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江 :长江流经鄱阳湖水系赣江的支流

更新时间:2023-09-20 14:14

恩江,古称濒水,又名乌江,源出雩山山脉北麓,为江西省永丰县乐安县境内第一大江。流经七都、佐龙、恩江、八江4个乡镇,在吉水县城南注入赣江。全长167公里(永丰境内53公里)其支流在永丰县境有19条,较大的有3条:麻江县、遇源河(又名万崇河)、藤八河。

总述

恩江流经永丰县城段,上有麻洲,下有龙蟠洲,古老的恩江石拱大桥和新 的永丰大桥交相辉映,似两条彩虹飞架于两洲之间。岸上有报恩寺塔、状元楼、永丰欧阳修纪念馆。红楼、白塔、青桥、绿洲、碧水溶为一体,酷似一幅优美的天然风景画

恩江 河名的由来

关于永丰县城南边的“恩江”其河名的来历,以前的《永丰县志》没有记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因恩江北岸的报恩寺塔而得名,一开始叫“报恩江”,后来简称“恩江”。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误的推测。笔者现用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来揭示“恩江”河名的真实来历。

据《宋史》记载:赵煦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7年),皇后孟氏之女福 庆公主偶染一病,经宫廷御医多方诊治,服药无数,却未见好转,只好请道士以符咒求神之术求其康复。元祐皇后把这件事情禀告宋哲宗。哲宗认为“此人之常情耳”,也表示赞同。而与孟皇后争宠的皇妃刘婕妤则有意歪曲事实,诬告孟皇后实为自己请了养母听宣夫人燕德妃和尼姑法端祷祠求福。哲宗闻之,怒不可遏,下令捉拿,共捕押涉案太监、宫女30人,并施以醢刑,毁肢割舌,残酷不堪。后又命令监察御史董敦逸将案子复录一次,以示其秉公办事。

董敦逸是吉州永丰流坑村(今属乐安县)人,了解事实真相后,也知道哲宗宠爱 刘皇妃已胜过孟皇后的事实,不忍心将案子维持原判上报,出于良心和正义,他不顾权势、奸臣的反对和威胁,

冒着遭贬丢官甚至掉脑袋的危险,毅然上书恳切阵言,实事求是为孟后申述其冤。他说:“中宫之废,事有所思,情有可察,臣尝阅录其狱,恐得罪天下”。赵煦因董敦逸违其意而“读之怒”,加上奸臣蔡卞蔡京等人从旁诽谤,“欲加重贬,”幸得章淳、曾布等大臣极力劝阻,为之申辩,才得以从轻发落。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借他事将其调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孟皇后也因董敦逸的秉公执法而恢复了“中宫”娘娘的尊位,从轻贬居瑶

华宫。此事史称“瑶华秘狱”。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哲宗驾崩,宋徽宗继位,下诏复尊元祐皇后为元佑皇后,后又被尊为隆佑太后。赵构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夺取临安区(今杭州市),孟后与高宗在混战中被冲散,在殿前参军何维贞(今江西乐安望仙人)的护卫下,孟后与六宫宗室西逃,经江西永丰乘船前往江西乐安望仙避难。一天,在金兵追赶下,孟后一行来到吉水县境内文江下游两河交汇处(笔者认为此处即为文江和赣江汇合处),孟后指着从东而来注入赣江的文 江问身边侍臣:“东水发源何处?”何维贞回答说:“从董敦逸家门前来。”孟后闻之,望着滔滔不息的河水,回首往事,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于是,命身边侍臣取金杯舀河水一杯,她接过金杯一饮而尽,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董御史)吾之恩人也,饮此水以报之”。从此,文江便改名为“恩江”,并沿用至今。后来,永丰县城“报恩镇”也因此改名为“恩江镇”。

据说,当天夜晚,孟后梦见业已去世多年的恩公董敦逸仍身着朝服,银须飘飘,神采奕奕,叩谢太后饮水之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