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鹬 :彩鹬科彩鹬属多配偶制禽类

更新时间:2023-03-22 13:17

彩鹬(学名:Rostratula benghalensis),别名水画眉、水札子,彩鹬科彩鹬属,是一种中型鸻鹬,体重一般在120~190克,体长为220~270毫米。彩鹬圆头短尾,雌鸟眼后具带柄白色眼镜纹,颈部、喉及前胸栗色,背部双侧具金黄色纵带;雄鸟体形稍小,颜色较雌鸟暗淡,眼周条纹为皮黄色,背部及两翼具黄褐色杂斑。

彩鹬主要分布于大洋洲、非洲及亚洲南部。在中国,彩鹬分布于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东部及部分西南和沿海区域。彩鹬通常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沼泽、河渠、芦苇水塘、河滩草地及水稻田等生境。

彩鹬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在中原地区,2000年8月1日彩鹬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彩鹬羽色美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分类研究

1811年,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在第十版《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首次描述了彩鹬,并将其命名为Rallus benghalensis,学名中“benghalensis”词源为“孟加拉国的(Bengal)”。其后传统分类学将彩鹬由秧鸡属划归为彩鹬属,彩鹬也被重新定名为Rostratula benghalensis。2008年的一项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同样支持了传统分类学的结论,即彩鹬属鹬亚目下的类群,且并未发现亲缘关系相近的姐妹群,应当归类于彩鹬科彩鹬属。

彩鹬的亚种分化存在争议,在《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彩鹬有指名亚种(Rostratula benghalensis benghalensis)及大洋洲亚种(Rostratula benghalensis australis)两类亚种;而截止2022年,在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ITIS)中,彩鹬并未存在亚种分化;2022年,世界鸟类数据库(Avibase)显示了以上两种分歧,其中Rostratula benghalensis条目下的分类现状为单种,但有时被认为是指名亚种

形态特征

彩鹬是小型水鸟,体重一般在120~190克,体长为220~270毫米,其中嘴峰长41~51毫米,翅长127~143毫米,尾长38~53毫米,跗部长37~46毫米。

彩鹬圆头短尾,体型类似丘鹬(Scolopax rusticola)。虹膜褐色,喙细而长,先端向下弯曲,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两胁白色,脚为橄榄绿褐色或灰绿色。

雌性彩鹬头顶呈暗褐色,中央具皮黄色或红棕色中央冠纹;侧面栗色;眼周具白圈,并向后延伸形成一短柄;颈部棕栗红色,下围以栗黑色;肩部羽色为橄榄褐色;肩羽外具金黄色宽阔纵纹;上胸呈棕栗红色,下胸具一栗黑色横带,且其后有一白色环带向两侧延伸至上背;腹白色,羽端沾淡棕色;背部两侧具一条金黄色纵带,上背部为橄榄褐色,下背蓝灰色,兼具黑褐色虫囊状斑;双翅翅上覆羽金属铜绿色,飞羽灰褐色带黑色细纹和白色端斑,内翈具棕黄色横斑,外翈具黑色方形斑及棕黄色椭圆形斑;尾羽呈灰褐色,外翈近黑褐色,缀以暗黄色眼状斑,尾上覆羽蓝灰色,杂以黑褐色或暗黄色虫状斑,尾下覆羽白色,羽端沾淡棕色。

彩鹬雄鸟个体较雌鸟小,且体色相对雌性灰暗,头部眼先、顶部至枕部均为黑褐色,顶部中央暗黄色,且具黄色中央冠纹;背具暗黄色横斑,两侧具黄色纵带;双翼带淡黄色眼镜斑;胸至尾下覆羽均为白色,至背肩部有一白色宽带。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彩鹬主要分布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南部,包括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俄罗斯的东南部、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除中原地区外,其余区域均为留鸟

彩鹬的亚种分布范围如下:

中国分布

彩鹬在中国分布广泛,长江以北区域为夏候鸟,通常在东北地区南部和华北地区东部一带繁殖;在西南和沿海地区为留鸟,范围西自西藏自治区南部、四川省中部及云南省西部,南至海南岛,东抵长江中下游平原台北市地区。

栖息环境

彩鹬属涉禽,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沼泽、河渠、芦苇水塘、河滩草地及水稻田中,在港湾及退潮后的滩涂亦可见,有时可见其在淡水湖泊、池塘的莲叶等浮游植物的叶片上行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彩鹬为杂食性水鸟,主要摄食昆虫、虾、蟹、蚯蚓、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也采食植物的叶、芽、种子及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社群行为

彩鹬通常单独或成松散小群活动,繁殖期的季候鸟彩鹬社群可分为独居型、雌雄同居型、家族群型及混合群型。其中雌雄同居型由婚配的雌鸟和雄鸟组成,包括一雌一雄或一雌多雄;家族群型由育雏期的雄性亲鸟与幼鸟组成;混合群一般出现在幼鸟会飞后,由多个家族群混合组成。混合群形成后很少长期停留在巢区附近,往往在集群后逐渐飞离繁殖地,重新选择觅食栖息地

节律行为

彩鹬属区域性留鸟和季候鸟,通常在每年3月末4月初,季候鸟群体迁往北方繁殖地,到了10月初再南迁越冬;该种习性偏好昼伏夜出,白天潜藏在草丛或灌木丛中休息,夜间及晨昏时才外出活动觅食。

防御行为

彩鹬受惊时往往隐伏在原地不动,直到人或其它动物走近后才突然飞起逃走,飞行时双腿下悬,但速度较慢,且飞行距离短。低日龄早成雏由于运动能力较弱,遇到惊扰时会假死;负责哺育雏鸟的雄性亲鸟为了阻止威胁或引走掠食者,往往会试图威吓、扑翅、扑水,或佯装跛足、折翅;雏鸟日龄增长后,雄性亲鸟更倾向于带领幼鸟快速逃跑或隐藏在草丛中。

生长繁殖

彩鹬繁殖期通常为每年5~7月,繁殖期间,雌鸟常发出连续的“wu wu wu”的鸣声,跳跃展翅,绕雄鸟疾跑,向雄鸟炫耀求偶。营巢由雄鸟负责,通常选址于浅水处芦苇、水草丛中,水稻田内的草堆或土台上亦可见。巢材主要为草茎和草叶。彩鹬的交配习俗为多配偶制,包括一雌多雄或一雄多雌制,常可见一只雌鸟与多只雄鸟交配,在江西省就曾观察到繁殖期间一只雌鸟与三只雄鸟共处同一巢地并产卵,亦有雌鸟和一雄鸟配对产卵后,离开巢地与另一雄鸟交配。配种完成后的雌鸟1年可产4窝卵,每窝产卵数为3~6枚,平均4~5枚。鸟卵平均大小35×24毫米,外观呈梨形,壳棕黄色,其上缀有红褐色、黑褐色或血红色斑点,雌鸟产卵完成后,初期由雌鸟及雄鸟交替孵卵,至中后期基本由雄鸟孵化,孵化期约为19天。

孵化早成雏平均体长64.66毫米,体重7.35克,上体被黑褐色绒羽带不规则浅色斑点,下体灰褐色,喙黑灰色,脚青黑色,幼鸟形态类似雄性成鸟。彩鹬雏鸟早成性,40日龄左右即可进行短距离迁飞。雄鸟1年达到性成熟,雌鸟约需2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1990年国际水禽研究局对亚洲湿地鸟类进行的冬季调查显示,在南亚观测到575只,东南亚9只,东亚为752只。2006年国际湿地预估彩鹬的全球种群数量为3.1万~10万。

致危因素

彩鹬面临着栖息地缩减、环境因素及人类干扰等威胁。环境污染、沼泽地等适宜生境被开垦等因素破坏了彩鹬的适宜生境,致使其栖息地逐步缩减;不适宜的降水量及温度、恶劣天气等因素降低了彩鹬卵的出壳率及繁殖率;此外,彩鹬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时常会因此导致发生弃巢现象。

保护等级

彩鹬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在中国,2000年8月1日彩鹬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5年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无危(LC)。

物种对比

主要价值

彩鹬羽色美丽,具备观赏价值;作为较为典型的湿地鸟类,彩鹬具有生态价值,对湿地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