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胫河 :位于河南淇县的内陆河

更新时间:2024-09-21 05:07

折胫河是淇县内陆河。发源于泉头村太和泉(亦称肥泉),流经桥盟乡、朝歌镇、北阳镇、西岗乡四个乡镇,人入卫河,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折胫河古称肥泉、澳水、泉源水,又称阳河、勺金河、太和泉水。我国古代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泉水》诗中所咏“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指此河。自帝辛妲己观朝涉,折樵夫之胫验髓之后,易名折胫河,能自流灌溉500余亩稻田。该河古入淇河,后经西沿村入卫河。新中国建立后,将恩德河、赵家渠下游扩宽,使之于东石桥东南汇入折胫河下游。方能灌溉上万亩良田。

地理位置

河南淇县(古称朝歌)城西,有一条小河,距城墙只有几十步远。这就是古今中外有名的折胫河。

史书记载

折胫河虽是内陆小河,全长不足20公里,却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水经注》云:“源泉水有二源,一出朝歌城西北,一出东南。帝辛于此折老人胫视髓。经朝歌城南,又东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又东于美沟水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博物志》谓之澳水。 《寰宇记》阳河在卫县西北平地,即纣折朝涉之胫与此。亦名折胫河,《一统志》泉源水在淇县南,一名阳河,即古肥泉也。千百年来,折胫河经过多次疏浚,防旱涝,灌良田,通舟,给淇县人民带来不少福祉。

《淇县志》记载

明嘉靖四年(1525),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约74米),纵22步(约37米),足见泉水之大。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知县蒋行义新浚了太和泉,与右泉饮马池水合。据清光绪《淇县舆地图说》记载: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西偏南,昔为大池,阔广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溪。左源三和泉水自东北来入之。三和泉距太和泉里许。分二渠,一南流入折胫河,一东南流,经稻庄北入城壕。三源既会,水源充足,可灌田数千亩。

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之。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约合15180米),深七尺(约2.1米),宽二丈六尺(约8.6米),历时半年,耗银六千八百两。因折胫河不可垂训,故易名勺金河。钱鼎铭亲自为文书丹勒石立于太和泉畔,垂训后世。

历史上虽对折胫河进行过多次疏浚,都没有留下翔实的记录,唯独钱鼎铭这次疏浚作了翔实的记载。

《重浚勺金河记》

这是我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录,而且接载入了《清史稿》。《清史稿》中钱鼎铭传略记云:“……任河南巡抚期间,曾凿贾鲁河故道……复浚勺金河……。”因此《重浚勺金河记》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同时其碑文是圆转遒丽的赵孟頫,全文711个字,字字端庄笔笔不拘,堪称书林之秀。据泉头村老人讲,解放前周边县市的汤阴县安阳市卫辉市新乡市等地常常有人来此拓片。文化革命期间破四旧,此碑被砸毁,垒在房屋底基。现在不知所踪。《重浚勺金河记》拓片经过整理标注,现附印文后为:

原文

古之兴水利者西门豹①,史起郑白 ②,其施功皆在西北。顾议者或谓水利之兴,西北难而东南易。岂今必异於古,所闻亦人之 ③於故常,而惮为其难耳。夫当兵革甫息④财用匮绌之余,诚未可劳民以大举矣。第因地之宜,顺民之欲,有利赖而无烦扰,亦守土者所宜有事也。余往岁旬宣辅⑤适任筱观察守顺德区,尝以其言浚 河二百余里,兼治上下游,以除广平、顺德二郡水患。役甫竣,而余奉命抚豫。豫与畿辅地相接,郡邑利弊相等。既视事,询民疾苦,乃设局以兴水利,于是尹杏农观察为余言曰:“同治戊辰以治兵道经淇邑,军行旁午而驿路泥淖,至不可行。问之,土人则曰:‘此折胫河⑥’。北二里许,脉起太和泉,在淇邑西也,河发源于灵山,暗河至山下,汇为池。饮马泉北来会之,合流而东,溉田数千亩,以达于卫河,明万历间,邑令蒋行义浚之,距今四百余年,淤垫不修,每夏秋盛涨辄为民患,盖以功之难成,而置之也久矣,余下其事於府,若县令,集绅民,筹所以举其事者荒度经营。兢作,荡淤逐卤⑦,源注流,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深七尺,宽二六尺。公帑及余率守令捐廉,合之得银六千八百两。其不足者,资诸民力,役将半,复 属杏农观察。以轻骑往,察勤,惰验坚⑧有不中程者,悉更治如法。经始于孟春二月十有六日,越六旬事⑨。以折胫不可垂训也,乃更名勺金河。邑人士请为文勒石。余惟勤民事者,贵因便乘时行善政者在得人共理,岂独是举哉?方今川泽田畴之待治,环豫皆然也。吾甚愿司民牧者⑩,讲求规画,次第见诸施行,庶几斥卤变为膏腴,民生免于 难。再睹於垫彼,史起郑白之功烈何!今日邪,淇固小邑耳,徒以诚信感孚,通力合作,数百年废举,肇复于一旦。此以徵吾民之大可用惟视乎,使民之得其人而法美意,又以见良之,因畏难而不举者,不知凡几也,若夫恪守成规,益加浚治,永保久大之利,毋忘创事之艰之善,其后矣。襄日之官斯土者,则尤所望於他,是役者,卫辉府知府来秀,淇县知县陈士杰知州李树基於例得备书云。

同治癸酉六月豫使者太仓市钱鼎铭撰并书

注释

1.西门豹战国魏人,魏文侯时任邺县令。当地三老、廷勾结女巫敛百姓财物,每年择民女沉入漳河,谓为河伯娶妇。豹将女巫、三老投入河中,恶习得除。又发动民力,开渠十二道,引漳水灌田,民得饶足。

2.郑白:古代关中有名的水利工程。有“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之说。

郑渠:战国韩国水工郑国秦国所凿。分泾河东流,经三原县等诸县界,入沮洛。溉地四万余顷,为渭河平原沃原。

白渠:汉朝渭河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在陕西三原县西北,刘彻大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起谷口,入栎阳,注渭中,长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名曰白渠。

3.狃ni :拘泥。

4.甫息:刚刚停下。

5.畿辅:泛指京城地区、

6.折胫河:古名肥泉,三千多年前,帝辛折朝涉之胫而改名折胫河。春秋时期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常到此游玩“我思肥泉、兹之永叹”的名句。明嘉靖四年(1525)委县丞王山浚成天河,以便民利。通舟。明万历26年(1598年)知县蒋行义又浚。清末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之。新中国成立后,此水还能自流灌溉5百多亩稻田,到1978年河水断流。

7.卤l :指盐碱地。

8.窳yao :深远。

9.蒇chan:完成。

10.司民、牧者:皆指地方长官。

历史典故

传说一

传说,帝辛晚年的时候,确实昏得不像个样儿,一天到晚跟苏妲己在摘星楼上吃喝玩乐,不问朝政。有一天清早,帝辛妲己站在摘星楼上往西一瞧,见小河西边有一个老人跟一个小孩挑了两挑柴火,准备趟河。当时正是十冬腊月,河里冻了一层薄冰。小孩来到河边,把脚往水里一伸,觉得怪凉,赶紧把脚又缩回来。老人到河边一脱鞋,担着挑“哗啦哗啦”趟过去了。挑过他自己的挑,又来挑小孩的,最后,把小孩也背了过去。

苏妲己一瞧,觉得怪稀罕,本来应该是小孩把自己和老人的柴火挑过去以后,再来背老人。可是,他俩正好弄了个反个儿。帝辛说:“这个你就不懂啦,‘老腿老胳膊,一个顶十个’,老人骨头硬,不怕冷;小孩骨头瓤,骨髓还没有长齐,所以怕冷。”

妲己撒娇说:“我不信,我不信!老人和小孩的骨头有啥不一样。”

纣王说:“那咋办哩?”

“把他俩的腿都砍了,叫我瞧瞧!”

纣王那家伙坏的很,杀个老百姓跟杀个小鸡一样。他马上叫他手下的人,把老人小孩拉过来,当着他和妲己的面,把他俩的腿都砍断了。

苏妲己咐哈哈大笑,说:“大王,你输了!你看,这老人和小孩的骨头并没有什么两样么!”

两位无辜百姓就这样活活被他们杀死了。后来,人们为纪念两位死者,就把这条小河,叫做“折胫河”了。

传说二

折胫河之所以盛名,是因为在这里曾演绎过一个悲烈的故事。三千多年前初冬的一个早上,帝辛妲己登上摘星楼,举目西望,看见一老一少两个樵夫涉水过河。老者毅然涉过河去,少者却惧怕寒冷,几次把脚伸进水中又缩了回去。妲己好奇地问纣王这是何故。纣王说:“老者骨髓充沛,所以不怕寒冷,少者骨髓不足所以怕冷。”妲己故意摇摇头说不信。纣王遂命侍卫把两个樵夫叫来,折股验髓,终于搏得妲己一笑。后人为纪念这两个无故的樵夫,把这条小河易名折胫河,还赋诗叹曰:“河流曲曲总凄清,鸣咽依稀远故城。胜有哀怨传不尽,潺潺未改旧时声。”

著名人物

钱鼎铭(1821—1875)清末太仓市人,字新之,号调甫。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举人。曾协助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后任直隶大顺广道、直隶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十年升任河南巡抚。在河南省期间大兴水利。据《清史稿·钱鼎铭传》记载:“曾凿贾鲁河故道,南自周口市北至朱仙镇,又西北至郑州京水寨,疏积沙,补残堤岸,上游无水患,下游通舟楫。接着复浚勺金河,丈八沟余,济河永丰渠以资灌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