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 :地球上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

更新时间:2023-11-09 22:05

全球按照海陆分布格局,按照大陆和周围岛屿合称一个大洲的标准,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等七个大洲。七大洲的面积和组成各不相同。其名称来历也各有原由。各大洲的分界线主要以自然地理事物和人造工程为标志。各大洲的地质特点非常特殊。但都与地球板块运动紧密联系。七大洲成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

简介

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为大洲。

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各大洲面积

亚洲:面积4458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半球东北部;

非洲: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半球西南部;

北美洲:面积2422万平方公里,位于西半球东北部;

南美洲:面积1784万平方公里,位于西半球东南部;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位于南极周围;

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半球西北部;

大洋洲:面积867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半球东南部。

大洲的命名

亚洲,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意为阳光灼热的大地。

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的名字命名,地理大发现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人们就以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南美洲

大洋洲,意为大洋中的陆地.。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

各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其中,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北冰洋的狭窄水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州之间。北连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峡长约60千米,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和雾,尤其冬季,气温剧降,最低气温可达-45℃以下,海峡表层结冰,冰层厚达2米或更多,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结冰期,严重影响航行。海峡中海水主要是从北冰洋流来沿海峡西岸流入白令海,来自太平洋的温暖海水沿海峡东岸流入北冰洋。海峡和沿岸地区生活着适宜冰雪生态环境的海豹、海象海狗海獭海狮以及北极燕鸥等。

亚洲与大洋洲

帝汶海,阿弗拉海:为亚洲和大洋州的分界线。

欧洲北美洲丹麦海峡。为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为重要的海洋航运枢纽之一。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为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还是沟通太平洋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地质特点

总述

全球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各大洲的地貌结构错综复杂、形态各异。针对各洲的特点分门别类从基本构造格架,地层,以及岩浆活动和构造形变、矿产资源等方面对各洲的地质概况进行介绍。

亚洲

亚洲大陆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早前寒武纪陆块的解体及以后各陆块多次的裂解和拼合,至少有4个大的发展阶段:①:前吕梁运动阶段,包括太古宙及元古代,时限约18亿年以前;②:吕梁-晋宁运动阶段,包括中、晚元古代,时限18~8亿年;③:晋宁-印支运动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时限约8~2亿年;④:印支运动后阶段,晚三叠世至今。

亚洲大陆至少由6个大、中型地台和4条夹持于其间的构造活动带(巨型褶皱带)组成。6个地台是西伯利亚地区地台、塔里木盆地地台、中朝地台、阿拉伯地台、印度地台和扬子地台。4条构造活动带为北极构造活动带、乌拉尔-蒙古构造活动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构造活动带和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另外还有秦岭-祁连-昆仑山脉构造活动带。在这些构造活动带内部,夹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陆块。

亚洲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分布有不同的矿产。在中东、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西西伯利亚以及滨太平洋带及其邻近海域,贮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发现若干大、中型油气田,特别是中东地区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一些油田。这些油田的生、储油层大部分为中新生界,部分为古生界或更老的岩层。

在几个地台区,特征性矿产有早前寒武系中的铁、铜、金等,晚前寒武纪岩层中的磷、铁、铜、金,以及古生代盖层中的煤、铝土矿、锰及有色、稀有金属和盐类等。在西伯利亚、中朝、扬子等地台,尚有与后期深成作用有关的金刚石。在一些中新生代盆地有煤、砂岩铜矿、盐类等。

在乌拉尔-蒙古褶皱带,除中新生代盆地中的石油、天然气、煤等沉积矿产外,还有与不同时代侵入岩、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金、钨、锡、、等矿产,部分地区有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矿床及铬铁矿床。

秦岭祁连-昆仑山脉褶皱带,特征性矿产是前寒武系中的铁、金、铅、锌、铜矿,以及与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钼、铅、锌、金、铬等矿产。

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褶皱带主要是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铬、铜、铅、锌、金、稀有金属等矿产。

环太平洋褶皱带主要是与中新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铅、锌、金、铁、钨、锡、钼等矿产,中国南岭的钨、锡及马来半岛锡矿久负盛名,菲律宾等地产铬铁矿

非洲

非洲大陆除北部地区外,从前寒武纪起就是一个较为稳定的隆起陆块。非洲南部30亿年前的地层尚未变质,为世界上早前寒武纪地质记录保存最好的地区。非洲的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与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地层类似,故被认为与前述几个洲曾同属于冈瓦纳古陆。

非洲大陆由非洲地台和阿尔卑斯褶皱带的一部分组成。非洲地台包括除大陆西北缘从摩洛哥到突尼斯的阿特拉斯山脉之外的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地理上属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阿特拉斯山脉是阿尔卑斯褶皱带的一部分(见特提斯地质)。一般认为非洲大陆的地台部分经过4个演化阶段。①:地壳初始形成阶段(\u003e35 亿年)。②:克拉通化阶段(35~16.5亿年)。大陆总体经25亿年沙姆瓦运动和16.5亿年马永贝运动先后完成克拉通化。③:地台发育和内部破裂阶段(16.5~6亿年)。在盖层沉积阶段,地台内部发生破裂,形成裂陷槽,经构造变动后成为褶皱带。④:地台盖层和大断裂发育阶段(6 亿年以内)。刚化了的非洲地台很少再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变形作用通常以宽阔的盆地形式出现,如刚果盆地、卡拉哈里盆地、卡鲁盆地和乍得盆地等。它们具有典型的大陆裂谷特征,沿裂谷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峡谷、湖泊和盆地,边缘为相互平行的阶梯状断层群,并伴有火山和地震活动。东非裂谷从中生代开始,其成因与侏罗纪时印度洋的生成和白垩纪时大西洋的打开有关,而且张裂重叠在泛非运动时产生的活动带上,至今还保持活动,主要表现为上升、火山作用和地震。东非裂谷可能是一种初始的板块边缘。

非洲大陆的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活动期为前寒武纪和新生代,中生代有高原玄武岩喷溢和金伯利岩侵位。

非洲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石油、铁、铬、铜、铝矾土磷酸盐金刚石和金等,其中金刚石、金和铝土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他如锰、铀、镍、钒、钴、铂、锑、石棉等储量也居世界前列。

北美洲

北美大陆在地质上包括苏格兰北部和北爱尔兰,却不包括佛罗里达半岛。其大地构造单元如图1所示。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五大湖地区所在的中部平原为北美地台,向北的加拿大中、东部及巴芬岛和格陵兰为北美地台的结晶基底──加拿大地盾大片出露区。地台东侧、东南侧和北侧分别为阿巴拉契亚褶皱带、沃希托褶皱带和北极古生代褶皱带,西侧为科迪勒拉中生代褶皱带。

位于大陆中心的加拿大地盾的结晶基底是在18~16亿年前的哈得逊运动后形成的,中晚元古代的地槽型沉积沿地盾的东西两侧发育,代表当时的北美大陆边缘。10亿年的格林维尔运动标志着克拉通化的最终完成。寒武-下奥陶统是地台最早的未变质沉积盖层,明显地从四周向大陆中心缓慢超覆。中奥陶世的塔康运动是阿巴拉契亚褶皱带的第一次主要构造变形。泥盆纪的阿卡迪亚运动标志着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碰撞,古大西洋北段闭合。加里东和早海西山系从北阿巴拉契亚经格陵兰东缘一直绕到北极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山脉,并在东西侧形成了巨厚的红色磨拉石和洪积平原沉积,在欧洲即著名的老红砂岩。石炭纪末非洲大陆与北美大陆碰撞,古大西洋全部闭合,大陆东南部的阿勒格尼运动产生沃希托褶皱带,并使阿巴拉契亚褶皱带最终形成。

北美大陆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也与不同部位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它与变质作用和逆冲推覆作用的综合就提供了造山过程的图景。北美大陆前寒武纪的岩浆活动主要位于加拿大地盾,包括:30亿年左右的一期同构造花岗石侵入(以格棱兰努克片麻岩为代表);25亿年后构造钾质花岗岩,24亿年绿岩带(苏必利尔的阿伯蒂比带)的生成;20~18亿年的辉长质杂岩(如萨德伯里岩盆)和16~12亿年的斜长岩侵位(如阿迪朗达克)。11亿年基威诺陆内裂谷型玄武岩的喷溢标志着北美地台克拉通化的完成。

北美大陆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铀、铁、镍及贵金属矿产储量均居于世界前列。其中铁与金、铀主要产于加拿大地盾的前寒武系基底中,金与绿岩带中的变质火山岩有关。镍主要来自萨德伯里基性杂岩岩盆。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南侧的志留系克林顿型赤铁矿是另一含铁层位。阿巴拉契亚与密西西比河流域之间的宾夕法尼亚含煤系是北美东部的主要煤产地,西部煤盆地沿落基山脉东麓产出,时代为白垩纪。从得克萨斯州到墨西哥湾周缘是北美大陆主要的油气产区。

南美洲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在0.8亿年以前曾连在一起,为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在地层、构造带、古生物和冰川作用等方面完全一致,甚至铁、锰、金、锡等金属成矿带也能互相衔接。中三叠世时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侏罗纪大西洋进一步张开,南美洲和非洲相互滑离,白垩纪末期(约0.65亿年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才完全断开。

南美大陆由 3个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南美地台、巴塔哥尼亚地台和安第斯山脉褶皱带。南美地台又可进一步划分成圭亚那地盾、中巴西地盾、大西洋地盾(又称旧金山地盾、巴西滨海地盾),以及一些地块、褶皱带和盆地。巴塔哥尼亚地台又可分成巴塔哥尼亚地块和德塞阿多地块,地台边缘被一系列显生宙的山链所包围,北边是加勒比山系,西、西北和西南是安第斯山链,南面为麦哲伦山系。

南美大陆的前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圭亚那地盾和巴西地盾的中、东部,在安第斯带和巴塔哥尼亚地台上也有出露。

南美大陆的岩浆活动非常强烈,以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为主要活动期。安第斯山脉带大部分由火成岩构成,是岩浆活动的集中地,至今仍是活火山的强列活动区。

南美的主要矿产有石油、铜、铁、锰、锡、钒、铝矾土、铂、硝石、铀、铋、银、铍等。南美的铜矿集中在安第斯带西侧一条南北走向的多金属-铜矿带上,总长3000公里,世界上两个最大的铜矿床都在该带的智利境内,为斑岩型铜矿,95%的矿石产在第三纪的花岗斑岩、英安斑岩等酸性斑岩及其围岩中,与铜伴生的有钼、金、银、钨、锑、汞等。秘鲁阿根廷境内的东科迪勒拉有一条钨锡矿化带,除钨、锡外,还有铋、银、铅、锌、锑等多种矿化,均属热液型,矿脉产在晚第三纪中、酸性火山岩复合体和围岩中。其中玻利维亚的锑和锡储量均居世界前列,钨也是南美的最大生产国。金矿主要分布在南美地台区的巴西、哥伦比亚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委内瑞拉境内。3/4来自沙金。原生金矿主要产在太古宙和早元古代的绿岩带和含有硫化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的含铁层中。巴西也是锰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矿石主要产在前寒武纪受变质锰碳酸盐岩和锰榴石英岩中。铝矾土主要产在巴西、圭亚那和苏里南,为第三纪末含铝硅酸盐岩石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经红土化作用成矿,矿石主要为三水铝型。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和阿根廷,其中巴西铁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为含铁石英岩型,主要产在早元古代米纳斯超群下部或者与之相当层位的含铁层中,矿石主要是赤铁矿磁铁矿,经表生作用形成富矿,含铁量达40~65%。石油主要产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大多赋存在上第三系中,近年来在下第三系和白垩系中勘查也获得重要突破。

南极洲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面积为1410.8万平方公里,基岩出露面积仅占 2%,主要分布在横贯南极山脉、南极半岛及南极大陆周边。其余的地区均为冰雪所覆盖。

南极大陆分为 3个大地构造单元。①东南极地盾,主要由太古宙元古宙结晶基底组成。②横贯南极山脉褶皱带,基底由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两个构造层组成,其间常为不整合接触。③西南极褶皱带,由两个构造层构成。

南极大陆的矿产以煤和铁为最重要。煤区主要分布在横贯南极山脉及查尔斯王子山脉的比弗湖区。含煤层为二叠系和三叠系。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南极,以查尔斯王子山脉发育最好,为前寒武纪的条带状铁矿;其次在毛德皇后地有脉状铁矿产出,成矿时代有多期。另在杜费克岩体中见有钒钛磁铁矿

铜矿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此外,在南极还见有金、银、钼、镍、钴、铬、铅、锌、锰、锡、铋、铀和等矿化。

非金属矿产目前已发现的有石墨、金云母水晶绿柱石、宝石、萤石、自然硫、盐及大理石等。南极的石油与天然气很有远景。其中最重要的地区是罗斯海威德尔海别林斯高晋海,其次为阿蒙森海及埃默里冰架。

欧洲

欧洲位于欧亚大陆西部,面积约占整个欧亚大陆的1/5。地质上是一个以东欧地台为核心,总体上向南增生的大陆。东侧以乌拉尔褶皱带与西伯利亚地区地台相邻,西侧以挪威-大不列颠岛,阿巴拉契亚加里东褶皱带与北美地台邻接,苏格兰最西北的赫布里底地区与格陵兰同属加拿大地盾。南侧以阿尔卑斯-高加索中、新生代褶皱带为界,亚平宁半岛等地的地块地史上与冈瓦纳古陆有亲缘关系。

欧洲大陆矿产丰富。欧洲的煤田主要位于中欧海西褶皱带主造山幕以后,在北侧形成的前陆盆地中,时代为中晚石炭世,从南威尔士向东到波兰的西里西亚,成一明显的北西西向条带,英国肯特、法国萨尔、德国鲁尔等煤田都位于其中。苏联顿巴斯煤田也在中上石炭统中,为海陆交互相煤系。此外,白垩纪、老第三纪在一些地方也有褐煤矿生成。北海里海等盆地是欧洲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北海盆地生储油层位自下二叠统到新生界,以侏罗系最重要,前苏联的巴库油田则主要位于第三系中。欧洲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床则多产于褶皱带中,与会聚板块边界有关。从拉多加湖起,穿过芬兰波的尼亚湾北端的一条北西向矿化带富集了铁、镍、铜、锌和铅,它在构造上位于卡累利阿共和国系与瑞芬系交界处一个可能的缝合带上。英国诸岛的多金属矿则与加里东阶段通过巴兰垂、英国湖区国家公园和威尔士安格尔西岛的3条古消减带有关,矿种包括铅、锌、铜、金、银、钼。阿尔卑斯期的主要矿产有巴尔干半岛的铬、塞浦路斯的铜等。

大洋洲

大洋洲处于3个板块的交汇处:西面是印澳板块,南面是南极洲板块,东面是太平洋板块,构造位置十分重要。大洋洲被认为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澳大利亚新西兰白垩纪与南极洲分开,早第三纪时成为现在的大洋洲。

大洋洲的构造轮廓是以澳大利亚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其主体是澳洲大陆中西部的澳大利亚地盾,内缘为澳洲东部古生代褶皱带,外缘为新西兰中生代、新生代褶皱带及美拉尼西亚等群岛的新生代火山弧

澳大利亚地盾包括3部分:①:西部克拉通,主要由皮尔巴拉和伊尔加恩地块组成。②:北部克拉通,包括许多小地块。③:南部克拉通,主要由高勒地块组成。

新西兰位于印澳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构造比较复杂。地槽活动从泥盆纪延续到侏罗纪,朗伊塔塔运动使其褶皱回返,纵贯新西兰南、北岛的阿尔卑斯断层也是此时形成的。进入新生代,新西兰成为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其北面是克马德克-汤加俯冲带,太平洋板块自东向西俯冲到印澳板块之下,南面是麦夸里俯冲带,印澳板块自西向东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阿尔卑斯断层将这两条反向俯冲带联结起来。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利尼西亚等群岛大多是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的火山岛弧。新几内亚岛南部属澳大利亚地台,北部为活动大陆边缘及弧-陆碰撞的产物,两者以中央山脉为界,伊里安岛与澳大利亚之间的阿拉弗拉海为陆表海。

澳大利亚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变质岩,其上为沉积盖层。地盾的结晶基底包括太古宇和元古宇。太古宇主要分布于西部克拉通的皮尔巴拉和伊尔加恩地块,为基性和超基性火山岩组成的绿岩带。早元古代最早的沉积盖层发育于皮尔巴拉南部的哈默斯利盆地和加斯科因地块,主要为一套巨厚的含铁沉积建造,厚度可达2559米,含多层铁矿。中元古代沉积盖层在北部克拉通出露,主要为碳酸盐岩建造。晚元古代的沉积盖层主要发育于阿德莱德褶皱带,为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冰川漂砾,在沉积岩中发现了晚前寒武纪的动物化石。

澳大利亚的显生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可划分为6个沉积建造:①寒武-中奥陶统;③晚泥盆-石炭系;④二叠-三叠系;⑤侏罗-早白垩世时澳大利亚成陆;⑥上白垩-下第三系为陆相沉积。新西兰出露的地层以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

澳大利亚的主要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铝等20余种。铁矿主要产于西部克拉通下元古界哈默斯利群中,属风化壳型富铁矿。它与奥林匹克坝的铜、金、铀矿布罗肯希尔的铅、锌、铂矿都属于超大型矿床。新西兰的矿产有煤、金、铀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等,那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