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14:54

张正茂,男,1961年7月生,陕西省户县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四级研究员。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党委副书记。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谷物质量分析检测与加工等研究与推广工作。

1985年6月,张正茂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同年进入西北农业大学科研处工作。1996年5月,张正茂成为西北农业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1999年9月6日,张正茂与他人合作,发表研究成果《旱地小麦新品种西农1043的选育》。在2004年4月,张正茂晋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研究员;2007年11月,张正茂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8月1日,张正茂与他人合著的专利《一种黑玉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发表。2017年,张正茂去往哈萨克斯坦,参加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2023年9月,张正茂表示他正在育种的高代小麦,该小麦会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种植试验。2024年7月,张正茂前往位于哈萨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农业示范园,指导园区的农作物管护工作。

张正茂先后参与或主持了30多个科研推广项目,与他人一起研究出普冰151、普冰9946、普冰14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43等旱地小麦新品种,著有发明专利“一种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鹰嘴豆黄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干豌豆黄及其制备方法”等。曾获得1992年陕西省农村科技协调领导小组一等奖,199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以及200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200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1年9月,张正茂在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85年7月,以科员,研究实习员的身份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处工作,在此期间,张正茂在1986年7月至12月期间,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习。1988年11月至1996年5月期间,张正茂从西北农业大学科研处推广科副科长升为科长,同时担任助理研究员;在此之后,张正茂成为西北农业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1992年,张正茂获得陕西省农村科技协调领导小组一等奖,后于1994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1997年2月,张正茂进入圭尔夫大学作物科学系,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访问学习。

研究农产品

1999年9月6日,张正茂与他人合作,发表研究成果《旱地小麦新品种西农1043的选育》,2000年7月,张正茂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副研究员;10月15日,张正茂与他人合作的研究成果《沼气池气动搅拌装置》发表。2002年,张正茂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在2004年4月,张正茂晋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研究员;9月1日张正茂的研究成果《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143》发表。同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7年11月,张正茂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张正茂参与唐仲英植物育种基金项目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后于2011年4月8日,发表研究成果《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9946》,2012年8月1日,张正茂与他人合著的发明专利《一种黑玉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通过;2013年,张正茂以第二作者的身份与他人合作发表《普冰9946小麦面包工艺研究》。在201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大会交流上,张正茂与他人合作发表《Composition of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and volatile compounds of pea aste cooked in iron pots or clay pots in the presence of FeSO4》。

远赴哈萨克斯坦

张正茂的研究成果《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普冰151》于2016年4月14日发表。2017年,张正茂第一次来到哈萨克斯坦,参加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培育更加适合在哈萨克斯坦种植的品种,张正茂的团队与甘肃省、新疆等地的育种单位合作,采用异地穿梭育种方法,进行多生态区鉴定选择。2018年,张正茂与他人合作发表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在次年的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上,同他人合作发表会议论文《小麦Bx7~(OE)亚基通过影响面筋结构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

张正茂同他人合作的论文《灌水对黑小麦产量和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在2020年发表;2022年,他参与合作发表《哈萨克斯坦小麦产业发展与挑战》。2023年4月,张正茂、靳民在杨陵区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举办他们的新书《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发布会。该书讲述了张正茂研究员及同行专家跨越天山,深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农业合作,带去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故事。2023年9月,张正茂表示他正在育种的高代小麦,具有抗旱、抗寒等性状,该小麦会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种植试验。此外,张正茂还在谋划科克舍套百万亩绿色粮油标准化基地建设。

2024年7月,张正茂前往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图尔根的上海合作组织农业示范园,指导园区的农作物管护工作。张正茂将改良后的小麦品种引入种植,过去几年,他和同事数十次往返于中哈之间,最终在当地人认为不能种粮食的地方种出了粮食,并且比当地肥沃土地的小麦产量还要高。经过几年发展,张正茂的团队与当地政府、农场主和中国企业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的新路。

研究方向

张正茂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谷物质量分析检测与加工等研究与推广工作。

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张正茂先后参与或主持了30多个科研推广项目,包括国家旱地农业科技攻关课题、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114)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家环保局社会公益项目、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农业部国债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重大项目、陕西省农业科技承包,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植物育种专项基金等。

主要项目

张正茂通过澄城县县"一乡两业"科技示范工程和"九五"国家旱农攻关项目实施,在澄城、蒲城县两县推广农业新技术34项(次)。仅澄城县新增产粮食总产2.68万吨;累计增加农业生产总值2亿多元。他通过"渭北旱原小麦起垄覆膜沟播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项目实施,推广地膜小麦259.6万亩,累计增加产值2.72亿元。

张正茂在澄城县创建了以甲烷为纽带的农牧结合生态模式,推广澄城县10个乡镇的22个村,建成示范户468个。辐射到蒲城、白水县等县,建成示范户5000个,推广沼液综合利用技术2万余亩。以专家为顾问,以杨家陇村果农协会为龙头,以农民会员为技术载体的专家+协会+农户的推广模式; 以专家为顾问,以公司为技术、市场的媒介和经济实体,以农户为技术的受体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成立 "罗家洼绿荫公司",建立专家+公司+农户的推广模式。建立产地农产品销售市场,解决农民与市场的链接问题。在杨家陇村统一规划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常年累计销售额达2000万元以上,获利180万元,带动了第三产业。

张正茂在澄城县蒲城县、耀县等放映科学教育电影17场,举办培训班40多次,在澄城电视台联合开设"科技之光"栏目。在华阴市华山瓮峪口建成"小麦近缘植物华山新麦草原位保护区",举办培训班2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收集整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150个居群,并收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中国农科院合作制作《寻找小麦的祖先》电视节目片,分别在CCTV-4、CCTV-7、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10、CCTV-12频道播放。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主持编制“陕北谷子标准综合体规划” 陕西省地方标准和“野生山杏仁软罐头” 、“野生山杏仁油”“核桃油”企业标准。张正茂还主持选育了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143,2004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选育了“普冰151” “普冰201” “普冰202” “普冰176”等系列小麦新品系。

参考资料

审定品种

参考资料

代表性论文

先后在《中国粮油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高压物理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超过50余篇;参编著作5部。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

中文期刊论文

参考资料

英文论文

参考资料

会议论文

参考资料

发明专利

参考资料

出版书籍

社会兼职

人才培养

张正茂作为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合作培养3名。(截至2024年7月)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新书发布会

2023年4月,由张正茂、靳民合著的《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在杨陵区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举办发布会。在图书分享环节,张正茂和靳民向读者们讲述了创作本书的心路历程。他们表示,本书记述的既是中原地区种子在中亚生根发芽的故事,也是中国同中亚各国播撒友谊“种子”的故事。

培育小麦

2024年7月4日,张正茂接受记者采访,并表示,哈萨克斯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适宜种植小麦,但当地小麦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不足,而中方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中哈双方优势的互补性让合作水到渠成。”

为培育更加适合在哈萨克斯坦种植的品种,张正茂的团队与甘肃省、新疆等地的育种单位合作,采用异地穿梭育种方法,进行多生态区鉴定选择。张正茂还称,经过试验,他们优选的品种在穗粒数、千粒重和饱满度上有明显优势。

参考资料

张正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24-07-04

张正茂.中国科技创新网.2024-07-04

“禾合”美美:上合组织推动中外农业合作“双向奔赴”.今日头条.2024-07-04

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新书发布.中新网广西.2024-07-04

携手共建“幸福粮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07-04

友谊的种子结出甘美果实(环球热点).新华报业网.2024-07-04

张正茂.中国知网.2024-07-0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