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陵寝,世界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23-02-02 16:47

明孝陵,位于中国江苏省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部分是陵寝主体建筑,从正门到宝顶、明楼、崇丘为止。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宫、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的建筑格局是“前方后圆”,即前面是方形的陵宫,后面是圆形的圜丘,开创明朝陵墓陵寝格局的先河,成为此后明清两代约500余年共20多处帝陵的建筑格局规范。这种格局是礼制的反映,进一步突出了皇权和政治的至上,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至高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1961年3月4日,明孝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AAAAA级景区。

名称历来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历史沿革

明朝 选址修建与管理

明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49岁便开始筹建陵墓,看中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选独龙阜为万年吉地。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朱元璋确定孝陵位置在独龙阜玩珠峰下。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54岁时动工兴建陵墓,参加建陵的除工匠外还征调民夫和军队参加建陵,还使用囚徒充当劳役。建陵工程所用石料,大部分采自南京附近的青龙山、龙潭山。所用砖材按统一制定的标准,由京城及周边各府、州、县烧制。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洪武十六年(1383年)享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同年为管理和保护孝陵,明朝政府设立了内外两个职能机构一一神宫监和孝陵卫。永乐三年(1405年),明孝陵建成,历时25年。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

清朝 修缮祭拜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第三次下江南到明孝陵题词,康熙皇帝在6次南巡中5次拜明孝陵。咸丰年间,文武方门损毁。咸丰三年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损毁严重。同治四年(1865年)开工维修外,同治八年(1869年)均有修建。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次重建三小间享殿。清代末年孝陵不少建筑毁于战火,部分得到重建,但规模已不如明代,并且所修复的部分只是孝陵的十分之一。

中华民国时期

自民国六年至民国十七年(1917~1928年)三月止,义农会先后经营十一年后归并总理陵园。民国十七年(1928年),应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的要求,将钟山全部辟为中山陵园,明孝陵由此直接隶属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得到统筹管理和修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专门组织人员负责孝陵区内的文物古迹维护和管理,包括景点绿化和环境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修缮保护

1961年3月4日,明孝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明孝陵景区正式开发建设,规划和修建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和服务。1997年,恢复神道石象路段历史原貌,并实行步行管理。1998年,按原貌重新进行修复文武方门。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4月,依明代式样复建棂星门。同年相继新建明孝陵石柱子大门和紫霞湖大门。2007年12月,国家文物局同意方案,对明楼墙体裂缝加固。2008年,修复清代毁于战火的明楼楼顶。2009年7月3日,对方城明楼进行加顶保护。2021年8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

地理环境

明孝陵地处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秋短、冬夏长,年温差较大。冬季以东北风为主,1月平均气温2.7℃;夏季以东南风为主,7月平均气温28.1℃。大于0.1毫米的降水日数113.7天;年均降水量1090.4毫米,极端最多年降水量1825.8毫米;年平均气温17.0℃~18.0℃。

建筑布局

明孝陵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设规制。

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明孝陵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部分是陵寝主体建筑,从正门到宝顶、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宫、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

朱元璋营建明孝陵时他一人独居钟山之阳,功臣陪葬山阴。因此,在紫金山之阴就有了11座功臣墓。明孝陵所在的紫金山在明代被划为禁区,禁止樵采,设孝陵卫。孝陵附近有懿文太子东陵,山北有功臣陪葬墓,如徐达墓常遇春墓

建筑特征

明孝陵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典范。明孝陵建筑安置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筑与地形地势结合。

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官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朱元璋崇仰天象,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有人认为,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是向与南北朝辽朝唐朝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一致。

主要景点

神道部分

下马坊

下马坊是明孝陵入口的标志性建筑,明孝陵的起点,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门向朝东,宽近5米,高近8米,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是明初石刻建筑的精品。下马坊柱横截面作抹角方形,两柱前后及外侧抱以石,柱端装饰云板、云罐,内侧雕梓框,镶入大额坊,额上横刻楷书六个大字“诸司官员下马”,告之进人明孝陵的各级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表示对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下马坊为何大门朝东,专家认为,当时朝阳门内是皇宫所在,明代一般谒陵官员是从都城南面的正阳门(今光华门)或通济门出去,然后向东绕行,到孝陵下马坊以东后才可以由坊门进入神道及陵区。

大金门

大金门在下马坊西北700多米处,是明孝陵的正门,也是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碑楼

碑楼位于大金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0米处。碑楼也称神功圣德碑楼,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筑平面为正方形,俗称四方城。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德。碑楼内有立于龟座上的石碑一通,碑高8.78米。碑额雕有九条龙,气势雄伟。

神道

神道在四方城向西北约100米的地方,神道包括石像路神道和翁仲路神道。

石像路神道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由东向西北延伸长615米。两旁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像,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神道石刻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这些石像生各有寓意。

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是皇权的象征;獬豸是一种神兽,秉性忠直,明辨是非;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象征吉祥与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这些石兽是用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雕刻而成,线条流畅圆润,气势宏大,风格粗犷,既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华美,也起着守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

翁仲路神道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二段,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望柱顶置圆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武将、文臣威严,是陵寝的守护者。武将和文臣都是一对有胡子的,看起来像老人,一对没胡子的,看起来像年轻人,每个人都有3米多高。武将穿着甲,手里拿着金色的斧头,腰里挂着宝剑;文臣戴着朝廷的帽子,手里拿着朝廷的令牌。

棂星门

“”与“灵”通,棂星即是灵星。灵星也被叫做天田星、角星等,角星为天门之象,灵星所垂之象就是天门。棂星门在神道转弯折向正北方向。棂星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其后历经毁损,只留下遗址。2007年1月29日,棂星门复建工程完成。复建后的棂星门西南向,正对神道,仿木结构形式,三门六柱,面阔20.61米,高7.60米,三门并排。

陵寝主体

陵寝主体由三进式院落构成。进入文武方门为第一进院落,东西长144米,南北宽44.45米。主要有神厨、神库、具服殿、井亭、宰牲亭等东西两侧对称配置的辅助建筑,部分建筑已被毁,仅存遗址。第二进院落,是以享殿为主体的建筑群。第一、第二进院落合成一个整体,围以红墙,呈长方形城郭,享殿位于靠北处,坐北朝南。第三进院落自殿后门始,其中建筑有方城县、明楼、宝顶宝城。

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是进文武方门后,由有神厨、神库、具服殿、井亭、宰牲亭等辅助建筑组成,因建筑多已被毁,仅存遗址。

文武方门

文武方门又称陵宫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正门顶部为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毁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1998年按原貌重新进行修复,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现仅存遗址。

第二进院落

享殿

享殿是孝陵的主要建筑,也叫孝陵殿,位于碑殿之后。原明代孝陵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台基四角有石雕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今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

碑殿

碑殿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初有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碑殿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是康熙皇帝在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其意在褒扬明太祖朱元璋的文治武功超越唐宗宋祖。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各一块。

第三进院落

方城

方城在明楼的下面,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54级隧道。方城中间为券门,高3.86米,门洞内有向北上的54级台阶,可到达从方城至宝城的夹城,这里也有上明楼的台阶。

明楼

明楼位约六层楼高的方城崇台上,是整个孝陵陵园的至高点。明楼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上书“孝陵”两个字,是朱元璋独创的陵墓。明楼东西宽39.15米,南北长18.40米,顶部为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四周戗脊安装套兽,依次为仙人骑凤、龙、狮、天马、海马、押鱼、狻猊。内部彩绘,中心绘五爪龙纹。

宝顶宝城

宝顶在方城以北,近似圆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原是钟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即独龙阜。宝顶周围建有一圈以条石做基础的砖构城墙,周长1000多米,形成宝城。宝城下部即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所在,周围砌有砖墙。宝城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朱元璋之墓”七个大字。

其他景点

明孝陵博物馆

明孝陵博物馆位于大金门侧,是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场馆采用江南建筑风格,通过文物陈列、模拟场景、数字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展示《大明孝陵》主题展,述说传奇皇帝朱元璋生平,展示“明清皇家第一陵”神秘内幕,反映明代历史文化特色。《大明孝陵》主题展厅由孝陵雄姿、传奇帝王、选址建陵、创新规制、历史地位、孝陵沧桑六个部分组成。明孝陵博物馆现藏品总数39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9件(套)。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禁约碑

“禁约碑”在下马坊遗址公园之中,是明代南京神宫监奉皇帝敕谕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在明孝陵所立。通高3.46米,宽5.31米,碑首雕有二龙攫珠,碑面镌刻的是禁止损坏明孝陵及谒陵条款。

东吴孙权大帝纪念馆

通过神道绕行到达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馆前立着孙权的雕塑,纪念馆采用院落组合与汉代江南民居风格,馆内陈列内容,包含“英雄少年”“三国争雄”“建都立业”“魂系钟山”四部分,通过图文展板、视频影像、场景组合等手法,再现了孙权与三国、孙权与南京、孙权与钟山的历史,展现他的一生。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孝陵是明朝第一陵,是中国传统皇家陵墓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陵园祭祀更加庄严神圣,陵上之庙(献殿)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直追宗庙。明孝陵为明陵之首,其开创先河的陵寝格局,进一步突出了皇权和政治的至上,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至高的地位。

建筑价值

明孝陵的建筑建造贴切的符合了帝王理想,遵循风水理论,制定设计范式,宏大的建筑配以自然光景,营造出适合皇家礼治秩序的祭祀空间,实现“天人合一”的追求。明孝陵建筑形制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明孝陵规制较唐宋有三项重大变革:第一,在陵园布局方面,将原先仿皇城门四开、坟丘在城中央的布局改为前方后圆南北一轴线贯之的布局,陵园建筑由北而南逐级递进,坟丘建于陵园的最北端。第二,由秦汉至唐宋,皇陵平面布局为方形,坟丘亦为方形或长方形覆斗状封土,孝陵则改封土为圆形。此制为明清两代所沿袭,坟丘皆作圆形或椭圆形,缭以砖垣。第三,朱元璋废除了“寝”的设置,陵园祭祀只在献殿一处,不再有“具盥水、理被枕”一类事死如生的祭祀活动。

保护开发

保护措施

明孝陵自建成以来,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天灾人祸的破坏和损毁。清代时期,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复。近年来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修缮。

1961年3月4日,明孝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了保护范围。南京市政府指定一项名为“明孝陵保护工程”的大规模修缮计划,修复保护明孝陵主体建筑群、外围建筑群、水利设施、文物陈列和环境美化等多个方面。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明孝陵的文化遗产。2021年8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景区开发

南京明孝陵旅游开发进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明孝陵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面向学术研究和考古工作,对外开放较为有限。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开始对外接待游客,成为南京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和旅游价值。

明孝陵景区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内。1985年,明孝陵景区正式开发建设,规划和修建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和服务。1990年代,明孝陵景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修建了许多新的景观和设施,成为南京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2007被评为AAAAA级景区。

模式创新

明孝陵通过数字化方式模拟明孝陵地宫场景,以沉浸式VR技术,使参观者以参与者姿态,身临其境走进地宫、亲身感受明朝历史。

相关文化

陵主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朱元璋(1328-139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汉族凤阳县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字国瑞,军事家,明朝开国皇帝。是平民出身的君主。朱元璋早年参与元末民变,反抗蒙元政权。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洪武三十年(1398年),病逝,藏于明孝陵,庙号太祖。32

马皇后(1332-1382年),父马公,母郑,皆早卒。安徽宿州人。史载,马氏仁慈、聪明、有见识,朱元璋称帝前后,马氏给予了很多帮助。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卒,同年九月葬于孝陵,谥曰孝慈皇后。永乐元年(1403年)六月上尊谥“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谥“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传说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墓,同一天从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因此朱元璋的地宫保存完好,从未被盗过。据说孝陵玄宫除了埋葬着朱元璋本人和马皇后,还有46位妃嫔,但这些妃嫔埋葬的遗址却无蛛丝马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