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

更新时间:2023-03-26 11:44

慕尼黑(德文:München;英语:Munich)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北麓的伊萨尔河畔。它是巴伐利亚州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慕尼黑是迄今为止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慕尼黑分为老城与新城两部分,总面积达310.7平方千米,人口为1,478,638人(2022年)。

慕尼黑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类型,由于靠近阿尔卑斯山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片沙质高原的北部包括高度肥沃的燧石区,而南部则被冰碛丘陵覆盖。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于公元前100年代开始在现今慕尼黑附近地区定居。公元788年,查理大帝直接统治巴伐利亚州。1175年,慕尼黑被授予城市地位,慕尼黑处于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权力之下,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将统治巴伐利亚直到1918年。1506年慕尼黑被命名为巴伐利亚州首府开始。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在1933年控制德国时,慕尼黑成为纳粹主义意识形态中心,被称为“运动之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慕尼黑遭到了轰炸,其历史中心几乎被盟军完全摧毁,在1945年被美国占领。1957年达到100万人,其在德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1972年举办奥运会,但在盛会期间发生了恐怖袭击,17人在恐怖袭击事件中丧生。2006年,慕尼黑成为巴伐利亚州产业集群集中的5大城市之一。2015年,慕尼黑被认为是一个阿尔法级世界城市。

慕尼黑是德国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经济门类齐全,高科技产业集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保险业居德国第一和欧洲第三位,银行业在全德排名第二,城市内制造业十分发达,汽车制造、机械、电气、化工行业在德国均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宝马、西门子股份公司等数十家跨国公司和30多万家中小企业。慕尼黑也是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的中心 、德国的第二大金融中心(仅次于法兰克福)。著名的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主场也坐落于此,慕尼黑还是欧洲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拥有《南德意志报》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

慕尼黑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王都风范。慕尼黑被誉为德国最瑰丽的“宫廷文化中心”,城内林列着丰富的名胜古迹。慕尼黑市中心玛丽亚广场辉煌的新市政厅、圣母玛利亚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代表。宁芬堡(SchlossNymphenburg)则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宫殿建筑。同时,标新立异的建筑艺术、星罗棋布的博物馆,2家歌剧院、45家博物馆和40多家剧院,慕尼黑啤酒节等特色文化,使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慕尼黑位列2023QS全球最佳留学城市第2位,是欧洲最活跃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欧洲专利局、德国专利局和德国专利法院所在地,拥有被称为“慕尼黑双雄”的世界著名学府——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慕尼黑大学(LMU)。

命名

慕尼黑(德语为München)意为“僧侣之家”,其名源自约8世纪中叶在此地区创建的本笃会修道院。因此,该市的市徽上表现的就是一位修道士,称为“慕尼黑之子”(MünchnerKind)。

历史沿革

公元前100年

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早在公元前100年代就开始在现今慕尼黑附近的地区定居,但直到公元548年,巴伐利亚王国地区才真正在统一的旗帜下实现统一。

中世纪慕尼黑

1157年,德国当时极具权势的王子之一狮子亨利授权本笃会僧侣在盐路上建立市场,并在伊萨尔河上建造了一座桥梁以便于通往该市场,过程中摧毁了一座先前的桥梁。到了1175年,慕尼黑被授予了城市地位,并在其周边筑起了坚固的城墙。然而,狮子亨利并未能延续其权势:他被废黜,慕尼黑随后由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统治,该王朝一直统治巴伐利亚直至1918年。

在中世纪时期,慕尼黑在神圣罗马皇帝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领导下逐渐扩大规模并累积财富。尽管这座城市在1327年和1429年曾遭遇大火焚毁,但随后的重建工作仍然留下了一些建筑:旧市政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10年,而标志性的圣母教堂则建于1494年。

巴伐利亚州首府

自1506年慕尼黑被正式命名为巴伐利亚州首府以来,这座城市便成为了德国反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中心,并持续发展至三十年战争。然而,在1642年,慕尼黑被瑞典占领,并随后遭遇瘟疫,导致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战后时期慕尼黑逐渐恢复了繁荣。在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下,它成为了巴洛克式生活的中心,建造了Theatine教堂和宁芬堡宫等杰出建筑。1810年,为了庆祝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萨克森公国希尔德堡豪森公主的特蕾莎公主的婚姻,第一届慕尼黑啤酒节盛大举行。到了19世纪,慕尼黑作为艺术、文学和音乐的中心蓬勃发展,其城市景观也因优雅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而焕然一新。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明显的成功,慕尼黑也成为了政治不满的温床。在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起义。最终,奥托·冯·俾斯麦在1871年统一了德意志帝国,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

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城市本身的破坏相对较小,但封锁措施却使得慕尼黑人口遭受了饥饿之苦。战后几年里,慕尼黑再次成为政治动荡的中心,城市大部分地区在极右极端左翼之间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种政治氛围见证了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1923年,慕尼黑著名的啤酒馆之一成为了他未遂政变的地点,史称“啤酒馆政变”。

虽然“政变”以失败告终,但当希特勒和纳粹党在1933年掌权德国后,慕尼黑迅速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被称为“运动之都”。许多纳粹党的建筑在城市周围拔地而起,第一个纳粹集中营也在离慕尼黑不远的达豪建立。然而,尽管如此,这座城市也成为了名为“白玫瑰”的学生抵抗运动的基地,他们积极勇敢地反对纳粹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慕尼黑遭到了盟军的轰炸,其历史中心几乎被完全摧毁。最终,这座城市在1945年被美国军队占领。

现代慕尼黑

战后时期,慕尼黑经历了彻底的重建,这一过程注重保留原有的街道布局,许多历史建筑得到了修复。随着人口增长,1957年慕尼黑的人口达到了100万人,其在德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也随之显著提升。

1972年,慕尼黑作为东道主,举办了一场旨在庆祝崭新民主德国奥运会。然而,这场本应欢庆的盛事却以悲剧告终,17人在恐怖袭击中不幸丧生,给这座城市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1984年,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1992年,园区投资建设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

2006年,慕尼黑成为巴伐利亚州产业集群集中的5大城市之一,慕尼黑最终建立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商协会以及融资和咨询机构组成的网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还建立专业供应商网络,便于企业就近获得资源,降低采购成本。这里还举办各类信息交流活动,促进研发、融资等合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增强集群品牌力。

根据全球化和世界排名研究所的数据,在2015年,慕尼黑被认为是一个阿尔法级世界城市。它是德国最繁荣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该市有超过53万外国背景的居民,占其总人口的37.7%。

2023年,慕尼黑举办国际车展,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向可持续及智能化转型。2023年7月,慕尼黑机场开设了新的LabCampus创新中心。慕尼黑机场的全资子公司将汇集来自各行各业的研究机构、高科技产业、年轻公司和有前途的人才,促进交流。凭借其合作理念和国际联系,“未来中心”旨在联合德国境内、全球的专家和领先企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慕尼黑位于上巴伐利亚州的高原上,阿尔卑斯山以北约50公里处,在北阿尔卑斯山前陆,海拔约520米。地处位于北纬48°08',东经11°35'(中心点),该地区面积31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这片沙质高原的北部是高度肥沃的燧石区,而南部则被冰碛丘陵所覆盖。慕尼黑周围是河流冲积平原。在这些沉积物较薄的地方,地下水会泛滥成灾,导致沼泽地形成。

气候特征

慕尼黑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类型,由于靠近阿尔卑斯山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位于海拔514.87米处,拥有海洋西海岸,夏季气候温暖(分类:Cfb)。该地区的年气温为10.79ºC,比德国平均水平高0.11%。慕尼黑的降水量通常约为47.72毫米,每年有129.02个雨天(35.35%的时间)。

年平均气温范围在13.73℃至5.23℃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气温为24.68℃,而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平均气温为-2.93℃。在降水方面,七月是最潮湿的月份,降水量达到65.5毫米,而十月则相对干燥,降水量为29.69毫米。全年降雨量超过或等于1.0毫米的天数总计129.0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5.35%。没有下雨的日子有235.98天,占全年大部分。此外,该地区的湿度水平较高,达到了86.04%。

水文

多瑙河的支流伊萨尔河沿西南,东北方向从城中穿过,是慕尼黑的主要河流,绵延13.7公里。慕尼黑的历史离不开伊萨尔河。自1158年建城以来,伊萨尔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伊萨尔河成为了盐商从阿尔卑斯山脉前往北欧途中的障碍。

伦格里斯南部的西尔文斯坦水库是防止慕尼黑发生洪灾的最重要的防护措施。该水库建于1959年,已扩建了多次。多亏了这个水库,慕尼黑才在2013年免受巴伐利亚州“世纪洪水”的侵袭。伊萨尔河的生态恢复也有助于防止洪灾,但试图将其河道变直的做法却增加了风险。水力发电厂对洪灾没有直接影响。

 

自然资源

能源资源

慕尼黑的城市东南的罗森海姆和特劳恩施太地区产盐。

行政区划

慕尼黑于1992年进行了区划改革,分为25个区。新市政厅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玛利亚广场上。

政治

体制

德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联邦议会议员和州议会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联邦议会的绝对多数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两院制议会由联邦议院组成,由614名议员组成,由普选产生,采用直接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在联邦参议院的69张选票中,州政府由与人口成比例的选票直接代表。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自由州的首府,巴伐利亚自由州是德国的16个州之一。它是巴伐利亚州议会、国家总理府和所有州政府部门的所在地。在2000年1月1日之前,巴伐利亚州实行两院制议会,但参议院在1998年全民公决后被废除。

自1992年行政改革以来,慕尼黑已划分为25个行政区或Stadtbezirke。慕尼黑的民选委员会由市长领导。州政府控制着福利、规划、交通、文化事务以及其他政府服务。慕尼黑设有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包括德国税务法院和欧洲专利局。

作为巴伐利亚州州的首府,慕尼黑是德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巴伐利亚州议会、州部长会议主席(Staatskanzlei)和该州所有行政部门均位于该市。慕尼黑还设有几个全国和国际机构,包括德国最高税务法庭(Bundesfinanzhof)和欧洲专利局。

现任市长

现任的慕尼黑市长是迪特·莱特(Dieter Reiter),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的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几乎一直在慕尼黑执政。与此相反,巴伐利亚州其它地区是保守派的要塞,由德主政,并赢得历次地方、州、联州各级选举的绝对多数。

迪特·莱特(Dieter Reiter)自2014年5月1日起担任慕尼黑市市长。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委员会、劳工和经济委员会、行政和人事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和城市设计委员会的负责人。2020年3月29日再次当选慕尼黑市长。

人口

数量

2007年7月,慕尼黑拥有134万居民,是仅次于柏林汉堡市的德国第三大城市。达豪、弗赖辛埃尔丁施塔恩贝格县、兰茨胡特和莫斯堡等几个较小的传统巴伐利亚城镇是大慕尼黑地区的一部分,构成了约450万人口的大都市区。到了2022年,该市人口为1,478,638人,人口密度为4,759人/平方千米。

语言

德语德国唯一的官方语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是最常见的外语,几乎普遍在中学教授。

族群

2007年,慕尼黑的移民人口为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大的外国人群体是土耳其人(43,309人)、阿尔巴尼亚人(30,385人)、克罗地亚人(24,866人)、塞尔维亚人(24,439人)、希腊人(22,486人)、奥地利人(21,411人)和意大利人(20,847人)。大约37%的外国人来自欧盟

宗教

慕尼黑基督教是德国最大的宗教,其次是伊斯兰教。2005年,慕尼黑约有39.5%的居民是罗马天主教徒,14.2%是新教徒。

经济

综述

慕尼黑从重工业转向轻工业,例如生产精密仪器、光学和电气设备、航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产品,以及食品、化妆品和服装。该市拥有德国最大的几家啤酒厂,以其啤酒和一年一度的啤酒节而闻名。慕尼黑是一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会议中心。图书出版和印刷以及电视制作也很重要。该市是银行业和金融业的中心,是欧洲最大的水果、蔬菜和动物产品批发市场之一。

慕尼黑是德国南部的经济中心。服务业占慕尼黑GDP的77%,而制造业的贡献率略低于23%。巴伐利亚州约20%的人口居住在慕尼黑,慕尼黑占巴伐利亚州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30%。2006年,慕尼黑本身的这一数字为1000亿美元,整个地区为1770亿美元。慕尼黑2019年的名义GDP(最新可用统计数据)为1222亿欧元,比前一年增长了3.7%。这使得慕尼黑的GDP比巴伐利亚州的平均水平高出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

第一产业

慕尼黑农牧渔业与其他产业均衡发展,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企业为主,人均占有土地58.6公顷,2013年农林渔业就业人口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1.5%。农林渔业产值约占生产总值的0.7%。20世纪90年代以来,慕尼黑市政府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利用郊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进而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

第二产业

慕尼黑处于新兴的高科技工业区,其中,工业产业和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为园区的主要建设方向。慕尼黑重工业尤其是汽车制造工业实力较强。德国科技园区的起步较晚,到1983年才建立第一个科学园区——西柏林革新与创新中心,但后来发展迅速,到1992年已有101个高新科技园区。其中1984年创建的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高新科技园区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

2021年数据,慕尼黑市共有84,134家公司。根据这些公司雇佣的人数分类,绝大多数(88.5%)是小型企业。大约11%的慕尼黑公司是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在10至250人之间。0.6%或529家慕尼黑公司是大型企业,员工人数超过250人。这些百分比与大城市中典型的公司结构相符,尽管慕尼黑的大型企业占比显著较高。

巴伐利亚州在DAX上市的九家公司中有六家位于慕尼黑,这比其他任何德国城市都要多。慕尼黑DAX上市公司的市值大约为3250亿欧元,占DAX总市值的五分之一。此外,与其他德国城市相比,慕尼黑还拥有最高比例的MDAX、SDAX,特别是TecDAX上市公司。

第三产业

慕尼黑是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是HypoVereinsbank和BayerischeLandesbank的所在地。不过,它比法兰克福更胜一筹,是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的所在地,并拥有西门子股份公司(电子)、宝马(汽车)、MANAG(卡车制造商、工程)、林德集团(气体)等公司的总部,以及PrecisionPlus、麦当劳微软的德国或欧洲总部。

慕尼黑是德国第二大金融中心(仅次于法兰克福),拥有裕宝联合银行(联合抵押银行,HypoVereinsbank)、巴伐利亚州银行(Bayerische Landesbank);而在保险业领域,慕尼黑则胜过法兰克福,安联保险公司和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慕尼黑也是生物技术、软件和其他服务业的中心。飞机发动机制造商MTUAeroEngines、太空和国防承包商EADS、注塑机制造商Krauss-Maffei、摄像机和照明设备制造商Arri、半导体公司英飞凌、DRAM公司奇梦达以及许多像PrecisionPlus、麦当劳微软这样的外国公司都将其德国或欧洲总部设在慕尼黑。

社会事业

教育

慕尼黑的两所主要大学,成立于1472年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和成立于1868年的工业大学,都被归类为精英大学,有资格获得数百万欧元的资助。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慕尼黑商学院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慕尼黑知识产权法中心、德国联邦武装部队大学、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和美术学院等。

慕尼黑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资助的一所自治的男女合校高等教育机构。它由巴伐利亚公爵于1472年在英戈尔施塔特创立,其模式是维也纳大学。在宗教改革期间,约翰·埃克将这所大学作为罗马天主教反对马丁·路德的中心。1799年,经济学政治学系成立,次年,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国王将学校迁至兰茨胡特,并为其命名为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巴伐利亚公爵继续对这所学校给予强有力的支持,1826年,路易一世国王将它迁至慕尼黑。1888年,一所农业和林业课程的工程学校成立。慕尼黑大学的天主教神学系继续发挥着重要影响,尽管后来增加了一个新教神学系。慕尼黑大学与200多个学院、研讨会和诊所有附属关系。

文化事业

慕尼黑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也是理查德·施特劳斯卡尔·奥尔夫等许多杰出作曲家活动的领地。全城有3000多家画廊、50多座博物馆、4座歌剧院、3个世界级交响乐团、众多书店数量庞大的文化艺术设施,可以看出慕尼黑人对艺术的热爱。

媒体

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出版城市[4]也是德国最大的日报之一《南德意志报》的所在地。慕尼黑也是德国最大的公共广播网络ARD及其最大的商业网络Pro7-Sat1MediaAG的所在地,并且是Burda出版集团的所在地。巴伐利亚电影制片厂位于格林瓦尔德郊区,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制作制片厂之一。

慕尼黑同时也是德国现代文化中心。全市拥有320多家出版社,是仅次于纽约的世界第二大出版城。

科技

慕尼黑一直是科学和研究的领先地点,拥有一长串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01年的威廉·伦琴到2005年的西奥多·汉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是一个独立的德国非营利性研究组织,其行政总部设在慕尼黑,其许多研究中心,包括天体物理学生物化学、外星物理学、外国和国际社会法等研究中心。

德国有世界著名的四大国家研究机构,Fraunhofer-Gesellschaft(80 个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协会(81 个研究所)、赫姆霍兹协会(15 个大科学中心、250 个研究所)、 莱布尼茨协会(84 个研究所)。四大研究机构在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拥有几千到上万名科学家和数 十家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有与工业和制造领域相对应的研 究领域。除利用政府拨款开展研究外,还以合同科研的形式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针对企业的自身需求进行专项研发。 四大协会均有总部或研究所设于慕尼黑。弗劳恩霍夫协会总部位于慕尼黑,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年预算超过 23 亿欧元。在《全球最具创新力政府研究机构 25 强》中名列三甲。其他三大协会在慕尼黑均有研究所。马普协会主要从事物理、生物医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是德国的基础研究中心。赫姆霍兹协会主要在能源、环境、 健康、物质结构、航空航天和关键技术等领域从事高技术基础研究。莱布尼茨协会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 环境科学、经济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体育

作为体育名城,慕尼黑曾于1972年举办奥运会。著名的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慕尼黑足球俱乐部主场也坐落于此。

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德语名:FCBayernMünchen,以下简称拜仁),是一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足球俱乐部,创立于1900年2月27日,在俱乐部123年的历史上,总共赢得包括6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32次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20次德国杯冠军在内的诸多荣誉。是德国足坛最成功的俱乐部。拜仁目前拥有超过29万名会员,自从2014年以来,拜仁一直是世界上会员人数最多的俱乐部。

慕尼黑曾经主办了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主办城市和开幕地点。奥林匹克公园及体育场是为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建,该建筑的设计相当独特,设计出了一个靠50根吊柱吊起的几张“鱼网”组成的帐篷式屋顶,吊柱有的高达80多米。这个帐篷屋顶遮住半个体育场,面积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堪称世界之最。这张“鱼网帐篷”半透明,全部采用人造有机玻璃。慕尼黑奥林匹克中心在其后的30多年中,成为世界著名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队的比赛用地,催生了包括“弗朗茨·贝肯鲍尔”贝肯鲍尔等在内的一大批德国顶尖足球运动员。

医疗卫生

慕尼黑在医疗领域里是欧洲主要的管辖中心之一。两个一流大学附属专科医院、拥有4个地区级综合性大型医院的慕尼黑市属医院,目前是德国南部最大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基地和大约五十个非盈利与私立专科医院

慕尼黑拥有超过13.000张病床和5000名医生,以及各种诊疗所和实验室,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在欧洲提供了一个几乎是无与伦比的高水平健康医疗保健服务。医疗服务的科学技术环境是慕尼黑特有的优势。慕尼黑,由于其自然和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医疗保健方面精通专业的应用中心以及众多的医疗技术公司,在“生命科学”中拥有一个鲜明的形象。慕尼黑在这方面的从业人员约有24,000名。

劳动就业

慕尼黑的劳动力市场一直是德国主要城市中失业率最低的城市之一。2023年,慕尼黑的失业率为4.1%。

就业增长强劲的行业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商业支持服务以及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慕尼黑对具有 STEM 资格(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技术工人的需求仍然很高。贸易部门、建筑业、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很大。

约有 139,500 名学生就读于慕尼黑及周边地区的四所大学和 14 所应用科学大学和学院。43%的学生学习STEM科目,高于德国平均水平。

慕尼黑的卓越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应用科学大学涵盖了广泛的国际知名学位课程和研究领域。每年约有 22,000 人在慕尼黑毕业并就业。

公交

慕尼黑通过铁路与德国和奥地利的所有主要城市相连,是德国和欧洲高速客运铁路系统的主要枢纽。慕尼黑的公共交通基于四大支柱:地铁、轻轨铁路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慕尼黑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内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包括地铁(U-Bahn)、慕尼黑区域铁路(S-Bahn)、日本路面电车(Trambahn)和公共汽车(Bus),整个系统由慕尼黑交通系统(MünchnerVerkehrs-undTarifverbund,MVV)和德国铁路(DeutscheBahn,DB)共同管理。

铁路

地铁

地铁:慕尼黑的地铁可以到达城市内外约100个车站。慕尼黑的8条地铁线的铁路网络与S-Bahn互连。车站在蓝色背景上标有大写字母“U”。

有轨电车:13条线路覆盖80多公里的线路网络。慕尼黑有轨电车网络与MVG的公交网络、慕尼黑地铁和慕尼黑轻轨互连。夜间特别线路运营(线路编号前标有“N”)

火车

慕尼黑中央车站(MuenchenHauptbahnhof)是德国慕尼黑市的主要火车站。它是慕尼黑提供长途服务的三个车站之一,其他三个是慕尼黑东站和慕尼黑-帕辛站。

公路

来自斯图加特纽伦堡萨尔茨堡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汇聚在城市中。慕尼黑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 444 公里的 S-Bahn、95 公里的 U-Bahn、82 公里的有轨电车和 575 公里的市内公交网络。2022 年,旅客出行量达 6.23 亿人次。该网络不断扩大,以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慕尼黑还在不断制定其“2035年交通战略”,作为向智慧城市过渡的一部分,该战略正在为所有公民创造互联、更环保、可持续和节省空间的交通服务。

公共交通

S-Bahn:8条线路穿过城市。穿过市中心的核心路线(“Stammstrecke”)在市中心旅行时提供了灵活性,因为市中心有众多火车。可以从慕尼黑机场乘坐S-Bahn线S1和S8线前往市中心。车站在绿色背景上标有大写字母“S”。

共享单车:MVGRad是慕尼黑市的自行车租赁系统,是U-Bahn、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理想补充。使用该系统的先决条件是免费的“MVGO”应用程序和年龄。

汽车共享:在慕尼黑,许多不同的运营商都提供汽车共享服务。MVV创建了一个概述这里(德语)。

滑板车共享:慕尼黑有几种踏板车租赁系统。

两条S-Bahn线路将慕尼黑与约30公里外的弗朗兹·约瑟夫·施特劳斯国际机场连接起来:S1从机场出发,途经慕尼黑西部,在市中心和火车总站等地停靠,前往火车东站并返回;S8从机场出发,途经慕尼黑东线,在市中心和火车总站等地停靠,前往Herrsching并返回。在两条线路上,到市中心的车程大约需要35分钟。两条线路每十分钟交替从机场出发。

航空

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机场位于慕尼黑东北17英里(27公里)处,于1992年开放。

慕尼黑机场(英语:MunichAirport,德语:FlughafenMünchen,IATA代码:MUC,ICAO代码:EDDM)位于德国慕尼黑东北地区28千米的埃尔丁沼泽,紧邻弗赖辛,是五星级国际机场,也是4F级国际机场。截至2022年,慕尼黑机场是欧洲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是汉莎航空除法兰克福之外的第二枢纽,拥有前往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和德国其他主要机场的直飞航班。

慕尼黑机场是欧洲著名的航空枢纽,服务于全球约 220 个目的地。除了客运业务在正冠状病毒亚科大流行之前达到顶峰,约有 4800 万乘客,货运部门也非常重要。该机场配备了所有最新技术,在冠状病毒之前处理了约332,000吨空运货物。到 2023 年,商业空运再次达到 277,000 吨。

人文

标志

慕尼黑市徽

慕尼黑纹章描绘了一位身穿黑色斗篷和金色镶边的男僧侣,穿着红色鞋子,手里拿着一本白/银背景的红书。自纹章诞生以来的这些年里,关于僧侣左手拿着什么的争论一直很激烈,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本当地的法典书,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本圣经。僧侣的右手伸出,好像在宣誓或祝福,所以它完全可能是这些假定的物品中的任何一个。慕尼黑是慕尼黑的德语单词,基本上是“僧侣”的意思。因此,纹章上的僧侣遗迹很可能是对这座城市过去遗产的发挥,当时这座城市实际上到处都是僧侣。

艺术

慕尼黑长期以来一直是艺术中心。音乐,尤其是歌剧,蓬勃发展。除了巴伐利亚州国家歌剧院和慕尼黑爱乐乐团和其他管弦乐团外,还有巴伐利亚国家戏剧公司和众多私人剧院。重要的图书馆包括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

慕尼黑拥有一些出色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老绘画陈列馆是巴伐利亚州立美术馆的一部分,收藏着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自16世纪以来积累的艺术珍品。其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和荷兰绘画以及佛兰德斯巴洛克绘画尤为丰富,其中有许多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彼得·保罗·鲁本斯和安东尼·凡·戴克的杰作。除了老绘画陈列馆和雕塑陈列馆外,还有新绘画陈列馆(NeuePinakothek)是慕尼黑19世纪和20世纪艺术品的主要收藏地;巴伐利亚州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中世纪以来的德国艺术和应用艺术;住宅博物馆则收藏着绘画、雕塑、家具和陶瓷。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每年上演350场左右,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同时也让世界顶级明来访。从沃尔夫冈·莫扎特到瓦格纳,从格奥尔格·亨德尔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其代表作构成了精彩的演出曲目。

风俗

慕尼黑啤酒节

慕尼黑啤酒节(英文:The 慕尼黑 Oktoberfest)又称“十月节”(Oktoberfest),起源于1810年10月12日,为了庆祝巴伐利亚州的路德维格王子和萨克森国的希尔斯公主的婚礼而举行的盛大庆典。自那以后,十月啤酒节就作为巴伐利亚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保留下来。因在这个节日期间主要的饮料是啤酒,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称其为啤酒节。

德国有着悠久的啤酒酿造传统,是第一个将啤酒花引入啤酒酿造过程的地方;巴伐利亚州于1516年通过了Reinheitsgebot或纯度法,将啤酒的成分限制为水,大麦和啤酒花(在酵母被发现之前),巩固了慕尼黑与这种饮料的关系。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啤酒厂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慕尼黑郊外的魏恩施蒂芬修道院于1040年建立了啤酒厂,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厂;市中心的奥古斯丁-布劳(Augustiner-Bräu)建于1328年。慕尼黑啤酒节是德国民风民俗的最佳体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六百多万游客流连忘返,为慕尼黑带来8.3亿欧元的收入。

音乐会

奥林匹克体育场是该市最大的音乐会舞台,迈克尔·杰克逊滚石乐队Depeche Mode、酷玩乐队、拉姆斯坦和蕾哈娜等世界级明星都曾在此演出。顶级音乐会也定期在隔壁的奥林匹克大厅举行。另一个重要地点是天顶,以及Muffathalle和Backstage。

歌剧节

传统上,这个节日在七月举行。在各种作曲家的新作品或反感作品中,最著名的部分是免费的露天活动“Operfüralle”。一个重要的作品被广播到Odeonsplatz。

饮食

早餐白香肠配面包圈

巴伐利亚州,人们也喜欢早餐吃一些丰盛的食物,经典的菜肴非“白香肠”(Weißwurst)莫属,搭配着吃脆皮面包。顺便说一下,根据传说,白香肠是在19世纪的慕尼黑发明的。正宗的慕尼黑白香肠必须是小牛肉,通常还会混合一些猪肉。白香肠通常配着甜芥末食用,在巴伐利亚,人们喜欢喝啤酒搭配着吃。传统上,人们认为白香肠只适合在12点之前食用,但现在许多餐厅会全天供应这道菜。

猪排和猪肘

巴伐利亚的旅馆里主要提供两种猪肉菜肴。一种是“Schweinebraten”(烤猪肉),它来自猪的背部或肩部,在烤箱中炖煮。在巴伐利亚州,通常会配上用黑啤酒做成的酱汁,并配上酸菜沙拉作为配菜。“Schweinshaxe”是给猪脚以上的肉起的名字,这道菜通常也配有浓稠的肉汁,并配有土豆沙拉作为配菜。

汉德勒脆皮鸡

慕尼黑啤酒节上,在巴伐利亚的餐饮界,烤鸡(在巴伐利亚被称为“Hendl”)在受欢迎程度上名列前茅。通常是放在旋转烤架上烤制,每人一份半只鸡。通常会配上土豆沙拉或薯条,在啤酒花园里,大号的德国面包棍也是很受欢迎的配菜。

巴伐利亚肉糕

巴伐利亚最受欢迎的餐间小吃可能是“Leberkassemmel”,这是一种夹肉饼三明治。这种小吃几乎在每家肉店都能买到,在巴伐利亚人们通常会配上甜味或中辣芥末食用。但是肉饼也通常会出现在巴伐利亚的餐厅菜单上,在那里它通常会配上土豆沙拉一起食用。

风景名胜

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

1903年,奥斯卡·冯·米勒(Oskarvon Miller)周围的一群工程师创立了“德国自然科学技术杰作协会博物馆”。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该建筑直到1925年才正式开放。在建筑上,它是德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博物馆矗立在1,500多个所谓的“鸵鸟桩”上,这些鸵鸟桩被推入地下7米。德意志博物馆建筑的第一部分翻新后再最终于2022年重新开放。19个新展览厅从化学到经典光学,从航天到航空。此外,还有新的演示、科学表演、按钮实验、带有“流媒体穹顶”、“虚拟现实实验室”的“未来论坛”等等。

圣母大教堂(Frauen kirche)

慕尼黑圣母大教堂是一座可追溯到15世纪的晚期哥特式建筑。它的两座特色塔楼不到100米。南塔向游客开放,可以欣赏到整个城市的景色。教堂也从内部(教堂礼拜之外)向公众开放。亮点包括维特尔斯巴赫纪念碑、主教的地下室和所谓的“魔鬼的脚步”。弗莱明戈教堂是一座晚期哥特式、三跨大厅教堂。中殿长109米,宽40米,高37米,可容纳20000人。哥特式风格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教堂内部向上延伸的柱子。白色的柱子和轻盈的拱顶肋架,再加上彩色玻璃窗,营造出明亮开阔的印象。

奥林匹克公园(Olympia park)

德国奥林匹克公园集一切一应俱全:休闲、自然风光、顶级活动和音乐会,以及奥林匹克体育场、奥林匹克大厅和奥林匹克塔等景点。位于慕尼黑北部的Milbertshofen-AmHart市区,面积85公顷。创建于1972年奥运会之际;1968年在“绿色奥林匹克运动会”构思后开始在Oberwiesenfeld进行土方工程,1971-1972年种植了3,100棵大树,活动范围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奥林匹克大厅的音乐会,夏季托尔伍德,超级绽放节。

慕尼黑植物园(Botanischer Garten München)

自1809年以来,慕尼黑就有一个植物园。首先,它位于Stachus和中央火车站(Hauptbahnhof)之间。今天,这个公园的名字是“AlterBotanischerGarten”(旧植物园)。然而,它很快就在市中心变得过于拥挤,空气污染变得太严重。需要在更大的空间内创建一个新的绿肺。1914年,新的植物园占地21.20公顷,在宁芬堡落成。自1966年以来,位于同一地点的国家植物收藏馆和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系统植物学研究所这两个花园一直处于联合管理之下。植物园也是园艺学徒和学生的重要培训中心。这里种植了超过19,000种物种和亚种,4,500平方米的展示温室,模仿潮湿的热带地区,炎热的沙漠和凉爽的热带山林的植物群。有2,000种兰花,在15个水族馆中欣赏异想天开的水生植物,有棕榈屋里呼吸丛林的空气,大型仙人掌科屋及其形状诙谐的球形和柱状仙人掌和龙舌兰全年开放。

维特尔斯巴赫王宫(Schloss Wittelsbach)

维特尔斯巴赫王宫(WittelsbacherResidenz)位于内城,融合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古典主义的风格,曾经是慕尼黑的城市宫殿和巴伐利亚州公爵、选帝侯和国王的行宫。这座恢弘壮丽的统治者官邸由落成于1385年左右的水上城堡衍变发展而来,彰显着维特尔斯巴赫家族(HausWittelsbach)的艺术鉴赏力和政治主张。1920年,宏伟的宫殿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这个建筑群包括10座宫廷,博物馆则由130个展厅组成,被视为当今欧洲最重要的宫殿艺术博物馆之一。

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

新市政厅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玛利亚广场上,于1905年完工,采用当时流行的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建造。建筑师 Georg von Hauberrisser 在 25 岁时提交了他的设计。超过600名城市员工在大楼的400个房间中工作,不仅可以从外面看到。许多历史悠久的房间向公众开放,市长办公室也可能在特殊场合参观。

可以瞭望塔的全景,钟琴和外立面展示了慕尼黑的城市历史。新市政厅的阳台是慕尼黑最受欢迎的运动队庆祝夺冠的地方。例如,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近年来一直是常客,将玛利亚广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派对区。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