道夫·希特勒担任总理的优势,在全国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竞选宣传,并塑造纳粹党可以解决德国危机的政治力量。但在3月5日的选举中,纳粹党仍旧只有43.9%的得票率,仍未占到国会多数。

纵火案与《国会纵火法令》

希特勒担任总理后的第四天,即1933年2月2日,普鲁士的政治警察在柏林对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地点——卡尔•李卜克内西大楼进行了搜索。全国范围内的共产党地方领导机关也遭到了类似的搜查。两天后,即2月4日,由希特勒倡议,保罗·冯·兴登堡总统实施了称为《总统关于保护人民和国家的紧急法令》的法规,简称《国会纵火案法令》。

该法令取消了《魏玛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身体、新闻出版、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的保障。该法令允许政府窥探公众的通信、邮电、电报和电话秘密,并允许当局搜索私人住宅。如果各州政府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恢复公共秩序和安全,法令授权中央政府暂时接管该州的全部权力。法令还修改了刑法条款,将叛国罪和纵火罪的惩罚从无期徒刑升级到死刑。此法令逐渐被人们认为是第三帝国的基本法。

在2月27日,近一万名工人在柏林体育宫大会堂集会,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以回应希特勒关于与“马克思主义者决一死战”的声明。在抗议的呼声中,场地监督的政府官员命令结束会议,并驱散与会者。当晚,柏林德国国会大厦突然起火,发生了“国会纵火案”。纳粹当局指责共产党制造了这场火灾,声称此事件是共产国际和德国共产党有计划的行动,是共产党全国暴动的信号。

“国会纵火案”发生的次日,德国共产党议会党团领导人恩斯特•托尔格勒为了反驳纳粹当局的指控,主动前往警察局自首。在同年3月3日,德国共产党主席恩斯特•台尔曼被拘捕。到了3月9日,纳粹当局再度以“纵火犯同伙”的罪名,逮捕了居住在德国的共产国际西欧局领导人、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等人。在同年的9月,德国最高法院在莱比锡举行了开庭审判,审理了季米特洛夫等人的案件。最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与“国会纵火案”有关,他们被法院释放。

强行通过授权法

魏玛宪法》的制定者为了提高国家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对能力,设计了一种机制:在国家危机时刻,内阁可以获得立法权,但这需要获得国会2/3多数的同意。在1933年3月5日,也就是国会选举当天的内阁会议上,希特勒提出了“授权法”草案,并希望内阁一致同意,并以内阁的名义提交国会进行讨论和通过。然而,巴本和胡根贝格担忧这可能导致希特勒的个人专权,因此他们提出了异议。巴本建议,为了避免通过“授权法”可能引发的擅自改变宪法的情况,应该将本届国会更名为“国民大会”,并制定一部新的国家基本法。但赫尔曼·戈林坚决反对这个提议。

在3月15日的内阁会议上,这个问题再次被讨论。除了巴本和胡根贝格,内阁的其他成员认为这个法案有助于增强内阁的权力,因此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通过压制和取缔德国共产党在议会中的所有席位,并将国会的总席位减少到566席,纳粹党的288个席位的比例从43.9%上升到了50.9%。3月23日,“授权法案”在国会获得了通过。

确立一党制

德国共产党已在3月14日被宣布非法。在3月31日,希特勒趁压缩各州权力的机会,进一步在地方级别对共产党进行打压。他引用“授权法”发布相关法令,以保持地方议会的构成与国会一致为理由,规定“州、省和地方代表机构中的共产党议员的席位无效”。到了5月26日,政府颁布了《关于没收德国共产党财产的法令》,确认对共产党及其附属组织财产的合法没收。

同时,希特勒政府在打击德国共产党的同时,也大力打击德国社会民主党。进入4月后,政府对社会民主党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开始全面进攻。政府不仅查封了社会民主党的大部分报纸,还接管了其所有的印刷厂。在5月10日,赫尔曼·戈林指示警察占领社会民主党的办公大楼,没收了其全部财产。

1933年6月22日,内政部长弗里克正式发布命令,宣布社会民主党是一个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政党,声称它“不能享受与对待共产党不同的待遇”,并要求"各州政府根据总统在1933年2月28日签署的《关于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命令》采取针对社会民主党的必要措施,特别是立即禁止所有仍然是国会和地方代表机构成员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继续行使其代表权。同年7月7日,该党在国会、州议会、市政厅和各种代表机构中的代表资格全部被废除。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近3000名社会民主党成员被逮捕。

德意志民族人民党是阿道夫·希特勒联合政府的盟友,没有它的支持,希特勒无法迅速组建政府并获得国会批准。尽管如此,它也未能避免被解散。从4月底开始,纳粹党日益猛烈地对其进行攻击,并迫使其党员加入纳粹党。5月3日,胡根贝格将党名改为“德意志民族阵线”,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6月21日,它在全国各地的办事处被警察和冲锋队占领,7天后,胡根贝格被迫退出政府,该阵线也随之解散,其议员进入纳粹党国会党团。7月4日,德意志人民党自行解散。纳粹党也相继取缔了巴伐利亚州人民党等天主教政党

1933年7月4日,希特勒政府依赖“授权法”,颁布《禁止组织新政党法》,规定纳粹党是德国的唯一政党。同年12月1日,政府又颁布《党和国家统一法》,规定纳粹党是德意志思想的体现者和国家的领导力量,它的机构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与国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其成员对元首、人民和国家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如果纳粹党员损害了所负责任,不受国家司法机关审判,将由纳粹党和国家实施特别审判。上述两项法令,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一党制,保证了纳粹党在国家政府机关之上且不受国家法律约束的地位。

建立单一制国家

在1933年1月底的组阁谈判中,希特勒坚持任命赫尔曼·戈林为普鲁士州的内政部长,从而掌管了占全国领土面积2/5、并控制着首都柏林的最重要州的警察力量。他致力于使普鲁士的警察纳粹化,让14名警察主管退休,开除了许多下属官员,大量安插纳粹党徒。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授意下,纳粹党徒相继接管德国各州政权。

3月31日,希特勒援引“授权法”,但又违背在表决“授权法案”那天所作的关于不会使用该法破坏各州自治地位的承诺,以所谓地方与中央“一体化”为借口,颁布《各州与国家一体化法令》。7月7日,希特勒又颁布《各州与国家一体化的第二个法令》(简称《总督法》),任命中央政府派驻各州的“国家专员”为各州的总督,负责监督全国总理提出的方针政策在各州的贯彻执行。法令规定总督有权解散州议会,任免州政府官员,颁布州法令,并整顿各州的行政机构,无须征得州议会的批准。

1934年1月30日,国会和参议院通过《国家重建法》,正式在德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法令规定,各州议会被废除,各州的最高权力转归中央,州政府成为全国政府的下属机构,各州总督受全国内政部长管辖。随着各州主权的丧失,由各州代表组成的全国参议院已失去存在的必要。1934年2月14日,希特勒颁布《全国参议院废止法》,正式解散了该机构。

清算冲锋队

冲锋队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其权力和规模持续扩大。自1933年1月起,冲锋队吸纳了大量新成员,包括“识时务”的人士和合并的“钢盔团”等军事组织,从原先的40万成员迅速扩大至250万,至1934年5月,更扩大至400万。但是,1934年初,冲锋队中近一半的失业队员仍然未找到工作。从全国范围看,1933年底,冲锋队中有近100万失业的贫困成员。至1934年初,由于大量新成员的加入,冲锋队中的失业人数超过了200万。这些社会底层的冲锋队成员要求纳粹党继续革命,期望获得更多利益。希特勒为了保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开始有意识地约束冲锋队的行动。1933年7月,阿道夫·希特勒多次发表讲话,要求纳粹革命告一段落。

到1934年6月,冲锋队与其他各种力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垄断资本集团和总统府对此感到不安。月30日凌晨2时,希特勒以冲锋队领导人恩斯特·罗姆准备在柏林和慕尼黑发动政变为由,将其逮捕处决,并开始清洗冲锋队队员。同时,希特勒也趁机排除异己,副总理巴本被撤销了副总理职务。1934年8月2日上午9时,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去世。3个小时后,媒体公布了前一天晚上由内阁通过的《德国国家元首法》。该法令规定将总统职位与总理职位合并,由元首兼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掌握。8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武装力量全体官兵宣誓效忠,效忠的对象既不是国家,也不是法律,而是其个人。

占领中欧

1934年7月,纳粹德国策动奥地利的纳粹党在维也纳暴动,刺杀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总理。但暴动很快被平息,意大利反对德国单独吞并奥地利,随后德国表示不会再染指奥地利。3月,纳粹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英法按兵不动。次年5月,阿瑟·尼维尔·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不久后派枢密大臣访问德国,称赞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屏障”。为满足德国欲望,英国决定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表示不反对德国合并奥地利。1938年2月,德国对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许士尼格施加压力,最后强迫他辞职。德国任命赛斯-英夸特为奥地利临时政府总理”,随后赛斯-英夸特以临时政府的名义,请求德国派军队帮助奥地利防止“共产党骚动而发生流血事件”。于是,德军于3月12日占领整个奥地利,希特勒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个邦。

纳粹德国利用英法政府害怕战争的心理,不断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战争威胁,迫使张伯伦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压力。面对德国的威胁,约瑟夫·张伯伦建议召开英法德意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捷克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爱德华·达拉第阿道夫·希特勒贝尼托·墨索里尼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德军于次年3月侵入捷克领土。自此,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从德国手中获得了从维斯瓦河通向波罗的海的所谓“走廊地带”,即“波兰走廊”。慕尼黑会议后不久,德国便向波兰提出归还“波兰走廊”的要求,双方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会谈,均认为“波兰走廊”应是己方的领土。1939年3月21日,德国再次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两天后,德军占领了梅梅尔。为避免两线作战,德国开始与苏联接触,随后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了协议。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实现“中立苏联”的目的。并且,希特勒还与约瑟夫·斯大林在一份秘密附加议定书中瓜分了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巡洋舰向波兰西部平原的军事要塞开火。几个小时后,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向国会宣布德国进行了还击,德国联邦国防军大举越过波兰国境,分北、南、西三路进逼华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对德国宣战,但它们并未发动攻击。几个星期后,德军占领了波兰。次年4月,德国袭击了两个中立国家——丹麦挪威,很快便取得胜利。

征服欧洲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反法西斯同盟以为主要的进击将发生在比利时中部地区,于是法英两国把它们装备最好的军队都调往比利时。但是,德国人发动的主要装甲兵攻势,是以七个师穿越卢森堡和阿登森林。在法国,德国装甲部队沿着马奇诺防线(它始终没有修筑到海边)的西北边缘行进,越过默兹河,深入到法国北部,所遇到的抵抗是慌乱无力的;接着,又向西挺进到运河各港口,切断了在比利时的同盟国军队。荷兰人害怕他们的城市会进一步遭到空袭,便投降了。比利时国王乞求停战。法国军队有不小的一部分也投降了。英国人撤退到敦刻尔克,在截止到6月4日的那个星期之内,共计三十三万多人的英法海底隧道两国军队,在空军掩护之下,又得到英国所有的各类船只的帮助(其中部分船只的驾驶人员是自愿献身的老百姓),从敦刻尔克海滩成功撤退。

6月,德军继续向南挺进。巴黎于6月13日沦陷;两天后,凡尔登被占领;6月22日,法国求和,签订了停战协定。有些法国人前往伦敦,建立起由夏尔·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另有一些人在法国本土组织了抵抗运动。在希特勒肯定已经打败法国的时候,意大利乘机向法国发起了进攻。不久,意军又进犯希腊,同时在非洲调兵对付英国

1940年5月,温斯顿·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向美国求助。次月,紧接着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美国给英国运去了最初的一小批武器。几个月以后,又送给英国五十艘陈旧的驱逐舰,而换得在英属加勒比海诸岛、百慕大和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保持美国基地的权利。1941年,美国通过了租借法,这是一项向同轴心国作战的国家提供武器、原料和粮食的政策。与此同时,在1940年和1941年,美国实行了征兵制,建立起自己的陆军与空军。

1940年8月13日,德军攻打英国,轰炸了英国的雷达站、机场,军备和工业设施以及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但被英国皇家空军击退,德国丧失了几千架飞机,于是希特勒改变战略,决定先攻打苏联。1941年初期,他采取勒索或以让予土地进行哄骗的手段,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都参加了轴心国阵营,并派兵占领了这三个国家。随后,南斯拉夫、希腊也被占领,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之后攻占白俄罗斯和大半个乌克兰。冬季来临,德国人未能适应寒冷的气候,苏联开始反攻。12月7日,日本空袭美国的珍珠港,第二天美国便对日本宣战,随后德国和意大利也向美国宣战了。

战争转折点

1942年1月,包括英美苏在内的26个国家结成联盟,一致反对轴心国。8月,德国全面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经过几周的战斗,德军占领了该城的大半地区,随后遭到苏联红军的反攻,二十二个德国师被迫投降。苏军乘胜发起反攻,收复此前丢失的全部领土。这段时期,英美也在不断对德国进行轰炸,削弱了德国的航空工业。

战争结束

1943年5月,德意志非洲军团向英国投降。7月-8月,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美国占领西西里岛贝尼托·墨索里尼垮台,随后德军占领意大利,同盟军也进入了意大利本土。10月,意大利新政府向德国宣战。1944年6月6日,美国和英国的部队在法国海岸登陆并向德国推进,8月解放巴黎,9月进入德国本土。苏联红军从东方向柏林方向发起猛攻,并不断地向这边驱赶着难民潮。1945年4月25日,美国和苏联的军队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地会师。30日,阿道夫·希特勒自杀。5月9日,德意志投降,二战欧洲战场战争正式结束。

疆域

自1939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占领了东欧及东南欧的大片领土。纳粹德国最强盛的时期,法国、低地三国( 荷、比、卢) 、挪威芬兰意大利、除苏联外的斯拉夫民族国家都直接地在第三帝国的傀儡政府或军阀的控制之下,整个欧洲只有苏联和英国保持主权独立,瑞典瑞士勉强中立。

人口

1933年,纳粹德国人口约为6600万。1939年,德国人口总数约为6500万。

政治

政党

纳粹党,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NSDAP),该党的前身是慕尼黑铁路工人安东·德莱克斯勒在1919年创建的“德意志工人党”。德意志工人党( DAP )是一个以工人群众为基础的政党,具有民族主义特色,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反犹太主义的组织。

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次年便被德莱克斯勒任命为“宣传部长”,之后宣布德莱克斯勒、费德尔和希特勒起草的《25点纲领》为该党党纲。1920年4月1日,希特勒将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为其设计了党徽和党旗,并出版了纳粹党的机关报。

1921年开始,希特勒独揽纳粹党大权,在纳粹党内确立了“领袖原则”,纳粹党的各级领袖从此不再由党员群众选举产生,而由党的领袖直接任命。之后,纳粹党攻击《凡尔赛条约》、共和国和犹太人。在希特勒暴动后,纳粹党曾遭到过禁止,但它又于1925年2月27日新建,其成员数量由1922年的6000人上升到1930年的40万人,并在1933年初达到了150万人。

政府

在纳粹德国,许多内阁职能都交给了一些特设机构,比如元首代表办公室,战争经济全权代表办公室,行政全权代表办公室和四年计划代表办公室。此外,还有所谓“最高政府机构”和“全国行政机构”等,其中许多都是袭用魏玛共和国的。在元首直接管辖下的全国政府执行机构,一共大约有四十二个。

德国各邦的议会和政府,在纳粹政权的第一年统一全国时就取消了。邦已沦为省的性质,邦长由阿道夫·希特勒任命。地方自治也被取消了,由全国内政部长直接控制。内政部长任命它们的市长——如果它们的人口在十万以上的话——并且根据领袖原则把它们改组过。人口不满十万的城市,由邦长任命它们的市长。而柏林汉堡市维也纳(在1938年奥地利被占领后),希特勒保留了任命它们的市长的权利。

作为国家元首,希特勒自己有四个办公室,即总统府、总理府、党部、元首府(照料希特勒的私人事务和执行特别任务)。

法律

纳粹德国并未正式废除魏玛共和国的宪法,众多法令的发布都是以1933年的总统紧急法令作为基础,1933年2月28日,前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基于宪法第四十八条,签署紧急法令。这项法令暂时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个人和公民自由的七项条款。这项法令自称是“防止共产党危害国家的暴力行为的预防措施”,它规定:得在相反规定的法律限度以外,限制个人自由,限制表达意见的自由,包括出版自由;限制结社和集会自由;对邮件、电报、电话进行检查;对搜查住宅发给许可证件;发出没收以及限制财产的命令。此外,这项法令还授权全国政府在必要时接管各邦的全部权力,对某些罪行,包括持有武器的人的“严重扰乱治安的行为”判处死刑。

国会在1933年3月24日通过授权法,把它的立法职能交给了纳粹政府。以后每过四年,国会就再把这个法案延长四年,到战争发生时为止,它一共只举行过十二次会议,制定过四项法律,没有进行过辩论或表决。在1933年的头几个月以后,内阁中就不再有认真的讨论了,而在1934年8月保罗·冯·兴登堡逝世以后,内阁就不经常举行会议了,在1938年2月以后,内阁则从来没有再召开过会议。然而,内阁阁员个人却拥有很大权力,可以颁布法令,这些法令在经过元首的批准后就自动地变成了法律。

1934年4月底,德国政府设立了“人民法院”,这一新的司法机构由两名专职法官和5名纳粹党官员、党卫队和武装部队中选出的人组成,后者在表决时占有多数。对人民法庭的判决不得上诉,而且它的审讯通常秘密进行。此外,只有最高法院才能审理叛国案的权力被转移给了“人民法院”。

国旗

1933 年,纳粹党上台后,德国国旗为黑白红三色旗。1935 年,纳粹德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规定“卐”字旗作为国旗,纳粹党的标志成为国家的标志。国旗仍然使用黑白红三色,即黑色“卐”字符号位于红色底面中央的白色圆圈中。同时,纳粹将这个标志和颜色赋予了新的意义。

1924年,阿道夫·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红色代表运动的社会思想,白色代表民族主义,钩十字架代表为雅利安人的胜利而斗 争的使命以及已完成思想的胜利,即从过去到将来的永恒的反犹太主义。”

外交

意大利

1934年7月,纳粹德国策动奥地利暴乱,意大利反对德国单独吞并奥地利,对其进行武装威胁。为缓和同意大利的关系,德国表示不再染指奥地利,并召回了德国驻维也纳的公使,恢复同奥地利的“正常友好关系”。为拉拢意大利,纳粹德国纵容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入侵,在国联对意大利实现经济制裁时为其提供煤炭,并且为配合意大利的侵略行动,纳粹德国提前进军莱茵区以转移英法的注意力。在1936年7月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德意两国协同西班牙叛军,共同击破西班牙共和国。自此,两国接触愈发频繁。

1936年10月,德意两国签署“柏林协定”,德国正式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表示不再干预德国吞并奥地利;双方正式承认佛朗哥政权;对重大国际事务,采取共同的方针等,该协定宣告“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建成。1939年初,意大利同意把三国《反共产国际协定》发展为军事同盟。

1939年4月,德意就保证作战必需的原料和粮食自给自足的措施问题举行谈判,并达成了两国空军和海军共同行动的协议。次月,德意双方在柏林正式缔结了《德意同盟友好条约》,即《钢铁条约》。从此,德国意大利在政治、军事上实现了全面的合作。眼看纳粹德国横扫欧洲,意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正式对英、法宣战。1943年,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后,德军占领意大利。10月,意大利新政府向德国宣战。

日本

日本是纳粹德国在亚洲争取的对象,双方高层在1935年开始接触,次年11月,德日双方代表在柏林正式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即《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德日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采取共同的行动。该协定还有一个反对苏联的秘密附件,规定缔约国一方与苏联发生冲突时,另一方“不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

1937年8月,意大利与德国、日本签订了《关于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书》,正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从而宣告了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的正式形成。然而,在确定同盟的主要敌人的问题上,双方未能达成统一,德国认为主要敌人是英美,日本则认为是苏联。为此,两国进行了长期的争论。1939年夏,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日关系恶化。

苏联

1938年之前,纳粹德国对苏联持敌视态度,德苏双方不和。之后,德国为中立苏联,开始与苏联接触。这种接触是从1938年开始的贸易谈判,该谈判在次年2月陷入停顿状态。在德国提出“恢复经济谈判的愿望”后,贸易谈判于7月下旬在柏林进行,随后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了协议。其次,德国在宣传是降低反苏语调,不像从前那样抨击苏联。再次,从1939年5月起,德国主动与苏联外交官员接触、对话。

此时,英法苏三国谈判正在莫斯科进行,纳粹德国害怕谈判成功,急于拉拢苏联。随后德国政府表示并无侵略苏联的意图,还建议与苏联就划分“从黑海波罗的海的整个地区”的势力范围签订一项“秘密协定”,被苏联拒绝。8月中旬,三国谈判陷入僵局,英国无意与苏联结盟,谈判态度并不严肃。于是苏联也不信任英法,开始重新考虑德国要求改善关系的建议,三国谈判破裂。8月17日,苏联方向德国提交书面答复,表示如果德国“从现在起放弃原来的政策,奉行一种认真改善同苏联的政治关系的方针”,苏联政府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阿道夫·希特勒表示愿意与苏联改善关系。德苏双方于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效期10年。

德国攻占波兰后,根据之前与苏联签订的秘密协议,苏联得到了将近半个波兰以及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权。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

英国

纳粹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便表示对英国的“友好”,同时利用反对苏联布尔什维主义靠拢英国,随后英国开始扶持德国。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德国代表要求其他大国在军备上平等地对待德国。为此,英国代表团团长拉姆齐·麦克唐纳提出了“全面解决裁军问题”的方案,这是一个扶德抑法方案,即“麦克唐纳计划”。该计划主张把法国陆军从50万人减为25万人,而德国应扩充到这个数字,以“保持德国的平等地位”,该方案未被通过。

1935年3月16日,纳粹德国宣布重整军队,恢复义务兵役制。法国要求集体抗议德国,并建议国联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但提议被英国反对。英国反对对德国进行制裁,对纳粹德国的违约行为采取默认态度。6月18日,英国与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使德国获得了凡尔赛条约禁止建造潜水艇的权利。

德国闪击波兰,英国于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法国

30年代前期,法国对德国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裁军和德国要求“军备平等”的问题上,在裁军会议等场合对德国军备平等要求持严厉态度,不愿对德作出重大让步。1935年3月,德国宣布建立空军,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法国立即提出抗议,并向国联控告德国,要求实行集体制裁。

1936年3月7日,德军占领莱茵河左岸的非军事区,法国萨罗内阁面对德军公然毁约扩军的行动,决议在国联未作出决定之前,法国不采取任何行动。莱茵区重新军事化后,法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开始跟随英国,不再公然反对纳粹德国的违约行为。1939年9月3日,法国与英国一起向德国宣战。1942年,德国完全控制了法国。

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德国退役军人来到中国,成为了一些军阀的顾问。纳粹党执政之初,德国与中国贸易往来频繁,双方关系良好。而德国也奉行亲日政策,在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爆发后,纳粹政府并未明确支持哪方,而且希望通过外交调停化解中日冲突。由于中日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德国的调停最终失败,纳粹政府决定支持日本,于1939年下令撤回在中国的德国顾问。

其他国家

1940年9月27日,匈牙利正式加入轴心国保加利亚于同年11月17日加入了轴心国,几天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也加入了轴心国。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的士兵会随纳粹德国征战。德国的部分盟友如保加利亚(1941年3月1日加入轴心国)和芬兰(战时盟国),只参加了德国的一至两场战争(保加利亚参与了入侵南斯拉夫之战希腊战役、芬兰只参与了苏德战争)。1944年,匈牙利被德国控制。

军事

国防军

1935年至1945年德国的统一武装力量被称为国防军,其中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自1934年8月2日起,德国要求武装力量的成员必须宣誓无条件效忠希特勒,包括进行违法行为。1935年至1945年,总共有约1,820万名士兵在国防军中服役,最后约有530万士兵死亡。

党卫军

1925年以来,希特勒的私人卫队被称为党卫军,成员数量不断增加。1929年海因里希·希姆莱成为党卫队首脑后,其规模迅速扩大。希特勒成为总理后的5个月,120名经过特别挑选的党卫队成员被宣布为"希特勒贴身卫队"成员,他们个人必须向希特勒宣誓效忠。通过党卫队和其他集团,希姆莱建立了“党卫军直属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成了“党卫军武装”,负责看管集中营的“党卫军骷髅团”也属于这支武装。希姆莱还担任德意志警察总监,使党卫队与国家组织联系在一起,他只听命于阿道夫·希特勒,所有党卫军成员都宣誓服从希特勒的命令。

在德意志波兰战役四个星期后,国家安全警察,连同隶属于其中的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与党卫军的安全机构联合组成了帝国安全总局( RSHA ),由莱因哈德·海德里希领导。这个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并分为多个分局,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培训特务,取消国家的敌人和犹太人的国籍,没收受迫害者的财产,在国内外从事间谍活动,追捕纳粹主义的所有对手以及非政治性罪犯。

军备

纳粹德国在大力发展军工产业的同时,也大规模增加军费投入。1932年,德国军费开支为6.7亿帝国马克,约占当年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10或国民收入的1.5%;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军费一增再增,六个财政年度内,军费开支增长8.6倍,从1933/34年的19亿帝国马克增至1938/1939年的184亿帝国马克,总计达到402亿帝国马克,占同期国家总支出(990亿帝国马克)的40.6%。

扩军

1935年3月16日,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备限制,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宣布建立一支和平时期由36个师组成的德国陆军。5月21日颁布了兵役法,规定德国公民从18-45岁要服兵役。

1935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组建3个装甲师。这年秋天,国防军已达40万人,编为24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以及1个骑兵旅和1个山地旅。1939年9月1日,德国陆军总数达到275.8万人,其中现役师53个,其中包括35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1个骑兵旅。可动员的师为103个。

经济

农业

1933年9月29日颁布的农场继承法,规定:凡是占地三百零八英亩(合一百二十五公顷)足以使一个家庭衣食温饱的田地,一概被宣称为受到古代的限定继承法约束的世袭地产。它们不得出售、分割、抵押或者因债务无力清偿而没收。在所有主死后,它们必须按当地的习惯传给长子或者幼子,或者传给最近的男性亲属。继承人有义务照顾兄弟姊妹们的生活和教育,直到他们成年。只有一个能够证明他的血液的纯洁性可以一直回溯到1800年的雅利安德国人,才能拥有这样一片田地。这项法律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农民的“光荣称号”。如果他违反“农民惯例”,或者不再积极耕作时,他就丧失了这个称号。

工业

优先发展作为整个军工生产基础的重工业(铁、钢、煤、电、机器制造,有色金属,化学产品、交通工具等)。1935年,德国重工业生产已恢复到1928年(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前一年)的水平。到1938年,德国重工业生产比1928年增加43%;而德国的生活消费资料生产直到1937年才超过1928年水平,到1939年仅比1928年增长12%。1932-1938年间,德国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煤产量由1933年1.26亿吨增加到1938年1.95亿吨;发电量从1933年186亿度增加到1938年455亿度。这一时期,德国的工业发展已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大力兴建军工企业。在1933年一1936年里,纳粹德国新建投产的军工厂就有300多个,其中包括飞机制造厂60个;汽车和装甲坦克工厂45个,军事化工厂70多个,军用舰船制造厂15个,火炮工厂80个。

加强武器装备生产。由于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军事工业,军工生产增长迅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生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与1933年相比,增长了11.5倍。德国飞机产量从1933年的386架上升到1939年的8295架。海军舰艇的扩建和汽车、坦克的生产,也增长迅速。至1939年6月1日,海军不仅有一定数量的驱逐舰、巡洋舰和潜艇,而且还有排水量为4万吨的战列舰。汽车已有200万辆,坦克约有3000辆。1939年,德国的军火产量为美、英两国总和的2倍。

对外贸易

执政之初,纳粹党根据1932年发布的《紧急经济纲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该纲领明确规定了即将建立的纳粹德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向,遵循三项原则:减少对世界经济的依赖;主要贸易对象是那些与德国保持紧密联系的欧洲“友好”国家;贸易重点是进口德国工业所必需的原材料,出口德国的工业制成品。

纳粹上台后的前三年,对外贸易额明显下降,纳粹政府意识到德国经济不能完全脱离世界市场,于是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德国开始实行外贸“新计划”,包括严格控制进口,按经济部门的划分设立25个进口管理机构;资助出口,建立“补贴银行”,纳粹政府通过该银行“补贴”出口商;加强与他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等。该计划扩大了德国贸易对象的范围,德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有所增加,对外贸易显著增加。

战时经济

1942年,阿道夫·希特勒任命阿尔伯特·斯佩尔为军备部长,斯佩尔通过集中计划和控制、减少消费品生产以及使用强迫劳动和奴隶制来改善生产。这种战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规模的强迫劳动。德国从20个欧洲国家中引进约1,200万名的奴隶劳力在工厂和农场中工作,大约75%是东欧人。

截至1945年,将近50万名女性在德国联邦国防军辅助部门工作。从1939年至1944年,从事有偿工作的女性人数增加了271,000人,她们还从事从前由男性从事的工作,尤其是在农场和家庭经营的商店。

文化

文化协会

1933年9月22日,在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博士操纵下,德国文化协会成立。其成立目的是让德国的文化纳粹化。该协会下辖7个协会,分别是德国美术协会、德国音乐协会、德国戏剧协会、德国文学协会、德国新闻协会、德国广播协会和德国电影协会。要求任何从事文化行业的人都必须加入这七个协会之一。

音乐

门德尔松等犹太作曲家的作品被禁,大众交响乐团和歌舞剧院的犹太人被清除出去。德国音乐界的大多数知名人物都决定留在纳粹德国,宣传部长为提高德国“文化”的国际声望,准许钢琴家瓦尔特·吉斯金等人去国外演奏。

报刊、广播和电影

1933年的德国报刊法使新闻事业成为一周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它规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民资格,属于雅利安血,配偶不是犹太人。报法第十四条命令编辑们“要使报纸上不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弱德国的外在或内在力量、德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防及其文化和经济……或者有损德国的荣誉和尊严的东西”。《伏斯日报》《柏林日报》等被迫停刊。由于德国的各家报纸都受到指示,知道该发表些什么东西以及如何写新闻和社论,全国报刊单调划一,报纸销量下降。

电台和电影也被利用来为纳粹政权的宣传服务,德国的广播事业是由国家所拥有和经营的垄断事业,而电影仍在私人公司手中,但是宣传部和德国电影协会控制了这个企业的每一个方面。用一篇官方评论的话说,它们的任务是“使电影业脱出自由主义的营利思想的范围……从而使它能够接受它在纳粹主义国家里必须履行的那些任务”。

体育

1936年2月,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皮划艇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奥运会期间,纳粹德国撤下了敌视犹太人的标牌语,还邀请了两名犹太人加入德意志代表队。最后,德意志代表队赢得了89枚奖牌,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社会

思想

纳粹德国以纳粹主义为主要理念,该理念将反犹太主义种族优生优生学元素相结合,并将其与泛日耳曼主义和领土扩张再次结合,意在为德意志民族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优生政策

纳粹德国推行一种以“保种保族并且使之繁殖壮大”为主要内容的人口发展政策,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鼓励结婚,要求妇女返回家庭;资助多子女家庭,刺激妇女多生育;确保婚姻和生育质量,淘汰无生存价值生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母亲的声誉和地位等。

为实现“种族卫生”的目标,纳粹将优生学视为纳粹帝国的核心,强调血统,要求保持国家基因库的纯净,以使德国人能够恢复他们纯种祖先的高贵和伟大。1933年7月,纳粹政府颁布了《防止具有遗传性疾病后代法》,根据该法,患有所谓遗传疾病的人必须接受绝育,即使他们反对。被归类为患有遗传性疾病的人包括那些患有先天智力缺陷、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性癫痫、亨丁顿舞蹈症、遗传性失明、遗传性耳聋和严重躯体残疾的人。此外,酗酒者也被列入强制绝育的范围。

1935年9月,纽伦堡种族法正式通过《帝国公民法》和《德意志血统和尊严保护法》,该法律在法律上排斥犹太人、吉卜赛人和黑人。同年10月,颁布了《保护德意志民族遗传卫生法》,即婚姻卫生法,要求对整个人口进行甄别审查,以防止患有遗传性退化疾病的人结婚。

种族主义政策

1935年9月15日,纳粹政权颁布纽伦堡法律,剥夺了犹太人德国公民籍,他们成为属民。另外,还不允许犹太人与雅利安人通婚以及婚外任何性关系。另外,也不允许犹太人雇佣35岁以下的雅利安女仆。早在1933年,纳粹政府掌权第一年,犹太人就已经不能够担任公职,也不能在新闻界、农业、教育界等行业任职,1934年,犹太人就被赶出了交易所,1936年8月柏林召开奥运会,纳粹政权偷偷把反犹太招牌、标语都撤了下来,并且大办宴会招待各国宾客,对外营造阿道夫·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一派祥和。但两年后,纳粹德国颁布禁令,不允许犹太人当律师、也不得从事医药和商业行业。

自从纳粹德国掌权之后,犹太人生活就日益艰难。他们不仅得不到物质上的享受,购买食物都很困难。因为德国的副食杂货铺、肉铺、面包店和牛奶站上都挂着“犹太人不得入内”的牌子。另外药房、旅店也不准许他们进入。有的城市还有“禁止犹太人入境”或者“犹太人进入此处安全自负”的牌子。

纳粹将所有被视为敌人的人和不属于“民族共同体”的人,如社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牧师、神父、无家可归者、“吉普赛人”、同性恋者、战俘,首先是犹太人,送入这种监禁营里。在战争爆发以后,集中营里的囚徒几乎再也没有被释放的了,他们应通过劳动累死。他们必须为德意志工业和军备经济每天劳动12小时以上,忍受着寒冷、饥饿、疾病、寄生虫以及看守不断的恐吓,许多囚徒为了医学试验而遭受到党卫军医生的虐待。1933~1945年间,在由党卫军管辖的集中营里,有数百万人被杀害。

迫害宗教

1933年7月25日,纳粹德国颁布一个净化法令,并在5天后,开始解散了天主教青年联盟。基督教相关的领导人比如天主教行动组织领导人埃里希·克劳斯纳在1934年6月的冲锋队大清洗中被杀害。数十种天主教出版物被禁止出版,另外天主教的忏悔室也时不时遭到秘密警察的破坏。1937年3月14日,罗马教皇庇护十一世指责纳粹迫害基督教的行为。1933年7月,新教会成立一个全国教会,阿道夫·希特勒坚持让他的亲信缪勒担任主教,他试图通过缪勒让新教纳粹化,但事与愿违。曾经支持希特勒的新教牧师涅穆勒对希特勒的幻想破灭,他开始支持反纳粹斗争,并成为“明认信仰教会”和牧师紧急联盟中少数反对纳粹的精神引领者。为了打击反对者,1935年底,纳粹秘密警察逮捕了“明认信仰教会”700名牧师,缪勒也随即辞去主教职务,然后不知所终。

1935年7月,希特勒任命朋友汉斯·凯尔博士为宗教事务部部长,他对基督教态度比较温和,同时试图劝说希特勒政权反基督教的倾向,并指责政府的反犹太倾向。但其反对并未起效,1937年2月12日,他自己辞去职位。同年7月,新教牧师涅穆勒被逮捕,并被监禁在柏林的摩亚比特监狱。1938年3月2日,他被判处罚款2000马克和监禁7个月,但因他的服刑期已经超过了,就被宣布当庭释放。不过他离开法庭后就被秘密警察带走,先后在萨赫森豪森集中营、达豪集中营被看押。直到7年后被盟军解救出来。

教育

德国学校,从小学一年级直到大学都被纳粹化了。教科书被重新编写过,课程也改变了,《我的奋斗》被奉为——用教育工作者的机关报《德意志教育家》的话说——“我们在教育方面的绝对正确的指南星”,看不到这种新的星光的教师则被清除出去。大多数教师都是感情上或多或少纳粹化的,如果说不完全是党员的话。为了加强他们的思想,他们被送到特别的学校里去集中学习纳粹主义的原则,重点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种族理论。

从幼稚园到大学的每一个担任教职的人,都必须加入国家社会主义教师协会,这个协会根据法律有“责任按照国家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全体教师实行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一体化”。1937年的公务员法案规定,教师必须是“党所支持的国家的意志的执行者”,并且准备“随时无保留地保卫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早些时的一项法令已把他们列为公务员,从而受到种族法律的支配。犹太人禁止任教。所有教师都宣誓“效忠和服从阿道夫希特勒”。

中小学教育侧重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文化、地理和身体素质。大多数科目的课程,包括生物、地理,甚至算数,都经过相应修改以将重点放在种族上。军事教育成为了体育教育的核心部分,而对于物理的教育则倾向于军事应用,例如弹道学空气动力学。学生必须观看所有国民教育与宣传部学校分部指定的电影。

就业

以1934年5月15日的法律开始,各种各样的政府法令严厉禁止工人自由调换工作。在1935年6月以后,国家就业管理处独揽职业介绍工作;可以雇用谁担任什么工作和在哪里工作,都由它们来决定。

1935年2月实行了“工作簿”制度,一个工人若是没有工作簿就不能就业。工作簿里记载着他的技能和就业情况。工作不仅使国家和雇主对国内每个雇员的情况获得最新材料,而且被用来限制工人不能擅自离职。如果他希望离职去找别的工作,他的雇主可以扣住他的工作簿,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合法地在别处受雇。最后,在1938年6月22日,四年计划办公室发出了一项特别法令,实行强迫征募工人制度。每个德国人都有义务做国家指定他去做的工作,工人没有充分的理由而擅离工作岗位的,要被罚款和服徒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