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斌 :航空工程技术专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16:52

易志斌(1930年—),男,湖北武穴人,中航集团工程技术专家,曾任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常务副总经理、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易志斌,别名易和元,1930年5月20日出生于湖北省武穴市的一个工人家庭。1949年秋,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考入了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工作生涯

1953年至1958年,易志斌在沈阳飞机制造厂担任技术员、技术科科长、副总工艺师等职务,参与了米格-9战斗机、米格-15飞机的修理和歼-5、歼教1飞机的研制工作。

1955年,他曾前往苏联共青城考察学习米格-17飞机的制造技术。1958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易志斌转至西北,参与建设陕西机械厂(即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他在那里负责中远程战略轰炸机——轰-6飞机的试制工艺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

1968年,首架轰6飞机试制成功并成功首飞,这极大地激励了易志斌。随后,他又投入到了运-7支线客机运-8军用运输机的试制工作中,担任工艺装备分厂厂长,负责试制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1970年和1974年,运7飞机和运8飞机相继首飞成功。

1972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民航决定订购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波音707,易志斌被聘为中国民航总局驻波音公司波音707飞机监造组副组长。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不仅完成了10架波音707客机的监造任务,还学习了许多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这些经验为他后来在西飞公司主持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自1974年起,易志斌在西飞公司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包括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常务副总经理、科技委主任、技术总顾问以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在他的领导下,西飞公司完成了多种轰-6改进改型机的研制,与香港香港飞机工程公司合作将运-7改装为运-7-100型飞机,完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豹”歼击轰炸机的研制,并实施了多项国外航空企业的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VOLVO豪华大客车的引进和开发以及40余条生产线的技术改造等工作。

1998年,易志斌退休,但他仍然保持着强烈的“航空报国”精神,继续担任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公司干线飞机项目指挥部总顾问,西飞公司技术总顾问。他还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同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高校担任顾问教授。此外,易志斌还是陕西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航空联谊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

易志斌长期致力于飞机制造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他的工作涵盖了9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共20个型号的研制生产技术。尤其是在“运-7”和“飞豹”飞机的研发过程中,易志斌发挥了关键作用。

学术贡献

易志斌主编了多部专业著作,并撰写了超过40篇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及部省级的各种奖项共计16项。他曾荣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最高奖“航空金奖”,第二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金奖,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陕西省科技精英荣誉称号以及原航空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主要作品

易志斌的主要著作包括《扩大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CAGD/CAM七○工程全面应用》、《加强工艺研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狠抓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引进技术成果推广指南》、《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模线样板分册》、《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工装》、《抓住机遇,开拓涡桨支线飞机新局面》、《加快制造技术发展,实现航空腾飞计划》、《抓住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加速民机工业发展》、《打好制造基础,加速中型客机研制》、《航空高科技与西飞公司》、《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总工程师的工作》、《新机研制实践与探》、《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支线客机研制实现跨越的探讨》、《提高数控效率,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等。

技术成就

易志斌始终坚信“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他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核心、以产品求发展、以科技创水平、以技改求实力、以管理求效益”的企业发展方针,并以此指导西飞公司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他的带领下,西飞公司的制造技术从60年代水平提升至80年代水平,有些方面甚至达到90年代水平。易志斌认为,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在他“航空为本”、“保军转民”的理念下,他主张将运-7视为最大的民用产品,而转包生产则是最好的民用产品。他积极推动研发与生产技术相关且具有高附加值的非航空民用产品,从而确保了西飞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易志斌强调,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飞豹”飞机的研制过程中,他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CAGD/CAM技术,建立了全机外形数模、数控绘制100%理论模线,85%结构模线,实现了大部分数控零件的异地制造,使得机翼整体油箱能够无余量装配一次成功。此外,他还领导了约70项常规技术的升级工作,制定了一套常规工艺技术升级的系统工程计划,如特种工艺等,按照波音公司的标准进行移植和创新,使西飞的制造技术基本与国际接轨。针对西飞公司在50年代末建设时存在的技术落后、设备老旧的问题,易志斌主持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在西飞公司建设了新技术区,包括数控中心、电子测试中心、金属胶接、复合材料生产等8条生产线,并利用微电子等技术对常规技术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和改建了40余条生产线,保障了“飞豹”飞机的研制和价值近2亿美元的转包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参考资料

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歼-5.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24-08-20

波音和空客,为什么垄断了全球民航飞机?.澎湃新闻.2024-08-20

中国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中国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2024-08-20

【祖国天空70年】运7飞机:当个第一很重要.搜狐网.2024-08-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