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烧伤 :电离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9

放射性烧伤是短时间内皮肤受到一次或多次大剂量电离辐射而引起的皮肤损伤。其辐射源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3种。烧伤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反应(全身乏力、疲倦、恶心、呕吐等)、假愈期、症状明显期(脱毛、红斑、水痘、溃疡)以及恢复期。诊断时需鉴别是否发生癌变,可根据血、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红外线热成像等对其作出明确诊断。并根据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度进行对症治疗。

皮肤放射性损伤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皮粗糙、干燥无弹性,容易裂等,若遇到任何原因的损伤,又可引起不愈的溃疡。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放射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患者分析,放射性烧伤占0.14%。据广岛市长崎市两城市受原子弹轰炸后资料显示,烧伤病人占卫生减员的60%-85%。针对电离辐射,世卫组织为会员国提供有关电离辐射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循证指导、工具和技术建议,制定了国际基本安全标准。

病因

致病病因

放射性烧伤主要是由电离辐射引起的,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3种,其作用于皮肤可引起红斑、皮炎和溃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原子弹爆炸造成大规模人员的放射损伤已不再见到,现代核泄漏造成的放射性烧伤也很少见,但因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损伤则并不少见。其引起损伤的程度与放射线的种类、照射剂量、剂量率和照射间隔时间、机体和皮肤的敏感性、物理、化学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是机体吸收辐射源释放出的能量的过程。辐射能量被机体水分子吸收,引起水分子电离,生成多种自由基,可氧化机体内生物大分子,若诱发自由基链式反应,更可导致大量生物大分子结构破坏。此外电离辐射也可直接作用于生物大分子,生成大分子自由基,直接损伤大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与自由基相互作用,可产生DNA交联,或DNA—蛋白质交联,DNA结构破坏,可致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数小时至数十日后细胞的死亡与代偿,组织器官的损伤与愈合,直到数年、数十年后出现的远期损伤如衰老、致癌、死亡等。

流行病学

核爆炸造成的烧伤发生率主要取决于核武器类型、爆炸方式和人员所处条件。例如,万吨级核武器空爆时,占总杀伤面积3%左右的地域可发生单纯烧伤,而万吨级以上核武器空爆时,单纯烧伤占总杀伤面积50%以上,地爆时约占25%-40%。据广岛市长崎市两城市受原子弹轰炸后资料显示,烧伤病人占卫生减员的60%-85%。在死亡的居民中,20%-25%是由烧伤所致。烧伤的发生率在爆心点附近最高,随着距离的增加,烧伤发生率迅速下降。

小男孩原子弹爆后观察的1995例病人中, I度烧伤占6.2%,Ⅱ度占52.6%,Ⅲ度占41.2%;长崎1169例烧伤病人中, I度为11.6%,Ⅱ度71.7%,Ⅲ度17.0%。多次核试验资料表明,整个光辐射杀伤区内以II度烧伤最为多见。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48978例烧伤患者分析,放射性烧伤有70例,占0.14%。

病理生理学

辐射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损伤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是机体与损伤抗衡的结果。辐射经过机体快速的能量吸收,机体内分子的电离和激发,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数秒至数小时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破坏与修复,染色体细胞微结构的断裂和重接,生化、生理功能的改变与调节,数小时至数日后细胞的死亡与代偿,组织器官的损伤与愈合,直到数年、数十年后出现的远期损伤,如衰老、致癌、死亡等。

临床表现

放射性烧伤的每个阶段临床表现不同,总的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反应

受照射当时局部无任何不适感,但在照射后1~2天内, 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并有痒、麻木或灼热感。如果全身照射剂量大,可出现全身乏力、 疲倦、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此类局部和全身反应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症状就消退,进入假愈期。

假愈期

假愈期(又称潜伏期),在这个阶段,局部和全身症状消失,红斑消退, 患者无不适感,但照射部位仍有功能性障碍(温度变化、汗腺分泌失调等),这期的长短与照射的剂量有关,剂量大,假愈期短,剂量小的假愈期一般为两周左右;剂量大的缩短到3~5天,甚至从初期反应期直接进入极期。

症状明显期

症状明显期(又称极期),出现程度不一的特定症状。

恢复期

恢复期(也称晚期反应期),一度、二度及三度放射性损伤的创面于3~  6周后自行愈合。四度放射性损伤照射中心的溃疡面不能自愈,但边缘照射剂量较小的创面仍有自愈的机会。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了解患者是否与放射源有接触史或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病史,同时了解接触到何种放射源或何种放射线。并根据面积、深度、部位、年龄、有无复合伤和基础疾病等综合判断,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度进行诊断。

诊断项目

血、尿常规检查

烧伤后常出现白细胞计数上升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出现中毒颗粒;大面积或中等程度以上烧伤早期可出现血液浓缩现象;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常出现血红蛋白尿。

血液生化检查

休克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酸中毒等, 肝、肾功能出现继发性损害时可出现异常。创面分泌物及血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感染病原菌及敏感药物。降钙素原测定可作为感染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其他

血气分析、心电图等可作为烧伤后的监测指标。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如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同位素标记、血流图、 CT、 磁共振、高频超声、皮肤温度检测等这些无创性技术可对局部放射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放射线照射后引起的慢性溃疡是单纯的放射性溃疡,还是发生了癌变。单纯放射性溃疡的创面可以加深,但限定在受照射的区域范围之内,不会向外扩大,而放射性溃疡发生癌变的创面,除加深以外,有向外扩展的趋势,需病理切片来确诊。

治疗

立即脱离放射源,除去放射性物质沾染的衣物,避免受到再次照射。有危及生命的损害(如休克、窒息和大出血)时,应首先给予急救处理。

全身治疗

局部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急性期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因此时病变尚在进展,难以确定手术的病变范围。必要时可进行简单的坏死组织切除及生物敷料和游离皮片覆盖术。注意保护局部功能。待恢复期后再实施完善的手术治疗。

位于功能部位的四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或损伤面积大于20cm2的溃疡,应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若溃疡累及深部组织,特别是血管、神经,创面较大或经久不愈,有癌变趋势的,建议行皮瓣手术修复。

预防

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放射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如果遇到暴露于危险品的患者,要先移除沾染源,用水对患者进行大量洗消。特别注意的是,一切被去除的衣物都可能被沾染过,需要谨慎处理。同时在在冲洗时,应仔细地将沾染区的放射性尘埃或者颗粒冲掉,避免污染到非沾染区。持续大量地洗消,直到沾染物降低到稳定水平,可以通过Geiger计数器进行检测。

预后

皮肤放射性损伤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皮粗糙、干燥无弹性,容易皲裂等,若遇到任何原因的损伤,又可引起不愈的溃疡。三度、四度局部皮肤放射性烧伤多伴有放射损伤的全身反应和局部烧伤病变引起的全身反应。局部病变即便愈合,经数月或数年后仍可发生晚期反应,转变为慢性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关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放射烧伤的例子,1949年美国,一名患者血管瘤用镭治疗后出现面部萎缩和畸形。最终需要进行两次手术(切除术和十字唇瓣修复)。同年在美国,一位年轻女性患者,由于湿疹的镭疗法,导致鼻子和下巴出现多发性面部癌。鼻子和下巴严重受累,并伴有鼻子恶性缺失。修复(需要四次手术)是通过完全切除并立即游离移植和应用假体丙烯酸鼻子来完成的。

1935年,柯林斯夫妇报告了将芦荟局部应用于治疗放射性烧伤在一个案例中取得了成功,该案例是一名前额出现严重 X 射线皮炎的女性。这名女子在8个月的时间里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柯林斯夫妇使用了新鲜芦荟叶,并且患者在治疗开始五个月后,完全康复。

二战期间,美国战略轰炸机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1945年8月9日对广岛市长崎市进行了原子弹轰炸。广岛死亡135000人,长崎死亡 64000人。其中广岛约60%的伤亡和长崎约80%的伤亡是由烧伤造成的。辐射损伤完全是由爆炸瞬间释放的伽马射线和中子造成的。

公共卫生

世卫组织为了加强对全世界患者、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防护。他们为会员国提供有关电离辐射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循证指导、工具和技术建议。世卫组织重点关注辐射防护的公共卫生方面,涵盖与辐射风险评估、管理和沟通相关的活动。根据其“制定规范和标准并促进和监测其实施”的核心职能,世卫组织与其他7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和认可了最新版本的国际基本安全标准(BSS),并努力支持 BSS 在其成员国的实施。

2015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为协助各国红会规划、准备和应对一系列核和放射性紧急情况,发布了《核与放射性紧急事件应急指南》。

参考资料

放射性烧伤.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2023-08-30

burn.ICD-10官网.2023-08-28

Radiation burn.ICD-11官网.2023-09-03

..2023-08-30

..2023-08-30

..2023-09-03

..2023-09-0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