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 :中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

更新时间:2023-04-17 23:32

三门峡市,别称“天鹅之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地级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之间,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临宜阳县洛宁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和陕西省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平陆县等地相望,辖区总面积9935平方千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3.7万人。截至2023年3月27日前,三门峡市现辖湖滨区陕州区灵宝市义马市卢氏县渑池县,市人民政府驻三门峡市山路47号。

三门峡市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为主,市区坐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三门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条,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除黄河外,境内拥有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市已发现矿种66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46种,已开发利用矿种35种;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三门峡历史文化悠久,现共有文物点341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交通方面,三门峡市已建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农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截至2018年12月21日,三门峡市已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摄影之乡等称号。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0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15家,包括三门峡市国博物馆、三门峡市黄河公园黄河丹峡景区等。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三门峡在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方面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和较强的产业技术优势,黄金、铝、煤是三门峡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截至2023年4月24日,三门峡市黄金产量已连续39年居全国第二位。优势产业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作为重点产业。此外,三门峡市以果、菌、药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2021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1582.54亿元,较上年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5:47.3:43.2。

名称来历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了“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便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脉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

每年冬天,三门峡市都迎来大量的大天鹅,在湖中或翩翩起舞,或驻足水中,或展翅高飞。在三门峡库区,白天鹅更多,成千上万只白天鹅成为三门峡一道独特的景观。也因此,三门峡市获得了“天鹅之城”的称号。

历史沿革

先秦至晋代

三门峡市历史悠久,是华族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

约在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间,这里是夏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公元前16世纪~11世纪间,商汤伐夏而得天下,始属商朝

公元前11 世纪,周灭商,封邦建国,封虢国、焦国于境内,后成为西周初两大统治区域的分界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西周时期,三门峡市境属焦国、虢国。

春秋时期,市境先属虢后属晋。虢国为晋国所灭,地归晋有。姬壬臣五年(公元前614年),晋派大夫詹嘉处瑕(另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防备秦国东来。

战国时,三门峡市境分属韩、秦、魏。战国后期,为了对抗秦国的兼并,关东六国或“合纵”、或“连横”。周威烈天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3家分晋,韩得新安(今义马市渑池县东部地区),魏得今渑池县、陕州区(含湖滨区)、灵宝市卢氏县部分地区。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国置三川郡市辖区属之。

秦朝时期,三门峡市境属三川郡。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部将周章率主力与秦决战,攻入函谷关。

汉朝时期,市境属弘农郡。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上演“鸿门宴”,留下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东汉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派邓禹率兵入关攻打赤眉军,经过激战,反为赤眉军打败。后赤眉军在崤底(今陕县雁关以东之峡谷内)被东汉大将冯异打败。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三川郡河南郡市辖区属之。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弘农郡,领治11县。

三国时期,市境属魏国所置的恒农郡。曹丕曹丕受禅后,改弘农郡为恒农郡,领9县。

晋代,三门峡市境属司州弘农郡。晋朝时期(265年~317年)改恒农郡为弘农郡,领6县。卢氏县、陆浑县、新安县3县他属。

南北朝至清代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朝刘宋将军薛安都北伐,在弘农设置弘农郡,领弘农县、宜阳县、卢氏县、陕县、曲阳县、渑池县。少帝景平初(423年)郡被北魏攻克,北魏把郡名改为恒农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恒农郡郡治由恒农迁到陕城,领陕中县、北陕县和崤县,郡属陕州。同年,设渑池郡,领俱利、北渑池2县,郡属陕州。

北魏置陕州后,建置一直延续至明清。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6月,安禄山史思明叛军自洛阳长驱西进,占领了渭河平原门户崤函天险,同唐军在函谷关以西的古桃林塞西原一带展开会战,主帅哥舒翰为叛军所俘,潼关县长安相继失守。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大将郭子仪率兵,在函谷关大破安禄山叛军。唐末,黄巢率军也曾两次从今三门峡辖境经过。

宋(960年~1279年)时,陕州领有陕、灵宝市、湖城、阌乡县等7县;虢州领有卢氏县、虢略县、朱阳县等4 县。北宋末年,宋将李彦仙率军民坚守陕州城,与金兵展开殊死战斗。城池被破,李彦仙投河而死。

贞元二年(1154年)割虢州为陕州支郡,各领县如旧。升渑池县为韶州,领利津县。元至元八年(1271年)废韶州为县。陕州区属河南府路,领有5县。废虢州。

明代(1368年~1644年),陕州领有乡县和灵宝县,州属河南府。明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等率农民起义军20余万从陕西省河南省,十月,攻占陕州。

清代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升陕州为直隶州。12 年后领有卢氏县灵宝市阌乡县。州属河陕汝道。此后,捻军曾以陕州作为重要活动区域。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三门峡先属豫西道、河洛道,后改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设豫西观察使,不久改为道尹,市辖区属河洛道。民国21年(1932年)设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陕州区、灵宝县、卢氏县、阌乡县、渑池县等7县。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中,途经卢氏,创建了包括卢氏县在内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七十四师曾留卢氏、灵宝市坚持斗争两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三门峡地区各级党组织大力开展工作,建立并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时掀起了三门峡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4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庚)谢(富治)兵团抢渡黄河,挺进豫西,先后解放渑池、陕县、灵宝、阌乡县卢氏县等县。1948 年6 月,豫陕鄂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陕南一专署,下辖卢氏县、灵宝县、阌乡县、栾川县4个县政府,专署隶属陕南行政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设陕州专员公署。1952年,陕州专署与洛阳专署合并。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1960年9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三门峡市也在一片旷野上建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1961年三门峡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1986年1月,三门峡恢复地级市建制后,三门峡市掀起第二次创业的浪潮,成为河南省重要的能源、煤化工、铝工业、黄金生产加工基地。2008年后,三门峡市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推动转型发展,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新安县、东临宜阳县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山西省运城地区芮城县平陆县夏县垣曲县相望。三门峡市东西横距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9935平方公里。

气候

三门峡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无霜期215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051.6小时。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南下控制,主要吹西北风,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环流开始转换,气候逐渐变暖,雨量、温度同步上升;夏季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由于副高位置不同,形成了炎热干旱、湿热干旱和雨涝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秋季环流开始转换,气候逐渐凉爽,降水同步减少。多年平均气温14.2℃左右,其中1月最冷,平均﹣4-6℃,7月最热,平均23-33℃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7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月和12月最低,为3毫米,9月最高,为110毫米。

地质

三门峡市地壳构造复杂,活动剧烈,对地形、矿藏、地质产生建造影响,成为有色金属矿藏和沉积变质矿藏极大蕴藏量的富集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区地台西南隅和昆仑山脉秦岭地槽东延部分的接合部位。在构造体系上,属于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的华北沉降带,大行山降起带的交接复合、联合部位的一部分。基地构造以紧密褶皱为主,区内断裂发育规模较大,纵横交错。

三门峡市地质构造特征是:小秦岭东西向构造带,分布范围大约在北纬33°20′至35°15′东经110°20′至113°之间,构造形迹明显,规模大,范围广。主要线段均在30千米至50千米以上,早线状褶皱,部分为同斜倒转:断裂挤压强烈,以冲断层为主,形成时期早,发育时间长,晚近期有复活现象,温泉多分布在断裂带上。表现为南强北弱的展布趋势。

地形地貌

三门峡市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山脉交汇地带,平均平均海拔在300至1500米之间。由于地形多样,三门峡市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地貌方面,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山区面积5750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350平方公里,川原面积95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7.8%、33.7%和9.5%。市境内海拔2413.8米的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是河南省最高峰,现在老鸦岔脑山区已经开辟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土壤

三门峡市境内有棕壤、褐土、黄棕壤土、红黏土、潮土、石质土和粗骨土类、紫色土、新积风、风沙土等,亚类包括隐灰化棕壤、黄原土等10个。其中,褐土面积为5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4%,棕壤面积为13.25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2.5%。

水文水利

水文

截至2023年3月22日前,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条,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域面积93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9.3%,黄河干流潼关县东入灵宝市境,流经灵宝、陕州区湖滨区渑池县4个县(市、区)的16个乡镇,全长206公里,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达每秒3.6万立方米(1843年)。长江水系主要是卢氏县南部和东南部的老灌河和淇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7%。除黄河外,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其中,灵宝市境内11条,陕州区境内5条,渑池县境内3条,卢氏县境内14条。三门峡市主要的自然湖泊有主城区黄河南岸的天鹅湖,境内有黄河的一级支青龙涧河、苍龙涧河、流沙河、枣香河、十二里河、双桥河、阳平河等,其中三门峡天鹅湖水域总面积为12000余亩,是在青龙涧河、苍龙涧河河道治理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天然水面。

水利

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有一座大型水库(窄口水库)和四座中型水库(涧里、沟水坡、卫家磨、西段村),2021年年末水库蓄水总量14575万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699 万 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9512万立方米,比年初增加284万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5063 万立方米,比年初增加了1415万立方米。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12月9日,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截流工程全部结束。黄河截流后可造成一个3500平方公里的水库,容水量64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000万亩。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实现蓄水。1961年,被称为“万里三门峡大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减轻了黄河的危害,实现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月3月21日,三门峡市共有耕地14.27万公顷、园地6.51万公顷、湿地0.23万公顷、林地60.85万公顷、草地5.79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3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4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2万公顷。

矿产资源

三门峡地质年代久远,地层发育较全,岩浆活动频繁,因而矿藏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市已发现矿种66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46种,已开发利用矿种35种。黄金、铝、煤炭是三门峡市的三大优势矿产。截至2015年2月20日,黄金矿产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另外有16种矿产居全省之冠,9种矿产居全省第2位,6种矿产居全省第3位。截至2018年5月22日,三门峡市煤炭查明矿产地3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42258.5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98209.88万吨。截至2020年4月10日,三门峡市优势矿产保有储量分别为:黄金保有资源储量225.67吨,居全省第二位;铝矾土保有资源储量4.82亿吨,居全省第一位。此外,三门峡市特色矿产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锰矿石保有217.4万吨、锑矿83978吨、重晶石209万吨、钽铌矿168.89吨,居全省第二位的锂矿20215吨。

森林资源

三门峡市是河南省林业大市,截至2022年5月,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88.64万亩,林地面积717.9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0.7%,居全省第一位。截至2016年3月,三门峡市森林蓄积量为1734万立方米。

水资源

2021年,三门峡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2.2293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1111毫米,全市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均为4.0969 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综合用水量201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204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832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7971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0.2628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动物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山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仅陆栖脊椎动物达140多种,截至2021年4月,现有苏门羚、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白天鹅、红腹锦鸡、豹猫雕鸮苍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种。据统计,在三门峡市湿地栖息的鸟类有242种,占河南省记录鸟类的75.3%。截至2022年末,现有国家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灰鹤、白天鹅、鸳鸯等在三门峡市灵宝湿地栖息。

植物

截至2021年4月,三门峡市有维管植物210科、887属、2408种,分别占河南省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79.3%、总属数的66.2%、总种数的52.9%,其中,三门峡市现有北京水毛茛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野生兰花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1种。三门峡黄河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湿地分布的植物主要为天然草本植物和农作物,植被类型包括芦苇、香蒲两栖蓼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自然灾害

三门峡市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大风、干旱、暴雨、冰雹、低温和霜冻干热风等。

2021年7月18日至27日,三门峡市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受损、县乡公路、堤防受损以及个别山体滑坡、道路塌陷等地质灾害。7月23日,洛河卢氏段出现有纪录以来最大洪峰。截至2021年7月28日,三门峡市农作物受灾面积518.83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392.77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39.51公顷;受损公路长度23.55千米,阻断公路长度29千米,受损堤防长度4.95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3月27日前,三门峡市现辖湖滨区、陕州区、灵宝市、义马市、卢氏县、渑池县,共32个乡,29个镇,1211个村委会,13个街道办事处,167个居委会,市人民政府驻三门峡市崤山路47号。

政治

(数据截止至2023年4月21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3.7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0.1万人。其中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02.9万人,占50.50%;女性100.8万人,占49.50%;性别比为102.01。2022年全市出生人口1.4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17‰;死亡人口1.55万人,死亡率为7.61‰;自然增长人口减少0.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下降0.44‰。与2021年相比,全市出生人口减少0.08万人,出生率下降0.39个千分点;全市死亡人口增加0.03万人,死亡率上升0.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57年建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2年末,全市0-15岁人口为37.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8.44%;16-59岁人口为124.4万人,占61.06%;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7万人,占20.50%。与2021年末相比,0-15岁人口减少0.8万人,16-59岁人口减少1.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2.1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2022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119.39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1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84.31万人,减少1.2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8.61%,比2021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

民族

三门峡市境内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为3.5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7%左右,除汉族外有32个少数民族,即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羌族傣族黎族畲族纳西族毛南族锡伯族土族水族瑶族佤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独龙族。其中回族人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2.8%,全市有少数民族聚居村15个。

方言

三门峡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该区为西北方言区和北方方言区的过渡、交接带。三门峡方言大致接近普通话,但在语音、语调、词汇用语方面与普通话有许多差异,三门峡西部的方言属西北方言区,带浓重的关中东部方言的特点,如不分尖团、不送气音读为送气音等。东部方言既有洛阳话特点,属北方方言区,如分尖团。此外,又有关中东部的影响,如零声母字前加声母。总体上,三门峡方言咬字狠、读音重、词汇丰富、表达简洁。

宗教信仰

三门峡全市有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5大宗教,其中基督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最多,分布在全市各个县(市)区。

(数据截至2023年5月7日)

经济

综述

黄金、铝、煤是三门峡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作为重点产业。同时,三门峡也是果品、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业产品的重要产地。“十三五”期间,三门峡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21年全年,三门峡市地区生产总值158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41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748.8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683.31亿元,增长9.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7701元,比上年增长7.0%。

第一产业

苹果产业是三门峡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三门峡市的苹果已经远销到俄罗斯等35个国家和地区,并涌现了二仙坡和寺河山等中国驰名商标,三门峡市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和加工基地和河南省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2018年,三门峡市的果、烟、牧、菌、药、菜、林、渔等八大特色农业产值占到了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的84.4%。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果品产业为龙头,以烟叶、食用菌、花椒、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畜牧、林业、蔬菜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21年1月,三门峡市现有灵宝市永辉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大义马养殖有限公司、灵宝市帅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23家。

2021年,三门峡市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63.93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5.17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60.2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3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2.85千公顷。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63.93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5.17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60.2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3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2.85千公顷。

第二产业

黄金产业是三门峡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截至2023年4月24日,三门峡市黄金产量已连续39年居全国第二位。黄金、铝、煤炭是全市的三大优势矿产,截至2021年6月,三门峡市已初步形成了“黄金矿山采选—冶炼—精炼—黄金珠宝”“铝矾土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和“原煤采掘—煤炭产品—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三大全产业链。三门峡市制造业领域重点企业有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三门峡金渠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和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均进入了2022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

2021年全年,三门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8.3%;集体企业增长21.7%;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4%;其他企业下降20.6%。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1%;制造业增长1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2%。

分重点产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9.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高耗能工业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0%。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2%,重工业增长10.4%,轻、重工业比例为6.5:93.5。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9%。

第三产业

三门峡市服务业以文旅、物流、健康三大产业为主导,以摄影文化、体育休闲、技术服务、现代商贸、餐饮住宿等作为特色产业。2021年全年,三门峡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5%,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三门峡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5.02亿元,比上年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3.19亿元,增长2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5.12亿元,增长6.6%;金融业增加值48.02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65.07亿元,增长5.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0.46亿元,增长9.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利润总额2.08亿元,增长1.3%。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9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5.2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3月,三门峡市现有省级开发区共8个,包括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三门峡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义马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7个先进制造业类别的开发区,以及三门峡现代服务业开发区1个现代服务业类别的开发区。

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4月,1995年3月5日经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总控制面积10.9平方公里,辖六个行政村(向阳、后川、三里桥、南关、山前、山后),常住人口达4.5万人。开发区着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相关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推动功能再造工程、产业升级工程、城市更新工程、环境营造工程、平台建设工程五大工程发展。

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

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唯一冠名煤化工的省级产业集聚区,2010年由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规划面积10.55平方公里,由西区和东区两部分组成,其中建成区(西区)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新建区(东区)规划面积7.31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78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主导产业为能源、煤化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河南能源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化工等500强企业均有规划建设项目。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2018年,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主营业收入完成351.6亿元,增长6%;工业增加值完成52亿元,增长6.8%;集聚区税收收入3.9亿元,从业人员4万余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3.55万人(不含全市技师学院在校生和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在校生),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在校学生1.2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87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7.73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5.66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449所,小学227所,小学227所,普通初中115所,普通高中21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2021年,三门峡市中职学生毕业率达100%,截至2021年5月24日,三门峡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0145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616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0654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9714人。2021年,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入选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文化事业

2023年,三门峡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7个。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1个。年末共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04个。其中,医院68个,乡镇卫生院7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4个,村卫生室134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卫生机构床位16929张。其中,医院13473张,乡镇卫生院2586张。卫生技术人员182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25人,注册护士8060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2637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08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16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661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277.32万人次,总出院人数36.56万人。截至2021年7月2日,三门峡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有黄河三门峡医院、三门峡市中医院2家。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7个。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146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95个。全市各类创新研发平台达到684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65个。三门峡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企业创新体系。2021年全年,三门峡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31.36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1.98%。截至2023年1月,三门峡全市的453家规上企业中,有426家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改造项目共686个,创建省级智能车间10个、智能工厂8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34家。

2020年,三门峡市共有109项科技成果纳入“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总量位居全省第二。2020年,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三门峡市晋级的19家企业在河南省赛区决赛中取得了初创组二等奖一个、优秀奖八个,成长组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八个,6家企业入围全国赛的成绩。2022年,三门峡市“高金阳极泥绿色高效利用及关键金属回收技术创新与应用”等3个项目获得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三门峡全市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达2800多个,体育场地面积500余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以上,其中可供老年人使用的场地约占总面积的80%左右。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各单项体育协会18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俱乐部14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6240人。全年新建室外智慧化健身房1个,累计共建成社会足球场地48块。全年参加省级正式比赛获金牌13枚,银牌19枚,铜牌19枚,有18名运动员在省队集训。全年共注册运动员214人,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18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三门峡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23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36.9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3.30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84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4.14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2.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9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14万人。

2021年全年全市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45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员10054人;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55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人员54718人。

人居环境

2021年全年,三门峡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66天。PM10平均浓度71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状况“良好”,市区集中式地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为“优”。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4.12万亩,全年完成义务植树762万株。全年市区建成区面积为61.2平方公里,人口49.27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41.4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4.79%。建成区绿地面积2454.87公顷,绿地率达到了40.11 %。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802.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6.28平方米。自然保护地方面,截至2019年底,三门峡全市共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共计17个,总面积151950公顷(包括交叉重叠面积)。其中: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78798公顷,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52%;自然公园14个,总面积73152公顷,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48%。自然公园中:风景名胜区1个,总面积4012公顷;森林公园10个,总面积37634公顷;地质公园3个,总面积31506公顷。

交通

综述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边陲,自古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塞,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必经之地。截至2023年3月1日前,三门峡已建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农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联接金三角、融入大中原、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公路

截至2023年3月,三门峡全市拥有6条高速公路,即连霍高速呼和浩特—北海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渑淅高速、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桥公路南引桥及南引线、灵宝绕城高速。栾川县卢氏县高速(在建)、卢氏至洛南高速(在建)、济源市至新安高速(三门峡段)(在建)3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截至2022年,全市干线公路拥有5条国道、13条省道,管养里程达1597.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19.7公里,二级公路853.3公里,三级292.8公里,四级公路199.7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838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54.5公里, 三级公路832.5公里;四级公路6945.3公里;已建成农村公路养护站61所。

铁路

截至2019年底,三门峡市拥有拥有陇海铁路郑州市至西安高铁客运专线和浩吉铁路等3条国家级铁路,境内铁路全长501.1公里,其中郑西高速铁路长154公里,陇海铁路长189公里,浩吉铁路长158.1公里。市内现有三门峡站三门峡南站三门峡西站义马站渑池站灵宝站等8个火车站,全部实行了电子机票乘车。

航空

航空方面,三门峡市现主要依靠周边的机场为其提供服务。其中,运城张孝机场和洛阳北郊国际机场分别距离三门峡市50km和130km,是距离三门峡市最近的两大支线机场,可分别通过运三高速和连霍高速到达。

航运

三门峡属内河非水网地区,黄河流经三门峡境内220公里,三门峡大坝上游有140公里,下游有80公里。水上运输主要为对河渡运和水上旅游,无长航运输。三门峡市辖区内现有黄河小浪底库区、三门峡库区、双龙湾库区和窄口水库4个重点库区,渡口15道,旅游码头4个(南村码头、窄口水库、双龙湾景区、陕州公园一号码头)。现有运输船舶17艘,其中客船8艘,主要是旅游船舶;客渡船3艘,挂机船6艘,主要集中在黄河西门渡、白浪浮桥、大安渡口。三门峡市现有各类船员280人。2022年全市水上运输完成客运量1.6696万人,客运周转量30.89万人公里。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4月,三门峡市共有公交线路22条,公交车297台,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辆20台,气电混合动力车辆56台,纯电动公交车辆8台。截至2022年10月,三门峡市共有9家出租车公司,638辆出租车,800余名从业人员。

人文

综述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悠久,是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的交汇处,有被称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流砥柱石、荆山黄帝铸鼎原、“千古雄关、道家之源”函谷关、我国三大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虢国博物馆等名胜古迹。仰韶文化的发现揭开了中原地区田野考古第一页、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民间文化特色鲜明,不仅有剪纸、布艺、皮影等民间传统工艺,还有社火、秧歌、民居、庙会习俗等民俗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

饮食文化

三门峡市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早、晚饭为馍、菜、汤,早饭菜类多为腌制小菜,晚饭菜类为炒菜。中午为面条或米饭、菜。民间一年四季主食以白面、大米为主,其他杂粮为副。特色美食有款待宾客的传统饮食“十三花”宴席、曾被慈禧太后赐为贡品的大营麻花和水花佛手糖糕等。

卢氏十三花

  “十三花”是卢氏西南山区红白喜事最丰盛的宴席,也是宴待宾朋的最高礼遇。“十三花”因由十三道不同的菜组成而得名,以其品种多样、颇具地方特色而著称。

陕州大营刘氏麻花

大营麻花因源于古陕州区(今三门峡市)大营而得名,大营麻花始于清朝,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大营麻花全为硬面,配料独特,手工制作,其独特的配料和口感,有别于天津市山西省陕西省等地麻花,成为享誉晋、陕、豫"金三角"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食品。

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为清末民初陕州(今三门峡市)地方传统四大名吃之一,曾经作为贡品进献慈禧。 2013年10月31日,内蒙古电视台《小吃搜天下·黄河行》栏目组观看了水花佛手糖糕第五代正宗传人任桃昌师傅现场制作的全过程并进行拍摄,做了一期电视专访,在全国播放。

传统文化活动

老子诞辰纪念日

农历2月15日为老子诞辰日,每年此时,灵宝市都要在函谷关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主要有祭拜老子仪式、戏剧演出、民间工艺品展览、美术书法展览等。1992年,台湾圣道龙华会在函谷关的太初宫举行了纪念老子诞辰2563周年法会仪式。此后,每年老子诞辰都有台湾同胞前来参加祭拜活动。

金城果会

从1987年起,灵宝市每年9月10日至20日都要举办一次金城果会。果会期间,都要举办戏曲、歌舞等多种文艺演出活动。每届金城果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都有国内知名演员助兴。地方节目主要有:《荆山铸鼎》《苹果红了》《玉环采杏》《夸父追日》《绿潮》《铸造辉煌》等大型舞蹈。

文物古迹

三门峡市文物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4月20日,全市共有3413处文物点,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保单位12处、省保单位64处。2014年6月,“崤函古道遗迹石壕段遗迹”作为丝绸之路遗产点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仰韶村遗址

仰韶村遗址,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部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因抬头可见韶山而得名,距渑池县城9公里,为5000至7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村遗址总面积 30 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4 米,自发现以来,共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第一次即安特生等人的发掘,第二次为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发掘,第三次为1981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发掘。通过三次考古发掘,基本弄清了遗址的文化内涵,确认该遗址为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混合型古遗址。1963年,仰韶村遗址入选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虢国墓地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是中国已发现的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虢国墓地发现于1956年,主要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墓葬250多座,出土大量玉器、青铜器。虢国墓地的发掘,为周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建立了重要的断代标尺。1996年,虢国墓地入选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南岸,距今约4500-6000年,总面积约36.2万平方米。该遗址最早发现于1953年,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其内涵分为二期:一期(下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期(上层)为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200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4月20日,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5个(地坑院营造技艺、灵宝市剪纸、卢氏县剪纸、老子传说、陕州区锣鼓书)、省级项目4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48人。

灵宝剪纸

灵宝剪纸分为单色和染色两种,制作以剪为主,也有刻纸的方式。窗花是灵宝剪纸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题材以花鸟草虫、人物等为主,风格质朴单纯、美观大方。顶棚花、角花、墙围花、炕屏花、双喜字及灯花、壶花、盆花等也是灵宝剪纸常见的表现形式,这些作品往往与民间婚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多用来装饰喜房,以传达婚姻美满、多子多福等美好的祝愿。在灵宝市当地,每逢元宵佳节,人们会用剪纸来装点彩灯,这种剪纸称为“彩灯剪纸”。2008年,灵宝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子传说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最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在这里流传着道家始祖老子的传说。老子,字伯阳,谥号,又称李耳,楚国人,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因在灵宝函谷关著述《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将其奉为祖师,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灵宝当地,有关老子的学术研究也十分盛行。自1987年以来,当地政府已邀110余位学者、专家来函谷关进行学术研究。2014年,老子传说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陕州锣鼓书

陕州锣鼓书是最古老的一种戏曲艺术。因为它开场前要先奏一阵锣鼓,以烘托氛围、吸引听众,故称“陕州锣鼓书”。之后,为丰富音韵,又加上了弦乐器等,其主要演奏乐器为四股弦,所以群众也称其为“四股弦书”。2021年,陕州锣鼓书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灵宝苹果

位于灵宝县东南45公里崤山北麓的寺河山土层肥沃深厚,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1.5℃,且昼夜温差大,正是苹果的最佳适产区,灵宝苹果品种有青香蕉、金冠、红星、红国光(曾获部颁金杯奖)等。2022年,灵宝苹果入选果品苹果类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大牛心柿

产于绳池县石门沟,柿形如牛心而得名。此柿个大肉细汁多味甜,无核或少核。均个重250克,最重者375克。所制柿子饼质软味甜,纤维少,冷水中搅拌可化为糖浆,清代时为贡品。

仰韶大杏

果形似鸡蛋,俗称鸭蛋杏。果实成熟后肉分离,摇晃时有响声,又称“响铃杏”。平均个重70克,大者重109克,可鲜食,制糖水杏、杏浆等。1986年获省大杏鉴评会冠军。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3月19日,三门峡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0个,省级传统村落75个。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位于渑池县段村乡的赵沟村村内多以石头建筑为主,被称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豫西小龙门”和“沿黄第一中国传统村落”。其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电影《玫瑰谷》《留驻桃花源》《大山的儿子》相继在此拍摄。

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乡官寨头村

官寨头村地处陕州区西部张村塬台地,东依苍龙岭,西有注入黄河的苍龙涧河,小村在苍龙涧、黄河交汇处的三门峡市区向南8公里处。数十年前,村里的民居建筑全部为窑洞,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窑居村落,窑居种类齐全,包含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且相对集中,历史悠久,官寨头村也有“豫西窑洞博物馆”的别称。

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

石佛村位于义马市东南部。其村原名为石窟村,又名石哭或者轼谷。该村位于河南省义马市东南部,现隶属于义马市东区办事处。2007年,伴随着义马市城乡一体化的升级改造,又更名为石佛社区。石佛村因鸿庆寺石窟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石佛村鸿庆寺石窟刻凿于北魏西魏唐朝时期,系孝明帝尊其母宣武灵皇后所创建。该寺原名三圣庙,一度更名为大德寺。现鸿庆寺寺名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亲自题名。

地方象征

市树

三门峡市的市树为雪松,学名Cedrus deodara,在气候温和凉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旺盛,大枝平展,枝梢微下垂,树皮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可作建筑、桥梁、造船、家具及器具等用。2009年,经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雪松确定为三门峡市的市树。

市花

三门峡市的市花为月季,学名Rosa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原产中原地区,各地普遍栽培,园艺品种众多,花几朵集生,稀单生,径4-5厘米;花梗长2.5-6厘米,月季的花、根、叶均可入药,花含芳香油槲皮苷单宁等,可治疗月经失调、痛肿毒等;叶治跌打损伤;鲜花或叶外用,可捣烂敷患处。2009年,经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月季确定为三门峡市的市花。

风景名胜

综述

三门峡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22年末,三门峡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0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16家。

主要景点

三门峡市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公园总面积11168亩,其中陆地面积3668亩,水域滩涂面积7500亩,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带、三区、八大节点” 。“一带”为沿黄生态景观带,“三区”为东、中、西三大景区,八大节点依次为茅津古渡、会兴华苑、桃源幽谷、芦荡烟雨、云台彩练、塬起金滔、明珠春晖和名果博览。

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

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内,现有面积8850亩,其中陆地6150亩,水面、滩涂2700亩,核心景区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是一处融生态、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体的自然山水景区。

仰韶文化博物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于2011年11月7日正式开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仰韶文化博物馆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原地区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娘娘山风景区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南, 又名女郎山。娘娘山共分6大景区29个景点,其中,其中秦岭雪樵景点为老灵宝市八景之一;石瀑布景点为影星李保田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石瀑布》外景基地。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主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