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王牌飞行员

更新时间:2023-08-15 18:24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德文全名是Freiherr Manfred Albrecht von Richthofen)(1892年5月2日—1918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西里西亚,是一名德国飞行员,军衔上尉。

1911年,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毕业后被分配在第1枪骑兵团。次年,他晋升少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后,他主动要求加入了新成立的航空部队。次年5月,他进入航空战斗群担任侦察员。之后成为一名飞行员。1916年,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加入波尔克中队。同年9月17日,他在空战中首次击落了1架英国飞机。次年1月,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升任第11中队指挥官。同年6月,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在中队与另外三个中队合并为第一狩猎联队,他升任大队指挥官。之后,他击落飞机的架数不断上升,最后创造了击落80架的最高纪录,成了德国空军王牌中的王牌。1918年4月21日,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与英国209中队前来侦察的飞机相遇,经过激烈空战,他在法国上空殒命。

1917年1月,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战场上已经成功击落了16架敌机,获得了“德国王牌飞行员”的称号。为了表彰他显著的军事功绩,里希特霍芬被授予了德国最杰出的军事勋章“蓝色马克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2年5月2日,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出生于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的一个贵族家庭,9岁时,里希特霍芬举家搬到今日波兰的希维德尼察,并在那里长大。年少的里希特霍芬喜欢打猎、骑马和体育。1903年,11岁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开始在瓦尔施塔特(今波兰莱格尼基波尔)的一所军事学校接受训练。毕业后,他便投身于骑兵部队,在第一枪骑兵团服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后,他主动要求加入了新成立的航空部队。在经过短暂的飞行训练以后。1915年5月,他进入了航空队,但由于天资并不太好,学完飞行后,被分到东线充当后坐侦察员,经过他一再要求,他成为了战斗机驾驶员,调往战事正酣的西线。

飞行生涯

1916年2月21日,同盟国和协约国展开了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之后,英法联军发动了对索姆河上德军防线的进攻。法国制造的“纽波特”型和英国制造的DH.2型战斗机,与德军争夺制空权。为保证空中战的主动权。德国将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集中编成闻名遐迩的“狩猎小队”,该部队装备先进的阿尔巴特罗斯和哈尔贝斯塔特型飞机。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被选入波尔克中队。1916年9月17日,他与奥斯瓦尔德·波尔克一起参加了空战。在这次空中格斗中,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驾驶阿尔巴特罗斯飞机击落了1架英国飞机,首开纪录。他还没来得及庆祝就接到了一个噩耗——波尔克在一次近距离缠斗中,座机与友机相撞,不幸身亡。至11月前,他共打下10架飞机,名声鹊起。

到1917年初,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已经击落了16架敌机。为了表彰他在战场上的功绩,他被授予德国最杰出的军事勋章“蓝色马克斯”。1917年1月,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升任第11中队指挥官。在成为第11狩猎中队的指挥官后,里希特霍芬决定把自己的“信天翁DII”双翼战机部分涂装成血红色,他认为这样可使地面上的友军便于识别,以防止误击。此外他特别选择血红色也是为了纪念以同一颜色为标志的第1枪骑兵团。队员也纷纷效仿,也把战机部分涂成同样的血红色。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场上空,开始冒出一团团熊熊的“烈火”,直扑协约国空军战机,产生极大震慑力。换装福克三翼战机后,已晋升联队长的里希特霍芬把机身全部涂成血红色,继续率领全联队飞行员血战长空。德军利用“红男爵”影响力,把大量的战机也全部涂成血红色,大大增加了对敌方飞行员的心理压力,成为协约国空军的噩梦。“红男爵”称号也在世界广为流传。同年4月,在阿拉斯战斗中,他的中队共击落飞机89架,其中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本人击落21架。至此,他已总共击落飞机52架。1917年6月,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在中队与另外三个中队合并为第一狩猎联队,他升任大队指挥官。随后,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又改装Dr-1型新式飞机,从而使他击落飞机的架数不断上升,最后创造了击落80架的最高纪录,成了德国空军王牌中的王牌。

福克Dr.I三翼机

在里希特霍芬成为空军飞行员的前几年里,“信天翁” 双翼机是他的“座驾”。但是在一次空战中,里希特霍芬驾 驶的“信天翁”双翼机机翼突然折断。他大为恼火,写了一封抗议信投寄到柏林。飞机设计师福克拿到了这封信并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了全文,并且立即赶到前线查看损坏的飞机,还顺便察看了英军的索普维茨三翼机。回国后,福克针对信中提出的问题和双翼机的情况改进设计出了著名的Dr.I三翼机。

德皇的邀请

1917年4月30日,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收到与德皇和皇后共进午餐的邀请。次日,他被引见给德皇。德皇表彰了他在战场上的功绩,正逢当天是里希特霍芬25岁生日,作为生日礼物,德皇赠送了他一尊青铜大理石半身像。第二天,他飞往巴特洪堡,皇后在皇家庄园接待了他。在那里,他与皇后合影留念,并被邀请与宫廷女士共进午餐。皇后送给他另一份生日礼物:一个白色珐琅的金色烟盒,上面刻着他的名字。

蓝天陨星

1918年4月21日,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驾着他的“福克 Dr-1”座机,率领另外9架福克式飞机升空巡逻。当他们升到3000米空中的时候,与英国209中队的15架前来侦察的飞机相遇,经过激烈空战,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法国上空殒命。他最后的军衔为骑兵上尉英国军方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王牌传承

1935年,开始重建的纳粹德国空军将其组建的第一支战斗机联队命名为“JG 2“里希特霍芬”战斗机联队”,这支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优越,涌现出很多王牌飞行员。二战以后,德国的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第71联队,也依然使用里希特霍芬的名字来命名,而它的首任队长,正是二战头号王牌哈特曼

亲属关系

相关轶事

银色玻璃杯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有一个独特的传统来纪念他的空战胜利。每击落一架敌机,里希特霍芬都会得到一枚刻有日期的银色玻璃杯,每十架击落战绩另有一个大的银色玻璃杯。但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第80次胜利的杯子。

受伤事件

1917年6月,里希特霍芬被道格拉斯·康奈尔上尉和阿尔伯特·伍德布里基少尉击落。虽然他在最后关头成功迫降,但因为头部中弹,被送回家休疗养假。期间,德军上层考虑到“红男爵”的宣传价值而有意地对他进行保护,劝说他退出前线转战地面指挥,但被他拒绝。1917年10月,他返回到部队。但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受到剧烈头痛的困扰。

天空礼赞

1918年4月21日,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死后,英法两国军人在法国亚眠联合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6名协约国上尉抬着他的灵柩,仪仗队朝天鸣枪致敬。葬礼结束后,一名协约国飞行员甚至驾机升空,将拍摄有布满鲜花的墓地照片和讣告一同空投到德军阵地上。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红男爵遗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清除纳粹德国遗毒,盟军移除了荣军公墓中所有纳粹德国的纪念物和墓碑。美苏冷战开始后特别是柏林墙的修建,使这里迎来更大规模的破坏,隔离区、岗楼、道路、营房、停车场等一系列设施,拆毁了1/3的墓地。1961年尚存的3000个墓地,到1989年只剩下230个。在这一轮破坏中,“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的墓地也被夷为平地,他如今被安葬在故乡威斯巴登的家族墓地。

子弹争议

击中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胸部的子弹来自何人存在争议。起初,英国方面认定,是英国皇家空军加拿大籍王牌飞行员罗伊·布朗(1893-1944)击毙了里希特霍芬,但经广泛调查以及法医和弹道专家的鉴定,击中里希特霍芬胸部的子弹来自0.303口径威克斯防空重机枪,当时皇家空军没有装备这种机枪,显然,子弹来自地面部队。而当时空战区域的地面部队是澳大利军团,但只有军士塞德里克·波普金(1890-1968)在操作威克斯防空重机枪,可以认定,里希特霍芬死于波普金之手。

相关作品

自传

电影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德国元帅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1875-1953)说,里希特霍芬的阵亡对德军士气的影响相当于德军损失10个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