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和 :沈从文的妻子

更新时间:2024-09-20 18:19

张兆和(1910年9月15日—2003年2月16日),女,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现代作家,沈从文之妻。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英语系。1933年9月9日,张兆和与沈从文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33年至1940年陆续发表个人小说作品,著有短篇小说《费家的二小》《小还的悲哀》《湖畔》《招弟和她的马》等。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1980年,沈从文夫妇致力于文学与文物的传播与发展。在美国15所大学进行了23场演讲。1992年,张兆和在沈从文离世以后,将部分幸存的50多年前的信和速写画编成《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合集为《湘行集》出版。2003年2月16日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张兆和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教育世家,曾祖父是晚清名臣两广总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教育家张武龄张武龄曾创办苏州乐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是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推动者。张姓四姐妹各个相貌出众,品貌兼优。童年时期,张兆和姐妹四人只有四妹张充和象征性的进入小学读书,其他都是在家中学习。由父亲张武龄和两位老师一起筛选编辑教材,用钢板蜡版刻下而用。张武龄请来两位先生教她们白话和文言文,还请来一位名叫吴天然的女先生,教她们音乐、舞蹈、算学。四姐妹的母亲陆英是戏迷,经常带女儿们到戏院看戏,故而四姐妹对昆曲情有独钟。张武龄专门邀请当时全福班唱旦角尤彩云教她们踏身段,张家姐妹从此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张兆和、张元和张允和还向昆曲名家习曲,工小生。拍曲时严肃认真,功底非常扎实。张兆和还曾在苏州业余曲社清唱,以《楼会》【楚江情】一曲最精。张充和更是获昆曲名家沈传芷教授身段、江南笛王李荣忻伴奏,与吴梅闻家骅俞平伯汪东顾传玠等同游,接受过完整的传统昆曲艺术熏陶。稍大一些张武龄将子女们都培养到名校就读,1928年张兆和成功考入中国大学英语系,18岁就获得中国公学大学部女子全能第一名。

婚姻经历

1929年,27岁沈从文经好友徐志摩介绍在中国公学任教,与当时在同一所学校就读的张兆和相识。在胡适的介绍下,张兆和对沈从文有了初步了解。起初张兆和对胡适评价沈从文为“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天才”不以为然,随着沈从文一封六页信的到来,张兆和感受到了来自沈从文真切的爱,长时间的相处两人逐渐坠入爱河。

1933年9月与沈从文结婚,婚礼一切从简,沈从文和张兆和没有举办盛大婚礼。在北平中央公园的水处邀请三五好友见证幸福。张兆和父亲送张兆和《宋拓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字帖,以表祝福。张兆和沈从文新居则安排在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里,简陋但温馨。1934年初,沈从文重返湘西探望病危的母亲,向张兆和许约每天写信报告沿途见闻。

创作经历

张兆和早在中学生年代,就已创作出《王昭君》的演出剧本。1933年至1940年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外文学的翻译和小说发表中,期间翻译过《我的水手舅舅》《苏拉脱的咖啡店》《白里耳小姐》等。张兆和的翻译作品鲜明生动,创作过程中穿插安徽特色方言,例如在《我的水手舅舅中》,有很多鲜明色彩的词汇“是一桩沉痛的事”“吵嘴精”“好几趟”“总是到拌了嘴才歇”;小说创作有《费家的二小》《小还的悲哀》《湖畔》《招弟和她的马》等。其中《费家的二小》《湖畔》引起众多读者共鸣,《费家的二小》作品曾引起众多评论家关注。赵慧芳在《生态批评视野中沈从文夫妇创作研究》中提出张兆和早《费家的二小》描写的乡村姑娘二小体现出对于女性存在价值的自觉。作品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发人深省,对父爱与父权制纠结的揭示,显示了张兆和创作的深度。作品对这种纠结,描写细致而精准,呈现出艺术上的相对成熟,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准备复员迁回内地。同年9月9日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结婚纪念日,沈从文特地写下《主妇》总结自己10多年的情感历程,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写给张兆和的忏悔书。1949年张兆和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人民文学》编辑。50年代定居北京,和沈从文一起积极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活动,观摩该社表演。1969年,张兆和下放咸宁市。张兆和二姐张允和看望沈从文,沈从文站在杂乱房间中,又哭又笑的拿出张兆和给他写的第一封信。张兆和说沈从文把信举起来面色羞涩温柔,快七十多岁的老头哭的像个孩子一个伤心快乐。

文化传播

1980年,沈从文夫妇致力于文学与文物的传播与发展,在美国15所大学进行了23场演讲。沈从文夫妇一致认为,对博物馆地下文物的研究会为中国文化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世界文化研究也会拥有很大贡献。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演讲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深厚基础提供了新思路。

1988年5月10日,中国著名作家、文化史专家沈从文逝世,享年86岁。1992年,张兆和在沈从文离世以后,将部分幸存的50多年前的信和速写画编成《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沈从文散文菁华》合集为《湘行集》出版。张兆和整理沈从文资料,思考两人婚姻是幸运还是不幸。张兆和说她并不完全了解沈从文,后来有了些了解。真理解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时。张兆和评价沈从文并不是个完人,却是个善良之人。

2003年2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机关离休干部、作家张兆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婚姻爱情也成为佳话,张兆和两个儿子后来也参加到搜集和整理父亲沈从文的手稿,多年来致力于《沈从文全集》编辑出版工作。张兆和的一些作品得到了国内外诸多作者的良好反馈,为短篇小说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家族成员

代表作品

作品出版

小说发表

译作刊载

创作特点

张兆和小说创作每一篇都极具个性,《费家的二小》《小还的悲哀》《湖畔》《招弟和她的马》《玲玲》每一篇都写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儿童形象的塑造好心理刻画上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贡献。作品着重孩子的心理刻画,表现出孩子的纯真善良细腻敏感。在儿童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又重点刻画儿童与成人的膈膜开掘的孤独主题,进一步加深儿童心理成长中的痛苦。她的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切实从儿童本位出发,呈现出艺术的成熟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对童年生活的残缺与杂色的关注,对心灵痛楚的同情,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风格上也颇具京派,自然纯粹与童心整趣并存,捕捉生命本色与美的忧伤。后期通过对沈从文"家人文本"的搜集和整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沈氏的为人,包括沈从文的性格特征及为人处事,展现出沈从文人生道路选择背后的必然性。担任多年编辑的张兆和,语言清新明快作品引人深思。 

人物轶事

特别的婚礼

1928年,27岁沈从文到中国公学任教,在胡适办公室沈从文与张兆和相识。徐志摩沈从文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天才,张兆和不以为然。彼时的张兆和是同学中的红人,追求者很多,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蟾蜍第十三号”。沈从文对张兆和一见钟情,从见面后第二天起就一直给张兆和写情书。随着沈从文情书一封封的到来,张兆和对于沈从文也有了新的认知。1933年,张兆和大学毕业,又收到来自沈从文的情书,这次沈从文写到:虽然身处乡间,不过让我这个乡下人也喝杯米酒吧!二人互生情愫,沈从文想让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代他提亲。张允和对沈从文印象深刻,她同意帮助沈从文提亲,但是告知沈从文成功与否还得看家中二老是否同意。

张家父母最看重儿女自己的想法,对婚姻一事十分开明。张武龄创办女校,送子女到名校深造进行昆曲学习,为的就是推动孩子们的教育。听闻沈从文提亲,很快答应。张允和立马发给沈从文一字电报“允”,一语双关。张兆和得知二姐发一字电报,怕沈从文不理解,第二天一大早偷偷前往电报局,发送喜讯:乡下人喝杯米酒吧兆。一桩喜事就此已成,张兆和沈从文从此正式走到一起。1933年9月9日,在胡适的主持下,一对新人在北平中央公园举办温馨简约婚礼。沈从文感激二姐张允和,称她为媒婆。四妹张充和为新人衣服被子穿针引线。梁思成林徽因送锦缎百子图床罩单作为贺礼。婚礼花费一千二百大洋,沈从文拿出四百积蓄,其他均为张兆和带来的钱和收礼所得。

伉俪情深

抗战期间,沈从文在杨振声力荐下成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生活困苦张兆和沈从文只能勉强维持。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得知这一消息,沈从文眼泪打湿双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又深感抗战不易。9月9日,沈从文张兆和结婚纪念日,一大早沈从文就跑到外面采了一把得蓝色野花送给妻子,张兆和得知沈从文一夜未睡忙嘱咐沈从文多休息片刻。沈从文却感触颇多,自己不过是累了一个晚上,张兆和却累了12年,他自觉惭愧难过张兆和感动不已。

沈从文熬夜写了一篇《主妇》小说送给张兆和,结婚12年张兆和为沈从文放弃不少。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家庭上以至于都很少创作。沈从文还在呈贡桃园新村的家中请客庆祝抗战胜利,在《主妇》中写到:今天又到了九月八号,四天前我已悄悄的约了三个朋友赶明天早车下乡,并托带了些酒菜糖果,来庆祝胜利,并庆祝小主妇持家十三年。夫妻俩感恩纪念国家来之不易的和平,回顾苦难展望幸福。

人物评价

北京日报:张兆和早年的经历和她所学的专业使其文笔更加开放,与沈从文在一起后,她的文学视野更为开阔,甚至某些方面并不逊于沈从文的创作。因为她很早就读过帕斯卡尔、列夫·托尔斯泰伏尔泰等名家的经典作品,甚至可能是英文作品,因此她敢于翻译外国名著,这一点却是沈从文较为缺失的,就连沈从文自己都觉得不会英文是一个遗憾。

人民网:张兆和的小说创作量少质优,她在儿童形象的塑造以及心理的刻画上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贡献。张兆和小说的清新素朴风格足以与沈从文媲美,与后起的萧红,构成了描写儿童寂寞主题的重镇。叶圣陶夸赞张兆和姐妹四人:将来谁娶了她们其中一个人,都会幸福一辈子。

中国青年报: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张兆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时是决定性作用。没有张兆和,可以说就没有《湘行散记》,没有《边城》,包括《从文家书》等。沈从文1950年去参加土地改革,包括后来他计划将张兆和的堂兄的故事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这都表明张兆和对沈从文的影响一直是存在的,她还帮他改信改文字。虽然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些矛盾,甚至有一次风波,但最终没有影响他们的婚姻,他们一生就这样一起走过来了。在沈先生受冷落时,张兆和一直陪伴着他。沈从文去世之后,她又举全家之力整理沈先生的遗稿,编选书信和全集。应该说张兆和一直在为沈从文做着很重要的工作。

参考资料

张兆和 Zhaohe Zhang.豆瓣读书.2024-01-15

张兆和嫁沈从文未举办仪式 嫁妆仅为父亲所送字帖.人民网.2023-06-04

从文学到文物 沈从文的后半生——纪念沈从文诞辰120周年.湖南在线.2023-05-23

张充和遗珍背后的“昆曲梦”.人民政协网.2023-05-23

这场婚礼,沈从文和张兆和准备了大概一个月!.北京晚报.2023-06-11

张兆和出生于教育世家,父亲是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凤凰网河南.2023-06-04

历史|沈从文求婚张兆和:让我这个乡下人也喝杯甜酒吧.北青网.2023-05-23

张兆和的译作《水手舅舅》与她的文学视野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6-07

5月10日:著名作家、文化史专家沈从文逝世.中国政府网.2023-05-23

张兆和:幸福还是不幸.中国青年报.2023-05-23

沈从文的文章你读过,他的画你见过吗?.华声在线.2023-05-23

团结报·数字报刊.团结网2.2023-05-23

无法完成的团聚——悼虎雏先生.百家号.2023-05-23

张树声 张树珊 张树屏 张树槐.肥西县人民政府.2023-06-05

张冀牖(1889-1938).苏州市党史办.2023-06-05

沈从文[苗] (1902.12.28—(1988.5.10).中国作家网.2023-06-05

中国最强四姐妹,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澎湃新闻.2023-06-05

名门之后沈龙朱,有才又低调.上观.2023-06-05

沈从文次子沈虎雏逝世,多年来致力于《沈从文全集》编辑工作.澎湃新闻.2023-06-05

张兆和书籍.豆瓣.2023-06-13

张兆和小说·湖畔.豆瓣读书.2023-06-13

疫情终将过去,经典永驻我心.今日头条-中国青年网.2024-05-08

沈从文情书让张兆和无奈 胡适:他非常顽固地爱你.中国新闻网.2023-06-05

" 最才的女" 杨绛逝世 细数那些灵魂有香气的民国才女【2】.人民网.2023-05-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