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4-09-20 12:01

方俊(1904.10.26-1998.5.5),字君选,江苏武进人,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固体潮研究的开拓者。

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肄业,195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俊主要致力于地图投影及地球重力学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主编了中国最早的一份测绘学科技杂志《测量》,在地球形状学方面,他科学地提出平均异常和方格模板的改进方法,并称为“方俊模板”;他率先开拓大地重力学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1904年(清代光绪三十年)10月26日,方俊生于广州市市教育世家,父亲方遥早年到广州办学,创“随官学堂”,任总监兼教数学,方俊自幼受家学熏陶。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就读于苏州第一师范附小,之后由于其父在北京任职,随家北上。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进入北京崇德中学。

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预科,毕业后转入本科土木工程系学习。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方俊因家境贫困,不得不中途辍学,考入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当练习生,主要在陕西省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等地从事野外测量工作。

1930年(中华民国十五年),方俊被介绍到由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翁文灏主持的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协助进行申报馆地图集的编工作。

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他翻译出版了第一本译作《投影几何》。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得到了中华文化基金会提供奖学金赴德国进修的机会,师从著名的重力测量学家迈塞尔学习地球重力学。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底,回国后,先后受聘于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被聘到中央大学讲授大地测量学

1941年-1943年,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

1943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被聘为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任副研究员及副主任,并兼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接受申报馆委托,继续编制《中国新地图集》。

1950年,方俊被调往南京,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组长、研究员。他组织了黄河淮河水利委员会天文三角测量工作,为治黄、治淮作出了贡献。他参加中科院西藏科学工作队,开展了重力摆仪器测量试验,创办主编了《测绘通报》刊物,翻译出版了《测量仪器学》一书,还参与了中国科技十二年规划的制定工作。

1954年-1958年,先后3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苏中测绘会议,访问了苏、捷、匈等国。并翻译出版了《测量仪器学》一书。他还参与了中国科技12年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1956 年起,方俊作为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开始培养研究生。

1957年,主持全国天文重力水准网和重力基本网的测量规划,提出方格模板计算方案,被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教科书称为“方俊方格模板法”。

1959年,方俊推出以平均重力异常为基础的方格模板计算方法,论文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国际重视,先后被苏联、东欧及中国教育部门编入教科书,被称之为“方俊方格模板法”。

1961年,扩建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方俊任所长(1983年任名誉所长)。

1978年,他以74岁的高龄率队出国考察访问,与比利时科学家梅尔基奥尔合作,完成了9个站的重力潮汐观测,共同发表了论文,并撰写了《固体潮》专著,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地球固体潮的著作。

1987年之后,方俊继续开拓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这是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重要途径。

1979年,他又设计了新方案,不但为大地测量学数据的归算提供了依据,而且可以利用它编制出准确的大地水准面图,从而把中原地区局部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连接起来。

1980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1980至1988年,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他多次出国访问,参加过厄特沃斯地球物理讨论会,17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大会,第9届国际地球潮汐科学讨论会,担任过国际地潮常设委员会委员,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

1987年之后,方俊继续开拓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他先后发表了《地球的自由振荡(一)》、《地球的自由振荡(二)》的论文,并指导学生从理论上结合高低阶简正模信息反馈地球内部构造做了有益探索。

1998年5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方俊率先开展中国空间引力场的研究,并为观测中国人造卫星的跟踪站提供了初步的地面坐标参数,完成了中国参考坐标系与地心系统转换问题的研究,他所估算的中国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取得很好的效果并满足了急需,在中国首先开拓固体潮的研究,为中国该领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基础性的贡献。他还开拓了中国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为后人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另一种重要途径,他认为在计算中先应用环型振荡数据在地幔中的两个参数,其次应球型振荡数据作全球的反演。由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世纪30年代初,方俊和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中原地区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他在地图投影、天文重力水准、垂线偏差估算、潮汐改正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他参与和领导了中国50—60年代的重力基本网及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建设,积极开展地球形状与地球重力的研究。60年代后,又致力于人造卫星轨道的地球引力摄动研究,为空间科学提供测绘学保障。

1976年后,转向固体潮及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他花费10余年时间,完成《地球形状》与《重力测量学》两本专著,总结了地球重力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主要论著

论文

著作

社会任职

方俊曾任中国测绘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测量制图组副组长,地学组组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固体潮常设委员会委员。是第五、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30年-1941年,在北平市及重庆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制图员、测量员等职。

1943年-1947年,任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大地测量学组主任,兼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

1951年-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大地测量组主任。

1957年,被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委员。

1958-1985年,任中国测绘学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58年-1961年,任中国科学院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

1962年-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8-1987年,任第五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方俊为中原地区的测绘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他毕生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是我们测绘界的楷模,我们要以先生为榜样。

方俊院对事业的执着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尤其令人钦佩。

方俊院士的杰出成就和为母校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他精湛的学术造诣和开拓性的学术业绩为中国测绘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的为人为学,堪称一代楷模和后学典范。

参考资料

武进名贤之七十八.武进日报.2016-06-10

方俊院士简介.同济大学.2016-04-17

方俊.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2024-06-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