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花 :旋花科打碗花属草本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22:59

打碗花(学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俗名老母猪草、旋花苦蔓、狗儿秧、小旋花、喇叭花、小昼颜等。打碗花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打碗花属(Calystegia)多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平卧,有细棱。叶互生;基部叶片全缘,长圆形;上部叶片3裂;叶柄长1~5厘米。花单生叶腋,具长花梗;苞片2枚,紧贴萼外,绿色,宿存;萼片5,矩圆形,具小尖凸;花冠淡紫色或淡红色,钟状,长2~4厘米,冠檐近截形或微裂;雄蕊5,花丝基部膨大;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卵球形,种子黑褐色,表面有小疣。

打碗花主要分布于温带生物群落中,喜温和湿润气候。耐瘠薄、干旱,喜肥沃土壤。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常成片生长于路旁、溪边或湖边潮湿处。打碗花原生于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阿富汗、中国、印度日本、缅甸、尼泊尔等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纽约宾夕法尼亚州等地有引种。

打碗花的幼苗、嫩茎叶和根状茎可食用,根状茎可酿酒和制饴糖,全株可作饲料。打碗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且抗逆性较强,可栽植于人工草坪护坡上,缓解雨水冲刷。打碗花的根状茎和花均可入药。由于打碗花分布广泛,再生能力强,常成片生长形成优势种群危害。对于农作物、蔬菜、果树和林木等均有危害。

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全体不被毛,植株通常矮小,高8~30(~40)厘米,常自基部分枝。

根茎

具细长白色的根;茎细,平卧,有细棱。

叶互生;基部叶片全缘,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5厘米,顶端圆,基部戟形;上部叶片3裂,中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裂片近三角形,全缘或2~3裂,叶片基部心形或戟形;叶柄长1~5厘米。

花单生叶腋,具长花梗,梗上有细棱;苞片2枚,紧贴萼外,大形,绿色,宽卵形,宿存;萼片5,矩圆形,稍短于苞片,具小尖凸;花冠淡紫色或淡红色,钟状,长2~4厘米,冠檐近截形或微裂;雄蕊5枚,近等长,花丝基部膨大,有细鳞毛,贴生花冠管基部;子房2室,无毛,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扁平。

果实

蒴果卵球形,光滑,长约1厘米,宿存萼片与之近等长或稍短。

种子

种子卵圆形,黑褐色,长4~5毫米,表面有小疣。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打碗花原生于阿富汗、孟加拉国、中国、埃塞俄比亚印度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纽约宾夕法尼亚州等地有引种。

中国分布

打碗花在中国广泛分布,在福建省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安徽、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青海省黑龙江省等省市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主要分布于温带生物群落中,喜温和湿润气候。耐瘠薄、干旱,喜肥沃土壤。根系可伸展至50厘米深的土层,但绝大多数集中在30厘米以内的耕作层。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常成片生长于路旁、溪边或湖边潮湿处。由于茎不能直立,所以常借助缠绕性状攀附于其它物体上,在无攀附物时匍匐生长。花期7~9月,成熟期8~10月。

繁殖方式

打碗花自然条件下通过根状茎和种子繁殖,其地下茎质脆易折,每个带节的断体都可以长出新植株,因此人工锄断或机械耕作反而会加快其繁殖速度。打碗花单株可解数百粒甚至千粒种子,种子成熟后脱落于土中,越冬后翌年春天可萌发,也可由鸟类或哺乳动物取食后进行远距离传播。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打碗花的根状茎富含淀粉,可用于酿酒和制饴糖。其全株均可用做猪、羊、兔等动物的饲料。

食用价值

打碗花的幼苗、嫩茎叶和根茎可食用,可做汤、蒸食、炒食、或做馅等,柔软利口,清淡健康。打碗花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可食部分中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矿物质、淀粉、半乳糖等,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园林价值

打碗花花色鲜艳、花形较大,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用于美化环境。同时打碗花具有蔓性茎,可将其栽植于不同造型的构架上,攀附生长而形成独特的小品景观。

生态价值

打碗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且具有耐践踏、耐旱、耐粗放管理和少病虫害等优点,可栽植于养分、水分供应较差的人工草坪护坡上,缓解雨水对于地表的直接冲刷。

药用价值

打碗花的根状茎和花可入药;其根状茎具有健脾益气、利尿、调经、止带之效,主治脾虚消化不良月经失调、白带和乳汁稀少;其花具有止痛之效,可外用治疗牙痛。

相关研究

除草剂效果

打碗花适应性强,一年可多次萌发生长,为多种重要经济农作物田中的重要禾本科杂草,通过对于15种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打碗花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氯吡氧乙酸EC、草硫醚AS、2,4-滴丁EC、2,4-滴异辛酯EC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田间打碗花草害的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物种危害

杂草危害

打碗花分布广泛,再生能力强,常成片生长形成优势种群危害。对于大麦、小麦、稞麦、玉米、亚麻、油菜、豆类、蔬菜、果树、林木等均有危害,主要体现在打碗花根状茎粗壮,争夺水肥能力强,影响其他植物的水肥供应;另外其茎蔓还会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其他植物生长不良。

防治对策

物理防治

可通过人工锄草、捡拾和轮作等方式对打碗花进行防治。人工锄草一般在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需要锄深挖出根茎,后利用阳光晒死。深翻后可通过人工捡拾的方式,收集打碗花的根状茎节;另外其根茎是优质饲料,可用于饲喂牛羊。轮作是通过原本作物与高秆作物轮流种植来利用高秆下的荫蔽、遮光的小气候,来抑制打碗花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减轻打碗花草害的效果。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除草剂,如氯氟吡氧乙酸乳油、草甘膦水剂等对打碗花进行杀除,该方法省工省时,效果显著。

生态防治

可以通过果园生草的方式对打碗花进行防治。将三叶草黑麦草、苜、百喜草草种播于园区行间,这些草种与打碗花竞争养分与水分,最终实现以草治草的目的。

参考资料

Calystegia hederacea.植物智.2023-04-28

打碗花.世界植物在线.邱园.2023-04-28

打碗花.多识植物百科.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打碗花.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