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 :中国广东省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3-20 23:17

广东药科大学(英语: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缩写:GDPU),简称广药大,前身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学校法定注册地址为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光汉直街40号,设有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赤岗校园、宝岗校园)、中山校区(校园)和云浮校区(校园)。

1958年6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成立。1970年8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广州医士学校、广东省广州卫生学校两所学校合并为“广东省卫生学校”(此校于1981年停办)。1973年6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恢复设立。1978年12月在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2月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3月4日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占地近5300亩,建筑面积106.1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7万人,专任教师1666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49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预防医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4年,广东药科大学在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位居第54。

历史沿革

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进修学院创建于1958年6月,校址定于先烈南路。两年后学校创办了药学专业,成为岭南地区最早从事现代药学教育的学校。同期卫生专科班与省医校合并组建了组成学校的卫生系。

1970年8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广州医士学校、广东省广州卫生学校两所学校合并为“广东省卫生学校”(此校于1981年停办)。1973年6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恢复设立。1977年药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广东省第一批开展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广东医药学院、广东药学院

1978年12月,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广东医药学院”;开设了卫生、药学两个本科专业,后成立药学系,并于1985年成立学院附属实验药厂,由药学系代管。1992年-1993年学校陆续增设了药物制剂专业(学制4年)、药学情报学、医药贸易专业(学制3年)。1994年2月,广东医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学院”。1998年-2000年,学校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联合举办药剂学(含药事管理学)、药物分析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003年,广东药学院成为硕士授权单位。第二年学校同时进驻大学城校区和中山校区。大学城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占地面积700余亩;中山校区占地面积2000亩,主要发展医药化工、食品工程等学科,同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制成为广东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更名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

广东药科大学

2016年3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广东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的函》(教发函[2016]45号),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同年,学校在云浮建设新校区。

2017年9月,云浮市中医院转制成为广东药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挂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年学校成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1年,广东药科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6月,由广东药科大学联合云浮市人民政府、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君安医生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中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广东药科大学实行以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3个研究所(中心)、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开设了49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广东药科大学形成了“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布局。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学校拥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预防医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2021年10月25日,学校中西医结合学科、药学学科均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中西医结合学科进入全国前10%,位列全国第4位;药学学科进入全国前30%,位列全国第35位。截至2021年10月26日,学校药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类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广东药科大学共设置49个本科专业,并围绕药学科群、医学类学科群和医药服务类学科群,构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大健康、大药学学科专业体系。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学生物制药临床药学等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等4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药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培育建设学院。另外,学校共有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86个。2022—2023学年,学校教师主持建设的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41项、教改项目16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共有教职工1951人,其中专任教师166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占比90.9%(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超4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42.1%,共有研究生导师1173人(其中校内导师415人,外聘导师245人,合作导师513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163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6个。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先后与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开设药学专业国际班。持续开展高质量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近年举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年会暨中俄国际医药科技创新与合作峰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会议、“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29场,其中牵头举办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议等8场中俄合作抗疫学术活动,成果纳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方工作汇报,登载于科技部《中俄科技创新年工作简报》2020年第5期头条,打造了中俄合作抗疫学术交流品牌,为抗疫国际合作贡献了广药大力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推进“亚洲校园”项目,开展教育部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及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截至2019年8月14日,学校在美国建立了AUSTARPHARMA联合学生培训基地,每年选派药剂学、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采用“2+1”或“3+1”赴美一年培训。同时,学校还进行产品技术合作及冠名监制等。

2022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进行了中美产学研合作:在美国建立了AUSTARPHARMA联合学生培训基地,每年选派药剂学、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采用“2+1”或“3+1”赴美一年培训;同时进行产品技术合作及冠名监制等。

国内交流

校地合作

截至2019年8月14日,广东药科大学与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共建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与中山市政府共建华南现代中药城、与连南县政府共建广东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与南海西樵镇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试验区、与福建省连城县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等。

校企合作

学校与广药集团康美药业香雪制药、无限极、澳雪、味奇生物等大型著名医药企业共建校企产学研基地,开展全面校企合作,与康美药业共建现代中药工程研究院、与无限极共建活性肽研发中心、与先强药业共建新药研究院等研发实体平台。

校军合作

学校与与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展开合作交流。

校院合作

学校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开展合作交流。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广东药科大学累计为社会孵化企业328家,其中学校学生创业企业(含毕业生)52家。另外,学校有6名校友获评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截至2023年12月,近两届,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2023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3533人,实际毕业人数3533人,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为98.98%。截至 2023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达80.61%。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51.44%。升学732人,占20.72%,其中出国(境)留学58人,占2.04%。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4年5月,据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共有大学城校区主馆、中山校区、云浮校区和赤岗校区分馆四处馆舍,总建筑面积82641平方米,读者座位合计6460个。馆藏纸质图书232.2633万册,电子图书758768万册。其中,纸质医药类图书近70万册,占总馆藏比例超过30%;馆藏文献中,药学类检索工具齐全,其中美国《化学文摘(CA)》收藏最早年限自1937年起,是广东省收藏该著名检索工具历史最久远、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9个,自建数据库23个,外文电子期刊达到16000种,中文电子期刊达到14000种,数据库资源实现了学校全学科覆盖,其中医药学科超过50%;电子图书达到339万种(本地+远程),数字资源保障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另外,学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设有2名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员,4名教育部科技查新审核员,5名教育部科技查新员。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电子期刊77.53万册,学位论文498.1万册,音视频33812小时。

学术期刊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原名《广东药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2017年改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是国内三家药学院校学报之一。该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药科大学主办;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2096-3653;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733/R。学报设有药学研究、中药学研究、医学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前沿等栏目。

中国知网2023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1.419)和综合影响因子(1.046),影响因子逐年提高,在CNKI统计的67种药学期刊中,学科的排名25位。2008-2012年连续三届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09-2015年先后获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1、2015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奖。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2017年本刊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奖;2018、2020年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21年荣获“第七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22年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

《整合药学杂志》

《整合药学杂志》英文刊(Journal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Pharmacy,JHIP)(ISSN 2707-3688)创刊于2020年,季刊,是由广东药科大学、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首种整合药学英文学术期刊。2020年9月,该期刊出版第1期,主要刊载药学与传统医药、药学与现代医学、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药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药学与人文相结合等融汇药学各相关学科方法与知识的论文。该期刊开设有设理论探讨、教育研究、实验研究、综述、观点/亮点、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等栏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建有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5个,形成较为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截至2024年5月,据广东药科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优势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FTZ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538项;成功申报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1.1类创新药“脑脉通颗粒”临床实验批件;制定橘核盐橘核,炒茺蔚子国家药典标准并纳入2020版中国药典。近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

学校排行

2024年,广东药科大学在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位居第54。

学校文化

校徽

广东药科大学校徽为圆形,标准色为深蓝色,采用毛体校名书法全称、英文简称GDPU,橄榄枝、木棉花,以及广药大人、1958年建校年份等元素构图设计而成。

校徽中心是广州市木棉花的简约造型,传达了广东药科大学的地理位置,花形上方是一本打开的书页的抽象变形,体现学校的特征,传达了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木棉花上是代表“药”和“医”的两个字母“Y”、体现药医结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两个“Y”字母的造型与头上转型组合,是一个展翅高飞的“人”。校徽外环用“Y”字母构成的橄榄叶,体现广东药科大学“关爱生命、守护健康”的办学宗旨。

校训

广东药科大学校训为“药学中西、医道济世”。“药”,是指治病救人的物品,包括中药与西药。“学”,是学习,研究等;作名词解,是学问,学识,学术等。“药学”,是广东药科大学的名号,又是广东药科大学的主要学科。“中”,这里意指中药,中医,中药学,中医学;“西”,这里意指西药,西医,西药学等。“中西”,解释为中西合璧,中西医药结合。“药学中西”,涵括了广药“突出药学、预防医学”的办学优势,及“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特色。

“医”,即医学、医生、医疗、医术。“道”,指道德、品格、学识。“医道”,既指药学和医学规律、医学知识等,又指行医道德,职业道德等。“济”,指帮助、救援、救死扶伤。“世”,即世人、大众。“济世”,指关爱生命,守护健康,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医道济世”,即广药大人运用所学之医药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以仁义博爱之德行,济世惠人,救死扶伤。

校风

广东药科大学校风为“励志笃行、融通日新”。

校歌

广东药科大学校歌为《为中华医药谱新章》,由黄红星作词作曲。

现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占地210.57万平方米(近5300亩),由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宝岗校园、赤岗校园)、中山校区和云浮校区等三大校区五个校园组成。

广州校区

大学城校园

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位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是学校的主校区。占地面积700余亩,校区主要突出药学特色,设有药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基础学院等,开设有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制药工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学、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生物科学、海洋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10多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校园还建有多个省部级医药创新平台,并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开办留学生教育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宝岗校园

宝岗校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光汉直街40号,为成人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的校区。设有成人脱产、业余和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开设药学专业中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等本专科专业与方向;设立了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连州市梅州市佛山市珠海市广宁县东莞市黄埔区、惠州、肇庆市吴川市等多个校外教学点及直属门诊部等。

赤岗校园

赤岗校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大道283号。校区占地面积80余亩,是以医学教育为主的校区。校区设有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和健康学院等,开设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临床医学、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中山校区

中山校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长命水大道9-13号,于2004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000亩,主要发展医药化工、食品工程等学科,是学校培养医药相关专业人才的校区。校区设有食品科学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医药商学院等,开设有药事管理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医药化工、医药贸易、医药信息工程等多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云浮校区

云浮校区位于云浮市云安区西江新城文华路368号。2018年9月,位于云浮新区内的云浮校区投入使用,校区占地2300亩,校区建筑总规模为36.56万平方米。校区主要围绕区域医疗服务、医药制造、中药种植、健康养老、中医养生、文化休闲旅游等大健康产业,开设了中医学院、中药资源学院、护理学院、健康学院和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等5个学院。

校园生活

2021年6月30日,广东药科大学首个以廉政学习、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大学生廉洁社团——“广东药科大学青莲社”成立。2022年7月22—30日,为期9天的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男子全国总决赛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工商学院举行,广东药科大学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巫宏星带队,李映红、周亚辉、姜忠生、安妮等4名教练组成员带领12名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这届比赛,最终,广东药科大学获得了总决赛的季军。同年9月,学校与生科院组织教工篮球队前往校友企业——安必平开展访问交流,并与安必平职工篮球队举行了篮球友谊赛。2023年5月20日,2023年广州市科技活动周开幕,2023年科技周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活动持续到2023年5月31日。活动期间,广东药科大学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开放展示人类胚胎发育标本,包括56天“袖珍胎儿”到十个月分娩前的胎儿标本。

学校荣誉

2016年1月,学校被授予“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

2015年12月,学校被授予“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优秀单位”称号。

2022年4月,学校获得第六届广东省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优秀组织奖”。

2022年6月,学校附一院联合援鄂医疗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2022年6月,学校在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甲组团体总分一等奖及被大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称号。

杰出校友

林春燕:91届公卫学院校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黄春垒:1994年毕业于预防医学专业,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副主任医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叶荣科:药学专业1982届校友,高级制药工程师。曾任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副总经理,广州天心制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陈矛:1985届校友,现任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

杜琳:预防医学专业1982届校友,曾获广东省抗非典一等功、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抗非典先进个人。

何静宜:美国斯坦福大学药学专业教授。

霍佩琼:华润医药商业华南区域总经理。(截至2023年1月19日)

郑坚雄: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截至2023年1月19日)

胡世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截至2023年1月19日)

吴飞驰:正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截至2023年11月28日)

刘浩怡:美国UniMed医疗中心总监。(截至2023年12月21日)

洪江游康芝药业董事长。(截至2024年4月2日)

林伟光:万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截至2024年4月25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