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示真 :曙光示真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1

《曙光示真》(英语:True at First Light)是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记录了海明威与第四任妻子玛丽于1953-1954年间在东非的旅行,该书在海明威的百年诞辰1999年出版。本书书名取自南北战争时期美利坚联盟国将领托马斯·杰克逊临死前所说的话,表现了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也包括他本人——视死如归的坚强性格。《曙光示真》虽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却从一个侧面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私生活,从而使读者对海明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众媒体对这本书的评价并不理想,甚至在文学界激起了争论,争论有关于作家逝世后他的作品是否应该被重新编撰并发表。与大众媒体中评论家不同的是,研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学者普遍认为,《曙光示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作品,同时是海明威后期作品中的杰出代表。

内容梗概

《曙光示真》是一部海明威的遗稿,原作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出版,其时适值作家的一百周年诞辰。本书与他的其他许多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部用第一人称写的自传体小说,因此读来倍感亲切。它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于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偕第四任妻子玛丽·威尔什第二次去非洲游猎的经历,反映了海明威对当地质朴的土著居民纯真友好的感情。此外,书中还谈到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当地的一名女友,两人关系十分密切,但做妻子的玛丽对丈夫十分宽容,甚至称他的女友是“丈夫的未婚妻”,显示出夫妇间一种可贵而纯厚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情操和精神。全书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欣赏这部作品,就像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使人有一种明净、爽朗之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本书与其说是一部长篇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色彩斑斓的游记或回忆录,其中许多段落则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海明威众多的作品中可谓另有一功。正如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亲属帕特里克·海明威所说:“海明威这部无题的手稿长达二十万字左右,显然并不是一本日记。您看到的是一部字数约为一半的虚构小说。……由虚构与真相交替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对位复调构成了这本回忆录的核心。在许多段文字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这种复调,这无疑会取悦任何欣赏这种音乐的读者。”此外值得指出的是:海明威即使在游猎途中,也没有忘记谈论写作。他在书中曾说:“写小说的其实是个天生会说谎的人”。这句话乍看起来似乎有些“离谱”,但我们如果仔细思索一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呢。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30年代初,欧内斯特·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吕振羽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拉蒂访问中国,支持中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欧内斯特·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写作背景

海明威吕振羽第二任妻子波琳在1933年去过非洲旅行,那次旅程激发了海明威创作《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灵感,该短篇小说被收录在了《非洲的青山》中,这本书是海明威杰出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二十年后,1953年,在完成《老人与海》的写作后,海明威打算去坦噶尼喀探望他的儿子帕特里克。美国杂志《展望》表示愿意为他的旅行提供1万5千美元的资金支持,并出资1万美元邀请他撰写一篇3500字的关于此次旅行的文章,同时派Earl Theisen作为摄影师随行,听到这些后欧内斯特·海明威很快答应了。海明威和妻子玛丽在六月离开了古巴,首先到了欧洲为接下来的旅程稍作安排,几个月后他们从威尼斯出发前往坦噶尼喀。他们于八月抵达,海明威很激动能成为一名荣誉监督官,在信中他写道,“这都是肯尼亚危机导致的”。海明威旅途中的向导Philip Percival,在1933年加入了这对夫妇为期四个月的探险;他们沿着肯尼亚撒冷盖的堤岸出发,在那里摄影师Earl Theisen捕捉下了海明威与象群的合影,随后他们来到了基马纳沼泽,裂谷,最后前往坦噶尼喀探望海明威的儿子帕特里克。在拜访了帕特里克的农场后,他们在乞力马扎罗山的北坡处安顿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向导珀西瓦尔离开了他们的营地回到帕特里克的农场,留下欧内斯特·海明威担任狩猎监督官的职位,当地的守卫会定期像他汇报。海明威很自豪可以担任此职位,同时他相信:根据这期间的经验,他可以完成一本书的写作。

1954年1月,海明威和玛丽在非洲丛林中两天内遭遇了两次坠机。在他抵达恩德培接受记者采访时,国际媒体报道称他已经死亡。直到几个月后海明威回到欧洲,他的伤势才为大众所知。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海明威在哈瓦那度过了大部分时间,在那里他修改并撰写了那本被他称之为“有关非洲的书”,这本书在他1961年7月自杀时仍未完成。在20世纪70年代,玛丽把它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其他手稿一起捐赠给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份手稿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海明威的儿子帕特里克发行。帕特里克将这部作品缩减为原稿的一半,以强化故事情节并突出其小说色彩。最终这本书成为了一部同时带有传记和小说色彩的作品。

作品赏析

由虚构与真相交替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对位复调构成了这本回忆录的核心。在许多段文字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这种复调,这无疑会取悦任何欣赏这种音乐的读者。《曙光示真》是极有作家个人风格和魅力、并有强烈自传色彩的随笔杰作。欧内斯特·海明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人格魅力造就的,这四种随笔作品是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门径。在书中,海明威探讨了婚姻里的冲突,在非洲欧洲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当一位作家面临瓶颈期时的恐惧感。本书涵括了他对早期与其他作家间友谊的描写和对写作本质的阐释。

评价

在《纽约时报》对此书出版前的检阅中,拉夫·布鲁门萨尔说到,这本书并不如海明威之前的自传体小说出色,同时他怀疑海明威是否想要把“他的名声和最后的文字托付给任何一个编辑,甚至是他的儿子”。综合欧内斯特·海明威和德巴之间的关系,美国《展望》杂志特聘摄影师的摄影,这场旅行本身以及后来发生的飞机意外,布鲁门萨尔考虑到了这本书自传的色彩。在1999年《纽约时报》对此书的评论中,詹姆斯·伍兹提出,虽然编辑把这本书标榜为小说,但海明威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海明威后期的作品只是对早期作品的拙劣模仿。据英国卫报》的评论说,《曙光示真》是海明威最糟糕的作品之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