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存国 :易存国

更新时间:2024-09-21 16:55

易存国,湖北人,2004年晋升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副主编,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中西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相关课题的教学与研究,所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跨学科、创新性、前沿性、综合性等特征,在相关学科领域(如“审美文化学”、“敦煌艺术美学”、“中国古琴艺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得到学界专家们的激赏与鞭策。

学习经历

1.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联系导师:朱立元教授,2002-2004);

2.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导师:张道一教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8-2001);

3.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导师:李醒尘教授、阎国忠教授,1990-1993);

4.华中师范大学阳分院外语专业(现“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0-1983)。

学术兴趣

在完整理解中西审美文化的基础上整合视听觉艺术,适应现代艺术的审美文化性、生活艺术化趋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致力学术创新,把握学科增长点:

1.“作为学术史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旨在创建“中国美学历史学”新型学科,从中西美学与艺术基本问题意识出发,“重写中国美学史”;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艺术研究:建立“大艺术”文化论域,逐步推进艺术人类学之中国化建设;

3. 中国文学艺术与法律问题相关性研究:努力构建中国“艺术法学”;

4. “影视文化与审美思潮研究”:思考影视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科研课题

1)参与“八五”国家教委重大课题基金项目(“中学美育理论与实践”);

2)主持博士后项目(“敦煌艺术美学研究:以壁画艺术为中心”);

3)主持中国博士后管委会课题基金项目(“中国文学艺术与法律问题相关性研究”),致力于“艺术法学”新型学科构建,填补国内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空白;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艺术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艺术,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持同步与交流,填补国内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空白;

5)主持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课题项目(《中国美学文艺学基本问题研究》),在全球化视野下,对中国美学与文艺学基本问题进行创新思考;

6)曾参与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主要成果

学术论著

(1) 《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06重印。于2006年获第二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2007年获第七届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书是结合敦煌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填补相关学科空白的意义。全文以敦煌壁画艺术为中心,针对敦煌艺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作者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做出认真考察与思考,并提出了诸多创新见解;结合建筑、雕塑、音乐、舞蹈、“变文”等相关艺术类型,以敦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主脉,从“考镜源流”与“辨章学术”两个方面做出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为当下敦煌学、艺术学、美学学科建设走向纵深进行了探索,提出“重写‘中国美学史’”等观点,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该著的顺利完成,预示着新型学科(“敦煌市美学”)的基本建立,作者于2004年8月在莫高窟召开的“第四届四大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大会报告获得国际国内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课题完成后,敦煌研究院有关专家誉之为“填补敦煌学研究相关学术研究空白”之作,并敦聘为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院外评审专家。季羡林先生热情题签,张岱年先生题词,柴剑虹先生等知名学者予以推介。46.5万字)

(2)《中国审美文化》(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1.9万字。)

(3)《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专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0万字。)

(4)《中华乐舞美学文献校编》(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60万字。)

(5)《中国古琴艺术》(著/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并郑重宣布“‘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献礼之作,历年重印。张岱年先生题词,著名音乐学家冯光钰先生制序,故宫博物院古琴鉴藏家郑珉中先生推介、著名琴家梅曰强先生等题签。50万字。)

(6)《太音希声》(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于2009年获第八届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礼乐文明”不仅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创生的根基,同时也是与其共生的主体精神命脉。从形式上说,“礼乐文明”具体表现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从本质上言,已化为贯通各艺术类型中的本体精神,体现出“乐”的核心地位,从而以“琴”为代表,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具有了一定意味,进而以“琴。棋。书。画”的审美化方式为人生涂上一层亮色。本书从“琴器”—“琴艺”—“琴学”—“琴道”-“琴人”的整体历史演进轨迹来考察,认为“琴者,情也”,它既是个体修身养性的武器,同时还渗透出一种发自远古的“乐教”精神,成为文化之“道”的转换性策略。28.6万字。)

(7)《琴韵风流》(专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010修订。21万字。)

(8)《中国符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于2006年获第二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2006年获全国(社科类)畅销图书奖。张岱年先生等题签。64万字。)

(9)《审美中国》(专著/修订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审美文化是现代意义上的理解,亦是在传统艺术与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类型。我们力图从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际、学科调整与建设发展等问题出发,通过对中国文化中所贯通的审美精神的系统梳理,为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学科提供一个新视角,同时对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宗教学等学科发展起到某种积极作用,使现代艺术与传统美学资源成为与现实问题相对接的榫头,开拓进取,不断创新。50万字。)

(10)《艺术美学文选》(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发生了巨变,其文化“软实力”方面亦应如此。整理并系统思考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艺术美学研究历程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必须,也是新时期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全书共分8个单元:音乐美学、舞蹈美学、戏曲美学、绘画美学、雕塑美学、设计美学、影视美学、民俗民间艺术美学等,力图汲取当代中国艺术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当下文化的现代视角。“以论带史”,重点爬梳理论热点、难点、焦点,突显学术前沿性,对某些典型的艺术文化及其审美现象做出一定反思,对新时期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做出一定贡献。68万字。)

(11)《图说中国传统艺术》丛书(八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中国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丛书通过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敞开丰厚的文化胸怀,让人于奔突“视觉形象”的时代中去理解中华文明上万年积累中所积淀的精神之源和文化资源、审美资源,确立民族自信心,增进民族自豪感,为弘扬祖国先进文化与努力推进“文化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丛书共分八卷:《乐舞卷》《戏剧卷》《雕塑卷》《绘画卷》《建筑卷》《工艺美术卷》《书法·篆刻卷》《民俗艺术卷》。全套共240万字。)

(12)《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丛书(十卷,主编,花城出版社200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符号文化亦丰富深,自成系统。符号学研究在国际上渐成显学,借助符号学成果并使其成为中华传统人文理想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工具实属必然,中国符号学亦将成为国际符号学新的研究中心。丛书共十卷,即:《古神化引》《板桥道情》《搔首问天》《琴书乐道》《修竹流风》《鹤鸣九皋》《南方有台》《升平春色》《风云际会》《神游八卦》。旨在利用第一符号-文字去言说第二符号-图像,阐发第三符号-意象,每卷精选二百余经典符号并佐以文化篆刻,历史、文化、艺术、审美、民俗、感悟与图像为一体,其内容尽可能涵盖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号敞开,使读者从中得到中华文化精深的深切感悟。季羡林先生热情题签。共300万字。)

(13)《文艺概论》(教材/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共40余万字。)

研究论文

(1)《民间艺术:华夏艺术的“母型”》(《文艺研究》2003.6)

(2)《中国传统“雕塑论”何以匮乏?》(《文艺研究》2008.10.中国传统艺术积累有丰富而宝贵的实践创作经验与思想理论资源,在不同类型上都自有一套理论话语和知识谱系,如诗论、乐论、画论等,却唯独缺少雕塑论,这是一个重要而饶有兴味的理论话题。本文从问题意识出发,结合敦煌彩塑与壁画艺术加以分析,通过对“塑绘不分”现象的解析来寻求对本论题的突破,并针对“塑绘不分”与中华艺术“乐舞精神”追求等观点的内通来展开深入探索。2010年获厦门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 敦煌石窟环境艺术设计研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人类建筑艺术曾有“凝固的音乐”之称,敦煌艺术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其建筑艺术所蕴涵的设计合理性功不可没,借鉴与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对当下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自不待言。本文从宗教、美学、设计文化等角度出发,以敦煌市建筑与设计艺术为中心,将建筑、雕塑、壁画等不同艺术类型做一综合比较,以期挖掘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某种启示,做出富有创新意义的理论思考。)

(4)《敦煌“变相”与“变文”关系考论 》(《中国美术研究》2006.6.本文从“变相”与“变文”彼此配合的张力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二者实际上并未能达到高度统一状态。本文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两种变文(“散韵式变文”与“题榜式变文”)的观点,认为二者的结合表现为某种游离状态,它们在不同场合的配合既可以达到佛教文化的有效传播,又足以使佛教文化在深入人心的同时打上强烈的世俗化情绪,其结合意涵远大于榜题式“变文”与“变相”单纯为佛教服务之目的。获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5)《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艺苑》2006.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06第四期全文转载。本文考察了观音菩萨由“性”而“无性”的发展演变,认为它无疑本真地传达出中国文化对生命的礼赞,从天上到人间的转移是人性贯通佛性的依据。从“观音”化为中国文化符号而言,深入揭示了以“美育代宗教”命题的现实性与合理性,由此揭示出敦煌观音菩萨这尊“东方美神”的枢机所在。获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6)《从所“非”看艺术学之所“是”——艺术学学科性质析疑》(《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7)《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6转载)

(8)《论中国书画艺术的乐舞精神》(《东南文化》,2002.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造型艺术J 7》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美术观察》2003年第5期重要论点摘引。)

(9)《华夏艺术“气韵”新论》(《文艺美学研究》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彩陶与华夏艺术之源》(《民族艺术》2002.1)

(11)《阿多诺的否定观及其美学思想》(《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B 7》1994.7全文转载)

(12)《阿多诺艺术社会学思想评析》(《江苏社会科学》,1997.4.)

(13)《阿多诺艺术美学思想考析》(《中国艺术学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

(14)《克尔凯郭尔:美学与审美》(译文,《世界哲学》1992.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B 7》1992.9全文转载)

(15)《“琴”作为“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文史知识》特约专稿,2004.11,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5.1全文转载)

(16)《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谈综合性大学中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007.5)

(17)《前进中的艺术学》(《艺术百家》2007.1。文章针对学界个别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进行拨乱反正式清理,为中国艺术学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8)《由“多元共生”看雕塑艺术的“乐舞精神”》(《雕塑(笔谈约稿)》,2005.1)

(19)《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审思》(《中华艺术论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8)

(20)《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参与讨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J 1》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等核心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此外,在台湾《古今艺文》、《中国文化杂志》等正规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教学情况

曾承担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如下:《文学概论》、《美学原理》、《艺术原理》、《艺术美学》、《文艺美学》、《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现代西方文论》、《现代西方美学》、《西方艺术哲学》、《审美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学》、、《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美学》、《中国音乐美学史》、《视觉艺术美学》、《设计美学》、《现代设计史》、《影视美学》、《影视艺术学》、《影视文化》、《世界电影研究(欧美部分)》、《大学生审美修养》、《审美与艺术鉴赏》等。

学术兼职

1、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2、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

3、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