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4-09-20 12:35

朱伯芳(1928年10月17日-2024年2月4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区,水工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工程研究方面的工作。曾任国家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小湾、龙滩、白鹤滩等世界最高混凝土坝顾问组成员。曾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

1948年考入国立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1957年在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工作,1958-1969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69-1978年下放至三门峡市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1978年调回后一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全世界首次建立了混凝土坝温度应力、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混凝土坝数字监控等4个新学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46篇,出版图书10本,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2007年,获国际大坝会议授予的特别贡献奖及荣誉会员称号。

2024年2月4日,朱伯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人物经历

1928年10月17日,朱伯芳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马岗乡下朱村,朱伯芳年幼在祖父私塾诵读四书,其后在余江县立小学、中学、省里南昌市第一中学就读。从初二开始比较注意读书,各科成绩都名列全班第一,1948年9月以第一名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9月,朱伯芳以交大土木系学生身份到治淮委员会实习,分配到佛子岭镇水库技术室设计组参加中国第一座混凝土高坝佛子岭连拱坝设计,1952年9月转正,定为12级技术员,1954年9月提升一级。1956年破格连升三级为8级工程师。1953年评为治淮功臣,1954年评为安徽省优秀团员,1956年评为安徽省先进生产者,治淮期间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社会工作也很努力。1954年4月朱伯芳调至梅山水库指挥部工程技术科担任当时世界最高连拱坝——梅山坝的设计师。朱伯芳于1955年5、6月左右调至蚌埠淮委会设计院担任响洪甸设计组长。1957年调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1969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被撤销,朱伯芳下放三门峡市工程局。1970年9月,朱伯芳调水电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科研组,参与三门峡大坝改建工作。1972年后无事可干,就联合宋敬廷同志研究有限元,先后编制了五个有限元程序。1978年,朱伯芳回到重建的水科院与厉易生、贾金生饶斌、杨波等合作,建立了拱坝体形优化方法和软件。1985年7月,出席洛桑第十五届国际大坝会议。1987年,确定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出席地利的柯茵布赖国际拱坝学术讨论会。1988年,出席温哥华第三届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会议,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89年9月,出访苏联全苏水利科学研究院。1990年5月,出席德黑兰混凝土结构会议,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91年8月,出席东京第四届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会议,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95年,由潘家铮钱宁文伏波院士推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024年2月4日,朱伯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主要成果

朱伯芳院士长期致力于筑坝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贡献卓著:他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的理论体系,发展了混凝土徐变力学,提出并证明了非均质弹性徐变体的两个基本定理。他建立了拱坝优化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主持开发了拱坝应力分析和优化软件,实现了拱坝体形优化和合理体形确定,可节省5%~25%的工程量。他创建了混凝土坝仿真分析的整套算法,解决了混凝土坝温度裂缝控制问题,他提出的结束“无坝不裂”历史的策略和技术,已在中国不少大型工程中实现。他提出了混凝土坝数字监控的新理念,将仪器监测与仿真分析相结合,全程监控大坝施工及运行期的工作性态,为高坝工作性态仿真、安全评估与智慧管控指明了发展方向。朱伯芳院士提出的多种计算方法和设计准则,已纳入中原地区重力坝、拱坝、船坞、水工荷载、水工混凝土结构等设计规范。朱伯芳院士一生发表论文250余篇,著书10余部,为中国现代筑坝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奠定了重要基础,突破了制约瓶颈,形成了核心技术。

代表书籍

以上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截至2016年10月,朱伯芳共建立了混凝土坝温度应力、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混凝土坝数字监控等4个新学科。

朱伯芳的教育理念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做好水利科研工作:一是要勤于工作。分配给你的工作,就是任务,就是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把工作做好,就个人成长来讲,工作做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水平就越高。二是勤于学习。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仅用学校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一定要不断学习,学透跟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只有这样,在分析问题时,才能看得深,看得透,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三是勤于思考。要积极从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为水利工程发展提供支持。

荣誉奖项

科研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曾任国家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小湾、龙滩、白鹤滩等世界最高混凝土坝顾问组成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相关事件

朱伯芳曾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做好水利科研工作,一是要勤于工作。分配给你的工作,就是任务,就是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把工作做好,就个人成长来讲,工作做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水平就越高。二是勤于学习。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仅用学校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一定要不断学习,学透跟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只有这样,在分析问题时,才能看得深,看得透,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三是勤于思考。要积极从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为水利工程发展提供支持。”

人物评价

朱伯芳院士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为中原地区大江大河治理和水电开发作出了卓著贡献。(鲁中晨报评)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朱伯芳逝世,享年96岁.澎湃新闻.2024-02-08

朱伯芳院士:一片丹心图报国.科学网-手机版.2024-02-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朱伯芳逝世.中国能源网.2024-02-09

朱伯芳 院士.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24-04-30

个人信息.中国院士馆.2024-02-10

讣告|沉痛悼念编委朱伯芳院士.微信.2024-04-30

设计首批三高坝 建立四个新学科 朱伯芳院士:一片丹心图报国.科学网.2024-04-30

朱伯芳:勤于工作 勤于学习 勤于思考.中国水利网.2024-04-30

..2024-05-01

朱伯芳.ytkx.gov.cn.2024-04-30

MSN.新京报.2024-02-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朱伯芳逝世.鲁中晨报.2024-02-10

朱伯芳同志逝世.百家号.2024-02-10

为治理淮河中断学业,工作学习996,他坚持到70岁.百家号.2024-02-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